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

張全復的這一做法得到了李玄清和岑天時的大力支持,作爲看到過三封、河西和黃河南原張全復親自治理過的區域沙漠大面積消退的人,對於張全復的關於水土流失和植物之間的關係的理論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岑天時甚至建議張全復聯合律法院對於這方面進行立法。

不過此時的長安城還沉浸在歡樂之中,得益於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長安百姓手中有了餘錢之後精神生活也提高的很快,已經有了一絲帝國首都百姓的氣質和風範,來自各地的商品在長安各處交易互通,然後又轉運其他各地。

“聽說了嗎?那天是兩位大將軍的婚禮,聽說是皇上賜婚的。”來來往往的行人當中有人邊走邊道。

“那是,那個徐將軍可是咱們大唐天策府級別最高的將軍了,咱們大唐的千軍萬馬都在他的指揮之下。聽說娶的是楊部長家的侄女。另外一位還是之前南征牂牁的大元帥,娶的是牂牁的大祭司。”旁邊的一人拉着剛纔說話的走到旁邊的一家酒樓笑道:“今天咱們也高興高興,走,我請你喝酒去,也算是給兩位將軍賀喜了。”兩人說說笑笑的開始點菜點酒喝了起來。

類似於這種談話在長安城到處都是,徐天翔和薛洋兩人的婚禮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傳遍了長安的大街小巷,經歷了戰亂之後快速休養生息的長安百姓把大唐高層的婚禮當作是自己過年的談資,到處都在談論着這場盛大的婚禮。

不過和民間談論婚禮不同,內閣首相此時卻拿着外事部轉來的一份關於南詔的國書有點發愣,在琢磨了一會之後岑天時派人去找楊天成去長慶殿,自己也跟着起身去長慶殿找到李玄清。年節時分長安的大本營大部分官員都已經放假休沐,只有每天安排部分人員值班,基本上沒有什麼大事。只不過南詔國的國書被使者遞了上來外事部不敢怠慢緊急去找岑天時。

這幾天巧兮和李玄清基本上都在忙徐天翔兩人的婚事,所以除了查看婚禮現場基本上都是在長慶殿或者萬福殿安排年節的其他事情,岑天時到的時候李玄清正在和巧兮商議工業集團員工的年節禮單的事情,李玄清將後世的年終獎制度帶到了這個時代,並且由工業集團逐步推廣到其他各行各業。如今巧兮旗下的諸多企業已經成了大唐工商業界的模仿對象,各色新奇的制度都是由此傳播出去的。

“皇上,請看,這是南詔國使臣呈遞上來的國書。”岑天時顧不得坐下來就將收到的國書遞給李玄清。旁邊的巧兮好奇的走到李玄清身邊看了看,隨即皺了皺眉頭。

“南詔國主動呈遞國書倒是讓咱們有點沒辦法下嘴了。”李玄清匆匆看完國書沉吟半晌道:“只怕這是緩兵之計。”

“南詔雖然地處西南邊陲,但是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不能讓這塊地方落到敵我不明的勢力手中,而且自太宗以來南詔就一直是我大唐的國土,這件事不能讓區區一份國書就給擋住了。而且南詔之前三次進攻川中,我大唐百姓死傷無數這件事還沒跟他們好好算呢。”岑天時顯然也對這份南詔國書不太感冒,沉聲道:“只是如今對方按照禮數而來咱們也不好直接動刀兵。”

“其實這件事也未必有那麼麻煩,既然對方服軟,咱們也可以用外交手段來達成目的嘛。讓外事部擬定一份條約,讓南詔簽字便是。”李玄清一笑,將國書扔到案几上繼續道:“只是條約內容應該是南詔國內我大唐子民享有通商、開礦、居住和行走的自由權利,雙方如有爭執,大唐子民享有獨立審判權,而且是按照我大唐律法審判,而且從條約簽訂之日起,南詔國取消國號,變成我大唐屬國,所屬軍隊最高指揮權歸我天策府。其他的讓外事部自己去想,儘快擬定,在帝國會議之後交給南詔國使,讓其簽字。”

李玄清的話讓身邊的巧兮微微一笑,按照這份條約南詔國必然不會簽字,李玄清此舉必然也是給外事部一種提醒,隨着大唐逐漸統一,安西拿下之後以後打交道的基本上都是外族了,外事部必須學會後世的列強條約才能夠在後續的博弈當中爲帝國爭取最大的利益。

果然,李玄清剛說完岑天時就皺眉道:“皇上所說的這種條約南詔國怎麼可能答應?這和喪權辱國沒有區別啊?”話還未說話頓時明白了李玄清的意思,頓時哈哈一笑道:“還是皇上厲害,如果南詔國同意,那麼這種條約潛移默化之後必然會讓南詔日益衰弱最終爲我大唐所有,如果不簽字那麼咱們也可以破了他們的緩兵之計了。”

“這件事讓外事部去操作吧,也該讓他們登上外交舞臺了。我大唐帝國的外交遲早要走出去的。”李玄清點點頭笑道:“外交事務紛繁複雜,算計人心,需要他們儘早歷練,將來才能夠爲我大唐爭取利益。”

說完這件事的時候楊天成才走進來,李玄清將南詔國書遞給他簡要的說了一下經過,楊天成笑道:“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個想法倒是不錯。不過外事部要想成功恐怕還需要軍隊作爲後盾,我看讓陳宇領兵駐紮在南詔邊境,以兵勢來壓制南詔國內的反抗勢力,做好準備,萬一南詔國有什麼反覆可以直接率兵攻擊,這樣才能取得效果。”

“我看陳宇那邊早就做好準備了吧?”岑天時白了一眼侃侃而談的楊天成笑道:“天翔他們的婚禮你們幾個準備的怎麼樣了?我聽說你們組成了一個龐大的伴郎團準備去迎親。這個伴郎可是個新詞啊。”

“先生,這次婚禮還是很有看頭的,只不過大冬天的,否則的話還會有更多的花樣呢。我打算到時候開放部分名額給民間讓徐大哥他們帶一些百姓過來參觀一下,讓這股新式的風潮傳到民間去。既簡單又不奢華,而且還能讓人眼前一亮。”巧兮笑道。

正月初九很快就到了,這天一大早楊天成率領的伴郎團和迎親團隊兵分兩路,一路由他親自帶領跟着新郎官徐天翔前往楊秋的府邸迎接楊伏瑤,另一路則有陳凡和李陽爲首跟着薛洋去驛館去接牂牁大祭司蘭槿。兩路人馬大張旗鼓,一路上鑼鼓隊震天,不斷燃放的爆竹聲也讓圍觀的百姓跟隨着迎親隊伍前往兩地。

徐天翔那邊因爲是楊伏瑤交往良久,所以是歡天喜地。只不過驛館這邊大長老卻看了看一身紅色喜服的蘭槿幽幽的嘆了口氣,薛洋他是瞭解的,只是對方身處高位,是大唐的高級將領,在大長老看來歷代帝王將相只怕功高者未必能善終。蘭槿出嫁雖然對於牂牁而言是福氣,但是對於自己的孫女——

“爺爺是否是在擔心將來?”蘭槿身爲牂牁大祭司自小便在牂牁的權力中心,自然明白自己爺爺的心思,笑道:“爺爺見過皇上便知道,這一代的大唐皇帝陛下可能和之前的不同。”

話還未說完門外傳來了親衛的稟報聲,“大長老,姑爺和迎親人馬已經到了。”果不其然,兩人說話的時候差點都忘了,這一路上的鑼鼓聲和鞭炮聲已經到了跟前。

“爺爺你放心,我一定會幸福的。”蘭槿俏臉暈紅,剛回了大長老一句話,門外薛洋就帶着自己的伴郎團闖了進來,巧兮安排了七位伴娘在前面阻攔,但是和那邊徐天翔一關一關慢慢答應對方的要求走了進去,薛洋這邊可是暴力十足,幾位伴郎幾乎是一人一個直接將這些伴娘抱走,好好的驛館差點被他們弄得雞飛狗跳。薛洋看着身邊的幾人的舉動微微一笑,自行走到蘭槿的身邊,朝着大長老深施一禮,看着他旁邊鳳冠霞帔,大紅色喜帕蓋頭的蘭槿,心頭微微一動。

“姑爺,吉時已到,還請姑娘早點上花轎。”薛洋尚未說話,身後匆匆趕來的禮儀司稍稍吸了口氣道。剛纔這一路他可算是見識到沙場之人是多麼可怕,那麼多的伴娘被伴郎的舉動給嚇得大呼小叫,亂作一團,他是好不容易衝了過來的。

“還請爺爺去祈年殿稍等,皇上已經在那裡了。”薛洋想大長老行禮之後一把將蘭槿抱了起來轉身走出驛館放到跟隨迎親團一起來的花轎之中。

薛洋帶着迎親團從驛館往回走,一路上都是百姓的歡呼聲,不斷送來的祝福也讓薛洋這位沙場軍人動容不已,大唐的子民在皇上的帶領下終於恢復了自己的信心和氣質。等到他來到皇宮祈年殿,徐天翔也已經到了。兩位新郎牽引着新娘走過長長的紅毯在周邊衆人的祝福之下走到祈年殿前。

岑天時親自衝任禮官,站起身來笑道:“兩位新郎,皇上有旨,我大唐天策府總參謀長徐天翔,天策軍江南指揮部西路集團軍總制薛洋接旨:豐年有餘,付訖上蒼,朕覺陰陽相合之道,撫順於查,楊氏有女伏瑤,俏麗聰慧,花樣年華,牂牁大祭司蘭槿,容貌姿顏,蕙質蘭心劇爲上佳之選。朕今日特此賜婚於兩對新人,期待兩位新婚快樂,百年好合。”

李玄清不太會寫文縐縐的聖旨,所以很簡短,但是對於在場的所有人來說,皇帝賜婚就意味着得到了最大的祝福,兩對新人接旨之後被引入祈年殿拜天地,完成神聖的婚禮儀式。巧兮爲了這個婚禮現場準備了不少小的環節,一改往日婚禮肅穆的氣氛,在輕鬆的氛圍之中新娘被送到各自府邸,而新郎官則被一衆人等留了下來。

“皇上,你怎麼出來了?薛洋和天翔他們倆還等着給你敬喜酒呢。”一眨眼李玄清就從婚禮現場走了出來,剛準備偷個懶就被身後的岑天時喊住了。

“這裡他們只是走個過場,馬上就要回到自己的府邸了。”李玄清一笑道:“今晚就讓他們胡鬧去吧,陳凡他們喝酒的本事我可不是對手。”

“大哥哥不跟過去鬧洞房去嗎?”巧兮不知何時也走了過來笑道:“我這次準備的鬧洞房環節可是和以往不同哦,還有不少關卡等着兩位新郎官呢,萬毅喝多了豈不是進不了洞房了?”

“先生抽空去看下牂牁大長老,代我轉達致意,大唐對於牂牁會一視同仁,希望他帶領牂牁族人早日融入我大唐主流社會,成爲大唐一員。”李玄清忽然想起一件事徐徐道:“此次牂牁大戰雖然靠着後期給他們築城修路打消了大部分牂牁人的疑慮,但是既然決定接納牂牁,就要消除後患,大唐不能留下隱患。”

岑天時明白李玄清的想法,點點頭道:“皇上放心,這件事我會辦好的,大唐的四境如果不能穩定,那麼咱們的力量和精力必然會被牽扯,從而無法走出去,實現宏圖大業。”

“等拿下西南之後我打算花一段時間好好整飭內部,將內部的力量統籌好,然後去實現我們的夢想。”岑天時走後李玄清拉着巧兮笑道。

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
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