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

一艘接一艘的戰艦,弩機分明,持矟束甲的將士在船上肅立,矟光和海平面上的陽光似乎融爲一體,叫見慣廝殺,無視生死的東胡將士們也感覺膽寒。他們本身就在畏懼大海,再設想一下在搖晃的船身上與南人廝殺拼搏,頓時就是感覺到毛骨悚然,根本就沒有爭雄鬥戰之念。一艘艘大船,小船,無數的船隻都橫亙在大海之上,那種磅礴氣勢,那種顯示出來的力量,更是令得東胡人膽戰心驚。

他們根本很難想象,這麼多大船是怎麼造出來的,超過百數的大船,近千艘的小船,無數人密密麻麻的站在船上,隔的遠看不到臉,但似乎是能感覺到那些冰冷的目光。

東胡人和魏人廝殺幾十年,雙方的手上都沾滿了鮮血,東胡人是想佔領大魏,並不想殺光魏人,而是想把魏人當成奴隸,此後幾十萬東胡將士能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

而毫無疑問,魏人如果再度強盛,一旦有機會就會把東胡給滅族。

就算不殺戮老弱,也是定然會殺光男子,將老弱分別遣散安置,從此不復有東胡存在。

這倒也不算冤枉,東胡就是全民皆兵,能上馬的男子就是戰士,除非老邁到不能騎馬,不然的話有弓箭高的少年,衰朽的老人,到了關鍵時刻一樣也要上戰場。

很多東胡人臉上是迷茫之色,他們不懼寬廣的草原,不害怕在魏國的北方和禁軍精銳廝殺,但叫他們騎馬持矟南下,與這些海上駕船的南人在水面上爭鬥廝殺,他們也是難免在內心打鼓。

此時海上響起了更響亮的歡呼聲,徹辰汗側耳聽了一會兒,嘆息道:“看來率艦隊北上的就是他們的秦王徐子先了。”

完顏宗樹點頭道:“我聽嶽峙提起過,說這個親王是魏國宗室裡罕見的人才,很有人望,很有能力,也很有實力。”

徹辰汗臉上露出沉思之色,半響過後才面色凝重的道:“身份無用,聲望太虛,但有身份加聲望,又有實力,確實會是我們的強敵。”

宗室身份在大魏只是起步之基,這一點連東胡人也相當清楚,而聲望這東西,除非有一定的根基變現,否則在東胡人眼裡也是毫無用處的東西。但當這幾樣迭加在一起時,給人的威脅感就相當大了。

連徹辰汗也嘆氣了:“其在南方根基已成,實力強大,怕是我東胡大軍南下最大的障礙。”

“若是陸戰,我將士不懼它。”完顏宗樹先是昂然,接着又是小心翼翼的道:“若是水路海戰,怕是我們……”

“我們不會是他的對手。”徹辰汗眯眼看着海上,這一次逃掉的萬餘禁軍不算什麼,殘部而已,嶽峙不肯降又逃出生天,這叫徹辰汗更感失望,也隱隱有些不安,事情沒有按他的部署和控制來發展,這使得徹辰汗感覺到事情有些失去控制,突如其來的變亂和海上強大的力量使他感覺到,事情的發展未必會按着他的設想來進行。

“麻煩大了。”原本在大勝之後,一直驕傲自滿,說是要等着提鞭入燕京的完顏宗樹,此時此刻臉上滿是不安,他揮了揮馬鞭,說道:“我對南朝故事還是有些瞭解,若其率戰艦守淮水,咱們不要說過江,連兩淮都吃不下來。吃不下兩淮,河南南邊咱們也佔不穩,他們沿江到荊北,河南,再到漢中,關中,咱們都守不穩。這樣算一算,咱們只能穩佔的是遼東故地和燕京河北河東和陝北,都是魏國殘敗之地了。”

“我也熟知魏人故事。”徹辰汗笑了笑,說道:“南人勢弱,北人勢強,向來以南統北的只有魏國太祖一個人做到了,中原河北纔是四戰爭雄之地,得北方方能言得天下。這個開府親王秦王徐子先,總不會又是一個大魏太祖?咱們先得北方之地,招納北方的漢人豪強,西邊打四川,繞道打他們的雲貴,正面打荊北,兩淮,三路只要打穿一路,他們就只能等着被我東胡一統。若說海上,咱們是遠遠不及,北方的漢人軍主也弄不出這麼多船來,但咱們又不要一統海上,他海上再強,上不得陸,又有甚用處?沿海地方,一律遷民毀地,將村寨城鎮俱都毀了,三十里不成就五十里,五十里不成便是百里。就如遼南這樣,百里無地無村,一旦有人上岸便立時被巡哨騎兵發覺,他敢來襲我,正好看我騎兵之威。”

徹辰汗的話語中帶着堅毅,果決,還有不容質疑的自信。

四周的東胡貴人們都是紛紛點頭,對大汗的話表示贊同。

三十年前,大魏的北方水師和南洋水師力量都還不小,水陸並進也是當時的戰略之一。不要以爲後世纔有海陸配合兩棲做戰的戰法,在隋時徵高句麗,陸上是百萬大軍,海上則是來護兒率艦隊直入其側後,水陸配合的戰法,在大唐之前就多次出現了,並且也有多次奏效。到了大魏與東胡交戰之時,水師也是多次試圖配合,但正如徹辰汗所言的那樣,他們在遼南近海邊的地方根本沒有村鎮,百里之內荒蕪無人煙,這樣水師官兵根本無從襲擊,上岸之後也沒有辦法獲得補給。

如果水師官兵敢於深入,遊弋的東胡哨騎回報之後,東胡人可以在遼南集結騎兵,怕是一次衝陣,就能把敢於上岸的水師官兵給衝跨。

權衡再三之後,當時的大魏中樞沒有用上水師的力量,最多是幫着轉運一些物資,隨着南方吃緊,海盜勢力越來越難制,大量的船隻和人員調向南方,後來南洋水師也殘敗了,北方壓根就沒有了水師的蹤影,到了現在這種時候,東胡人才猛然想起來,大魏不僅是在陸上,在海上也是相當強勢的所在。

當然,連徹辰汗在內也是完全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強大的海上力量,完全是徐子先和王直的私人武裝,和朝廷的關係幾乎是毫無關係可言。

……

“倭國平定了。”

陳佐才和方少羣聯袂而至,他們是從福州趕過來到東藩,畢竟倭國平定是件大事,底下的流程需要當面得到徐子先的指示。

“敗軍刺殺了將軍足利氏,推舉源氏繼任關白,暫不任將軍。”徐子先穿着短袍,盤膝坐在寬大的檐下,身底的木板擦的發亮,眼前是寬闊的庭院,一從從綠植和花卉令人賞心悅目。這陣子的天氣有些悶熱,連日有雨,海上的風浪也不小,感覺上是隨時可能進入春夏之交時的颱風季。

他看看手中的急報,微笑着道:“倭人慣例,打贏了功勞是將軍的,打輸了責任也是將軍的,大夥兒都有自己的責任,比如直接在一線領兵的武士統領,要麼自己切腹,要麼會陸續被人暗殺……這也使倭人輕易不敢推卸責任,外人看起來是永於擔當,其實就是推責文化。不殺掉直接責任人,或是迫其自殺,這責任便分散在所有人頭上,這黑鍋,該背起來就得背,免得被人刺殺,還連累家人。”

陳佐纔沒出聲,方少羣微微一笑,說道:“殿下最近很閒,又開始長篇大論了。”

徐子先也是微笑,他近來也是發覺了自己的這個毛病,可能是在東藩陪妻子們待產,日常的瑣碎事務是交給了李儀等內閣成員們來做,他現在只把握大方向,這也是徐子先任命閣員,叫他們分理事務的原因所在。

就算將來徐子先離開東藩回福州,或是將來到江寧或是洪都主持整個南方的大局,過於瑣碎的行政事務,徐子先還是不會多插手。

建立權力的平衡,財富分配的平衡,輿論的獨立性以使其真正能監督權力,然後是百姓有上升渠道,儘量使階層固化不嚴重,再就是律法的完善和相對的獨立性,監督官員的體系完善等等。

思索片刻後,徐子先便道:“倭人請和的意志很堅定,不需要再懷疑什麼。”

陳佐纔有些疑惑的道:“倭人性格偏激殘忍,野性十足,眼前這一仗他們是敗的很慘,但要決會與咱們決戰到底,二十萬兵馬還是湊的出來……他們就這樣老老實實的認輸了?”

“他們對弱者是很殘忍,對自己很偏激。但他們最敬畏強者,如果我們還沒有登陸,或是和他們打的膠着,那更多的大名和武士會聞訊而來,不懼生死的和咱們交戰。但這一戰贏的相當痛快,他們幾乎是被壓着打,瞬間被消滅了近十萬主力,過萬武士殞命。這樣的結果足夠使他們畏懼,感覺到和咱們的差距太大。倭人很奇特的,他們在被打服之前無比傲氣和自信,也相當兇殘,要是被打服了,侍奉勝者會比侍奉本國的大人物還虔誠忠心,大唐當年在白江口打敗了倭人,其後倭人就對大唐無比恭順,無比敬服。在此前的隋時,他們寫信給隋帝時還自稱是日出處天子致信日落處天子,狂傲之態無與倫比。和唐軍一戰之後,他們頓時就服了,從中樞官制到建築再到喝茶穿衣書法什麼的都和咱們學……放心吧,既然他們殺了將軍,重立關白,說明是真的要投降。咱們的條件也不必太過份,我也沒有兼併倭國的打算,放開口岸持續貿易,各家大名要定期到總管倭國事務官處參拜,禮節上不可怠慢,內政咱們卻不過問。大內家可以多得一兩國的地盤,但不要放任他們的胃口,必要時叫倭國內部的勢力和大內家頂一頂……康家的艦隊咱們收下,最少有一國之地給康家,叫倭人給康家大名的名義,就安插在大內家的身後……然後當然便是要養馬地,蝦夷地就當是給咱們的戰爭賠款,倭國之事,就這麼了結了。”

陳佐才怕自己記漏了,起筆如飛的記錄,方少羣卻是在一旁靜靜的聽着,越聽便是越感覺到眼前的秦王殿下的心術手段已經是爐火純青,自己也沒有什麼可補漏的地方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五十章 慶功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章 秀娘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十五章 敲打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
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五十章 慶功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機決斷第四百七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四百九十章 置吏律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三章 秀娘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四十六章 獲勝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十五章 敲打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