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

昌文侯府座落在府城的東邊,和西邊的宗室街相隔甚遠。侯府坐落在文儒坊內,距離三官堂不遠,南有小巷通光祿坊,西口是府城常豐倉河沿,四周俱是達官貴人所居,重檐疊瓦,高堂深院,普通的百姓在這裡很少能擁有居所,最少也得是家產在中產之上的人家,纔會考慮在這種寸土寸金,房價高昂的地方買房置業。

福州秋季的清晨也是極爲美好,昌文侯府佔地甚廣,院落極多,後園引附近的河水灌注,在後園形成了一條蜿蜒流淌的河流,而不象普通的大宅花園那樣弄成山石池塘的造型。

一顆顆大榕樹也不曾經過精心修剪,也沒有多少嬌弱的花樹,整個後園,有一種矯健蒼勁之美。

在後世福州被稱爲只有夏季和冬季兩個季節,但其實冬季也相當暖和。此時的福州還是四季分明,冬季要比幾百年後嚴寒酷厲許多。

在兩顆樹間吊着鞦韆,四周佈滿落葉,幾個穿着綠色和粉色交領背子的丫鬟們站在鞦韆兩側,護衛着輕輕蕩着秋風的三小姐陳文珺。

這是一個十七不到的少女,身形修長而略顯瘦弱,長髮烏黑,眼如點膝,嘴脣小巧而紅潤,膚色如玉般光潔照人,充滿着青春少女的誘人氣息,從相貌來說,這是一個走到哪裡都會被人關注的美麗少女,與秀娘那種鄰家姐姐的氣質不同,陳文珺氣質高貴,神色自信,還有靈慧之氣,這是世代貴族和士紳家族夾雜起來的特有的氣質……

昌文侯府是武宗年間福建路的安撫使陳汝信所建,當時倭人犯境,安撫使陳汝信多次大敗倭人,斬首過萬級,福建路因此受到封爵的文武官員不少,陳汝信就是其中之一。

與宗室侯爵不同,民爵能承襲五次到七次,這是國家酬勞其功的特殊恩遇,因爲民爵封授更加不易,有些立下更大功勞的民爵世家,其爵位在封授時就明確了:

世襲罔替。

兩個丫鬟從月洞門走進來,手裡托盤上放着一疊厚厚的報紙,另一個也是舉着托盤,卻是放的三小姐的早餐。

陳文珺從鞦韆上滑落下來,步履輕盈的走向一個涼亭,秋風乍起,這時候是福建一年中最舒服的時刻。

福州的報業在福建路肯定是最發達的,但話本小說要稍遜泉州一籌。

據說在泉州最少有幾百家印書的書行,話本小說,神怪誌異,報紙精選,還有各種繪本等等,內容相當的豐富。

甚至也有四書五經,儒法道的經典典籍也在其中,還有大魏的律令法條……漢人在東洋各島的國家也需要這些書籍,銷量不小。

而小說則是水手們帶去在海上解悶用的,一些玄異志怪的小說尤其受歡迎,很多小說家藉此發了大財,日進斗金。

陳文珺當然不會去看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她坐定之後,拿了塊虎眼糕慢慢吃着,一邊看着報紙上的社會版,翻看一陣之後,再看要聞版,最後看文學版。

還有一些廣告類,包括相撲之類的體育新聞也會有刊登。

除了福州週報之外,有一些小報是每天都出,廣告要佔一半的篇幅,頗有一些老軍醫藉着這些版塊推銷一些不可言說的藥物,侯府小姐看到了,只能皺眉將這些小報疊起來,看看它們的新聞版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新聞。

陳文珺很快翻完了報紙,秀麗的臉龐上顯露出明顯的失望之色。

大丫鬟綠竹輕笑道:“又在找南安侯世子的文章?”

陳文珺面色微紅,嗔怪道:“就你偏喜歡多嘴?遲早縫了去。”

“說起來。”綠竹渾不在意,自己思忖着道:“小姐你不是和世子少時相識來着?當時老爺在歧州任知州,老南安侯任防禦使,咱們老爺和南安侯爺經常往來,兩家走動的很勤,當時小姐是叫世子九哥來着?”

“是倒是。”陳文珺輕輕皺眉,她道:“已經好幾年沒有往來了,總不好直接寫信過去。”

“是得他上門來拜訪過之後再說。”

“文章妙手偶成,沒準他也只此一篇呢。”陳文珺搖了搖頭,說道:“還是算了,別多想了。”

綠竹卻知道三小姐真的喜歡那篇文章,看的哭了好幾回。老爺近年來身體也不是很健康,三小姐時間焚香祝禱,希望老天保佑,能叫父親的身體有些起色。所以當日週報送過來時,小姐看完之後哭了很久,可謂感同身受。

此篇文章之後,三小姐就一直在打聽徐子先的消息,卻是知道世子在南安侯府習武強身,準備進京襲爵之事,所以等閒不曾回府城來。

就算世子回府城,小姐也是不好去拜訪,不過陳文珺曾經去過趙王府的雅集,在那裡見過徐子先幾次,當時徐子先才華淺顯,談吐庸俗,雖然有舊時交誼,陳文珺卻沒有同他說過話。再說昌文侯府三小姐是侯爺的掌上明珠,昌文侯府家底深厚,世襲罔替的民爵世家,在福建路是鼎足輕重文官封侯的重鎮。其在很多方面比趙王府的份量還要重,所以陳文珺一進侯府就是衆星捧月,徐子先那樣的根本就擠不到近前,當然也就沒有機會說上話。

但綠竹卻是知道,當年昌文侯與南安侯交好的時候,有次喝醉了卻是將陳文珺許給了老南安侯的獨子,也就是徐子先。

象兩個侯爺這樣的身份,哪怕是喝醉了,這種玩笑也是開不得的。

後來老南安侯早死,南安侯府再次敗落下來,而徐子先又看不出是個爭氣的世子,昌文侯也就絕口不提這事,綠竹知道,老爺心疼三小姐,不可能將女兒往火坑裡推。

但如果南安侯世子繼續表現良好,這樁親事能不能成,尚在兩可之間。

畢竟男子們多半一諾千金,如果有可能完成諾言,侯爺肯定不會輕易放棄。

……

福建路的政治格局較爲微妙。

一路的主政長官是安撫使,負責軍政法司全面的管理,其下是轉運使,是財政負責人,然後是巡按使,負責監督監察,然後是提刑使,負責一路的司法,再下來是制置使,負責一路的軍事管理。

福建路的安撫使林鬥耀,江西人,武宗年間的進士,三十七年仕途下來到得一路安撫使的位置上,雄心勃勃,猶想更進一步至京師爲相。行事冷硬老辣,原本該一手遮天,卻遇着幾位油鹽不進的大人物,對他諸多掣肘。

能掣肘一路安撫使的,除了京師的大人物,當然就是宗室中最高等級的存在,親王。

按制親王不能領實職,一般的親王都會在江陵,在江陵的樞密南院中領虛職,富貴榮華少不了親王的,但也有很多限制和規矩,畢竟親王尊貴,限制自然也多一些。

本朝的親王非有功者不能得,其實有功也是看怎麼說,就象福州的兩位親王情形較爲特殊,齊王先祖原是侯爵,在抗倭時屢立大功被封爲親王,而齊王本人也是立過汗馬功勞,所以不僅以親王鎮福州,更是領大都督,手握一定的實權。

趙王殿下,其大功就是生下了諸多子嗣,並且長子被挑爲皇子撫養,又繼承了皇位。

導致的後果就是趙王保住了親王爵位,並且被安排到福州養老。

年過五旬的趙王和林鬥耀年齡相當,政治手腕也較爲老辣,以親王遙領福建路大都府副大都督,相較大都督和安撫使來說原本並無實權,但趙王縱橫捭闔,始終在福州的政治版塊裡佔有一席之地。

支持趙王的是巡按使蕭贊,蕭贊又是右相徐夏商的門生,制置使韓炳中則是林鬥耀的盟友,提刑司和轉運使則較爲中立,提刑使鄭裡奇較爲偏向齊王,轉運使趙德邦是趙王的鐵桿心腹,知福州軍州事楊世偉曾是齊王幕府的參軍事,態度自然偏齊王。

福州城中也是暗流涌動,爭鬥的頗爲厲害。

……

連續多日的秋雨終於停了,提刑使鄭裡奇的案頭也多了一封奇怪的公稟。

一件小事,某個侯府的莊頭被查出來貪污錢財,革退莊頭職位,罰沒贓款了事,這種案子應該是到不了提刑司正使的案頭。

提管李誠貪污的錢糧很少,三山縣知縣張天勝判在石灰場服股一個月,服役期滿之後,縣衙令李誠回侯府交納貪污錢糧,誰料押解李誠父子的幾個差役半途不慎,叫這父子二人給跑了。

原本還是件小事,小案子,夠不上流刑和徒刑,李誠父子跑了也沒甚要緊,錢糧數目太小,都不值當官府出人手去輯拿捉捕。

但此事的公稟是由侯府奉常李儀親自送進來,加上鄭裡奇因爲週報上的那篇文章,對徐子先有幾分好奇和心理上的同情,鄭裡奇還是翻看了公稟。

原本他未當一回事,不過看到李誠可能與岐山盜有勾連的詞語時,鄭裡奇眉頭緊皺,感覺這件事並不尋常。

出於謹慎的考慮,鄭裡奇決定將此事定爲盜案,將此案同時上報安撫使和制置使衙門,由得他們去頭疼去。

……

看到提刑司轉來的文書,林鬥耀的臉上神色不變,卻是輕輕哼了一聲。

制置使韓炳中每天都要來拜會林鬥耀,維持兩人之間的關係,此時也是將這案子當趣事來說,聽到林鬥耀的冷哼聲,韓炳中笑呵呵的道:“南安侯府的這個世子真是有趣,我想起來了,他的文章寫的不錯……嗯,我記得他是四品宣威將軍,要不要下官發下籤文,責令他小心求盜,不得有誤?”

“發下也不妨事。”林鬥耀搖頭道:“雖然小題大做,但報上來我們也不好不理。宗室麼,天潢貴胄,疏忽怠慢不得的。況且徐子先現在大名遠揚,聽說背影一文,已經叫他名揚京師和江陵。”

“這事背後會不會有人安排?”

韓炳中的面色一變,思維有些發散開來。

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三十章 江邊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三章 秀娘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
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見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同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二百零四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三十章 江邊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一百二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三章 秀娘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狂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潭死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州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三百八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五百二十四章 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