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

“八月這個秋風,陣陣涼,一場白露嚴霜一場……”

賽金花的小別墅內,趙冠侯一邊摸着牌,一邊哼哼着摔鏡架。賽金花身邊那位乖巧的小大姐,則在他背後,幫他按摩脖子與肩膀,目光裡滿是依戀之意。悄悄的用胸前柔軟,去蹭這位豐流大帥的後背。

這幾天,趙冠侯幾乎腳不沾塵,在京裡忙着拜客赴宴,無一刻停歇。北府那邊,要去看望福子夫妻。靠着趙冠侯關照,他們的生計都還過的不錯,每年只靠投資利息,就可享受富貴。

醇王承灃,他的大筆產業都壓在旗人基金裡,加上青島實際也在趙冠侯影響之下,對他的態度自然不像過去。見面之後,雖不至於討好,但也不至於惡語相向,氣氛很有些尷尬。反倒是福子一切如常,拉着趙冠侯如待兄長,提起前朝舊事也無避諱。

隨即又是拜見承振。這次太后奉安,慶王年老體弱,不便成行,就只打發了兒子過來。郎舅之親,少不了也要應酬一番。京城之內,北洋衆將宿老,公府內的各路要角,飲宴不斷,酬酢不停,自不必多說。

趙冠侯眼下,已是京中一路要角。江西、湖南的實權人物,以及農商部次長,都是其金蘭手足,各方力量都要結交他。像是現在爲袁慰亭奔走組閣的熊希齡,甚至希望趙冠侯棄軍從政,在內閣裡出一份力量。

貸款的事情,暫時談了個眉目出來,華比向共合正府提供三百萬元貸款,代價則是津浦路山東一段的路權,歸華比銀行所有。在這筆貸款還清之前,鐵路的使用保養及收入,全歸華比及正元兩家。

本來盛杏蓀在前金時代,拼盡全力所要爭取的路權國有,隨着這一紙合同的簽定,前功盡棄,路權重新回到外洋及地方勢力手中。趙冠侯在山東,可以確保自己的運輸路線不出問題,外人想要經過山東,都要看他的臉色。

但不管怎麼說,有了這筆經費,大總統總可以有經費對待羅漢,如來寶座可期。像現在這樣,在洋樓裡打牌說笑,享受美人的照顧,就是大總統的酬功恩賜。

四家撕殺的,一是趙冠侯,一是他的塞外至交張雨亭,另一人年紀比兩人爲長,生的高大魁梧,舉止頗爲粗魯,說話的口音很彆扭。屬於外省人,強學着說官話,帶着濃郁的鄉音。身上穿着緞面長袍,外面罩着寧綢馬褂,打扮的像個斯文人,但是舉止間的匪氣,卻怎麼也掩藏不住。

另一個陪客,四十出頭,人生的精明強幹,一身袍褂,依舊是前金打扮。看穿着打扮,不算如何出衆,但是言辭幽默,甚爲圓滑,出手也極大方。

在一旁伺候牌局的,是一男一女。男子是個三十幾歲的中年男子,生的儀表堂堂。鼻樑上卡一副金絲眼鏡,身穿雪白襯衣,一枚翻頭十足的火油鑽戒指,在手上閃閃發光。

女子則是此間主人賽金花,她身穿一件改良旗袍,不失雍容華貴之氣,卻又帶着幾分跳逗意味。其中妙處,全在若即若離,貴婦與當婦,竟只一線之差。讓那位粗豪大漢和身邊的中年男子,都不由臉紅心跳,心神不屬。

這個一口外鄉話的男子,是廣西督軍兼民政長陸幹卿。其草莽出身,後蒙招安,如今則在廣西執掌一方牛耳,更有捕殺武昌首義元勳蔣義武之功,頗受重視。那位陪客,則是總統府庶務長郭世五,地位相當於前金時代,掌管印鑰的內務府大臣。

郭世五本人出身古玩鋪,一雙慧眼,能識真假古玩,是京城收藏界,尤其是瓷界名人。在洹上村主修萬壽堂,如今又負責修繕總統府,自然是發了極大的一筆財,今天領命出征,與三位督軍對壘,任務自然是大輸特輸,孝敬一筆鉅款。

那位儀表出衆的中年男子,則是曾經號稱北洋美周郎,如今則被稱爲豬販子的統一黨主要推手,議員買賣的大金主王賡。

王賡留學扶桑學習軍事,有知兵之稱,兼又年少風劉,與那琴軒是一般的人物。八大胡同裡,小那小王振大爺,可稱一時瑜亮難分高下。吹拉彈唱,民樂西曲,無所不精,世稱其爲周郎再世。惜乎晚節不保,這豬販子一做,六郡都督只好交卸,人人只知豬販,不知周郎。

他買賣議員,主要都在賽金花這裡完成,又加上借重魯系議員之處極多,對於賽金花更是刻意討好,頗有登堂入室,做入幕之賓的念頭。賽金花手段高明,只敷衍,不讓他真討了便宜,兩下彼此利用,關係卻也不惡。像今天這場牌局,就是王賡操持,才能開在她處。

這次袁慰亭借隆玉奉安爲藉口,命令各省督軍進京朝見。實際,就是對各省督軍的試探加上炫耀,看看衆人對自己的忠誠到底如何,是否完全服從命令。

張雨亭當日在遼東與趙冠侯並肩作戰,後又在其指揮下,率領部下搶奪銀行,發了橫財。藉此擴充實力,招兵買馬,力量膨脹的很快。隨後遼東開發過程中,山東的移民到了關外,都由張雨亭聯合四恆一起安置,從中不但賺取一大筆利潤,更有着現成的兵源。

幾年時間裡,他在塞外和董駿配合的極是默契,力量自然也就發展的快,承振在關外做總督時,爲圖省事,軍政之事都委託給張雨亭辦,更是給了他壯大自己的機會。

如今關外三省的部隊,大半在他掌握之中,其雖無督軍之名,實有督軍之實。朝廷派駐關外的鎮安上將軍反倒是有名無實,呼號不靈,關東兵權,實際是掌握在這位第七師師長手裡。是以這次進京朝見,他也奉詔前來。

張雨亭進京的護兵就帶了一營,但是進居任堂時依舊很是拘束,鬧了許多笑話。其與趙冠侯是老交情,與陸幹卿同是綠林出身,一如文官認同年,武人也要認個兄弟。

趙冠侯雖然沒有進過綠林,卻出身混混,與兩個江湖出身的武將,都算是草莽出身,彼此甚是投契。三人在天壇結拜了手足,換了生辰貼,做了兄弟。

陸幹卿提議比槍法定座次,張雨亭提議脫光了衣服,比誰身上傷疤多,趙冠侯最後還是主張按年紀來排。陸幹卿居首,趙冠侯則是三弟。

三位手握兵權的重臣結拜,聲勢非同小可,即使是袁慰亭,對這三人也要刻意優撫,免生不測。王賡既是豬販,也是接待大員,這新鮮出爐的桃園三英,他若是招待不當,後果卻也承擔不起。

是以來之時,郭世五已得秘令,這一陣自是許敗不許勝的仗,打了一個多小時,已經輸出六千多元。但他既任肥缺,手面也闊,面不改色,談笑自如,誇獎着趙冠侯這幾口單絃,唱的着實夠味。

賽金花則笑道:“他在山東,養活着前金的那幹內廷供奉不說,一大幫吃開口飯的,都從他那關餉。又跟着一干旗下大爺學八角鼓、單絃,怎麼可能差的了。你沒看,把我身邊這個丫頭,都快給迷死了。”

王賡湊着趣“這很好啊,美女愛英雄,古已有之。不如這樣,我去叫個雙臺,今天在這給冠帥辦個喜事,討杯酒吃。”

趙冠侯連忙笑着“別胡說了,人家還沒到出閣的歲數,咱們怎麼開玩笑都好,當心小姑娘面上下不來。”

那小大姐臉雖然紅,卻沒有跑掉,反倒是低下頭去,扭捏着道:“我……我已經可以出閣了,可我就是想找個合自己心意的……”

張雨亭大笑一陣,忽然問道:“我聽人說,現在京裡有一個叫什麼小阿鳳的,老有名氣了。說是賽天仙,咱在關外,是土包子,沒見過啥大世面,這回進京,可得讓我開開眼,等回了關外,我也有的吹。要不然一幫人問我,老張啊,你進回京看見啥了,我說光看見大總統加麻將牌了,這也不像話啊。我說老王,咱啥時候能給安排一下,見見這個小阿鳳?”

把大總統和麻將牌並列,不止不倫不類,更是有着輕視的味道。可是從第一天起,他就給自己打造了無謀無識,心直口快,全無心機的形象,連袁慰亭都吩咐過,張雨亭是個粗坯加混球,不必與他一般見識。是以這種表態不會罹禍,反倒是讓氣氛更爲融洽。

張雨亭進京之後,包了整條石頭衚衕,搞的一干尋芳客問候他祖宗八輩。提起小阿鳳,必然是有尋芳之心。

按說他有這個要求,自當滿足。可王賡對於小阿鳳早有安排,不大想讓這個混世魔王看見,免的出了是非,只好尋思開脫

“小阿鳳我見過,她的相貌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談不到多美,說是賽天仙,純粹是以訛傳訛,她真正拿人的,是她的氣度。別看是在清吟小班,一舉一動,如同大家閨秀,比千金小姐還千金小姐。看着就像個名門仕宦之後,就像那紅樓夢裡的林黛玉。京裡的爺們認這個,所以捧她。可是張師長何等人物,真正的大家閨秀見的多了,哪還會在乎她這種假貨?再說她被京裡的人捧的有了脾氣,背後又很有幾個大人物爲之護法,搞的她挑客人挑的厲害,第一次去的生客,就只好喝茶聽曲,別的什麼都幹不了,沒意思的很。”

張雨亭赳赳武夫,自然沒耐煩討好大小姐脾氣的紀女,再者不能留宿,只聽曲彈琴,他怕是興趣缺缺。這算一個軟釘子,可以斷絕張雨亭的念想,可陸幹卿這時接過話來

“二弟,說土包子,我纔是咱們幾個裡最大的土包子。廣西那個地方,不但比不了京城,就連關外,也比不得。窮山惡水,地方窮的很,就算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也是腰粗臉黑,跟中原的女人不能比。一聽王老兄說,小阿鳳像是大小姐一樣,我老陸倒是有點興趣見見,這首善之地的大家閨秀,是什麼樣子。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個造化。”

趙冠侯把牌一扣“二位兄長,這種事算不了什麼,小弟對八大胡同那是熟的不能再熟了,打完牌,咱們立刻就走。到那裡去坐一坐,至於能不能留宿,看情形再說。”

張雨亭哈哈一笑,將牌朝海里一推“那還打啥牌啊,現在就去吧。我聽人說過,這表子愛俏,鴇子愛鈔。老三你有相貌,要論錢,咱三都有的是。我就不信,還留不下了。”

那小大姐頗有些氣沮的在趙冠侯背上推一把“我給陳姨娘打電話去!”轉身就走,王賡卻見事情要糟。要是三人就此拂袖而去,自己這接待的差事,就算是徹底辦砸,大總統那裡交代不下去的。一口氣得罪三個督軍,自己還沒有這份資格。

郭世五反倒是頗爲鎮靜,含笑朝三人拱手“三位,聽我說一句,咱先別忙。冠帥,您是行家,不用我提醒,您看看時間,這時候,哪個班子迎客啊?咱先打牌,到太陽落山,讓王兄給咱安排,晚飯就開在鳳雲班,我看就很好。再說有賽夫人在這,她的面子大,一個電話,我想什麼都能安排妥當。”

他說着電話,那邊的話機卻已經先響起來,賽金花接過電話,隨即交給王賡“公府,找你的。”

等王賡放下話機,回來時,臉色卻比方纔還差,尷尬的朝三人賠罪“三位將軍,鳳雲班,今天怕是去不成了。河南方面來了消息,白狼軍攻佔南陽,現在一路向荊紫關前進,不是南下湖廣勾結葛明黨,就是西犯關中,與那些刀客們聯成一線。陸軍部召開緊急會議,幾位也得列席,馬車一會就來,鳳雲班那,咱改日吧。”

陸軍部設在東城,原是和親王府與承公府所在,改建之後,一爲陸軍部,一爲海軍部。趙冠侯身上雖然有陸軍次長的官職,但是這辦公地,卻還是第一次來。雖然門外的衛兵不認識他,但只看軍裝勳表,就知道來的是高級將官,不敢阻攔。

現任陸軍部長段芝泉正在開緊急會議,三人未被邀請,由副官陪同,安排在會客室裡。趙冠侯叫過副官,要了一份河南方面的情報過來,另外兩人卻都不認字,只好由他來念。

可是不等情報唸完,三人的臉色,就都變的陰沉起來,張、陸兩人,面上帶出了一絲冷笑,趙冠侯則是把這份抄送的情報一團,隨手丟在了紙簍裡。輕輕哼起了皮黃“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七百六十四章 陰招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一十五章 南北爭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七百一十七章 督軍團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陰影中的較量(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五十一章 國難財第一百二十九章 談判(一)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一百九十一章洪流第一百零四章鳳簪落地 重返佛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三百六十六章 預備反擊第二百三十六章 炮轟使館(上)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四百六十章 退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八百零八章 法寶(下)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七百零八章 打賭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七百零八章 打賭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四百八十章 猛虎下山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掠美(上)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五百一十三章南北合(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三百零九章 三品臬司(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夫妻同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第二戰場(上)第一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八十三章 純潔的交易(上)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
第二百二十九章 東南互保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四百七十章 獨坐釣臺第七百六十四章 陰招第五百六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一十五章 南北爭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二百三十章 王五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旁又來送死的郎第七百章 各懷心腹事第七百一十七章 督軍團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四百九十七章 刺虎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零三章 天誅(上)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債(下)第六百六十章 人鬼記(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陰影中的較量(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五十一章 國難財第一百二十九章 談判(一)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一百九十一章洪流第一百零四章鳳簪落地 重返佛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五陵少年爭纏頭(下)第六十七章 武備學堂(上)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三百六十六章 預備反擊第二百三十六章 炮轟使館(上)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四百六十章 退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九十七章 紅線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八百零八章 法寶(下)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七百零八章 打賭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四百五十八章 華容道第七百零八章 打賭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四百八十章 猛虎下山第六百六十三章 第二戰場(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薄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託孤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戰先亂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掠美(上)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五百一十三章南北合(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五百二十章 鐵腕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非戰場第七十四章 賽金花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二百七十八章 毓賢之死第五百零九章 江山誰主(下)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十八章 借艇割禾(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不瘋魔不成佛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六百九十五章 帝王夢(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三百零九章 三品臬司(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夫妻同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籌備進京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第二戰場(上)第一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八十三章 純潔的交易(上)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