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

方纔還信誓旦旦,分析着借張員之力以抗趙冠侯是何等英明決策的各位鄉紳,見到這個情景,都覺得臉有些疼。張口結舌,不知該說什麼。

林仰上道:“紹帥,徐州乃是您的治所,縱然要拿人,也該持紹帥手令,外人無此權柄。這是不把紹帥放在眼裡。您是孔教會的會長,我們都是孔教會之人……”

張員側頭看他一眼“林老爺說的對,在徐州這塊地盤,抓誰殺誰,都是我張某人一句話的事,外人確實無權插手。來人啊,把這幾個東西,給我拉出去斃了!孃的,什麼孔教會之人,在爵帥面前,少提孔教會。就算是康祖詒來了,見到爵帥也得磕頭參拜。你們幾個傢伙不安好心,居然想要驅逐侯爺,這是謀大逆的罪過,按照大金律,就該大辟!現在賞你們個全屍,就是看在咱們都是孔教會的份上,給你們開恩了。”

外面,一支衛隊衝進來,都是腦後垂辮子的大兵,兩人拖住一個,抓着這些鄉紳就向外拖。一干鄉紳沒想到,張員對於大金的律令也如此熱中,恢復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在熱心的恢復傳統刑名,一言不合就要處決。

人被士兵拖着向外走,眼看就有性命危險,帶來的衛隊又都被繳械。這些辮子兵無法無天,拉下去,命多半是要送掉。個個都驚恐的大叫着冤枉或是求饒,李淮生腦筋還算靈光,急忙道:“且慢!我等是冠帥治下之民,理應由冠帥處置,冠帥,請您賞一句話。”

“剛纔還在想着辦法驅逐我,現在又求我救命了?”趙冠侯冷哼一聲“把人交給我帶的人就好了,他們我得慢慢炮製,不急在這一時三刻。”

張員點頭稱是,命部下將一干財主都帶了下去,寶月則不慌不忙的叫來小大姐,重新收拾桌子,準備果盤點心。張員依舊是以屬下見上官的禮數,落座也是隻坐一半,態度上,極是恭順。

“隆玉太后奉安大典,紹和不能回京奔喪,實在是有失臣節。爵帥到京之後,一定要在皇上面前,替卑職分說清楚,請皇上體諒老臣的難處。”

隆玉太后宣佈退位之時,就吐了一口血,等到袁慰亭正式就任臨時大總統,住進慈喜之前的居處佛照樓,並將之改名居任堂之後,兩下里的相處就更難。袁慰亭每頓飯開飯之前,都要命令軍樂隊奏樂,樂聲直入內廷。

原本想着繼承慈喜遺志,過一過發號施令的癮頭,不想頃刻之間,就成了仰人鼻息的亡國太后。每天聽着軍樂,就彷彿是利刃在自己的心裡反覆切割,隆玉的身體,也就越發的不濟。直撐到不久之前,終於還是一瞑不視。

袁慰亭電召各地督撫到京參加奉安大典,但是各地情形不同,局勢也不一樣。興中會與袁慰亭之間的矛盾,終於還是以戰爭的方式解決。

雖然北洋軍取得了勝利,可是南方各省,還不能算是太平,新近進駐江寧的馮玉璋,以及佔據岳陽,控制南北孔道的曹仲昆等人,都不能回京奔喪。

張員這個長江巡閱使,官職乃是來自前金時代的名臣胡林翼,名義上在江南各督撫之上,實際卻無實際轄地。何況曹仲昆也有長江上游警備司令的官職,與他分庭抗禮,其處境也尷尬的很。

徐州算是他的根本所在,如果他此時離開徐州,說不定地盤就被別人佔了,成爲光桿司令,所以只能原地不動。但他對於大金的忠心卻不是假的,這種安排,對他而言,如同大逆不道,拉着趙冠侯的衣袖,足足表達了十幾分鐘的忠心。在得到趙冠侯明確答覆,願意爲他向小皇帝說項之後,又痛哭了一番。彷彿是在這清樓之內,爲太后行躄踊之禮。

等到他哭夠了之後,張員才道:“侯爺,您這回進京,見了宮保的面,可要好好勸一勸他。”

趙冠侯點頭道:“我明白,你的處境也不容易,你手下萬把弟兄要吃要喝,難免與華甫有利益上的糾紛。我還是那句老話,能爲你辦的,我儘量給你辦,進了京之後,會跟大總統說一說,讓他看着怎麼安排你。”

張員搖搖頭“不,卑職不是說這個。卑職窮苦出身,不管日子過的多艱難,也比當初的生活強的多,做人要知足,卑職現在已經很知足,絕沒有什麼不滿的想法。卑職是想求侯爺勸勸宮保,早一點把共合停了吧。”

他的神態很真誠,一副推心置腹的樣子“侯爺請想,咱們辦共合已經一年多了,又辦出什麼眉目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這是亡國的兆頭。爲什麼?因爲人心壞了!要是有皇上的時候,國家至於亂成這樣麼?咱們中國,是不能沒有皇帝的。”

自金帝退位之後,這一年多時間裡,國家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先是北洋軍以武力挽留,確保袁慰亭在京城就職,在北方強大武力的威脅下,南方只能步步後退,寄希望於制度羈縻,束縛住袁慰亭的手腳。桃園三傑之首的宋遁初倡導正黨內閣,以法治精神,法律的力量制約總統權限。

按其想法,總統受制於國會與總禮,個人則受制於組織程序,不能搞乾綱獨斷。由於共合政體並未訂立憲法,袁慰亭依舊是臨時大總統,法統不算正,宋遁初聯合各路小黨的力量,對他牽制極大。

不料奔走之間,宋遁初竟於松江遇刺,事後追查痕跡,一路查到了應桂馨頭上。這起謀殺案,直接引發了第二次戰爭,黃長捷等人以興中會的力量組織北伐,結果就是北伐軍人心所向所向披靡,孫帝象大獲全勝成功轉進海外。

隨着戰爭的結束,南方各省的地盤,已經逐漸爲北洋所侵佔。李秀山升任共合陸軍第六師師長,帶兵進入江西升任督軍,曹仲昆帶領第三師進駐岳陽,扼守南北孔道,段香巖兵進湖北,馮玉璋進駐江寧,整個天下,大有亂而後治,四海歸一的景象。

以武力爲手段促成的和平,終究也讓人們看到和平的希望,曾經風起雲涌的葛明黨人,似乎如同之前的太平軍一樣,功敗垂成,退出了歷史舞臺。張員也就敢於在這個時候,提出恢復帝制的建議。

“大總統並非終身制,一旦下野,也不過一布衣而已。他的兒子是什麼模樣,大家心裡都有數,如果出來選總統,肯定是沒希望的。就算是任官,也不夠資格。辛苦一輩子,子孫還要做平頭百姓,這不是太蠢了麼?如今葛明黨已經失敗,恢復帝制的阻力盡除,若是自紫禁城中請出皇上,重登九五,宮保則立有擁立之功。按這個功勞,封一個世襲罔替的公侯唾手可得,他既可名標青史,又能遺澤子孫,何樂不爲?”

趙冠侯笑道:“紹軒,聽你這提議,倒是大總統着想,這話怎麼不直接和大總統說?”

“我的身份尷尬,宮保不拿我當自己人,有事有人,無事無人,縱然說了也沒用處。可是不管他怎麼看我,我總是大金的忠臣,該盡忠的事,我就得辦。眼下,是把小皇上請出來,執掌江山最好的時候。你看看,各省督撫手握兵權,他袁宮保這個大總統,又想要搞軍民分離,又要建將軍府,說到底,不就是想着收權?這事說來容易做來難,他一個大總統都是臨時的,有什麼資格收各省督撫的權力?要是有了皇上,那可就不一樣了。皇上一道聖旨,要交權立刻就得交權,誰敢抗旨,那就是殺頭的罪過。要想咱們中國能好,天下能夠太平,必須得有皇上。現在是京城沒皇上,每個省,都有一個皇上,這老百姓的日子,還不如有皇上那時候呢。”

趙冠侯點頭道:“我心裡有數,這事,我儘量着辦,但是能不能辦妥,我也沒有把握。”

張員道:“爵帥是得過太皇太后旨意,顧命的大臣,您輔佐幼主,那是天經地義之事。只要袁宮保把皇上請出來登基,您就和他一起參贊軍機,不分伯仲。誰要是敢破壞皇上親政,張某這一萬部下,只要一聲令下,立刻開進京裡去勤王!”

他這次一是擔心袁慰亭借收兵權的契機,侵奪他最後的權柄,二是期盼着恢復帝制,對於趙冠侯格外的親厚。一桌酒席雖然設在寶月這裡,實際卻是他自己的大廚備辦的上等燕菜席,等到散了酒席,趙冠侯借了他的公館,提審這些士紳,寶月卻也收拾行裝,跟在他身後。

“爲大帥效了這個力,在徐州,自然沒法待下去,我這算把他們都賣了,誰又敢再上我這裡來。只好跟着大帥到山東去,還望大帥賞一碗飯。”寶月邊說,邊朝趙冠侯飛個媚眼,全無半點哀容。

她這麼痛快的答應幫忙,自然也有原因,山東的財力遠比徐州雄厚,在那裡討生活,比在徐州容易。再者,就是山東的紀女地位遠比徐州爲高,山東省議會兩百名議員,明確給婦女留出五十個席位,而女議員如果湊不齊,省議會就成立不了。

這個時候,雖然有不少女性願意出來爭取地位,但是真正有時間精力,且有膽子到議會裡和男性議員去討論議題的女性,終究還是太少。再加上選民資格問題,真正能選出的良家女性議員不足數,爲了議會能順利召開,最後只好塞了幾個花界的女人到議會裡。

這幾個女議員在會場與男人舌戰,晚上肉戰,聲名大噪。試想,做一個議員的恩客,要用多少銀子?比之前金時代,京城裡清吟小班,只高不低。若是有事請託,所費更多,寶月肯出來幫忙,也是惦記着議員的名額,想要要朝一日,也可成爲讓人追捧的女議員。

整個蘇北的格局,自此時,就已經見了分曉。隨着最後的頑固力量被一網打盡,蘇北已經沒有任何一支力量敢於和趙冠侯公開對抗。一部分乖覺的地主,按照官方收購價,賣出了自己世代相傳的田地,換了一部分金銀,或是山東的省債。

另有一部分人,則步上了莊家的後塵,全家的人頭掛在了自己曾經的土地上,整個家族被摧毀,祠堂變成了新式學校,原本用來武裝自己的槍彈,被官方沒收。鄉治安所,代替了曾經的族長鄉老,新法代替了實行千百年的族規家法。

曾經安詳的田園裡,開始有人圈地建廠,轟隆做響,吞煤噴煙的泰西機器,將徹底改變這一代人們的生活。大批的榮軍農場,也讓大批的佃戶們越發認識到從軍給家族帶來的好處。

招兵處人滿爲患,各省都在苦於逃兵問題時,山東的苦惱則是兵源太多,因爲拒絕把熱情的投軍者納入部隊,而導致徵兵處陷入混亂,甚至需要派兵彈壓的事時有發生。

一部分民衆被僱傭,按着大帥的吩咐,在山東各地,開始修建國防工事。壕溝堡壘,將組成一道令進攻者絕望的防線,瑞恩斯坦進行了若干次紙上推演後,得出的結果都是:進攻者將得到這片土地,但是代價是海量的傷亡,戰利品,只能是焦土。

原本行走於蘇北收購糧食、農副產品的幾個外來商人,都受到了來自山東官方的打壓,業務開展的越來越難。糧食統購命令,雖然不見於文字,卻在嚴格的施行。同時實行的,還有山東的食鹽配額制度,山東百姓可以花極少的錢吃到質量遠勝過去的白鹽,只是按人頭提供,沒有倒賣空間。

這些商人都明白,這些制度的建立,既保證了趙冠侯對這片區域的控制,也保證了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想要在蘇北製造一場由普通民衆主導的暴亂,難度將遠超以往。

山東作爲孔孟之鄉,儒教的力量很大,孔教會在整個山東,都有着極強的影響。伴隨着康祖詒回國,袁慰亭倡導尊孔,孔教會的勢力如日中天,已經有在省議會謀取一席之地的趨勢。可隨着蘇北的動盪,孔教會受了當頭一棍,威風大不如前。

濟南省議會內,屬於孔教會的議員,都有些垂頭喪氣,頗爲沮喪。可是幾天之後,這些議員都收到了一筆數字可觀的節敬,作爲在議會的活動經費。資金提供者的身份嚴格保密,要求也只有一個:儘快選出與足以頡頏趙冠侯的民政長,結束山東軍民大權握於一人之手的局面。此事若成,另有重金酬謝!(。)

第一百六十五章抄家(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五十章 贖指(三)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二百八十六章 遲暮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八百零八章 法寶(下)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六百章 儲嗣之爭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一百九十章 定情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六百二十九章 斬首(上)第九十一章 女兒情第一百六十六章 抄家(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一百九十六章 神擋殺神(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一百九十七章鐵騎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二百零二章 時局之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七百六十六章 炮轟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四十二章 黃魚立功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三百七十章 鴻機開缺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劫案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三章 紅粉佳人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六百三十五章 虎狼第六十一章 被迫低頭(下)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三百二十章 關外之謀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七百六十一章 毒菌之亡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襲戰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三百二十七章當頭炮(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六百四十四章 勸降(下)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
第一百六十五章抄家(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五十章 贖指(三)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二百八十六章 遲暮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黨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四百五十七章 定海神針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一十章 鳳落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仙鬥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八百零八章 法寶(下)第四百零六章 衆人皆醉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六百章 儲嗣之爭第七百零五章 雄師第一百九十章 定情第七百零七章 穿幫第六百二十九章 斬首(上)第九十一章 女兒情第一百六十六章 抄家(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筆掃千軍白斯文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一百九十六章 神擋殺神(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一百九十七章鐵騎第四百三十四章 賢者的禮物(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噩耗第二百零二章 時局之變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炮響第七百六十六章 炮轟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七百六十章 獨有英雄驅虎豹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是弟兄們情誼有(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二十四章 共合政局(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五十五章 愧我當初贈木桃第三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四十二章 黃魚立功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三百七十章 鴻機開缺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覆滅第八百一十一章 決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劫案第八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三章 紅粉佳人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四百六十三章 奏對第五百零三章 敲山震虎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六百三十五章 虎狼第六十一章 被迫低頭(下)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八百零六章 破敵第六百八十五章 招商第三百二十章 關外之謀第六百五十章 麻花辮與菜鳥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七百六十一章 毒菌之亡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襲戰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四百九十章 進城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三百三十九章 八角臺(中)第三百二十七章當頭炮(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善第一百七十六章 掣肘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切有我第六百四十四章 勸降(下)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五百六十章 獨闖龍潭第九十八章 皮硝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