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抄家(上)

“皇帝弒母,這是什麼樣的罪過!就算是桀紂,也不敢如此倒行逆施。國朝以孝治天下,做出這樣的事,他便不配再做皇帝!”端王承漪是個大嗓門,嗓子放開了可以票黑頭,含怒而發,滿室皆有迴音。

一旁他的兄弟輔國公承瀾也附和道:“是啊,弄了這麼多刺客,要圍園子,殺老佛爺,這還了得?要不怎麼說天下大亂呢,皇帝帶着人造自己的反,就這樣的江山,還能有好?”

這等事本是宮廷秘辛,慈喜太后也想壓,而不想散佈,卻不想還是被這些人在上層傳播開了。吏部尚書徐同綽號老道,平素最喜的就是太上感應篇,那五千言背的滾瓜爛熟。爲人也最爲古板,門生子弟到他家中,只要帶了一件西洋物件,準被他趕出門去。偏生家門不幸,兒子愛抽洋菸卷,喜歡使洋錢。一提起不孝,便想起自己的兒子,感同身受,一陣劇烈的咳嗽之後,也道:

“國朝以孝治天下,如今皇帝竟欲弒母,何以再君臨天下?百姓人家,兒子弒母這種忤逆,親戚朋友都可以把他送官治罪,定個斬決。這皇帝,我看也該換人了。”

承恩公崇奇聽了這話只覺得刺耳,雖然他也是傾向廢帝,但是以臣謗君總是不該,何況徐同還是目前清流宗主,如此言語就更讓人無法接受。他不好明着駁斥,只好旁敲側擊

“幾位,大家要想一想,老佛爺就算有心廢了皇帝,也不是想廢就能廢的。”

“怎麼不能?能立就能廢!當初要不是立了他,何至於有今天。”承漪的大哥承濂道:“依我看,就該趁早廢了他的帝位,換個人做皇帝,江山說不定還有救。”

“可是你們要想一想,如今大金的事,不是咱們自己能決定的。東郊民巷那裡,還住着一干公使,要是洋人集體抗議反對,這廢立之事亦難實行。”

承漪怒道:“咱大金國的事,有這幫洋鬼子什麼相干?怎麼還管起別人的家務事來了?沒辦法,現在只好借重趙冠侯了,他不是能辦洋務麼?就看他能不能把洋人說通了,把這事給我辦下來。我打發人去給他送份厚禮,再許他事情若成,送一百吊銀子給他,看他盡力不盡力。”

一百吊就是十萬,承濂心疼銀子,搖着腦袋“那怎麼能行?他算個什麼東西,還配拿咱的錢?上次打了小儁,這筆帳還沒跟他算呢!他要敢要錢,我弄死他!從小到大,你都沒捨得動儁兒一指頭,他敢打,這事當初要不是六叔按着,我就把他捅了!”

“大哥,你先消消氣,聽我說完。”承漪冷笑幾聲“我這也是拿個話釣着他,好讓他爲咱辦事。打了我的兒子,哪會這麼算了?等到小儁……到那時候,他是個什麼罪過,還用我多說麼?慢說他自己,我滅他的九族!現在,得給他點甜頭,好讓他爲咱所用。這錢就好比是放的印子,先借給他使,將來連本帶利的拿回來。”

徐同雖是清流領袖,可是聽這番密議並不覺得端王言行有差,反倒覺得果然智勇雙全,唯一的疑慮就是,萬一談判不成,則皇帝還是不能廢。

承漪道:“就算說不通洋人,我們也不怕!我跟幾位交個底,咱們大金現在出了神仙了!在山東,有好幾位仙人,都是有大神通的,刀槍不入,槍炮不傷。洋人那點玩意,不行!說到底,還是老祖宗的東西最好。他們在山東教弟子練拳,滅洋殺教,聲勢大的很。毓賢的差辦的好,幫着仙人們打洋人,還定下賞格,所得財物三一三剩一的下帳,以此激勵士氣,振奮民心,這民氣可用啊。我已經安排人去請了,只要把幾位仙人請來,做起法術,把洋人全都滅了,何愁大事不成?”

徐同幾人聞聽,臉上皆現得色,全都盼望着這幾位神仙早點進京,也好讓他們一看這蓋世的神通。於廢立之事,格外熱心,都盼着廢天佑立新主,自己便也可以成爲從龍重臣,福廕子孫。

趙冠侯回到步軍統領衙門不久,崇禮一行人也都回來,今天抓捕的工作尚算順利,四京卿中已經抓了三個,剩下一個也在掌握之中。譚壯飛之父終究是個開缺巡撫,仕林衣冠,做事不好太絕,做人都留一線,連同崇禮在內,沒得到太后明確的指示前,也不想把人全部逮捕。

事實上,現在就連被抓的三京卿,崇禮也不認爲他們一定就死。這幾人中,林日升是韓仲華的幕僚,韓仲華如今又正當紅,或許可以轉圜一二,充軍流放也未可知。而其餘兩人,一是沈寶貞的孫女婿,一是張香帥的愛徒,且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的保舉,來頭靠山都很硬,說不定也可死中得活。惟有趙冠侯心知,圍園殺後這事一出,想要脫死罪,怕是很難了。

崇禮眼下另有一件很難交代的公事,便是捉拿康梁以及掌印御史宋伯魯、禮部主事,一人放倒六堂官的王昭王小航。康祖詒在政變發生前,被天子派出籌辦官報,原本是要搭官船,但是沒買到頭等艙的票,又受不了苦,索性不坐。改乘阿爾比昂的船,這一下因禍得福,金國官府不能去阿爾比昂還上抓人,康祖詒便如魚兒入水,難以捉拿。

梁任公、王小航以及保舉康祖詒的宋伯魯,都在扶桑使館裡,這就又是一件爲難的事了。雖然明知道人在何處,卻是無一人敢言個拿字。

伊藤博文現在下榻在日本公使館,那裡戒備極是森嚴,五步一崗,十步一哨,衛兵持槍宿衛,兵力雖少,殺氣卻足。崇禮統帶步兵衙門,治理四九城的潑皮無賴不在話下,對上東洋潑皮,卻是水土不服,不知從何着手。萬一再引起高麗之戰那樣的戰事,誰又擔的起責任。

他拉着趙冠侯,推心置腹“冠侯老弟,韓大帥與我乃是至交,大家有話,也沒必要藏着。這一件公事很難,上面催的緊,剛大帥在那追着要,想要敷衍不容易。可是想要拿人,就更難了。萬一鬧出國際糾紛,再演高麗故事,我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你老弟是能辦洋務的,這個忙一定要幫。事成之後,必有重謝。”

“崇大人,您說重謝之類的話,就說的遠了,大家都是爲太后辦差,這些都是應盡之責,哪用的着重謝。可是我要說一句泄氣的話,這事辦不成。”

崇禮一愣,他聽韓榮講,趙冠侯精通西文,與洋人談笑無忌,亨利親王來時,他也看到趙冠侯與親王及親王夫人談笑自如,儼然老友。心裡認定,他一定能把事做成,怎麼居然直接潑了冷水?

趙冠侯怕他誤會,只好又解釋道:“崇大人,辦洋人的事,總歸得有個章程,萬國公法裡,於這也有約定。我們若是和洋人有引渡條約,自可按照公法要求,讓對方把犯人引渡歸還。可問題是沒有引渡條約,那我們就只能看着他們逍遙自在,一點辦法沒有。除非是像剛中堂想的那樣,派人到使館裡,提着刀把人押出來。”

崇禮也知,這是剛烈異想天開,拿天橋說評書的說的飛檐走壁的三俠五義當了真事聽,根本不用考慮。但是公事上的交卸,卻又着實爲難。

趙冠侯道:“這事咱們場面上總得做足,下官這一半天,就去和洋人交涉,提出引渡申請。縱然知道引渡不成,也總算是把該做的做到了,至於能否做的成,那就不是你我所能干預。”

“唉,倒是也只能如此,這就得全靠您費心了。張陰恆是完了,章少荃遇到這種事,肯定不會出頭。總辦衙門其他的大臣章京,老佛爺基本都信不過,怕他們是勾結洋人的。那幫人也就不敢出頭,怕給自己惹來不是。能幹活的,也就剩你老弟一個人了。”

他這話說是鼓勵,實際也是推卸責任,把未來事情不成的過失,都推到了趙冠侯身上。趙冠侯心裡有數,臉上不動聲色,裝做沒聽懂,和洋人辦交涉這事,肯定是要做的,其目的實際並非捉拿康梁,或者說於慈喜太后心中,捉拿這幾個人,也不是目前當務之急。

這種事只能意會,不可言傳,若是從她口中說出來,便成了貽笑大方。她所要跟洋人交涉的,並非是一二人犯的去留,而是大金天子的興廢。

帝后之間母子不和已有時日,因爲皇后,因爲妃嬪,因爲政見,鬧的母子二人隔閡日深。現在又有了圍園殺後之事,讓太后對皇帝徹底失望,怕是已經起了廢立之念。然所顧慮者,內有督撫,外有洋人。

東南有力督撫,憑太后數十年積攢之威嚴,亦可設法調度壓迫,使之不敢行叛逆之舉。但如果洋人始終擁護天佑帝,則想要廢他,也勢比登天。自己與洋人接觸,抓人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探聽洋人的口風,確定一下,他們到底是怎麼想。或者說,要開出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讓洋人放棄支持皇帝,改爲無條件支持太后。

這種事參與的人越少越好,崇禮甩鍋,趙冠侯就也裝糊塗的把鍋接過來“大人放心,卑職定當盡心竭力,把這差事做好。若是老天保佑,和洋人把差事談下來,怕不也是一件大功。”

崇禮見他如此爽快,自己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把這麼個鍋甩在個官場新丁頭上,有些不作興。再者,他年紀輕輕,日後若有了大用,醒過味道來,怕是要和自己沒完。

眼睛一轉間,便想好了酬功的方法,一拉趙冠侯,臉上帶笑“冠侯,明一早晨,你先別忙着去東郊民巷,另有一件差事非你辦不可。慈駕已經下了旨,要抄張陰恆的家。他辦了那麼多年洋務,家裡面洋玩意最多。老哥對這個一竅不通,萬一哪一件東西寫的不明,到時候公事上,又要捱罵。你可一定要幫我這個忙,抄家的事,務必去幫我主持了。”

張陰恆的結局,早在他得罪李連英之初,便已註定,他自問多年奔波,功勳卓著,卻不知只因一頂祖母綠帽花,加上開罪權宦,便都化做雲煙。加之其後來爲天子效力,於維新變法事務出力極大,更是康祖詒的舉主,這下便是個必死之局。

慈喜已經下了旨,由軍機承旨明發,張陰恆收監,家產抄沒入宮,具體的操作者,便是步軍統領衙門會同內務府,共同進行。張陰恆先辦洋務,後兼戶部,兩個一等一的肥缺在手,家產不知有多少。抄他的家,明擺着是發財的機會,崇禮讓出來,便是給趙冠侯的一個補償。

抓捕刺客的事,已經做完,所有被官府盯上的刺客無一得免,兜殺半日,盡數斬殺乾淨。有幾個被活捉的,也尋機會自盡而亡,沒能抓住活口,深挖後臺。從息事寧人的角度,這個結果,卻可以算的上最好,否則查抄蔓延起來,東南的局勢,怕也要不穩了。

崇禮立了這麼個大功,讓出查抄方面的利益,倒也是投桃報李,趙冠侯也就沒有拒絕。畢竟十格格使錢使的慣了,還有個楊翠玉,贖身銀子必是筆海量數目,趁機積攢點身家,總是沒錯。

到了第二天,趙冠侯帶了三百步兵早早的來到錫拉衚衕的張宅,張陰恆本人,則已經由幾名步軍衙門的武官請上馬車。展英倒是囑咐着部下“進宅抄家是公事,但是可不許驚擾人家內眷。”

張陰恆好相公,家裡面的姬妾內眷不多,安置起來也很方便,至於那位秦五九,又是內廷的供奉,本身也無罪過,也沒人爲難。反倒是很客氣的招呼着“秦老闆,您這邊坐坐,兄弟們忙點公事,很是對不住。”

一隊兵與管家打了招呼,將不多的內眷都先行帶出府外。內眷們的首飾,身上的綢緞衣服,甚至暗藏的貼己防身救命錢,是該搜還是該放,就全看辦事人是否夠朋友,下面人又是否放行了。趙冠侯對展英道:“展爺,我看咱還是先緊着正事辦,再說摸大姑娘小媳婦的懷,這不大好吧?”

展英知道他話裡的意思是含糊過去就算了,點點頭“卑職也是這個意思,只要她們不帶太貴重的,也就沒什麼。”

WWW● тTk an● ¢O

士兵們動作很利索,家裡的宋版書、保險櫃以及一些裝現錢的匣子,放衣服的櫃子,都被擺了出來,在院子裡開始碼放。外面的官兵,則佈置好了警戒線,手舉着長矛防範百姓哄搶。

官軍剛剛紮好隊伍,遠處便有一隊騎隊趕來,爲首之人身形很是靈活,飛身下馬,幾步來到門前,尖聲道:“今個這裡是誰主事啊?過來說話。”(。)

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八百零四章 隱形實力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四十八章贖指(一)最終章 雄雞一唱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七十三章狀元夫人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三十七章 初相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鐵騎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三百四十八章 鱷魚的軟腹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一百六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五百零一章 香堂(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六百章 儲嗣之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五百二十三章 共合政局(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戰鐵勒(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北第一匪幫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落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一百零二章 叫姐夫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四十八章贖指(一)第一百零三章 軍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玉美人(上)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一百五十六章再會壯飛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自己的選擇(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血戰津門(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來自塞上的威脅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網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危如累卵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四百三十九章 希望與絕望(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四百六十七章厲兵秣馬(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六百三十二章 扶桑出陣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
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八十九章 營救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八百零四章 隱形實力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破陣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子第二十五章 再次折腿第三百五十章 豈曰無衣(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鳩佔鵲巢第四十八章贖指(一)最終章 雄雞一唱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戰津門(三)第八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第七十三章狀元夫人第六十八章 武備學堂(下)第三十七章 初相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鐵騎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三百四十八章 鱷魚的軟腹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一百六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三百零二章 攔腰一刀第六百一十章 趙氏救市計劃(下)第五百零一章 香堂(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四十七章 只能看不能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虛晃一槍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投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戰鐵勒(二)第六百章 儲嗣之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七百九十四章 漸醒的巨獸第二百九十四章掘坑待虎(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五百二十三章 共合政局(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戰鐵勒(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北第一匪幫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落第七十章 苦肉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識王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一百零二章 叫姐夫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二百八十七章 章桐的把柄第四十八章贖指(一)第一百零三章 軍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玉美人(上)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七百八十章 驚雷(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長安變第六百三十七章 難找的代理人第一百五十六章再會壯飛第二百二十四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自己的選擇(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血戰津門(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來自塞上的威脅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網第四百八十五章 江寧攻防戰(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危如累卵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四百三十九章 希望與絕望(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五十六章 羣英會第二百五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七百八十九章 捐軀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四百六十七章厲兵秣馬(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第三百八十七章 鄭莊公克段於鄢第六百三十二章 扶桑出陣第二百七十章 天降雄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