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要抓人了

今日,是關於琅琊案的第二次朝會。

但衆人的注意力,還有一半分在了孫謙身上。

不過這件事情,得有人提出。

不然只是區區一縣令的年終述職,不可能放在朝堂之上,讓這全天下大佬中的大佬們,爲此討論。

而在今日,冉進也上朝了。

趙湘和趙倫,依舊是不在。

畢竟趙湘的處置,還是得等宋時安和六殿下出來後,再行決定。

“上一次的琅琊案,繼續吧。”

皇帝輕描淡寫的說完後,記事參軍站了出來,主動的回報道:“陛下,經過這些天的核實,琅琊調兵案中,隨行的軍官,並未有人勸諫過六殿下。”

這番話說出來,雖然百官沒有直接把失落寫在臉上,但確實是氣餒。

先前陳可夫的建議,要徹底推翻了。

按照歐陽軻的理論,現在已經不存在純功與純過了。

但實際上,參軍在調查中發現,並非無人勸諫。

還真的,有一個人出來阻擋了。

秦廓。

但經這麼一查發現,竟然牽扯到了皇帝——聖上手諭。

因此,這個機密就被趕緊的壓了下去,所有問話的人員,還互相做了監督和警告,把這件事情給堵住,絕對不能泄密。

沒有人不讓查,但絕對不允許查到皇帝身上。

而秦廓不讓說的話,那就真的一個勸的人都沒有了。

“那到了朔風之後,那些將領,官員,何人勸過?”皇帝又問。

“回陛下。”記事參軍回答道,“也沒有一位官員勸過。”

“冉進,你呢?”

皇帝看向這位從朔風歸來的勳貴子弟,對起了帳。

“回陛下,末將失責。”

單膝跪地,雙手握拳,冉進背上了這個鍋。

不過他也真的沒有勸諫,也就跟殿下說出了一些自己的猶疑。

“好啊。”

皇帝笑了,看向百官,尤其是那些武將:“所有人都知道這是錯的,但沒有一個人說話。是真的,都想着贏了歸自己,輸了歸宋時安。還是說,打了敗仗後心氣全沒了,只希望能夠活着就夠了?”

這一番對其餘官員的批評,讓這裡的百官,集體的下跪低頭,陳懇接受。

大虞的風氣,徹底糜爛了。

剛直不阿的人,不復存在了。

剩下的,全都是沒有信念的貴族以及子弟。

“禁軍的,琅琊的,還有朔風的,所有的官員加在一起,有多少?”皇帝問。

在翻看後,記事參軍回答道:“回陛下,武將文臣,所有有品級的,總計九十四人。”

肅然的,皇帝決定道:“這九十四人,全部降職一級,罰俸一年。”

這句話,讓在場所有的官員,都感到不寒而慄。

如此大手筆,好久都未見過了!

皇帝他雖然老了,但脾氣依舊大。

陳可夫不是說其餘人是聽從命令,履行職責,所以要原諒嗎?

皇帝現在不搞你這套法不責衆。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而這個大手筆一出來,宋時安的罪,那就不可能大了。

畢竟獻祭了足足九十四名官員的仕途。

宋時安個人的罪責,要由集體的同罪進行分擔。

“包括你,冉進。”皇帝直接點名。

冉進再次行禮,接受懲罰:“是,陛下。”

“除了大理寺,宗人府那邊,也在審理六皇子。”皇帝瞥向一旁,“念。”

於是,喜公公便將宗人府那一邊的認罪書當衆宣佈朗讀。

聽罷,羣臣都有些驚訝。

雖然他們都預感到了,皇子那邊也不會甩鍋給宋時安,但兩份認罪書截然不同,也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完全是反的。

除了公開的那些,其餘的基本對不上。

難道兩個人回之前,沒有對過嗎?

不對,如果對了之後,就是要這樣做,那問題就嚴重了。

六皇子先前說過,一切歸他,可現在,又讓宋時安搞出這種口供截然相反的事情,說明他‘認罪’的心不誠,反倒是有些野心……

當然,那是皇帝的家事,跟他們沒關係。

“衆愛卿以爲如何?”

皇帝這樣問,怎麼會有人敢說呢。

哪怕真的有意見,也不可能這個時候被釣魚。

於是,他向大理寺少卿詢問道:“汪大人,這種時候,該如何算?”

汪辰心一驚,而後道:“回陛下,按理的話,還得再審。”

“再審如何審?”皇帝問道,“兩個人都承認了罪責,是要讓他們不承認嗎?”

“這……確實是罕見。”

汪辰也陷入了糾結。

在古代,爲什麼會有屈打成招這種事情呢?

因爲一個案件,需要有人對此負責。

只要有人能夠讓這個案結了,那對於搞刑名的人來說,工作就結束了。

對於大人物們,是真的沒有人在乎真相到底是什麼。

可現在,出了個什麼奇葩問題呢?

認罪的人有兩個。

太充裕了啊!

“既然兩個人都認罪,那自然是兩個人都有罪。”皇帝說道,“至於誰更有罪,朕覺得決定的人,比出主意的人,罪孽更重。”

這話出來,所有人都緊張的沉默着。 沒有一個人說話。

半晌後,還是皇帝開口:“汪辰,結案就由你了。”

“是,陛下。”

汪辰在回答過後,又小心翼翼的補上了一句:“科考即將來臨,而宋時安還在獄中。”

“汪大人只用管大理寺的事情就夠了。”皇帝道,“該是多久結案,就是多久結案,按照流程走。”

“是。”

“關於這兩次的朝會,各位愛卿每人都交一份奏摺上來。”皇帝道,“明日之前。”

“是。”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皇帝也準備離開了。

這時,晉王站到了中間,開口道:“陛下,臣還有一事。”

“說。”

“臣請求嘉獎漳縣縣令孫謙。”

這句話出來,孫司徒和皇帝同步的一凝。

兩個人的表情不太一樣,但沒有一個人將情緒全寫在臉上。

“因何事嘉獎?”皇帝問。

“值此時艱,孫謙治理漳縣大半年來,帶領官員節省用度,發動士紳募捐,鼓勵農耕通商,爲朝廷上繳國稅二百二十萬錢,是以往三倍。”晉王道。

“很好,孫司徒教導有方啊。”皇帝笑着點頭。

“謝陛下誇獎。”孫司徒相當謙遜迴應。

“尚書令,擬一份提拔的奏章。”皇帝道。

“是,陛下。”歐陽軻接令。

“那還有事嗎?”

皇帝再次詢問。

百官無言,而後他直接起身,往殿外走去:“散朝。”

………

夾道之中,官員們都走着。

幾乎是所有的武將,都跟陳可夫自然的隔開,哪怕其中好多位品級都不如他。

沒辦法,他只能和一羣文官混在一起了。

“這奏章,怎麼寫啊?”陳可夫問。

這時,一名老文臣說道:“將軍,之前不是就說了嗎,我們得褒殿下,貶宋時安。”

“可是陛下都說了,這宋時安的過和殿下平攤,甚至殿下還多一些啊。”陳可夫道。

“先前朔風打仗的時候,陛下還說殿下有過呢,讓我們言者無罪。”一人小聲嘀咕。

陳可夫記起來了,先前確實是陛下說了言者無罪。

可大家要是真的跟着批評六殿下,他明顯就有點生氣……

“而且啊。”有人再次提醒道,“你沒發現嗎?在陛下說了六殿下有罪,沒人說話後…對吧?”

哦對啊。

最後走的時候,都是帶着脾氣的。

“那,真的要這樣寫嗎?”陳可夫不確定的問。

“哎,沒問題的,沒問題的。”旁人反覆的勸說。

“諸位大人也這樣寫嗎?”陳可夫問。

““寫啊。””

聽到這個問題,所有圍着他的文官,盯着他,同步的點頭。

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一個樣——較真。

………

翌日,中午,靠在龍椅上,皇帝的案前,是百官的奏摺。

被分開疊着擺放。

“陳寶,都是如何說的?”皇帝問。

“回陛下。”陳寶指着一大摞,道,“這些,是爲宋時安求情的。大體的意思是,雖然過程有違軍紀,但忠心是好的。”

“好。”

“而這一摞說的是,宋時安有過,可其餘官員並未勸諫,應當一視同仁處置。或者以戰功,酌情處置。”陳寶道。

“最多的這一摞呢?”皇帝問。

“回陛下,這些都是廢話。”

陳寶大膽的用了這樣一個有些‘冒犯’的詞。

這就是體察皇帝的心情,然後委婉的安慰:百官都是傻逼。

“意料之中。”

皇帝最後的,看向單獨的一本:“這呢?”

“回陛下,是陳可夫的,他爲六殿下求情,並且盛讚殿下主動擔責,替宋時安折過。”說到這裡,陳寶補充道,“滿朝文武中,只有這一本,談了六殿下。”

“一個武夫,蠢的跟豬一樣,還去跟那羣文官玩。”皇帝心生厭惡,“就他吧。”

“陛下,該治何罪?”

“你覺得呢?”

“奴婢以爲……”陳寶說道,“溜鬚拍馬,阿諛奉承,收受賄賂,毫無人臣之禮。”

“不夠。”

“還有被捕官員,指出陳可夫也曾牢騷朝廷出兵政策,擾亂軍心。”

“這夠了。”

“那陛下,何時派大理寺去抓?”陳寶詢問。

“等宋時安出來再說。”

皇帝看向他,道:“就當,是爲他抓的。”

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41章 朝會第60章 祭祀大典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48章 衆大學士看《洛神賦》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142章 科考開始!第94章 滿門抄斬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65章 琅琊政變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81章 我只要朔風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93章 這座城,是我的了!第9章 休想再回宋府!第47章 縣令了第70章 宋時安的造反宣言第95章 得糧八萬,民夫兩萬第36章 孫司徒的報復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36章 孫司徒的報復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138章 要抓人了第64章 千里行軍,抵達前線!第6章 開考了!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48章 死路一條第145章 科考結束,探監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93章 這座城,是我的了!第71章 我不會獨享這份榮光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64章 千里行軍,抵達前線!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123章 忤生爲王第73章 抵達北涼最危城朔風第46章 封官了第17章 雙科第一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116章 我兒子,要回來了!第140章 宋府解封,天下舉人歸京第80章 張公的邀請第94章 滿門抄斬第73章 抵達北涼最危城朔風第70章 宋時安的造反宣言第76章 豪族不納糧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115章 皇帝送給宋時安的禮物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54章 臨行別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1章 應夢逆臣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84章 終於上當了第112章 這份榮光,我們一起享受!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14章 鎖定亞元!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138章 要抓人了第116章 我兒子,要回來了!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1章 應夢逆臣第10章 與皇帝神交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67章 挾持羅庭,搬空琅琊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3章 科考日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140章 宋府解封,天下舉人歸京第12章 魏忤生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6章 開考了!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145章 科考結束,探監第47章 縣令了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112章 這份榮光,我們一起享受!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39章 這人女扮男裝作甚?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39章 這人女扮男裝作甚?第6章 開考了!第68章 奪權成功
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41章 朝會第60章 祭祀大典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148章 衆大學士看《洛神賦》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142章 科考開始!第94章 滿門抄斬第149章 辭賦排名全出,全部揭名!第65章 琅琊政變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81章 我只要朔風第23章 我兒子中瞭解元!第93章 這座城,是我的了!第9章 休想再回宋府!第47章 縣令了第70章 宋時安的造反宣言第95章 得糧八萬,民夫兩萬第36章 孫司徒的報復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78章 宋老爺,裝糊塗的高手第36章 孫司徒的報復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138章 要抓人了第64章 千里行軍,抵達前線!第6章 開考了!第99章 皇帝對宋時安的支持第48章 死路一條第145章 科考結束,探監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93章 這座城,是我的了!第71章 我不會獨享這份榮光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64章 千里行軍,抵達前線!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123章 忤生爲王第73章 抵達北涼最危城朔風第46章 封官了第17章 雙科第一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116章 我兒子,要回來了!第140章 宋府解封,天下舉人歸京第80章 張公的邀請第94章 滿門抄斬第73章 抵達北涼最危城朔風第70章 宋時安的造反宣言第76章 豪族不納糧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115章 皇帝送給宋時安的禮物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54章 臨行別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1章 應夢逆臣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84章 終於上當了第112章 這份榮光,我們一起享受!第19章 宋時安是何人?第14章 鎖定亞元!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138章 要抓人了第116章 我兒子,要回來了!第79章 小魏的站臺第1章 應夢逆臣第10章 與皇帝神交第25章 孫司徒的邀請第67章 挾持羅庭,搬空琅琊第24章 二十歲的正七品!第3章 科考日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140章 宋府解封,天下舉人歸京第12章 魏忤生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6章 開考了!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145章 科考結束,探監第47章 縣令了第74章 接管朔風,下馬威第112章 這份榮光,我們一起享受!第66章 緊迫的計劃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124章 宋時安回盛安第39章 這人女扮男裝作甚?第86章 宋時安的第一滴血第39章 這人女扮男裝作甚?第6章 開考了!第68章 奪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