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賀禮勉嬌郎

榮國府,榮慶堂。

今日堂中除了賈琮和王熙鳳,家中各人幾乎都到場,氣氛和睦熱絡,人氣很是旺盛。

又是忠靖侯李氏上門拜訪,正在這個當口之上,未來孫媳婦命人上門送禮,禮數周到,大方得體。

讓賈母在孃家人跟前也有體面,老太太心情自然十分高興。

王夫人方纔聽了李氏的話,正有些滿腔不得志,突然便得揚眉吐氣之感,心中也十分樂呵。

迎春黛玉等姊妹也心生好奇,這夏姑娘還沒過門,就這麼知禮來事兒,看着竟有幾分鳳姐姐的影子。

沒過一會兒,林知孝家的帶着夏家陳婆子進堂。

身後跟着好幾個健婦,肩挑手提幾個大小箱籠,裡面擺着各式禮品,很快將在堂中擺滿。

陳婆子笑道:“給老太太、各位太太姑娘請安,我得了我們姑娘吩咐,給親眷長輩姊妹送臘月禮數。

這裡頭一份是送老太太賞玩,有三匹江南貢緞、一盆玉石鑲嵌盆景、一匣子上等檀香摺扇。

兩盒雲灝齋龍涎細香,另外還有五盆異種多彩寒菊,是夏家花圃精心培育,都是含苞待開的。

放在府上不到兩天就能盛開,可以討個年頭吉利,擺在外頭也不怕凍,能賞玩半月有餘。

第二份是送東府威遠伯,這份東西本該和老太太的一樣,只是姑娘聽說東府是長小姐持家,不好漏了禮數。

所以這份加了兩匹貢緞,一盆玉石鑲嵌盆景,其餘各式都是一樣的。

第三份是送府上二太太的,各式禮品和老太太是一樣的。”

陳婆子這一番話,是他出門之前,夏家姑娘特別吩咐,讓她言語清楚不許出錯,否則回府家法伺候。

陳婆子雖是夏太太的心腹,在夏府也算有些體面,但是遇上這小姑奶奶,她也只能認慫,免得吃苦頭。

再說,夏姑娘這一番話,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處,只是送威遠伯的禮物,比送自己婆婆還重,多少有些不好聽。

但裡面偏摻上東府長小姐迎春,所以禮數稍重一些,大致也挑不出毛病……

……

陳婆子能想到的事情,堂中賈母、薛姨媽、李氏、王夫人等老練婦人,自然也有些察覺。

即便迎春、黛玉、探春等細心閨閣姑娘,也感到一絲異樣。

因此,陳婆子話音剛落,堂中竟出現瞬間詭異寂靜,空氣中似乎涌動微微怪異氣息。

有人目光不由自主,看向坐在賈母下首的王夫人,只是看的不好太明顯,顯得有些遊離閃爍。

雖這幾份禮物有些古怪,但即便賈母這樣的老成人,也挑不出其中什麼毛病。

俗話說禮多人不怪,這也不是挑毛病的地方,多少讓人有些不尷不尬的意味。

王夫人方纔還覺得,這未過門的兒媳婦,實在給自己掙面子。

如今聽陳婆子報過禮單,臉色瞬間有些難看,但又說不出什麼錯處。

總不能明着說夏家送禮,就不該送給賈琮一份,這話要是說出口,自己就成了笑柄。

只覺得這份臘月禮數,隱含一股難於言說味道,讓王夫人心裡擰巴透頂。

這姑娘送禮便送禮,但不管是輩份高低,還是隔房親疏,都用不着她給琮哥兒送一份。

即便她如今還沒進門,不知二房和這小子的嫌隙,要送一份也就罷了。

憑什麼送琮哥兒的禮數,居然比自己這婆婆還重,這不是讓別人看自己笑話。

原本還覺着這夏姑娘出衆,沒想也是個欠考慮的,畢竟還是年輕,不懂得事事輕重。

王夫人雖心中極不自在,但還勉強着想些理由,給夏姑娘做些開脫。

因她極不願意承認,自己一向看重的夏姑娘,幾個月後就要進門的兒媳婦,竟也是個不省心的……

……

這種微微奇怪的場合,原本薛姨媽最懂疏通氣氛,只是她和姐姐已生嫌隙,一時也沒想好要開口。

迎春、黛玉、寶釵等人是晚輩,自然不會這關口多嘴。

倒是忠靖侯李氏身爲侯夫人,是個見過世面的老練人。

按她心中意思,夏家作爲二房姻親,送臘月節禮,送一份給琮哥兒,也在熟絡交際常理。

畢竟賈琮是賈家兩府家主,賈家玉字輩最貴重之人,二房要在賈家穩妥立足,賈琮的言行態度至關重要。

如果夏家長輩來送這份節禮,那自然沒有半點閒話,只是這未過門的小媳婦來送,多少有些失了避嫌。

只是方纔夏家婆子說過,送琮哥兒這份禮數,裡頭要帶着二丫頭迎春,這也將一絲不妥,全都遮蓋過去。

如果這等細巧安排,也是這夏家媳婦的手段,李氏倒覺得她很有些潑辣,而且心機不俗。

裡外看着竟有幾分鳳姑娘的架勢,寶玉能娶到這種頂事媳婦,也算二房撿到大便宜了。

李氏見姑太太倒沒太在意,因在姑太太眼裡,左右夏家的禮數沒大毛病。

只是王夫人臉色有些難看,必覺得兒媳婦和琮哥兒送禮,削了她自己的臉面。

賈史兩家是極親近的姻親,日常走動本就比別家多些,加上史湘雲的緣故,兩家越發知根知底。

李氏多少也曾聽說,王夫人對賈琮承襲榮國爵,全盤得了賈門西府家業,一直心懷不滿。

這會子她沒進門的兒媳婦,給賈琮送的禮數蓋過她,王夫人自然很不自在。

但是史家如今和賈琮關係密切,忠靖侯李氏深知其中份量。

不單姑太太和二嫂早有默契,要撮合賈琮和史湘雲的姻緣。

更因老爺和賈琮同爲聖上心腹之臣,老爺對賈琮的才略也讚不絕口,心中十分看重。

賈琮不過才十五歲,便已身負雙爵,文武鼎盛,將來必定前途無量,對史家必是極大臂助。

在忠靖侯李氏的眼中,已將賈琮視爲史家一份子,言辭舉動自然要有護短。

她見到現場氣氛有些異樣,笑道:“姑太太這未過門的孫媳婦,可真是個賢惠知禮之人。

你瞧她送的這些禮數,考慮的多周到細密,連二丫頭都想到了,姑娘家有這等心思,也是極其難得的。

這姑娘將來進門之後,姑嫂妯娌必定和睦,我就說老太太有福氣,這孫媳婦找的可真如意。”

……

李氏這話說的很是體面,將夏姑娘送禮隱約的不妥,不着痕跡的遮掩過去,讓人聽了覺得大有道理。

賈母笑道:“你這話說的有理,夏姑娘不過才二八,這等大方爽利,又懂得禮數,也算十分難得的。”

薛姨媽也跟着湊趣,說了夏姑娘幾句好話,反正花花轎子衆人擡,順水推舟罷了。

王夫人聽了衆人捧場,臉上那份不自在,才慢慢就此淡去。

只是黛玉、探春等都是細心之人,剛纔夏家婆子的話語,她們都聽出些錯漏出來。

這位夏姑娘來過府上多次,上回王夫人在東路院過生辰,姊妹們甚至還與她同桌而坐。

大家還有些言語交談,她知道東府除了二姐姐,還有家中不少姊妹。

可是送到東府的禮數,只單單提到二姐姐,對其他姊妹似乎視而不見。

看她送禮的架勢,像是個精明剔透之人,似乎不該有這般錯漏,多少覺得有些奇怪。

只黛玉和夏姑娘接觸極少,左右是不太相干之人,所以只心頭一轉罷了,並不太放心上。

探春因爲是二房姑娘,曾多次和夏姑娘往來說話,心中卻多想了一層。

探春聽到這略顯微妙禮單,也不知什麼緣故,下意識想到夏姑娘看三哥哥的眼神,讓她心中有些不安。

因爲那眼神恰是探春能讀懂的,充滿了讓人心跳的炙熱和迷戀……

等到李氏、薛姨媽等說過場面話,一旁的迎春看了陳婆子一眼。

微笑說道:“你回去幫我多謝你家姑娘,麻煩你下去喝茶稍候,我有回禮煩你帶給回。”

陳婆子聽了連忙行禮謝過,迎春便吩咐丫鬟繡橘,讓她去給麝月傳話,置辦一份臘月節禮。

史湘雲看到擺放的禮物之中,還有一隻精緻的木箱,上面雕刻精美花紋,顯得頗爲雅緻。

笑道:這小箱子倒是雅緻,又是送那個的禮物。

陳婆子笑道:“方纔只顧着送家主長輩的禮數,倒忘了說姑娘送給姑爺的節禮。”

史湘雲聽到姑爺二字,感覺頗爲新鮮好玩,忍不住輕笑一聲。

寶玉聽到姑爺二字,渾身忍不住哆嗦,心中泛起無地自容之感,恨不得找地縫來鑽。

他下意識看向黛玉,見她和迎春低聲說話,似乎毫不在意,甚至完全忽視,寶玉不禁心如刀割。

林妹妹聽到旁人這等稱呼,應如我一般心碎欲裂,怎會這等無知無覺,這必定不是真的。轉頭再看寶釵正靜靜喝茶,姿容嫺雅端莊,儀態萬千,根本就沒在意自己,寶玉一顆心愈發冰涼。

又聽陳婆子說道:“姑爺……”

寶玉聽到這熱絡稱呼,渾身再次抽搐一下,想到黛玉寶釵,恨不得立刻死去。

卻聽陳婆子繼續說道:“姑娘說送姑爺的東西,不該是尋常吃穿之物,所以讓老奴去了趟文翰街。

姑娘說賈家是翰林門第,文采錦繡,滿城皆知,姑爺正當年少,必定忙着苦讀進學,不負家聲。

所以去文翰街上最有名的蕭家書鋪,買了鬱文軒套紅松墨四書五經,還有最新文論和時文集子。

姑娘還說蕭家書鋪可有來歷,店裡掛了威遠伯當年真跡,許多入京趕考學子,都會慕名過來瞻仰。

而且每次到店都會買幾本書,也好沾些威遠伯的文華才氣,所以姑娘纔在哪兒買書送給姑爺,也好討個彩頭。

姑娘還說姑爺只要用了這些書,說不得明年下場院試,便能中個進學秀才,纔不負賈家翰林之名。”

……

早上陳婆子採買禮物回來,夏姑娘特地交代她這番應答話語。

原本陳婆子覺得有些曲折麻煩,但夏姑娘說賈家是書香門第,必要這麼應答說話,纔不墜了夏家體面。

陳婆子雖是精明人,日常生意場上夏太太的幫手,但卻大字不識幾個,對文氣彎繞之事並不擅長。

既然自己姑娘特意吩咐,那絕對是沒有錯漏,畢竟賈家是姑娘婆家。

況且說人用功讀書,進學中秀才,這是極正經的好話,到哪家去說都受人待見。

陳婆子只說了幾句,便愈發進入狀態,說得滿臉笑容,興致勃勃,透着誠懇熱絡。

卻不知自己上了姑娘的惡當,那夏姑娘雖潑辣跋扈,卻也是個心思機敏之人。

況且她私慾迷戀賈琮,每次往來賈家府邸,但凡和賈琮碰面,幾乎所有心思都放他身上。

自然對他身邊相關之事,都看的十分清楚明晰。

每次賈琮看到寶玉,雖看着神色無異,卻全無尋常堂兄弟的熟絡,兩人連句話語都沒有。

賈琮雖舉止循禮,但夏姑娘依舊能敏銳察覺,賈琮偶爾看向寶玉,眼中隱約的嫌棄和蔑視。

這非但不會讓夏姑娘不快,反而覺得和賈琮多了份親近,因爲兩人又多一樁契合之處。

而寶玉那玩意兒看賈琮,總有些畏首畏尾,似乎不敢正眼瞧他,連句響亮話都不敢說。

在夏姑娘看來,是寶玉這娘氣兮兮的玩意,在賈琮這等人物跟前,自慚形穢擡不起頭。

至於兩人爲何這等形狀,夏姑娘不用多想都猜到。

這兩人都是同歲,賈琮已進士及第,官拜翰林,寶玉卻連進學都不能。

不外乎寶玉太過膿包廢物,賈琮根本瞧不上他,寶玉面對賈琮也無地自容,連話都說不響亮。

……

上回賈家下聘之日,夏姑娘意外得知,寶玉敢在她進門之前,就睡大了丫鬟的肚子。

這讓夏姑娘視爲奇恥大辱,但當時兩家親事已過六禮,她再也無法反悔。

況且越是這等情形,夏姑娘越發執念深陷,心中怨懟難以消散,對步入賈家的機緣,愈發病態般執着。

但是即便如此,寶玉讓她如此難堪,她心中怨恨難消,必定要找機會宣泄。

正巧遇上陳婆子給賈家送臘月禮數,她要是不趁機狠作一把,她就不是夏金桂了。

她來往賈家幾次,早看出寶玉的心病,不外乎笨蛋一坨,讀書不成,他和賈琮相比,就是草雞比鳳凰。

要想狠狠整治寶玉,出自己胸中惡氣,自然是抓住他的心病,刀戳腳踩,死命作踐,讓他肉痛心悸長記性。

不然光讓他淫蕩發浪,自己卻毫無半點手段,豈不讓他更肆無忌憚,進門後還不可勁被人欺負。

夏姑娘癡心迷戀賈琮,對他的事處處留心,蕭家書鋪留有賈琮真跡,早就成了市井奇聞軼事。

夏姑娘自然早就知道,所以去蕭家書鋪買這箱書籍,便是寶玉的剜肉尖刀。

陳婆子所說諸般話語,也是夏姑娘精心炮製。

……

陳婆子一番好話說畢,除了忠靖侯李氏是外人,不太清楚賈家內里根底。

其他人聽了這些話,心中都泛起荒誕古怪之感,都覺得夏姑娘好生神奇,好巧不巧,哪壺不開便提哪壺。

寶釵忍不住看了寶玉一眼,果見他白膩圓臉沒了血色,眼神都是羞恥惱怒之意,像是受了極大侮辱。

她俏臉有些漲紅,強忍嘴角漾出笑紋,端着蓋碗不敢再喝茶,生怕自己出醜。

黛玉聽了陳婆子妙語如珠之言,怎麼聽都覺充滿了揶揄的惡意。

只是冬天手中沒有團扇,也沒個傢伙什遮掩,只能硬生生繃緊俏臉,小臉都有些發麻。

她心中卻來回尋思,這位夏姑娘真是無心的嗎?

史湘雲好奇上前,拿出一本嶄新的四書翻閱,笑道:“這是鬱文軒套紅松墨四書,三哥哥書房也有一套。

我可聽他說過典故,當初他賣兩幅字給蕭家書鋪,店鋪老闆除了給豐厚潤筆之姿。

便是送了鬱文軒套紅松墨四書做謝禮,那套書都被三哥哥翻爛了,他都捨不得丟。

還說他能考中院試案首,用的就是這套四書,二哥哥,夏姑娘可真會送東西,這可不就是大彩頭。”

一旁探春聽了湘雲天真之言,心中苦笑不已,雲丫頭也太憨直些,說話也不怕事大。

……

寶玉聽了史湘雲之言,臉色已有些發青,似乎已出離的憤怒。

一旁襲人有所察覺,臉色大變,不停輕扯寶玉衣袖,生怕他說出瘋話,得罪夏家送禮人,事情就尷尬了。

李氏笑道:“姑太太,這夏家姑娘是個懂事貼心的,雖還沒嫁過門戶,就關心寶玉讀書進學。

這等路數端正的小媳婦,如今可是不多見了,一看就是相夫教子的賢惠性子,老太太真是好福氣。”

賈母笑得老臉有些發僵,要說夏姑娘送寶玉的禮物,不僅沒有毛病,甚至十分文雅體面,不得不讓人誇讚。

但老太太心中就是不對滋味,怎麼寶玉媳婦年紀輕輕,倒和寶玉老子一個脾性。

這要是進門以後,真的督促起寶玉讀書進學,寶玉老子看的倒是順眼,寶玉卻不知會鬧出什麼事。

不過不知者不罪,這也怪不得這夏家姑娘,說不得以後進門,自己私下好好提點就是。

……

寶玉見夏姑娘不僅送四書五經,且滿嘴祿蠹仕途之言,他一顆心頓時冰涼徹骨。

他雖對黛玉寶釵覬覦難捨,但想到嬌美動人的夏姑娘,心中依舊還是很受用的。

雖他日常對成親做爹之言,都是深惡痛絕之情,內裡不過是齷齪覬覦作怪。

不外乎想在外親姊妹跟前,標榜自己依舊清白如故,也好有便利得些青睞憐惜。

暗地裡想到夏姑娘,那種風流態度,比起襲人之流,不知勝過多少。

洞房一夜春宵,不知何等美妙,死了也是值得。

沒想到以爲冰清玉潔的嬌娘,居然是個熱衷書經仕途之人,讓寶玉頗有紅顏頃刻變鬼魅的恐懼。

夏姑娘這等水潤嬌美的人物,從沒見她和賈琮說過話,什麼時候也被賈琮薰染玷污。

方纔那婆子一番傳言,話裡話外都關礙着賈琮,倒像夏姑娘極崇拜賈琮一般。

她明明是我的媳婦兒,怎麼又和賈琮有了相干,簡直豈有此理,荒唐透頂。

賈琮這可以祿蠹之人,到底要禍害多少姑娘。

……

此時,麝月進了榮慶堂,對迎春說道:“二姑娘,按你的吩咐,我已備好一份回禮,如今就放在堂外。”

迎春對賈母笑道:“老太太,今日鳳姐姐不在家,我就僭越一回,連西府的回禮一併送來。”

賈母笑道:“你這叫什麼話,你這般懂事利索能幹,我歡喜還來不及,只是倒要你貼體己銀子。

鳳丫頭回來之後,我必讓她連本帶利,親自送來給你。”

迎春連說不敢,讓麝月給陳婆子賞一吊錢吃酒,其餘人等都得好處,並送她們出府。

麝月帶人剛要出堂門口,寶玉一腔鬱火再壓不住,痛心疾首說道:“這怎麼得了,怎麼得了。

好好一個閨閣奇秀,竟也說起這等祿蠹……”

只是他才說到一半,已驚得那陳婆子回頭,堂上有人突然出言,將寶玉慷慨之言打斷。

第629章 人心皆叵測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227章 誅心鎮安府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779章 嫡庶可傾覆第九十章 拜壽意不軌第514章 舊事生波瀾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259章 謀定參軍國第633章 宅門多佞言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111章 恩賜觀秘劄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203章 梨香起風波第684章 畫中當年事第七十二章 嘔血了夙緣第770章 問情榮慶堂第210章 宏文驚世法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勳第239章 寧國爵之爭第599章 策問勘世道第647章 金玉成姻緣第346章 含辱難偷生第三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109章 宣旨榮禧堂第435章 裳薄胭脂香第153章 壽宴起梟然第二十三章 文宗學聖第345章 紈絝多生禍第650章 大勢藏禍亂第243章 陰邪無處藏第336章 慧心悟姻緣第658章 冠蓋盛京華第591章 奇醫斷奇毒第255章 制九鎮之位第378章 豔絕清音閣第六十四章 庶子兇名傳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499章 落罪待承爵第四章 探春第601章 借勢攀高親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138章 暴斃的嫌犯第152章 薛門紫雲閣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419章 煙火隱復生第761章 登仙賞雪宴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537章 嚴辭難馴心第341章 榮國顯危機第311章 宿命不覆轍第708章 柔懷生情靡第538章 魍魎引天威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第399章 巧語渡陳倉第587章 蠱惑牽孽緣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這裡第168章 玄墓蟠香寺第692章 執手空相望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603章 擇婿文華郎第731章 混淆設毒局第783章 賀禮勉嬌郎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722章 國事多紛擾第675章 家事與國事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643章 皇榜隱仇隙第156章 事了心猶寒第553章 兩房各賢奸第五十二章 有命償命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568章 殿試可擬題第530章 梨香亂姻緣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696章 一索欲得男第六十四章 庶子兇名傳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639章 風波難靖平第191章 師徒論天心第769章 帝心多深危第187章 清芷話河山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第296章 寧國議繼嗣第417章 視死猶如生第524章 除歲有清歡(二)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262章 寒衣寄音書第698章 弦月照闈情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496章 雙爵與並爵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351章 秘盒生疑竇第736章 攔馬卻王孫
第629章 人心皆叵測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227章 誅心鎮安府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779章 嫡庶可傾覆第九十章 拜壽意不軌第514章 舊事生波瀾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259章 謀定參軍國第633章 宅門多佞言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111章 恩賜觀秘劄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203章 梨香起風波第684章 畫中當年事第七十二章 嘔血了夙緣第770章 問情榮慶堂第210章 宏文驚世法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勳第239章 寧國爵之爭第599章 策問勘世道第647章 金玉成姻緣第346章 含辱難偷生第三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109章 宣旨榮禧堂第435章 裳薄胭脂香第153章 壽宴起梟然第二十三章 文宗學聖第345章 紈絝多生禍第650章 大勢藏禍亂第243章 陰邪無處藏第336章 慧心悟姻緣第658章 冠蓋盛京華第591章 奇醫斷奇毒第255章 制九鎮之位第378章 豔絕清音閣第六十四章 庶子兇名傳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499章 落罪待承爵第四章 探春第601章 借勢攀高親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138章 暴斃的嫌犯第152章 薛門紫雲閣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419章 煙火隱復生第761章 登仙賞雪宴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537章 嚴辭難馴心第341章 榮國顯危機第311章 宿命不覆轍第708章 柔懷生情靡第538章 魍魎引天威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第399章 巧語渡陳倉第587章 蠱惑牽孽緣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這裡第168章 玄墓蟠香寺第692章 執手空相望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603章 擇婿文華郎第731章 混淆設毒局第783章 賀禮勉嬌郎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722章 國事多紛擾第675章 家事與國事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643章 皇榜隱仇隙第156章 事了心猶寒第553章 兩房各賢奸第五十二章 有命償命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568章 殿試可擬題第530章 梨香亂姻緣第四十四章 賈琮回府第696章 一索欲得男第六十四章 庶子兇名傳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639章 風波難靖平第191章 師徒論天心第769章 帝心多深危第187章 清芷話河山第748章 茶靡花將逝第296章 寧國議繼嗣第417章 視死猶如生第524章 除歲有清歡(二)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262章 寒衣寄音書第698章 弦月照闈情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496章 雙爵與並爵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351章 秘盒生疑竇第736章 攔馬卻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