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慧玉證情
“老爺,李公公來了。洗硯的聲音從書房外傳來,林海笑道:“玉兒,李公公必是爲了你的事來的。”黛玉只笑道:“焉知不是大伯伯要召見爹爹呢?”父女兩個相視一笑,黛玉服侍林海正了衣冠,方纔迎了出去。
李德全見到林海,快步上前打着千兒笑道:“奴才給二爺請安。”
林海忙上前雙手扶住李德全,笑着說道:“李公公快快請起。”
李德全站起來笑道:“二爺,怎麼沒見玉格格,太皇太后和萬歲爺這兩日直唸叨着玉格格,想的不行,特命奴才來請二爺和玉格格進宮說話。”
林海聽了只笑道:“玉兒,還不快出來。”
黛玉笑嘻嘻的從書房的小隔間兒裡走出來,李德全忙要上前見禮,黛玉只笑道:“李公公快不要行禮,別折了我小人兒家的福份呢。”
李德笑着將康熙的意思說了,黛玉卻歪頭笑問道:“李公公,老祖宗和大伯伯是要見玉兒呢還是要見林石?”
李德全聽罷也笑了,只說道:“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可是吩咐的清楚明白,她要見的是玉格格。”
黛玉皺皺鼻子說道:“爲什麼不是要見林石呢?”
李德全自然是知道原因的,只不過他裝糊塗,偏是不說穿。原來胤禟胤俄胤祥胤禎這幾日一直纏着太皇太后,求她召林家小師妹進宮,太皇太后被這幾個阿哥纏的實在頭昏腦漲,且又想瞧黛玉會如何應付宮裡頭的複雜環境,便點頭答應了,還讓李德全到林家接人。康熙聽說此事,便吩咐李德全將林海一併召入宮中,畢竟過完正月林海便又要回江南了,這一別又要很久不得見面。
林海和黛玉被李德全接入宮中,林海自去見康熙,而李德全則送黛玉到太皇太后的清和暖塢。在去清和暖塢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不少各宮的宮女太監,黛玉還不曾走進清和暖塢,便已經驚動了整個後宮的妃嬪們。每一個人都極爲好奇,這個能讓李德全恭敬護送的小姑娘到底是誰?
清和暖塢之中,太皇太后正半躺在搖椅上閉目養神,蘇麻喇姑瞧見黛玉來了,便走到太皇太后身邊低聲回稟了,太皇太后睜開眼睛笑道:“玉丫頭,快到烏庫媽媽這裡來。”
黛玉蹲身甩帕見禮,口稱:“黛玉拜見老祖宗。”然後纔起來快步走到太皇太后身邊,太皇太后瞧着黛玉今兒穿着一身玉色旗袍,臂下斜掖了一方淺粉藍純色絹帕子。因還在孝期裡,黛玉的旗袍上沒有一點兒繡花,通體素淨的緊,卻將黛襯托的更加清靈。烏黑的秀髮挽成兩把兒頭,中間簪了一朵和田白玉雕成的水蓮花,一隻白玉飛鳳簪斜插於發間,挑出兩股銀色流蘇,在黛玉那如玉一般的小臉旁輕輕搖動,給黛玉平添了一股俏意,兩顆明珠釘於耳上,正好反射着從窗外投射來的陽光。只映得太皇太后微眯了雙眼,等看清黛玉穿的是釘着粉色絨珠的花盆底子繡鞋,太皇太后臉上的笑意便更濃了。
果然是咱們旗人家的姑奶奶,往日瞧着這玉丫頭嬌嬌弱弱,十足象漢人家的姑娘,如今穿起旗裝,少了一抹嬌弱,多了一分爽利,真真讓人歡喜。
黛玉被太皇太后瞧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只輕聲喚道:“老祖宗,難道玉兒臉上竟長了花兒不成?”
太皇太后聽了立刻拉着黛玉的手笑道:“可不是麼,玉丫頭一來,我這滿塢的花兒都黯然失色,玉丫頭可是最美的花兒!”
黛玉小臉兒羞紅,只輕搖着太皇太后的手道:“老祖宗,您讓玉兒進宮,就是要取笑玉兒麼?”
瞧着黛玉真害羞了,太皇太后便不再說下去,只笑道:“蘇麻,還不快將點心果子擺起來,我們都偏了好幾回玉兒的好東西,你可不能藏私!”
黛玉知道這是太皇太后在和蘇麻喇姑開玩笑,只抿着嘴淺淺笑着,看着可愛的緊。不等蘇麻喇姑張羅好,便聽到門外有人報道:“慧妃娘娘,宜妃娘娘,德妃娘娘,僖妃娘娘前來請安。”
太皇太后眼中閃過一抹了然的笑意,只吩咐道:“這大冷的天兒,難爲她們想着,叫她們進來吧。”
黛玉歪頭瞧了瞧太皇太后,輕輕撅了撅小嘴,太皇太后拍了拍黛玉的小手,安撫的笑笑。
少傾慧妃宜妃德妃僖妃帶着一大拔妃嬪貴人常在答應走了進來,先給太皇太后請了安,太皇太后叫了起,拍着黛玉的手笑道:“這是阿哥們的林先生府上的小姐,玉丫頭,去見過各位娘娘。”
黛玉走到衆位娘娘面前,蹲身甩帕給所有的妃子行了一個禮。宜妃上前一步搶先扶起黛玉,笑着說道:“這就是黛玉姑娘吧,怪道整日家聽那幾個小子說起,果然是天仙一般的人兒。黛玉姑娘,我是九阿哥的額娘,他總在我臉前說起你。”黛玉知道這便是宜妃娘娘了,悄悄打量着她,果然明豔照人,從面上看,這宜妃娘好似只有二十出頭,事實上她已經是快四十的人了。
僖妃也上前拉着黛玉的手笑道:“成日家聽老十說起他的玉兒妹妹,沒有一時忘記的,果然是個可人疼的,老祖宗您說,這玉兒姑娘是怎麼生的,象個小仙女兒似的。”黛玉笑着看向僖妃,僖妃身上有一股子英氣,說話爽快利落,讓人很容易心生好感。
德妃走到黛玉面前,輕輕撫了黛玉的面頰一下,笑着說道:“可說是呢,成日家只當咱們家的格格們是難得的,卻不知人外有人,真是活打了嘴,不是臣妾枉自菲薄,這黛玉姑娘真是把我們的公主都比下去了。”
黛玉心念一動,這德妃聽着是在誇自己,可是往深裡一想,這分明是將自己推到所有公主的對立面了,那些格格哪個好相與的,只要今日這話傳了出去,只怕再別想有太平日子了。黛玉再三想了,自己是頭一回見德妃,和她也不曾有過節,怎麼她卻這樣給自己下絆子?不落痕跡的打量了德妃,德妃美豔不下宜妃,而且眉梢眼角透着淡淡的精明,黛玉看得出,那還是德妃刻意收斂之後的。德妃的雙眼微顯細長,眼中似乎透着一層薄霧,讓人看不透。黛玉怕再看下去會引起德妃的警覺,便垂眸笑道:“娘娘過譽了,臣女莆柳之質,何敢與皇室公主相提並論,娘娘太擡舉臣女了,臣女惶恐之至。”
德妃卻笑着回身道:“妹妹們,你們說本宮說的是與不是?”
太皇太后眉頭微皺,德妃這幾日侍寢的次數多了些,有些狂了,看來得敲打敲打於她,因此只招手笑道:“良貴人,你過來。”
一個容顏極美的溫婉女子娉娉婷婷的走了過來,黛玉心道:“她就是出身辛者庫的良妃?八阿哥的生母,果然好美!”
太皇太后讓良貴人扶着自己起來走到正座坐了,對良貴人笑道:“我聽說你前幾日病了,可傳了太醫,身子好了麼?”
良貴人惶恐的跪下道:“謝太皇太后關心,婢妾好多了。”
太皇太后笑道:“你起來吧。”然後又對蘇麻喇姑的說道:“蘇麻,你去告訴皇帝,就說是我說的,良貴人溫柔恭敬,很得我的心意,該給她進進位份了,便晉爲貴嬪吧。”
蘇麻喇姑趕緊應了,忙給良貴人道喜,然後才快步走了出去。底下站着的妃嬪們瞧着良貴嬪,又是忌妒又是羨慕,可是誰都不敢表現出來,還得上前道喜,一時之間再無人去理會德妃剛纔的話。德妃心中掠過一絲恨意,這良貴人生得極美,只因爲出身太卑微,所以一直位份很低,當然這裡面也德妃暗中打壓的原因,若論美貌,良貴人當數後宮第一,而八阿哥又是個聰明好學的,在阿哥之中也很出色,這讓膝下有阿哥,出身也不高的德妃娘娘感到不小的威脅。
黛玉明白太皇太后這是在保護自己,將良貴人推到風口浪尖上,不由扭着看了良貴人一眼,似是感覺到黛玉在看自己,良貴人擡眼看向黛玉,給了黛玉一個溫柔的笑容,看到這樣的笑容,黛玉覺得渾身都很舒服。不免也回了一個善意的微笑。
“都坐下說話吧,今兒難得來的齊,回頭就在我這裡用膳。”太皇太后吩咐一聲,衆妃嬪忙跪下謝恩,方又按着位份或坐或站,滿滿當當的填滿了整個清和暖塢。
“玉兒過來,良貴嬪,你最是周到細緻的,回頭你替我招呼玉兒,她頭一回進宮,別再拘謹着,連個飯都吃不飽。”太皇太后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竟然黛玉交於良貴嬪照顧,宜妃僖妃的眼光立刻飄了過來。
宜妃只笑道:“可見得老祖宗不疼我們了?”
太皇太后詫異的問道:“這話兒打哪說起?”
宜妃只笑道:“這麼可人的小姑娘,我們姐妹瞧着都愛的不行,老祖宗卻偏讓良貴嬪妹妹一個人照顧着,我們可是眼紅呢!”
聽了這話,太皇太后卻歡喜起來,只指着宜妃笑罵道:“瞧把你乖的,我只說讓你躲個懶,你還不領情,玉兒,你回頭只去鬧她,若是將她的宜蘭宮鬧個天翻地覆,老祖宗便有重賞。”
宜妃喜的跪下道:“可是求之不得了,臣妾多謝老祖宗疼愛。”
宜妃的話把一屋子的人都惹笑了,大家正笑着,蘇麻喇姑回來了,手裡還拿着一道聖旨,良貴人上前跪接聖旨,自此便成了良貴嬪,她終於有撫養八阿哥的權利了,想到這一節,良貴嬪眼中淚光閃動。
宣完了旨,蘇麻喇姑笑道:“回老祖宗,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在塢外求見。”
太皇太后聽了眉開眼笑的說道:“今兒可是巧,快叫他們進來吧。”從四阿哥往下,都是還未成年的孩子,所以也不用避諱後宮裡的年輕主子。
四阿哥打頭,一衆阿哥走了進來,跪下給太皇太后請了安,又給娘娘們請了安。其實大家一進來就看到黛玉了,嘴裡在請安,眼光都悄悄飄到黛玉身上了。
黛玉比兩年前長高了好多,越發清靈出塵,已經很有些大姑娘的樣子了。看得阿哥們有些移不開目光。太皇太后和各宮娘娘們將阿哥的反應看在眼中,太皇太后只是高興,宜妃僖妃早就知道了自己兒子的心事,倒也不奇怪,只有德妃,看到四阿哥瞧着黛玉的眼神不復平常的清冷,心中恨意頓生,再看到小十四看向黛玉的眼神裡充滿了驚訝,德妃的心裡便更恨了。良貴嬪看着八阿哥,眼中閃着淚意,她已經是貴嬪了,胤禩再也不用偷偷去瞧她,從今往後可以每天光明正大的來給自己請安了。
胤禩見良貴嬪那樣看着自己,心中有些不安,慧妃上前攜了胤禩走到良貴嬪面前,笑着說道:“恭喜妹妹。”然後又對胤禩笑道:“老八,你良母妃剛剛晉爲貴嬪,還不快道喜。”
胤禩大喜,跪下紮紮實實的磕了三個頭,良貴嬪眼中含淚,雙手將兒子扶起來,想要說什麼,可是她張了張嘴,話沒有說出來,眼淚卻滾了下來。
四阿哥帶着其他幾個小阿哥走上前,打着千兒向良貴嬪行禮道喜,良貴嬪將他們一一扶了起來,臉上沒有一絲得意之色,溫婉一如從前。看到阿哥們兄弟和睦,太皇太后心時很高興,可是德妃卻不高興,宜妃僖妃因她們的兒子一向和八阿哥交好,而且良貴嬪爲人溫婉,平日裡對她們也很恭敬,她就算上了位,也不會影響她們什麼,因此卻也真的爲良貴嬪高興。
太皇太后在一旁看了一回,心裡清楚了,便揮手道:“你們跪安吧,只留玉兒老四他們幾個在這裡陪着我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