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慧玉證情
胤禛將林海請來的時候,便看見南書房裡康熙和胤礽一人坐着一個跪着,兩人誰也不肯讓步,正在頂牛。李德全正急的不知如何是好,一看到林海便如同看到救星一般。這個僵局,也只有林二爺才能打破了。
看到林海來了,康熙才沉聲道:“給朕滾回去想清楚了再來回話。”
胤礽悶聲應了,跪安退下,胤禛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眼含擔憂的看胤礽,康熙將胤禛的神色看在眼中,揮手道:“老四也退下。”胤禛真巴不得皇阿瑪讓自己離開,忙跪安退下,快步追上還沒走遠的胤礽,低聲問道:“二哥,出了什麼事,皇阿瑪好像很生你的氣。”
胤礽轉身看着胤禛,忽然說道:“四弟,你到毓慶宮來,我有事情和你商量。”胤禛點點頭,隨胤礽一起走了。
南書房中,康熙氣哼哼的對林海說道:“胤礽,你看看胤礽成個什麼樣子,如海,你知道剛纔他和我說了些什麼?”
林海淡淡笑道:“他是不是請辭太子之位?”
康熙瞪圓了眼睛瞪着林海,氣惱道:“你知道?他先告訴你了?這混帳小子。”
林海微笑搖頭道:“他拖到現在才說,也算是沉穩了,大哥,胤礽沒有事先和我說過此事,不過我早就看出來他志不在此。又看着大哥和胤礽的情形,猜出來的。”
自打林海難得的叫了一聲大哥,康熙的怒氣便奇蹟一般的消失了,林海好久沒這樣稱呼他了。康熙素知林海極有識人之明,而且又體察入微,胤礽對對林海不設防,胤礽有什麼心思被林海看出來,這也沒什麼不可能。
“如海,坐下說話,你倒說說看,胤礽他真的不想做太子了?”
林海笑道:“大哥難道沒發現,自從弘皙和淨初出生之後,胤礽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那兩個孩子身上了麼?其他的差使,若是和他的兄弟手足有關係的,胤礽自是百般上心,可是若與他所關心之人無關的,胤礽便會不放在心上。”
康熙細想了想,搖頭說道:“胤礽幾次監國,做得都很好。”
林海笑道:“大哥,您每回都讓四阿哥和他一起監國,那些他沒有興趣的事情,全都胤禛處理的。所以胤礽會有這種心思也不奇怪。”
康熙點點頭道:“話雖如此,可是老二也不是沒有能力,他只是不做,以前老四小,他自己監國的時候不是做得很好?”
林海搖頭道:“大哥,當時還有索額圖,索額圖私心雖重,可是在幫太子辦差之事上,總是很盡心盡力的。”
康熙雙眉緊皺道:“難道我親自教導的孩子竟不成器?”
林海笑道:“大哥,難道四阿哥不是你一手教導的?以我看,四阿哥倒還真有帝王之才,這兩年我一直留心觀察他,四阿哥氣性恢宏,寬嚴得當,處事對事不對人,極爲公正,這都是他的優點。”
康熙想想笑着說道:“難得見如海你這般推崇老四,看來朕的確要好好想一想。”
林海聽了笑道:“其實大哥春秋正盛,這立儲之事也不急,大哥有的是時間慢慢考慮。”
康熙臉上浮起狐狸般的笑容,如海說的沒錯,先就這麼吊着老二,將他當太子培養了二十多年,豈能他說不幹就不幹,想都別想。
林海看到康熙的笑容,便知道他心裡有了成算,只笑着問道:“大哥,叫我來什麼事?”
康熙笑道:“玉兒她們在關外做得不錯,我想着借陪太皇太后到五臺山禮佛的時機,微服出關,去瞧瞧他們,如海,你不想一起去麼?”
林海聽了眼睛頓時一亮,笑着說道:“自然是想去的,可是你這皇帝大哥不給假,我這做臣子的怎麼能私自出京呢。”江南逆案雖已平息,可是逆黨餘孽卻沒有被一網打盡,康熙又收到消息,說是江湖上一直有人出重金懸賞買林海的人頭,所以他到底不放心,硬將林海調回京任職,另派了幹吏到江南去了。
“那就說定了,十日後老祖宗起駕,我們先去五臺山,然後悄悄出關,只我們兩個,再帶讓李德全,其他的誰也不驚動。”
林海聽了這話總覺得有些個別扭,可是想見女兒的心佔據了一切,他也沒有多想,便說道:“好,我這就回去準備,關外可沒有江南小點,我得給玉兒多備上一些。還有青玉,他一早鬧着要去找玉兒,皇上大哥,別人可以不帶,青玉可不能不帶,將他一個人放在家裡,我也不放心。”
康熙只得笑道:“那是自然,誰不帶也得帶青玉的。”
林海只想着回家去準備,也沒在意康熙有些勉強的笑容,只起身告辭,毫不留戀的走了。
看着林海走出南書房,康熙低嘆了一聲,收拾起心情說道:“李德全,跟朕去見太皇太后。”李德全什麼都沒敢說,忙跟了上前,陪着康熙去了慈和宮。
太皇太后一聽說康熙要陪她一起到五臺山禮佛,便指着康熙笑道:“玄曄呀,你如今可是越來越會躲懶了,說是陪我去五臺山,其實你想到盛京去看玉兒她們,是也不是?”
康熙笑道:“老祖宗聖明,孫兒正有此意。”
太皇太后點頭笑道:“也對,孩子們在關外拼命努力,是應該去瞧瞧他們,那就去吧。還留老二老四一起監國?”
康熙點點頭,想了想,將胤礽請辭太子之事說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瞭然的笑道:“這孩子到底沒忍住,還是和你說了。”
康熙驚訝的說道:“老祖宗,您也知道?”
太皇太后笑道:“胤礽早先和我提過,這孩子雖然允文允武,可是卻沒有多少進取之心,他只想着關起門來逍遙自在的過日子。不過現在並不是更換太子的時機,所以我沒讓他去對你說。”
康熙看着太皇太后問道:“老祖宗,您覺得在合適的時候換太子?”
太皇太后高深莫測的笑道:“其實呀,老二老四都是做皇帝的好苗子,到底由誰來接你的位子,可要看他們兩個的本事了。老四有那個能力,可是他也未必就想做太子。”
康熙一驚道:“什麼,老四不想做太子,怎麼會這樣?這皇位竟成了燙手的山芋,還給不出去了,難道這幫混小子就想看着他這皇阿瑪一個人勞心費力麼?哼,休想!”康熙此時真有了禪位的心思,只等着天下太平,他便要將禪位,然後和林海去逍遙天下。
儘管百般的不情願,胤礽和胤禛兩個人還是得恭恭敬敬的送太皇太后康熙林海出京,看着他們向關外的方向進發。
直到看不見皇家儀仗,胤礽纔對胤禛說道:“四弟,皇阿瑪的身體很好。”胤禛會意的笑道:“二哥,皇阿瑪心情好了,身體會更好。”兩隻進化型的小狐狸相視一笑,他們有主意了,只要皇阿瑪身體健康,就有長長久久的做皇帝,那麼他們就不會被推上那個位子,胤礽說道:“先回宮吧,過上半個月,我就該生病了,再過半個月,四弟你也會累病的。”
胤禛點點頭,哥倆兒回宮去了,那太子染病雍郡王累病的摺子,這兩人早已經準備好了,就等着時機一到便用八百里加急發出去,在此之前,首要任務是擺平負責給他們兩人請平安脈的陳太醫。皇阿瑪出了京,他們纔好有所行動。
關外,秧苗已經栽好了,黛玉他們總算得了些空閒,這一日胤禟一大早便起來了,照例給黛玉做好了愛心早餐,送到小花廳上,正好黛玉梳洗好了出來,胤禟便笑道:“玉兒,今兒天氣極好,騎着修羅出去兜兜風吧。”
黛玉笑着點頭道:“這個主意不錯,叫上……”胤禟不等黛玉將話說完,便用手捂着黛玉的脣說道:“就我們兩個人出去,誰也不帶。”
聽了胤禟的話,黛玉的幾個丫頭都低下頭抿嘴偷笑,繡綺向素絹比了個勝利的手勢,素絹嘆了口氣,白了繡綺一眼,將自己的荷包丟了過去,原來這些丫頭們拿胤禟打賭,看胤禟到底要忍幾天纔會受不了,素絹說是十天,而繡綺說最多五天,事實證明,素絹輸了。
用了早餐,胤禟拉着黛玉的手悄悄去了馬棚,將兩個的坐騎牽出來,從後門溜出去,上了馬後一通急馳,很快便出了盛京城。在兩人身後,遠遠所跟着一些侍衛,胤禟只當自己做的小心,卻不知胤褆早就猜到了,派了侍衛隨後保護,免得出了什麼意外。
在春風中縱馬奔馳,是件極快意的事情,特別是陪在身邊的是自己心愛的人,那便幸福的只羨鴛鴦不羨仙了。胤禟一直側着頭看着黛玉,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從稻田經過,在田裡勞做的農人都認識黛玉和胤禟,紛紛向他們行禮,胤禟和黛玉揮手笑笑,很快急馳而過,身後留下一連串的讚歎聲……
跑到一個綠草如茵的小山城上,胤禟笑着說道:“玉兒,停下來歇會兒。”
黛玉嗯了一聲,緩緩帶住修羅笑道:“好啊,我渴了,九哥,有沒有水?”
胤禟笑道:“有,你要什麼有什麼?”
黛玉歪着頭笑道:“真的麼?我要喝用金陵梅花雪水沏的蒙頂春芽,還要用越州窯的青瓷海棠盞。有麼?”
胤禟看着黛玉臉上那古靈精怪的笑容,沒奈何的嘆道:“你啊,總是我的剋星,下回再出門,我把整個貝勒府都帶上。”
黛玉吃吃的笑了起來,她輕靈的躍下修羅,拍拍修羅的脖子,讓它自己去吃些青草,胤禟也跳了下來,拿出帕子拭去黛玉額上細細的汗,拉着黛玉的手笑道:“好久沒這麼痛快了,玉兒,你開心麼?”
黛玉沒有說話,只是山崗上張開手臂,感受遠方吹來帶着青草氣息的風,胤禟走到黛玉的身後,從後面環住黛玉的腰,貼着黛玉的臉笑道:“這樣的生活真好……”
黛玉臉兒微側,用頭頂一頂胤禟的下巴,輕聲道:“是啊,真好……”
過了一會兒,黛玉靠在胤禟的身上,輕聲說道:“九哥,你說海風吹起來,是什麼樣的感受?”
胤禟收攏了黛玉的雙臂,將她擁入懷中,笑着說道:“咱們的寶船還沒造好呢,等造好了,我陪你到海上航行,總之不論你想去哪裡,我都會陪你去。”
黛玉轉過身子,揚起頭在胤禟的脣上輕啄一下,讓胤禟驚喜的全身都僵了起來,這可是黛玉頭一回主動親他,太值得紀念了。
黛玉輕輕一啄便閃開,胤禟狂喜過後,哪裡容黛玉離開,他手臂一縮抱住黛玉,低頭覆上黛玉的櫻脣,攫取着無盡的甘甜……
忽然,一陣破空之聲傳來,驚醒了沉醉在甜蜜之中的有情人,胤禟立刻將黛玉緊緊的抱在懷中向旁邊一倒,躲過了第一枝呼嘯而來的冷箭。然而這只是個開關,無數的冷箭如雨點一般飛來,胤禟惟恐黛玉被冷箭所傷,只將黛玉壓在身下,一手緊緊摟住,一手拔出匕首上下翻飛,將飛來的冷箭全都擊落。他和黛玉毫髮無損,可是這樣下去也不是個法子,胤禟心中正着急,忽然聽到一陣呼喝之聲,他心裡一喜,聽這聲音,附近必有侍衛。
那些負責保護胤禟黛玉的侍衛見狀大驚,立刻分成兩隊,一隊衝向冷箭射出的方向,另一隊則衝向胤禟黛玉所在的地方。
胤禟看到侍衛前來支援,心裡一鬆,忙對懷中的黛玉說道:“玉兒別怕,侍衛來了。”
黛玉輕嗯一聲,卻猛的看見一枝冷箭直向胤禟飛來,而胤禟在和自己說話,完全沒有發現,黛玉大驚,她來不及提醒胤禟,只猛的將胤禟一掀,胤禟不防,被黛玉壓到身底,他眼睜睜看着一枝冷箭射入黛玉的左肩,黛玉悶哼一聲,昏死在胤禟的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