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遷都,龍城

暮色中的東都城,就像一頭疲憊的巨獸般蜷縮在草原盡頭,往日絡繹不絕的牧民和商賈,早已經不見了蹤影。

戰爭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太大的傷害,一眼望去,滿是蕭瑟悲涼的景象。

儘管金州軍平定了東都的叛亂,打敗了王廷軍,消滅了康裡聯軍,但是東都城早已經不復往昔。

想要恢復,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不過數月而已,東都城竟已成爲這般光景!”

縱馬走在空蕩蕩的街道之上,李驍輕聲的感慨說道。

前後跟隨着三百武衛親軍,列成雁形陣徐徐推進,黃底紅邊的棉甲在斜陽下泛着暗啞的光澤。

金色的日月戰旗屹立在城牆之上,到處都是金州軍的身影,此時的東都已經成爲了一座大型的兵營。

只有寥寥無幾的百姓躲藏在家中,他們從半塌的屋檐下探出頭,渾濁的眼中既無歡呼也無恐懼,只是木然地望着這支得勝之師。

幾個孩童攥着髒兮兮的牛骨,滿是好奇的眼睛打量着金州軍,怯生生地想要靠近討要食物,卻被母親一把拽回搖搖欲墜的土坯房,木門關閉的瞬間,揚起一陣嗆人的塵土。

婦女們裹着褪色的頭巾匆匆走過,懷裡緊緊護着陶罐,那裡面裝着的是他們從城外尋找到的東西,或許是全家最後的口糧。

看到這一幕的李驍,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

伊犁之戰,東都軍損失慘重,之後的戰爭中,也有不少東都士兵死在了戰場上。

數以千計的家庭失去了頂樑柱,這些婦女們便不得不擔起家庭的重擔,撫養孩子長大。

但是,男人在這亂世之中尚且朝不保夕,更何況是女人了。

“我們軍中還有多少糧食?”李驍微微轉頭望向張興華問道。

“還夠我大軍可用一月有餘。”張興華沉聲說道。

除了從金州運來的糧食之外,又分別從王廷軍和康裡軍手中繳獲了不少口糧。

“給那些戰俘每日餵養五成飽便可,節省下來的糧食,發放給東都城內外的牧民百姓。”

“尤其是那些失去男人的家庭,要特殊照顧。”李驍沉聲說道。

女人和孩子都是寶貴的財富,不能放任不管。

“遵命。”張興華輕輕點頭。

“不過,大都督,若是僅只靠我軍救濟,也只能解燃眉之急啊。”

“你有什麼想法?”李驍問道。

張興華騎在馬上,看向李驍說道:“我金州軍中有不少士兵尚未婚配,而且那些新晉庫裡軍士兵也都沒有女人。”

“所以,屬下以爲,可以讓這些士兵和那些寡婦相看一二。”

“呵呵呵~”李驍笑了。

輕輕的點頭說道:“我看這個辦法不錯。”

“這件事情就由我們大都督府來組織吧,你親自負責,但一定不要勉強人家,一切以自願爲主。”

“呵呵,遵命,大都督。”張興華輕輕的一笑。

這種事情以前都是民間自己相看,但是此次東都城中的寡婦太多了,軍中的光棍則是更多。

所以,還是由大都督府出面組織,以免發生哄搶。

不久後,李驍帶着武衛軍來到了王府。

此時站在門外迎接的,除了舒律烏瑾之外,還有一道熟悉的身影。

蕭燕燕!

李驍在王府門外翻身下馬,走到蕭燕燕面前,先是看了一眼她那憔悴的臉龐,然後又看了一眼那圓滾滾的肚子。

輕嘆一聲說道:“阿蠻,不要太傷心了,人死不能復生,大兄肯定也希望你能好好的。”

“更何況,你現在不是一個人,要爲我們的孩子考慮。”

早在李驍還在七河草原的時候,蕭燕燕便來到了東都。

畢竟她是被蕭思摩一手養大的,對於她來說,蕭思摩更是亦兄亦父。

如今身死,她又怎能無動於衷?

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顧不上自己肚子裡的孩子,簡單收拾一番,便帶人返回了東都。

此時見到李驍,悲傷的情緒再次涌動,通紅的眼眶又流出了淚水,輕輕撫摸着自己的肚子,含着淚水說道。

“他若是這麼容易便沒掉,那麼便不配成爲我蕭燕燕的孩子。”

“孱弱的孩子,不要也罷。”

雖然不知道她說的是不是氣話,但的確是令李驍汗顏。

這個契丹女人,簡直是個虎妞。

骨子裡信奉的還是肉弱強食的道理。

當然,她這樣想是沒錯的,李驍也這般認爲,在這亂世草原之上,根本沒有弱者的席位。

只有真正強大的孩子,才能成爲李驍的繼承人。

“不要多想了!”李驍將蕭燕燕輕輕摟在懷中,輕嘆一聲安慰道。

緊接着便聽見蕭燕燕聲嘶力竭的哭喊:“嗚嗚嗚嗚!”

“夫君,我沒有哥哥了!”

“大哥~”

蕭燕燕自幼失去父母,是蕭思摩這個大哥將她拉扯長大。

感情之深厚,常人無法理解。

李驍也無能爲力,只能慢慢開解。

過了好一會兒,李驍又看向了一旁的舒律烏瑾,輕聲的呼喚說道:“嫂嫂。”

“這些天,辛苦你照顧阿蠻了。”

李驍在外征戰,蕭燕燕身在東都城也全賴舒律烏瑾照料。

“沒什麼,這是我這個嫂嫂應該做的。”舒律烏瑾勉強一笑。

這些天裡,她一直身穿素衣,比起當初李驍見她的時候,清瘦了很多。

略帶複雜的目光看向李驍,輕聲說道:“更何況,大龍你征戰在外,是爲了給大王報仇。”

“如今王廷軍和康裡軍先後覆滅於金州軍之手。”

“除了耶律直魯古之外,所有害死大王的兇手盡數伏誅,大王在九泉之下也可安息了。”

“妾身在此多謝李都督。”

說罷,舒律烏瑾輕輕屈身,向李驍盈盈一拜。

“不可!”

李驍趕忙上前,伸手攙扶住了她的胳膊。

微微觸碰手掌,光滑細膩,李驍立馬鬆開。

正色說道:“李驍能有今日,全賴大哥提攜。”

“爲大哥報仇雪恨,李驍義不容辭。”

“嫂嫂放心,李驍發誓,有朝一日定要生擒耶律直魯古,跪在大哥墓前請罪。”李驍堅定的語氣說道。

聽聞此話,舒律烏瑾臉色微微傷感,輕嘆說道:

“妾身不過一婦道人家,什麼都不懂。”

“一切,就全託付給大龍你了!”

看着眼前英姿勃發的李驍,她的心中是無奈又慶幸。

北疆危難,幸好李驍及時出兵力挽狂瀾。

但同時,李驍又太過於強大,以至於如今的北疆幾乎完全被他所掌控。

這般局面又將蕭家置於何地?

可舒律烏瑾很清楚,形勢比人強,更何況她的唯一兒子都已經死了,北疆到底由誰來繼承,她已經不在乎了。

或許,由李驍這半個外人來繼承北疆,對她本人來說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隨後,李驍帶人走進了王府,正堂之中還擺放着蕭思摩的靈柩。

在這裡,李驍也看到了蕭思摩的三個庶子和其他姬妾,沒有過多的交流。

只是來到蕭思摩的棺槨前,低沉的聲音說道。

“大兄放心,末將已經打敗了王廷軍和康裡聯軍。”

“那些害你之人,末將一個也都不會放過…”

“今後,末將定會照顧好阿蠻,照顧好嫂嫂,照顧好蕭家。”

“大兄可安息了。”

說罷,在棺前供上香火,隨後便與舒律烏瑾,蕭燕燕來到側堂。

商議蕭思摩出殯時間。

之前因爲戰爭,蕭思摩的棺槨一直停在王府。

如今不能繼續拖下去了。

“大王生前交代,希望在他薨後能葬入蕭家祖墳。”

“可是,祖墳的位置在木葉川。”舒律烏瑾一臉爲難說道。

木葉川是西遼祭祀的地方,包括皇族在內的很多貴族,在死後都會葬在木葉川。

但那個地方如今還在王庭掌控中。

“先葬在東都吧!”

“待日後攻破王庭,再做打算。”李驍一槌定音道。

蕭燕燕和舒律烏瑾都沒有反對,畢竟天氣已經很熱了,實在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至於蕭思摩的三個庶子和其他妾室,根本沒有發言的權力。

隨後,李驍請了一個老頭過來算了算。

兩日後,宜動土。

所以,蕭思摩的葬禮便在兩日後。

解決完這些事情之後,李驍便離開了王府,帶着蕭燕燕返回了在東都的府邸。

來到書房中,李驍摒退左右,唯獨留下了錦衣衛百戶張石頭。

“石頭,有件事情由你去安排。”

“大都督請吩咐。”

張石頭性格沉默,平日裡沒有太多話語,但是個能辦事的人。

而且還是與李驍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兄弟,父母親人都在河西堡生活。

李驍對其還是很信任的。

“你去挑選一批人手,秘密安插在蕭家的三個庶子身邊,時刻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聽到這話,張石頭沒有絲毫詫異,輕輕點頭道:“遵命。”

這件事情並不困難,王府發生如此鉅變,府內肯定缺少人手驅使。

向舒律烏瑾的身邊安排人有些困難,畢竟她的身邊都是王府老人。

但是去監視那幾個平日不受重視的庶子,就太簡單了。

李驍也是有備無患罷了。

若是這三個孩子沒有野心的話,李驍也自然讓他們榮華富貴。

可若不然,他也不會手軟。

等到張石頭離開之後,李驍又掏出了一本名冊。

上面用拼音字母寫了十幾個名字。

而且這些人並不出名,很少爲人所知。

只因爲他們並非是金州軍中的將領,只是一羣士兵罷了。

關鍵是,他們都在一些金州將領身邊擔任親兵。

位置非常重要。

李驍只是靜靜的看着這份名單,隨後又在上面增添了兩個名字。戰爭中,親兵同樣有傷亡的風險。

這兩人就是在這一戰中,被招納成爲親兵的。

李驍沒有參與,只是提前落子。

他的本心理也不想這麼做,但是作爲上位者,卻不能被私人感情所左右。

對所有人保持懷疑,不要絕對相信某個人,是歷史總結出的經驗。

太過於天真的上位者,要麼成爲傀儡,要麼莫名死亡。

權力,真的可以腐蝕人心。

隨着地位的越來越高,李驍也逐漸體會到了高處不勝寒是一種什麼感覺了。

放下毛筆,李驍將其收起,輕聲呢喃說道:“希望你們永遠不要甦醒。”

“一直沉睡下去吧!”

這些人的存在就連張石頭都不清楚。

李驍沒有將此事交給他辦,主要是因爲他太年輕,經驗不足,且此事又太過於重要。

而且張石頭雖然對李驍忠心耿耿,但畢竟也是河西堡的人。

所以,這些人都是李驍親自安排,他們彼此之間更不清楚對方的存在。

完全由李驍直接領導,監視金州將領們的重要動向。

以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支隊伍。

未來的謀一天,李驍或許會在錦衣衛之外,成立一個更隱蔽的情報組織。

不久後,天空忽然陰沉了下來,低沉的悶雷滾滾轟鳴,下起了濛濛的陰雨。

李驍站在門前欣賞着雨勢,心中卻是越發的平和。

北疆的天氣屬狗的,說翻就翻,往往上一刻還是豔陽高照,下一刻就下起了大雨。

李驍早已經習慣了。

但這種雷雨來的快,走的也快。

一刻鐘的時間不到,雨勢便停止了下去。

兩道人影則是在親兵的護衛下,來到了李驍的書房外。

“大都督,張大人顧都督求見。”

“讓他們進來。”李驍淡聲說道。

隨後,顧自忠和張興華兩人走了進來,行禮道:“拜見大都督!”

李驍的書房乃是正堂布局,進門後左轉便能看到一張書桌放在中堂偏後位置。

桌子前面是兩排椅子。

在李驍的示意下,兩人一左一右坐在桌子下首。

“我們北疆乃是化外蠻夷之地,讀過書的人不多。”

“論及學識,你們二位也屬佼佼者之列。”李驍命人爲他們上茶後說道。

兩人瞬間謙虛的搖頭。

“不敢!”

“屬下不過是微末學識,不敢班門弄斧。”

不是兩人謙虛,而是他們知道李驍的本事。

在外人看來,李驍身爲金州大都督,整日舞刀弄槍,又出生於金州的豪強家族。

即便是上過學堂,但成就定然有限。

也就是比真正的蠻夷強那麼一點。

但只有接觸過李驍才知道。

他不僅僅是武藝強悍,驍勇善戰,更兼學識非凡。

四書五經都是有所涉獵,古今大事都有很深的見解。

真把李驍當成了文盲,那纔是笑話呢。

“謙虛的話不必多說,今天叫你們來只爲了兩件事情。”

李驍輕輕擺手,站起身來,走到門前,目光望向東都城的天空。

沉聲說道:“經過了此次戰亂,東都百姓十不存一。”

“商人不敢再來,本地牧民的孤兒寡母,也都帶着家當去了山中避難。”

“想要恢復東都之前的盛況,非一日之功。”

“所以本都決定,將北疆的治所從東都遷往金州。”

“你們二位看待如何?”

李驍轉過頭來,目光淡淡的瞧着兩人。

說實話,顧自忠兩人也被李驍的這個想法驚訝到了。

但仔細想想,又是必然的結果。

東都雖好,但是李驍的根基不在此地。

而且金州與東都之間橫亙着一座低矮山脈。

反觀東都與七河之間,則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若是遭遇西方敵人突襲,東都根本無險可守。

隔着一座山脈的金州,更是來不及增援。

所以,李驍想遷都也是情理之中。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東都的地理位置偏向西方,不利於對西夏和草原的戰略威懾。

“東都雖然破敗,可若全力經營,一年之內也能恢復元氣。”

“不過,金州也是一個好地方,唯一的欠缺便是人口。”

“可將東都的部分牧民遷移至金州。”

顧自忠先抑後揚說道。

接連戰敗了王廷軍和康裡聯軍的李驍,在北疆的威望已經不亞於當初的蕭思摩了。

他決定的事情,沒有充足理由的話,其他人恐怕是難以改變的。

李驍決定遷都,這件事情便完成了一半。

剩下一半就是兩人來此的意義了。

完善遷都的具體實施計劃。

“金州的牧民也可遷移部分至東都甚至是七河。”

“如此方可讓北疆各州不再侷限於民族部落的隔閡,更加一統。”

“至於北疆的人口補充~”

李驍說着,目光望向張興華,淡淡道:“夏國是個好地方。”

北疆的人口還是太少了,尤其是漢族人口比重已經不足一半了。

所以李驍決定等到北疆穩定以後,先去攻打西夏,掠奪漢族人口。

分散安置到各千戶、百戶之中,全部打散至北疆六州,逐步完成北疆的漢化。

這就是北疆未來百年的國策。

張興華聞言,瞬間領會李驍的意思,點頭說道:“夏國的漢民被党項族欺壓百年,早就不堪其辱了。”

“只要我們將其好生安置,讓大部分人餓不死,夏國漢人就會變成我北疆的漢人。”

張興華的祖上曾經當過西夏的宰相,他又官至敦煌太守,對西夏國情太瞭解不過了。

在他看來,誰給百姓一口飯吃,百姓就念誰的好。

更何況相比於党項人,北疆的統治階層可大都是純正的漢人。

就更容易被西夏漢人認同了。

“張大人所言及是,不過這麼多百姓遷入金州,龍城的規模就略顯不夠了。”顧自忠說道。

“另外還有糧食,如何去養這些百姓?”

“草原的牛羊會被吃光的,所以只能用糧食去養。”

草原看起來廣袤無邊,但是卻又很小。

千百年來,始終都有一條看不到的紅線,制約着草原人口的繁衍。

每當草原人口達到一定數量時,總會發生災害導致人口數量銳減。

因爲遊牧養活的人口上限就在那裡。

兩三百萬就已經飽和了。

而反觀農耕能養活的人口數量,何止是草原的十倍?

所以北疆若要增加人口生存容積,必須增加耕地面積。

單靠放牧根本養活不起,草原會被吃成沙漠。

“若是以金州爲治所,龍城的確是有些小了。”張興華輕輕點頭。

當初建造龍城的時候,是以金州爲對比,能夠容納兩萬人就是極限了。

但是現在,龍城還沒有完工,就已經不夠用了。

“大都督,屬下認爲,應當對龍城進行擴建。”

“在當前基礎上,再增加一圈外城,如同中原的城鎮那般。”

“至少需要能容納十萬人口的規模,才能適應我北疆未來的強盛。”

張興華看向李驍說道。

“至於人手問題,此次我軍抓獲了將近兩萬名康裡戰俘。”

“留着這些人實在是浪費糧食,倒不如送去建城。”

李驍沒有猶豫,輕輕點頭道:“可以!”

“建造龍城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看到張興華的建議被李驍接納,顧自忠也不再矜持了,趕忙的展現自己的價值,說道:“大都督,我軍還俘虜了兩萬多名王廷軍戰俘!”

“屬下知道大都督準備擇其精壯充入庫裡軍爲戰奴。”

“不過我軍目前並不缺少戰奴,能征善戰的士兵更比比皆是。”

“所以屬下建議,可以將這些人統統送去墾荒,天山南北還有大量可以耕種的土地。”

“足以容納百萬人口生存。”

可以看得出,顧自忠這個大漠都督也不是白當的,對大漠的事情也是相當瞭解。

天山南北腳下的兩條走廊,的確是兩座巨大的寶庫。

後世的兵團,很多就在這片區域中建設。

高昌和大漠是如今北疆的兩個主要糧倉。

北疆百分之九十的糧食都源自這兩個地方。

但是,這兩個地方也只是天山山脈東部的綠洲。

天山西部的綠洲,還沒有開發過呢。

尤其是天山北麓的西部地區,就位於東都境內。

以前,蕭思摩是沒有那麼多人口和精力去開發。

但是李驍不一樣啊!

必須要種地!

商議完對龍城的擴建和對東都南部的土地開墾之後,李驍說起了最後一件事情。

“本都決定,去除舊有的東都留守府,建立全新的北疆都護府。”

第286章 高昌滅國,北疆軍肆虐哈密力第268章 開禧北伐第231章 河西軍校三期,金州武備學堂第144章 鐵騎踏營,礦奴第248章 霍去病的姨娘是皇后,你姨娘是啥?第81章 伏殺第113章 平衡第18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300章 長生天拋棄了鐵木真,血染斡難河第230章 北疆第一美人第213章 大纛向前第114章 蕭凜撻的陰招第261章 二丫的男人是北疆大都護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40章 重騎兵的威懾力第45章 葛邏祿人的震驚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283章 北疆第二代甲冑第100章 捷報傳河西第76章 等我回來第236章 一天之內,踏平黑水城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70章 血賺第71章 聯姻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303章 蒼天有言,天命在我第4章 烏茲鋼,娶媳婦?第248章 霍去病的姨娘是皇后,你姨娘是啥?第29章 戰敗的代價第170章 勝利,勝利,還踏馬的是勝利第175章 決戰,火炮逞威,乃蠻軍血流成河第64章 歸化胡人第134章 如此江山,豈不讓人嚮往?第262章 西夏朝野譁然,畏北疆如虎狼第201章 王廷地獄,西遼皇太子被活捉第246章 營嘯,破城,劫掠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257章 鐵壁合圍,殲滅鐵鷂子第238章 劍指河西走廊,滅佛第66章 飛鷹堡主第95章 敘功,重賞第37章 侯寨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141章 北疆大業,中道崩殂第138章 大敗王廷第268章 開禧北伐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128章 聚北疆之勁旅,直搗王廷第46章 基本盤第226章 北疆六鎮第64章 歸化胡人第231章 河西軍校三期,金州武備學堂第36章 新軍雛形第252章 軍功爵制,整編戰俘第14章 契丹公主,蕭燕燕第114章 蕭凜撻的陰招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11章 首戰雙殺,強的可怕第275章 家宴,降婦,凱旋班師第5章 夜半來客第253章 鎮國神器,血戰焉支山第212章 東都留守使第29章 戰敗的代價第109章 凜冬將至,餓殍盈野第285章 李驍之名,威震漠北第91章 決戰,開始了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74章 選兵第76章 等我回來第61章 末蠻部的末日第72章 官升三級?第57章 蕭燕燕的神秘背景第125章 河西軍校一期生第84章 太陽汗的震驚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242章 鑄京觀,滅族第83章 金山破第46章 基本盤第89章 神臂弩第102章 誰敢娶你,我滅他滿門第86章 上架了第17章 河西堡主第41章 摧枯拉朽的戰鬥第217章 北疆都護府第255章 向北疆獻上忠誠第291章 北疆銀行,奴隸貿易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33章 七河之殤,白魔鬼第279章 屯墾團,分糧分地分女人第9章 龍第177章 乃蠻覆滅,太陽汗的絕境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77章 鎮壓第21章 九堡十八寨
第286章 高昌滅國,北疆軍肆虐哈密力第268章 開禧北伐第231章 河西軍校三期,金州武備學堂第144章 鐵騎踏營,礦奴第248章 霍去病的姨娘是皇后,你姨娘是啥?第81章 伏殺第113章 平衡第18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300章 長生天拋棄了鐵木真,血染斡難河第230章 北疆第一美人第213章 大纛向前第114章 蕭凜撻的陰招第261章 二丫的男人是北疆大都護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40章 重騎兵的威懾力第45章 葛邏祿人的震驚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283章 北疆第二代甲冑第100章 捷報傳河西第76章 等我回來第236章 一天之內,踏平黑水城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70章 血賺第71章 聯姻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303章 蒼天有言,天命在我第4章 烏茲鋼,娶媳婦?第248章 霍去病的姨娘是皇后,你姨娘是啥?第29章 戰敗的代價第170章 勝利,勝利,還踏馬的是勝利第175章 決戰,火炮逞威,乃蠻軍血流成河第64章 歸化胡人第134章 如此江山,豈不讓人嚮往?第262章 西夏朝野譁然,畏北疆如虎狼第201章 王廷地獄,西遼皇太子被活捉第246章 營嘯,破城,劫掠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257章 鐵壁合圍,殲滅鐵鷂子第238章 劍指河西走廊,滅佛第66章 飛鷹堡主第95章 敘功,重賞第37章 侯寨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141章 北疆大業,中道崩殂第138章 大敗王廷第268章 開禧北伐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128章 聚北疆之勁旅,直搗王廷第46章 基本盤第226章 北疆六鎮第64章 歸化胡人第231章 河西軍校三期,金州武備學堂第36章 新軍雛形第252章 軍功爵制,整編戰俘第14章 契丹公主,蕭燕燕第114章 蕭凜撻的陰招第53章 河西騎兵的號角第11章 首戰雙殺,強的可怕第275章 家宴,降婦,凱旋班師第5章 夜半來客第253章 鎮國神器,血戰焉支山第212章 東都留守使第29章 戰敗的代價第109章 凜冬將至,餓殍盈野第285章 李驍之名,威震漠北第91章 決戰,開始了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74章 選兵第76章 等我回來第61章 末蠻部的末日第72章 官升三級?第57章 蕭燕燕的神秘背景第125章 河西軍校一期生第84章 太陽汗的震驚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242章 鑄京觀,滅族第83章 金山破第46章 基本盤第89章 神臂弩第102章 誰敢娶你,我滅他滿門第86章 上架了第17章 河西堡主第41章 摧枯拉朽的戰鬥第217章 北疆都護府第255章 向北疆獻上忠誠第291章 北疆銀行,奴隸貿易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33章 七河之殤,白魔鬼第279章 屯墾團,分糧分地分女人第9章 龍第177章 乃蠻覆滅,太陽汗的絕境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77章 鎮壓第21章 九堡十八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