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醞釀 (1)

京師

金求德還在忙碌於兵員和軍備補充問題。

教導隊在進行實驗後,強烈建議在未來面對闖軍許平部時放棄鎧甲,他們還建議停止盔甲的生產,理由就是燧發槍肯定會大量出現在戰鬥中。但這個決定是不可能做出的,畢竟那些不使用火槍的叛軍數量更多,鎧甲肯定要作爲常設裝備。

選鋒和赤灼兩個營總計六千人,蘭陽一戰他們損失了兩千名士兵,哪一個營的損失都已經遠遠超過兩成的警戒線,按照條例,這兩個營都需要撤回京師進行修整。可是眼下政治上的理由壓倒軍事,朝廷是不可能接受新軍在損失兩千人後就把四千人調回來的。所以金求德讓賈明河先把赤灼營的步兵填補到選鋒營裡,藉此恢復戰鬥力。但是赤灼營的殘部也不能大模大樣地調回來整編,不然營官肯定會被御史彈劾,所以金求德決定把留在京師的三千營的五個步隊發給赤灼營,讓赤灼營的隊官回京師轉隸三千營當隊官。

經過這一番折騰,總算是解決了補充兵員的問題,調動幾百人回來也不會引起御史的注意。不過,鎮東侯看到這個計劃的第一眼後就直言不諱地說道:“這嚴重違反補充條例。”

“我難道會不知道嗎?”

金求德並沒有把這句牢騷說出口,因爲他很清楚鎮東侯這句話不是在指責他,同樣也是句無可奈何的牢騷。

複雜的轉隸導致官兵默契度下降,選鋒營的戰鬥力短期內至少會因此下降兩成,而補充給赤灼營的五個步兵隊雖然是成建制的部隊,但隊官卻要面對新的上司和參謀,他們和赤灼營的工、炮、騎也沒有默契。

這些問題雖然麻煩但還是可以解決,只要花些時間就行。

問題就在於沒有時間,而金求德卻以爲他有——這纔是最大的問題。

得知新軍進攻受挫後,楚軍的黃守缺也變得有些消極,不再像以前那樣天天催促鬱董出兵。和黃守缺恰恰相反,鬱董現在變得十分積極,每日操演士兵、修繕武器,還把辛苦籌集來的大量糧草毫不吝惜地發下去,讓士兵們每天都能飽餐兩頓,並傳令部下隨時做好出徵準備;“賈帥隨時都可能給開封解圍,我們汴軍不能落於人後啊,若是賈帥大勝我們就得立刻出擊追殲闖賊。”

部下中有不少人不像鬱董這麼樂觀,新軍初敗給他們很大的震撼。

“許賊嘛,看來起碼也是道童一級了,天兵天將還有個不小心的時候呢。”就是在鬱董心目中,許平已經從坐騎上的蝨子連升三級,成爲登堂入室的人物:“不過師侄就算再厲害,難道還能狠得過師叔麼?除非他是黃候的得意弟子,學去了黃候的不傳之秘,不過若真是如此,許賊又怎麼會叛出師門麼?所以,放心吧。”

“京師的三營新軍無法南下,”陳哲翻動着朝廷的邸報,和大家討論着目前的局勢:“我們暫時要對付的,還只是兩個營的新軍,沒啥大不了的。”

“赤灼營沒有返回京師是什麼意思?”許平對此感到很奇怪,朝廷的邸報上說仍然是三個營在河南鎮壓闖賊,而許平早就發現對面新軍中沒有赤灼營的影子。

“難道他們也仿效我們建立營教導隊了?”陳哲顯得有些緊張:“這可不是好消息。”

“也沒有聽說京師的教導隊取消啊,”餘深河插話道:“或許是新軍在玩移花接木,把別的營的步隊撥給赤灼營。”

周洞天相對比較保守:“這好像不符合新軍的補充條例。”

“是不符合,不過把赤灼營的殘餘撥給選鋒營顯然也不符合。”闖營已經偵查到了新軍的內部轉隸,現在他們都很知道現在的選鋒營吸收了赤灼營的主力,餘深河道:“事急從權,我看賈將軍是無法遵守條例了。”

“嗯,餘兄弟說得蠻有道理的,”許平覺得餘深河多半猜到了事情的真相,之前新軍頑固派聲音那麼強還是因爲沒有壓力:“所以河南還是會有三營新軍。”

“等新的營趕到河南後,我們的西營也就練得差不多了。”除了那一百人外,李定國還借走了大批近衛營熟練士官幫他練兵,李定國打定主意要讓他的直屬也儘快新軍化——或者說近衛營化。李定國深知僅有火器是不夠的,他還需要與之配合的軍制。闖營是就地募兵,營屬教導隊訓練,新軍兩營在靜坐的時候,近衛營和西營一直沒有閒着。所以只要沒有新的營編制來河南,許平就不太害怕:“我一直非常奇怪,侯爺爲什麼一定要採用總教導隊的模式。”

“卑職記得大人你曾經說過,在長生島的時候,侯爺這樣處理並無不妥。”

“是啊,問題是現在早不是在長生島了。”許平臉上有些不解之色,鎮東侯的條例,很多條都讓許平回味無窮,每當他想明白一個條例背後的思慮之遠時,心中的駭然都是難以形容:“這個總教導隊的好處,我想了很久很久,實在不如營教導隊啊,既然我能想到,侯爺怎麼可能想不到?”

周洞天立刻答道:“只能說明侯爺背後更有深意,大人還沒有領悟。”

“侯爺當初建立教導隊這絕對是高瞻遠矚,但總教導隊相比營教導隊,只有兩點益處,第一,能訓練出一批遵守同樣條例的官兵,可以讓各個營下轄的官兵自由轉換外;第二,大大減輕營的訓練負擔。但,第一點,天下這麼大,怎麼可能不同營之間可以來回換人?再說,這也可以靠制定一個各個營的教導隊統一使用的規範來解決;第二點,固然是大大減輕了營的訓練負擔,但教導隊到營的補充時間大大增加了,而且各個營到底需要多少兵力補充,事先無法預測,一旦遭遇大的失利,急切之間就無法補充上足夠兵員。”許平暫停了一下,環顧周圍:“你們覺得我說得對不對?”

陳哲附和道:“不光是這個問題,從京師到山東就要走一個多月,從山東再到河南又要好久,更不用說轉戰天下了,這麼長的行軍時間,營有相當充裕的時間訓練部隊。而且就是大人你說的,由營來掌握訓練要好得多,營很清楚自己需要多少補充,新軍損失後要上報教導隊,然後招兵、訓練,實在是耽誤時間。”

“而且從常理看,當初侯爺肯定是爲救火營準備的教導隊,自然而然,這個隊就應該配給救火營,爲什麼侯爺會想到把這個隊獨立出來呢?”許平越想越迷惑,這個不解困擾他很久,因爲這些不解所以他選擇把教導隊配屬給營,既然現在有了討論的氣氛,他就把所有的疑點都統統倒出來:“就好比那個戰棋,我說如果要有用,必須大夥兒得會飛劍傳書,最好連探馬也人人都是劍俠,一看到敵人立刻飛劍報信給參謀司,然後由參謀司即時推演戰棋,再飛劍傳給前方這個總教導隊,如果真有飛劍的話,益處就放大了,嗯,奇怪啊,好像侯爺設定條例的時候,總是認爲這世上真有飛劍這種東西似的,而且能普及到全軍。”

第543章 大捷 (2)第519章 假像 (2)第345章 前驅 (2)第285章 交鋒 (1)第89章 破軍 (2)第392章 初捷第339章 交易第471章 孿生第423章 奸黨第428章 自保 (1)第195章 前沿第258章 密謀 (2)第496章 闖關第109章 許州 (1)第172章 基業 (1)第163章 總結 (2)第557章 亂麻 (2)第108章 實戰 (2)第550章 走私 (1)第330章 反應第491章 中庸第517章 調任 (2)第194章 消耗 (2)第566章 論述 (1)第392章 初捷第381章 疑案 (1)第173章 基業 (2)第414章 相負第244章 內憂 (1)第324章 天平 (1)第427章 忠良第344章 前驅 (1)第222章 善後 (1)第275章 招搖 (2)第526章 迎擊 (1)第563章 黨務 (2)第161章 善後 (2)第164章 轉變 (1)第76章 斷後第480章 曲終 (1)第357章 湖廣第359章 追擊第482章 安慶第369章 退意 (1)第324章 天平 (1)第191章 抵抗 (1)第388章 軍閥第449章 軍校第169章 歸德 (2)第433章 糊塗 (1)第533章 落馬 (2)第362章 威脅第384章 忻州 (2)第374章 改元第575章 偉人 (2)第192章 抵抗 (2)第154章 對射 (1)第171章 攻城 (2)第475章 逆流第554章 退縮 (1)第540章 缺口 (1)第33章 前程 (2)第180章 司獄 (1)第138章 安泰 (1)第145章 應對 (2)第251章 入滇 (2)第489章 潛行第41章 疑雲 (2)第114章 借兵 (2)第215章 潛渡 (2)第65章 罪行第51章 將門 (1)第559章 上院 (2)第405章 召見第472章 建議第97章 兵權 (1)第581章 退位 (3)第73章 山口第560章 組閣 (1)第561章 組閣 (2)第324章 天平 (1)第133章 爭奪 (2)第277章 朝堂 (2)第136章 退兵 (1)第465章 知恥第156章 頹勢 (1)第373章 西安第63章 貪生 (1)第525章 界限 (2)第136章 退兵 (1)第276章 朝堂 (1)第402章 勸降 (2)第579章 退位 (1)第4章 自薦 (2)第580章 退位 (2)第388章 軍閥第47章 戀情 (2)第399章 懸念第318章 失敗 (2)第533章 落馬 (2)
第543章 大捷 (2)第519章 假像 (2)第345章 前驅 (2)第285章 交鋒 (1)第89章 破軍 (2)第392章 初捷第339章 交易第471章 孿生第423章 奸黨第428章 自保 (1)第195章 前沿第258章 密謀 (2)第496章 闖關第109章 許州 (1)第172章 基業 (1)第163章 總結 (2)第557章 亂麻 (2)第108章 實戰 (2)第550章 走私 (1)第330章 反應第491章 中庸第517章 調任 (2)第194章 消耗 (2)第566章 論述 (1)第392章 初捷第381章 疑案 (1)第173章 基業 (2)第414章 相負第244章 內憂 (1)第324章 天平 (1)第427章 忠良第344章 前驅 (1)第222章 善後 (1)第275章 招搖 (2)第526章 迎擊 (1)第563章 黨務 (2)第161章 善後 (2)第164章 轉變 (1)第76章 斷後第480章 曲終 (1)第357章 湖廣第359章 追擊第482章 安慶第369章 退意 (1)第324章 天平 (1)第191章 抵抗 (1)第388章 軍閥第449章 軍校第169章 歸德 (2)第433章 糊塗 (1)第533章 落馬 (2)第362章 威脅第384章 忻州 (2)第374章 改元第575章 偉人 (2)第192章 抵抗 (2)第154章 對射 (1)第171章 攻城 (2)第475章 逆流第554章 退縮 (1)第540章 缺口 (1)第33章 前程 (2)第180章 司獄 (1)第138章 安泰 (1)第145章 應對 (2)第251章 入滇 (2)第489章 潛行第41章 疑雲 (2)第114章 借兵 (2)第215章 潛渡 (2)第65章 罪行第51章 將門 (1)第559章 上院 (2)第405章 召見第472章 建議第97章 兵權 (1)第581章 退位 (3)第73章 山口第560章 組閣 (1)第561章 組閣 (2)第324章 天平 (1)第133章 爭奪 (2)第277章 朝堂 (2)第136章 退兵 (1)第465章 知恥第156章 頹勢 (1)第373章 西安第63章 貪生 (1)第525章 界限 (2)第136章 退兵 (1)第276章 朝堂 (1)第402章 勸降 (2)第579章 退位 (1)第4章 自薦 (2)第580章 退位 (2)第388章 軍閥第47章 戀情 (2)第399章 懸念第318章 失敗 (2)第533章 落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