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章 規範化

八月十五,行程已然不能再拖延,

清晨時分,十餘艘船隻依次出港,向東北方向航行。

長路漫漫,曹憲坐在最好的一間艙室內,隨手翻閱着船長寫的航海日誌一一對漂渝津度支校尉府而言,雖然有沙門鎮的經驗,但這是他們第一次真真正正地在遼海航行。

日誌定時記錄更新,這會墨跡未乾,曹憲便拿起來看了「旅順口山前石崖刻有‘馬石’二字,極爲顯眼。」

「出旅順口,一路東行,離岸過海,東收平島口,口西南有礁石。外有山,入口內拋泊,南邊一路老岸,盡頭東望有三山。正中進入內,有南北沙帶一條相連,陡岸深水,可以拋泊。三山西有南山,收進青泥窪(大連)——”

曹憲又翻看前面的記錄。

「土人謂之‘羊頭窪」者,有雙島,可避風——

「有‘連陰島’者,燕王改名‘連雲島」,因其多陰雲故也———”

曹憲看了許久,讚歎不已。

航海就得這麼來!

魏晉時亦有人航海,尤其是東吳,從丹陽、會稽、吳郡北上遼東,連結公孫。但滅晉之後,卻未找到航海志要,便是水師世家鍾離氏家中也只有部分私藏的海圖,卻也不如眼前這些詳盡。

這裡不光有海圖,還標註了距離、山川、水文、天氣、風土人情等等,如果航海都這麼搞,出事的機率一定大大降低。

可惜自漢以來,航海往往處於一種有事則用、無事則遣的狀態。

需要打仗了,陸路不通,必須要航海,於是四處蒐羅人手,主導此事的樓船將軍甚至是從陸師調來的,根本不懂,還要臨時學習。

不打仗了,人手盡數罷散,生計艱難。時間一長,這些剛練出來的船工、將士要麼轉行,要麼忘了許多東西,幾十年過去,人都死光了,什麼也沒留下來。

從上到下就沒人關心這些事情。

由此可見,一個重視航海的天子能帶來多麼巨大的改變。

船比以前好了,記錄比以前詳盡了,人才比以前多了,還完善了各項規制,降低了航海風險。

如果都這麼搞,航海固然還是很危險,但比起以前動輯賭命卻要強上很多了。

海風陣陣,隨波逐流,

八月十七日,船隊行經紅崖縣(今莊河)外海,衆人舉目西眺,但見丘陵連綿、森林密佈。

平曠之地不多,且多位於海邊,遠遠望不真切,但看樣子大部分都沒開闢成農田,蓋因有牛羊馬匹於其中四處流動。

有人說能看見遼東國王都巖,懂行的人卻鬨笑連連,根本看不見,除非你有一種能望遠的器具一一聽聞少府找來純淨的水晶,遣工匠磨鏡,但一直沒成功。

航行期間,曹憲自覺身體好轉了許多,沒那麼暈了,於是抽空看了看艙中的百姓。

每一次停船,這些人都能得到機會上岸休整。但一路行來,整個船隊依然有十餘人陸陸續續死去,被扔進了大海,死無葬身之地。

活下來的人臉色似乎沒以前那麼白了,看樣子慢慢適應了顛簸的生活。

這就好,這就好啊!

十八日夜,船隊駛近了鴨錄水入海口,俗稱安平口,陸陸續續下錨錠泊。

******

「咚咚———..」隆隆的鼓聲在山間響起,一直傳到了海邊。

曹憲上岸後,側耳傾聽了一下,發現風中隱隱傳來喊殺聲。

西安平縣派了一個名叫寇放的縣尉過來監督卸貨:部分在旅順裝載的鎧甲、刀槍、箭矢及糧食,等於是順路幫他們運了。

另有一些在河北採購的鐵質農具、耕牛、紙張、瓷器、燈盞等各色物品,但不多。

「曹常侍勿憂,沒打仗,不過是例行操練罷了,每年秋收後都要來的。」寇放人還怪好的,看到臨時上岸休整的百姓有些驚慌,便安慰道。

說完,看到人羣中竟然還有不少妙齡女子或婦人,立刻低聲道:「曹公,能否放散一些婦人?

放心,不會折辱她們,盡數編戶齊民,而後明媒正娶。」

「不可。」曹憲立刻拒絕了,暗道錢可以給你,人不行。

不過他還是很好奇,手指不遠處的農莊,道:「我觀莊中有不少婦人啊——”

「多爲高句麗人。」寇放說道:「過鴨錄水東行,幾乎全是蠻夷,有些是高句麗人,有些則不好說。」

「竟無中夏子民。」曹憲問道。

「以前或許有的吧,現在和蠻夷無異了。」寇放不以爲意道。

語言、風俗、文化全變了,即便血脈上是漢人,實際上已經是高句麗人。

「有婦人就行,何必搶我家的?」曹憲不悅道。

寇放哈哈大笑,不多話了。

遠處響起了隆隆的馬蹄聲,未幾,數百騎直衝而出,沿着曠野兜了一個圈,朝着山腳下的草人連連施射。

射完一輪箭後,又有騎兵抽出短兵,衝上前去砍殺。

而半山腰上忽然亮出了無數旌旗,漫山遍野的步卒吶喊不休,鼓譟而進,朝衝到山腳下的騎兵發起進攻。

騎兵修然而退,步兵在山腳下結陣,緩緩而進,直追出去二三裡地,又前排變後排,交替掩護,退回了山腳下。

在此期間,輕騎不斷上前滋擾,只不過不射箭了,而是作勢衝殺。

曹憲津津有味地看着。這場演武很逼真啊,一羣田舍夫,能練到這種程度,相當不簡單,定然花費了極大的心血。或許也和他們是第一代農兵有關,畢竟是經歷過戰爭的老底子,有這表現不奇怪。

當然,遼東這種邊地,便是第二代、第三代農兵也差不到哪去,因爲他們是真有現實威脅,真的有可能要上陣打仗。

「大王就在北邊的山中。」寇放又道:「今歲四五月間,有高句麗人南下窺探,還與西安平縣的百姓搶過河谷地,並不太平。故大王親來此地,組織了上萬兵民操練,以震賊人。」

「高句麗人竟敢如此?」曹憲驚訝道寇放看了眼遠處的船隊,道:「若遼東國有這般龐大的水師,便可溯鴨錄水而上,直趨國內、

丸都,賊子定然震怖,不敢挑畔。」

「這船隊可不敢深入鴨錄水。」曹憲苦笑道。

「也對。」寇放笑了笑,說道:「還得自己造船。」

說完,他又問道:「曹公可知鴨錄水以東如何劃分?」

「不知也。」曹憲回道。

晉時遼東郡的東部邊界並不在鴨錄水,而是在後世朝鮮半島的清川江下游,故寇放有此問。

曹憲並不清楚其間怎麼回事,只能老實回答。

寇放則若有所思。

燕王說天子曾當他面提起遼東、樂浪二郡以鴨錄水爲界,他答應了,但不知爲何又沒下文了,

朝廷始終沒有下旨。如此一來,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管理鴨錄水以東的部落,至今仍令他們自治一一從地域範圍上來說,西安平縣是遼東國十一縣中最大的一個,幾乎佔了國土四分之一,若非燕王定都郵巖,並給西安平縣帶來了部分軍戶,這裡仍是一片荒涼氣息。

「曹公可在此多歇息數日,待操練完畢,定有許多鳥獸獵物,屆時可大一頓。」寇放又道。

「不了。」曹憲看了看天,苦笑道:「八月中了,待過了九月,遼海颳起惡風,大浪滔天,便不美了。」

說罷,向寇放拱了拱手,回到了船隊碳泊處,囑咐隨從採買食水,做好出航的準備。

而他則抓緊最後的時間,四處轉轉。

如果忽略遠處的鼓角聲,西安平縣的八月還是十分寧靜的。

秋收完畢的村落到處是堆疊得高高的草垛子,牛羊被趕了出去,吃着落雪前最後一頓美餐。

男人們都進山操練了,婦人在門前收着果蔬,小孩則蹲在地上,安安靜靜地着草料。

村頭有一間學堂,空空蕩蕩。

孩兒們似乎都放回家過農忙了,教書人躺在一棵梨樹下,悠閒自得地看着書。

再遠處,黃雲悠悠,濤聲陣陣。

這是一個寧靜悠遠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所在。

曹憲突然想起了今上的幾個兒子。

他家主公齊王尚未就藩,但封國已然定下了,並在做着各種前期準備。

三皇子、趙王的高昌國是什麼模樣,他不清楚,只依稀聽人提過幾次。

從刻板印象來說,大抵是黃沙、綠洲、土城、駝鈴、雪山以及那在洛陽引起轟動的西域奇珍和數不盡的金銀。

四皇子、燕王的遼東國他見到了,印象中是大海、沼澤、商埠、麥田以及成羣的牛羊,而今又補上了金戈鐵馬、鼓角爭鳴,或許還有無盡的深山老林。

這些不是一而就的,而是多年辛勞慢慢開闢出來的。

趙王、燕王的位置都很合適,皆能發揮其才幹,高昌國有鎮撫西域的責任,遼東國則有監視高句麗和慕容鮮卑殘部的大任,那麼齊王呢?樂浪、帶方二郡又是什麼模樣?

曹憲還沒去過,他現在很有興趣。

八月二十一日清晨,一艘接一艘船隻駛離安平口,在外海整理隊列之後,依次南行,往列口方向而去。

二十三日正午,他們已經遠遠看到了山脈和島嶼的輪廓。

第925章 歸正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1060章 阻遏第880章 述志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997章 瀋陽第七章 表態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932章 復仇第881章 力真第1065章 習家池第979章 就職演說(爲盟主清風伴雲月朗星稀加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差之人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九章 頓丘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十四章 成長第1346章 狼狽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1227章 奇遇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969章 王政(上)第803章 意辛山第1375章 徐州地方第1194章 交代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1180章 陰館第975章 暢談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1406章 孫氏第1463章 門房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1236章 毒蟲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1234章 心氣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978章 登基(下)第966章 表率第九十九章 巡視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1153章 試探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1454章 行路難第1401章 練手(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九章 都督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1021章 斛兵塘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十一章 成果彙報第四章 王第836章 過河!第886章 改制(下)第809章 變化第1254章 書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1443章 離去與會面(爲盟主爍爍流光加更)第1292章 陪伴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1225章 宣城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正(下)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903章 亂戰(上)第1350章 高爾第九十一章 官僚系統(下)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1081章 人口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860章 離去第884章 陣腳第1421章 靠攏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
第925章 歸正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1060章 阻遏第880章 述志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997章 瀋陽第七章 表態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932章 復仇第881章 力真第1065章 習家池第979章 就職演說(爲盟主清風伴雲月朗星稀加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差之人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九章 頓丘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十四章 成長第1346章 狼狽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877章 與時俱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1227章 奇遇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969章 王政(上)第803章 意辛山第1375章 徐州地方第1194章 交代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1180章 陰館第975章 暢談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1406章 孫氏第1463章 門房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1236章 毒蟲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1234章 心氣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978章 登基(下)第966章 表率第九十九章 巡視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1153章 試探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1454章 行路難第1401章 練手(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九章 都督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1021章 斛兵塘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十一章 成果彙報第四章 王第836章 過河!第886章 改制(下)第809章 變化第1254章 書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1443章 離去與會面(爲盟主爍爍流光加更)第1292章 陪伴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1225章 宣城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正(下)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903章 亂戰(上)第1350章 高爾第九十一章 官僚系統(下)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1081章 人口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860章 離去第884章 陣腳第1421章 靠攏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