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回到茅屋前時,小院裡已無一人,而屋門虛掩,屋子裡也無比安靜。
“娘!”
王媛心中一驚,趕緊跑上前去,猛然推開屋門,然而,屋子裡空無一人。
“娘!”
眼淚不由自主,從王媛眼睛裡奪眶而出。她掉轉頭,正欲上山尋找,可是卻看見,吳母正站在山腳下,手中抱着幾株剛剛採摘的新鮮蔬菜。
吳母滿臉笑容,笑容如昨日一般燦爛,眼神比昨日更加慈祥。王媛心中一陣刺痛。
“娘!”王媛跑過去,拉住她,跪在她的面前。
“娘!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王媛大哭着,不停的向着母親磕頭。
“孩子,你這是怎麼了?”
吳母對王媛的舉止似乎非常意外,慌忙騰出一隻手把王媛拉起來,“你這是爲什麼?快起來。”
“對不起。”王媛把頭深深埋下,長跪不起。
“早上不是好好的嗎?孩子,你怎麼啦?”吳母耐心的彎下腰,把手中蔬菜放到地上,要把王媛扶起來。
“娘,我不能起來。”王媛道。
“爲何?”吳母非常不解。
“娘!”
不知何時,吳珉與王信王嫿突然從山上下來來到了王媛身後。幾人一起向老人跪下。
“娘,對不起!”幾人異口同聲。
“你們……”吳母眉頭輕輕皺了一下,隨即又舒展開來。
“你們是說胡靜離開的事嗎?”
“對不起。”幾人趕緊磕頭。
“這事又不怪你們。”吳母上前,把幾人挨個扶起。
“你們都起來。”吳母道,“她呀,是想她哥哥了。這
些年來,她一步也沒有離開過我,其實,她心裡很想她哥哥。可是,她放不下我。我勸過她幾次,她總是不肯回去。她向我許諾,等你們回家,她就去看她哥哥。難道你們不願意讓她回去看看嗎?”吳母笑着看着幾人。
母親輕鬆的表情,歡脫的話語,讓幾人盡皆臉紅。
是啊,胡靜也有家,有一個從小相依爲命的哥哥,雖然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但是,他與胡靜是親親的兄妹。胡靜怎麼能不想他呢?哥哥做盡壞事,天下不知有多少人想除掉他,她怎能不擔心呢?
只是,他們拖住了她,讓她無法實現夢想。如今,她的確應該回去看看。於情於理,他們都應理解。
可是,這只是表象。眼前這位母親,只是想以此來安慰幾人,讓幾人打消顧慮,而她內心,一定比幾人更加明白鬍靜離開的真正原因。她不願向幾人表示,只是一味安慰,她的大度,遠遠超出幾人的想象。包括吳珉。
當年,母親支持自己出門去營救王媛,而留下胡靜照顧自己,她知道他心中只有王媛,但她還是讓胡靜照顧自己,聰慧的她,一定早已猜到,有朝一日會是這樣的結局。但是,她依舊那般做出對胡靜毫無公平的決定,她的心中該有多麼的痛苦。尤其是當事情真正來臨的今日。
可是,母親,她的臉上永遠是迎接他們遠歸的喜悅,沒有半點陰雲。吳珉輕輕抽了口氣。
“娘!”吳珉上前,再次跪到母親面前,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句稱呼。他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表示。
“不!”王媛哭着,“娘,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娘!”王信王嫿亦只能喊着,跪倒在這位偉大的母親面前,不能言語。
“孩子們,既然她要走,就讓她走。”吳母重新扶起幾人。
她身材並不高大,可是,此刻,在幾人心中,她就如一座大山那般巍峨,雄偉。吳母回頭拾起地上的蔬菜,笑道:“走吧,孩子們,我們進屋做飯。”
吳母說完,徑自往廚房走去。幾人相視一眼,只能乖乖的跟在身後,回到屋裡。
自責,愧疚,悔恨,幾人悲感交集,可是,一切都於事無補。胡坤行蹤詭秘,胡靜別無它去,也定是浪跡天涯,四處尋找,他們無法知道她究竟去了哪裡,更談不上尋找。
幾人走不出這一片自責,愧疚與悔恨,每日掙扎在無盡的痛苦裡。
在胡靜離開的好多時日裡,是母親一直以偉大的寬容,體諒,感化着他們。
那是很長一段時日,幾人才慢慢清醒。胡靜處於一個最爲尷尬的位置,倘若留下,勢必會讓人人尷尬,最後,這個家亦不再會有半點溫馨。而這家早已不能容忍有半點不幸。
這一個她深愛的男人,與一個深愛他的男人,同時出現,而且身邊都帶着另一個女孩。倘若她留下,那是對她最大的殘忍。她將以何種身份面對每一個人?又將以各種方式與每人相處?
感情,最忌糾結,與其留下讓人人尷尬,不如趁早,快刀斬亂麻。長痛何如短痛?
幾人欣慰,慶幸,心存感激。一個偉大的女孩,一顆玉潔冰心。她的勇敢,大度,她的雷厲風行,挽救了她自己,也成就了他們。是她讓幾人對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她讓幾人對感情更加珍惜。
尤其是王信,在他心裡,始終有一片禁區。昔日,在王嫿面前,他總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兄長,只能是一個兄長。從認識時起,相同的命運,讓他覺得自己應當是王嫿的守護神,給她任何關愛,無形中被自己神聖。可是,他忘記了,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更忘記了王嫿心中的感受,只一廂情願的以爲,她亦只是把自己當成兄長。
是胡靜點燃了他的愛願,更讓他認清了自己,他愛她,但是,他更愛如今身邊的這個人。甚至,他發現,他在愛她之前就早已愛上王嫿,王嫿也深深愛着自己,但是,他卻誤入愛情的迷途。
如今,她一個人的離去,挽救了所有人。
一切在時光流逝中慢慢平靜。幾人總是言說迴歸山林,真正的迴歸,亦要心靈與情感也一同迴歸。幾人對她心存感激,同時,也慢慢認清了自己的內心。
歸隱,歸隱,歸去身前名利事,隱入心中恩怨情。從此阿郎與爲伴,東籬西山常觀景。黃花簪發裝何飾,粗布衣衫正當時。漁樵自有山林樂,何慕王侯將相卿。但願青山永爲伴,日日廝磨綠水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