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城南(一)

六月的天氣,太陽一出來,地面上就好像下了火。館陶縣的力棒們喝了半瓢涼水,又緊了緊繫在腰間越來越顯長的草繩子,三三兩兩地向運河邊上走。(注1)

昨天后晌城西周善人家傳出話來,說今日碼頭上會有一個大活兒給衆人做。這兵荒馬亂的年頭,能賺到錢的活計可不好找!因此全城的力棒昨夜幾乎連家裡的婆娘都沒碰,憋足了勁兒準備今天大幹一場!(注2)

還沒走到碼頭,有人心中的熱乎勁兒已經消了一半。遠遠地就看見近幾百個與自己打扮相仿,身材年齡類似的漢子蹲在河岸邊。將官府平日收河捐的土臺圍了個水泄不通。同樣是找活幹,得講究個先來後到的規矩。遲了一步沒搶着好位置的人懊惱得直跺腳,罵罵咧咧地抱怨了幾句,垂頭喪氣地蹲在了人羣后。

失望之餘,沒有任何填補的肚子愈發顯得乾癟了。臨出家門時灌下去的那半瓢冷水早被頭頂的日頭給蒸成了汗,順着毛孔滾滾排出。腸子肚子卻咕咕嚕嚕,響聲隔着二十步都能聽得見。丟人丟到這份上,照理說大夥不如躲得遠遠的,等肚子裡的動靜消停了再過來排隊。可那周大善人的貨物沒來之前,還真沒人捨得走。萬一活多得令排在前邊的人做不完呢?多等一會兒,說不定就能賺上個三瓜倆棗兒。家裡的米缸已經掃過三遍了,今天再不弄點兒吃食回去,明天就得給兒女頭上插草標。

這樣想着,肚子裡的響聲聽起來漸漸也不那麼窘迫了,反正周圍的肚子你響我也響,大夥兒誰也別笑話誰。捱到太陽升上頭頂的時候,河面上突然聽到鐘聲。“叮叮噹噹!”聽起來令人心裡說不出的舒泰。早有眼神兒尖利者跳將起來,指着寬闊的水面高喊道:“船,船!快看船,好大的船啊,我長這麼大都沒見過!”

幾百雙茫然眼睛立刻放出了精光,不用招呼,大夥一個接一個躍起,摩肩接踵向岸邊湊。靠近土臺的人立刻被擠得站不住腳,一邊用盡全身解數死撐着,一邊扯着嗓子大叫:“別擠,別擠,老少爺們兒,再擠就出人命了。哎呀,我的鞋,老子昨天剛賣的新鞋啊!”

“得了吧,王二毛,你還有錢買鞋穿?訛人吧你就!從你光屁股滿街跑那一天起,爺們就沒見你穿過鞋!”後邊的人接過話頭,帶着幾分酸酸的味道調侃。腿上的力道卻本能地緩了下來,以免真的將最早來佔位置的王二毛等擠到河裡邊餵了蛤蟆。這運河剛修通沒幾年,水深得一個猛子扎不到底兒。萬一出了人命,大夥都是街坊鄰居的,誰心裡也不會好受不是?

眼巴巴地,衆力棒看着二十幾艘特大號貨船慢慢向碼頭靠攏。原本很寬大的碼頭立刻顯得狹小起來,兩艘頭船被前面的人七手八腳用纖繩拉靠了岸,其他船立刻沒了地方停,只好落了帆,如爭食的鴨子般擠在河道里。

船多意味着活多,力棒們高興得直跳腳。互相簇擁着靠近官府收河捐用的土臺,等候周大善人的管家誠伯開價錢。早有家丁們支起了涼傘,桌案,伺候誠伯在胡凳上落座。梳着一縷山羊鬍子的誠伯慢吞吞地喝了幾口茶,將嚼沒了味道的茶梗吐到地上,然後輕了輕嗓子,大聲強調:“船上裝的草袋和箱子都有五尺長,兩尺寬,身高不過七尺的,就別向跟前兒湊乎了,免得累壞了你們,傷了我家老爺的陰德。”

“哪能呢,這方圓百里,誰不知道周大善人心腸頂尖兒好!就是誠伯您老,也是出了名的菩薩心腸!”衆力棒們在臉上堆滿笑容,異口同聲地拍管家馬屁。

“別翹腳,別翹腳,翹腳也沒用。看看你們那身板兒,一旦把箱子摔到地上,連帶着老夫也吃掛落!”誠伯舉起端着茶盞的手,用小拇指挑着人羣中幾個身量不足的少年喝道,“回去歇着吧,大熱天的別耽誤旁人掙錢。平時多吃點兒好的,身體長足了再來!啊!”(注3)

說罷,他又滿臉慈祥地坐了下去,低頭品茶,再不看臺子下一眼。

大夥不敢辯駁,紛紛用憐憫的目光看向那幾名身高不足七尺的少年人。被大夥看得窘迫不過,幾個少年低下頭,黯然退出了人羣。日光依舊烤得人難受,但少年們消失在遠處那單薄瘦削的背影,卻讓人心裡直髮涼,從心窩涼到每個毛孔。

聽家丁們彙報說“害羣之馬”走遠了,“活菩薩”誠伯放下茶杯,笑着向大夥拱手。“感謝各位老少爺們幫忙,咱們周家也不會虧了大夥。路不遠,只要將船上的木箱卸下來,從碼頭搬到官道旁,就算一趟完工。咱家的賬房在那邊等着,每人每趟會給大夥發一根竹籤!”

說到這兒,他故意頓了頓,留點時間供衆人將自己的話理解透徹。衆力棒早已被船上吹過來的米香燒得如坐鍼氈,立刻七嘴八舌地迴應,“誠伯,你老就接着說吧。規矩我們都懂!不就是按竹籤結算麼,自打有了這河,哪回不是這樣?”

“對,您老接着說。我們明白,絕對不給您添亂!”

“誠伯,說吧,大夥聽着呢!”

見衆人沒有異議,誠伯高興地點點頭,笑着從家丁手中抓起一根長半尺,寬一寸的竹籤,舉到面前:“老夫也是防患於未然,免得起了誤會,墜了我們老周家的名頭。竹籤,大夥看好了,是這種塗了漆的竹籤,上面有衙門的花押。大夥千萬別拿錯,免得被劉捕頭抓去打板子。這鄉里鄉親的,我也不能害了你們!”

“不會,不會,誰敢弄假的充數,大夥第一個不饒他!”衆力棒們有求於人,心裡罵老傢伙狗眼看人低,口頭上卻不得不說些場面話來響應。

“那就好!”誠伯繼續點頭,臉上的笑容看起來比廟裡的彌勒佛還慈祥許多,“幹完了活,憑竹籤到我這兒領工錢。每二十根竹籤換糙米半鬥。或者換肉好五個,即點即發,絕不拖欠!”

話音落下,剛纔還興高采烈的人羣立刻如潑了冷水的炭火般炸了開來。“什麼,二十趟纔給半鬥米,誠伯,這也忒黑了些吧。上個月給官府幹,還一根籤子換一個錢呢!”

“就是,誠伯,這價錢壓得太狠了。大夥沒法幹啊。去年這個時候,可是七根籤子就給一斗米!”(注4)

也不怪衆人抗議。碼頭距離官道的確不算遠,卻是個大斜坡。揹着百十斤的草袋爬坡,即便是有經驗的老力棒,一天也頂多走二十個來回。辛辛苦苦一天只賺半鬥米,累壞了的人自己就能吃掉其中一半。剩下的那點兒拿回家去,也就夠老婆孩子們喝上幾天稀粥的。若是類似的活經常有,大夥還咬着牙能答應。可這種大活兒一年也就幹一次,今天做完,明天就再無其他營生可做。那就意味着一家大小要捱餓,意味着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讓衆人怎地不爲自己而爭?

“去年!”誠伯將臉色一摔,冷冷地道:“去年是什麼黃曆?去年一斗新米不過五個錢,今年這館陶城裡,少了十個錢你能買到陳米麼?小老兒我是看在鄉親的份上纔開這個價兒,不信你們去武陽郡城裡邊打聽打聽,不給工錢,光給頓飽飯吃,也有人打破腦袋搶着幹!”

對這些從小沒離開過家門四十里外的漢子們來說,郡城武陽與皇帝老爺領兵征討的遼東差不多是一樣的遙遠。沒憑沒據,誰也不敢與管家硬犟,紛紛低下頭去,在心裡計算自己努力幹上一整天,能否給家人賺回一頓飽飯。個別膽子大的,則堅持誠伯按照官府先前的舊例支付工錢,否則大夥就乾脆都不接受,任船上的貨在河道上晾着。

那誠伯怎是個受要挾的主兒,咧嘴冷笑了幾聲,用小拇指點着土臺上的衆人道:“呵呵,還真有人不知道好歹,拿官府來壓小老兒。我問問你們,官府上個月找你們幹活,答應的工錢呢,哪個收到了?收到的站出來吱一聲?超過十個人站出來,小老兒這就跟老少爺們兒賠禮道歉,大爺您說開多少就開多少,小的絕不會壓價!”

衆漢子們紛紛身體閃開去,沮喪得就像一羣看到屠夫的綿羊。官府上個月的確答應搬一趟貨物換一個銅錢,但最後發到大夥手裡的,卻是根更寬些的竹籤子,上面寫着每個人應得的銅錢數量。可具體什麼時候能結算,卻沒給任何準信兒。幾個膽子大的去找衙門裡的郭戶曹理論,結果剛靠近衙門口,便被衙役上了枷鎖,不交齊去年拖欠的丁稅絕不放還。害得家裡的婆娘賣了房子又賣人,好不容易將衙門索要的數目湊齊了,纔將自家男人給贖回來。一家人從此淪爲乞丐,半個月不到便徹底從城裡消失了。

僅憑三言兩語便打掉了衆力棒們的威風,誠伯在心內更加把自己面前這羣漢子看到了河溝裡。收起怒容,重新換上平素裡那副童叟無欺的菩薩面孔,笑着道:“這人呢,不能不知足。世事艱難啊,誰活着都不容易。像我們老周家這樣肯講道理的豪門大戶已經很少見了,換了旁人,未必肯照顧你們。大夥心裡放明白些,別踩着鼻子就想上臉。還是那句話,每二十根竹籤換糙米半鬥。或者換錢五個,即點即發,絕不拖欠!想幹的,站在土臺前邊來。不想幹的,麻煩讓一讓,別耽誤鄉親們掙錢!過兩天說不定還有貨船來,今天干得好的,下次咱們周家優先錄用!”

聽到這話,有人心裡犯起了嘀咕,慢慢地向土臺前蹭了幾步。大多數人則抱着膀子,冷眼看誰第一個把自己賣得如此低廉。雖然都是鄉親,力棒們也根據所住的位置不同,自動分成了幾個團伙。向前湊的人四下望了望,見兩個人數最多的力棒團伙沒有動作,猶豫了片刻,又悄悄把腳縮了回去。

“呵呵,看來老少爺們兒最近手頭很寬綽啊?!”誠伯拍了拍手,爲力棒們的團結而叫好。“不想找活幹的,請讓一讓。鄉里鄉親的,別給旁人添堵。”說罷,他向臺下掃了一眼,鞋尖點向其中最瘦弱的一個,一邊笑一邊發狠,“你,王二毛是吧?!你到底幹還是不幹,幹就再向前走一步。不幹,立刻給我滾開!”

“我!我!”王二毛被誠伯囂張的舉動氣得眼睛冒煙,卻沒膽量當衆給周大戶家的人下不來臺。對方家裡可是有人在皇上身邊當大官兒,是連縣太老爺都不敢惹的主兒!他王二毛不過是混混一個,怎敢老虎頭上拔毛。期期艾艾地支吾了幾聲,見自己實在逃不過,趕緊把目光看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名壯漢,壓低了嗓子問道:“九哥,九哥,怎麼辦啊?九哥,你倒是說句話啊?”

被喚作九哥的人年齡不大,看臉盤也就是十六、七歲模樣。但生得虎背熊腰,比周圍所有力棒們都高出了半個頭。見王二毛被逼得已經快哭了出來,上前幾步,將其一把拉到自己身後,代替他向誠伯回答道:“您老把工錢提到十五根竹籤半鬥米,或二十根竹籤七個錢,我們就幹。否則,大夥連碗飯都吃不飽,怎麼有力氣幹活兒!一旦耽誤了您老的事情,都鄉里鄉親的,我們也過意不去啊,您老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就是,就是!”衆力棒見到有人挑頭,立刻活躍了起來。“就按小九說的辦。否則,我們只好回家等死了,好歹死在家裡,也比餓着肚子幹活,累死在碼頭邊上強!”

“吆喝,小夥子還挺會算賬?!”誠伯碰了一個軟釘子,不怒反笑。“小夥子哪的人呢,我看你面孔生得很啊。不是咱們館陶的吧,咱館陶可沒出過這人才!”

“回您老的話,晚輩平恩縣荒地莊人。上上個月剛來這裡投親!!”年青人非常禮貌地向誠伯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回答。

周府管家誠伯平素見人見多了,早就混成了精。看到對方舉止間帶着股子硬氣,倒也不敢太小瞧他。點點頭,微笑着繼續問道:“敢問壯士貴姓?可否進過學!”

年青人又拱了拱手,笑着回答道:“蒙長者問,不敢不答。免貴,姓程。上過三年私塾,勉強識得幾個字!”

管家見年青人答得彬彬有禮,心中愈發感覺詫異,俯身下去,看着對方的眼睛追問道:“既然讀過書,怎麼不幹些正經事情。混在碼頭上,你不嫌辱沒斯文麼?”

年青人醇厚的臉上終於涌起一縷窘迫,苦笑着搖了搖頭,低聲道:“沒辦法,晚輩總得找個活路。”說罷,擡起眼睛,坦誠地向誠伯勸道:“這整個館陶縣都傳誦您老的善名,您老就開開恩,將工錢加一加吧,大夥抓緊時間幹,爭取一天將貨物卸完,總好過讓船擱在運河上。如今這四下裡不比平常,人多手雜。您老的貨物晚一天入庫,就多一天風險!”

“是啊,誠伯開恩。我等定不忘了您老的好處!”衆力棒們順着程姓少年的口風,一道向誠伯求肯。

周府管家誠伯根本不在乎腳下這些窮漢們念自己什麼好處,但年青人最後那句話卻不由得他不考慮。流賊張金稱上個月才破了平恩縣,保不準哪天會盯上館陶城。這二十幾船糧食貨物在運河上擺着,不等於拿肉給狼看麼?猶豫再三,他終於勉強做出了些讓步,點點頭,低聲說道:“這樣吧,還是二十根竹籤換半鬥米,或五個錢。但每領十根竹籤,我讓人額外饒給你們兩根,如何?這已經相當於十六根竹籤換半鬥米了,不能再高了。再高,我就沒法做主了!”

衆力棒們一時算不清楚帳目,紛紛將頭看向程姓少年。程姓少年快速在心裡衡量了一下,知道對方已經做出了很大讓步,本着見好就收的原則,躬身向管家施禮,“謝您老開恩。這活晚輩接了!”

有了年青人這句話,碼頭上的力棒們立刻吃了定心丸。紛紛靠近土臺,任誠伯挑選人手。周府管家誠伯先選了程姓少年,王二毛和二十幾個看上去手腳麻利,心思機靈的,說好了他們這些人只負責從船上卸貨,按一斗半米一天給予工錢。然後又在年青人千恩萬謝的目光中,將其他力棒精挑細選,篩出了二百多身材強壯的,負責將貨物從碼頭扛向官道裝入周府派來的馬車,工錢按剛纔大夥的最後協定結算。然後衝着其他未被選中者一揮手,大聲說道:“剩下的鄉親們就散了吧。不能再要人了,再要人,碼頭上就站不開了!”

一時間,被選中者興高采烈,沒入選者心如死灰。幾個城裡有名的無賴子沒被選中,怨氣沖天。他們不敢找周家的人麻煩,只好將目標對準“外鄉人”。其中年齡最大的一個無賴從地上撿起塊石頭,遠遠地向程姓少年丟去,嘴裡罵罵咧咧地道:“程小九,你個王八羔子日的。踩着大夥的腦袋出頭。老子今天跟你勢不兩立!”

正在走向貨船的程姓少年被罵得一呆,迴轉身來,衝着幾個年齡比自己大了近一半的無賴們抱了抱拳,陪着笑臉解釋:“疤瘌哥,豁牙哥,我家中還有老母在堂,指望着我弄米回去下鍋呢。今個兒如果有得罪了您的地方,您大人別計小人過。小九這廂給您作揖了!”

“我呸!”臉上有疤無賴向地上吐了口唾沫,然後用腳捻了幾下,恨恨地數落:“別人都是來回十六趟,拼死拼活才掙半鬥米。你一天就掙一斗半,也好意思拿!識相點,分你乾爹我一半,我就放過你!不然,我今天就在這碼頭上等着,看你有本事拿多少米回家!”

衆力棒兒聽疤瘌無賴如此一說,亦覺得程姓少年賺了大夥的便宜,紛紛側過頭來,用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對方。程姓少年又氣又怒,偏偏一時半會兒還沒法解釋。王二毛氣憤不過,跳上前,大聲向無賴們喊道:“疤瘌哥,你可不能誣陷好人。小九哥他剛纔可是好說歹說,纔將工錢給大夥講下來。誰要是覺得不公道,不妨自己跟誠伯去交涉。看誠伯能給你開什麼價錢!”

“呸,呸,呸!”疤瘌頭無賴立刻變成了發了瘋的駱駝,滿口噴糞不停,“我壓根兒不稀罕幹這活。老子家裡還有半缸米呢,足夠吃到秋收。老子是怕大夥上你們兩個小兔崽子的當,纔跟過來看看。果然,你們兩個王八羔子日的……”

硬氣話剛說到一半,肚子裡邊突然“咕嚕咕嚕”地鳴唱了起來,端地爭氣。還沒等他找藉口解釋,束在其腰間的草繩突然鬆開,一條破鼻犢短褲從腰間“哧溜”掉到了腳跟兒後,露出胯下黑漆漆軟踏踏的一團。

“轟!”衆力棒們鬨堂大笑,再不相信疤瘌頭的挑撥,轉身走向貨船。程小九鄙夷地衝着疤瘌混混搖了搖頭,拉住王二毛,快步跳上了第一艘貨船。

“姓程的,你等着!”疤瘌混混又羞又怒,拎着褲子跳腳。恨不得當場將程小九和王二毛兩個劈成四半兒,腿腳卻軟得如麪糰般,壓根兒提不起半分力氣。罵了一會兒再罵不出新花樣,他只好向地上吐了兩口唾沫,哼哼唧唧地去了。

注1:力棒,俚語,指苦力工人。如縴夫,挑夫,碼頭裝卸工人等。

注2:後晌,俚語,傍晚。

注3:七尺,此處爲漢尺,每尺長23釐米左右。七尺身高相當於一米六二。

注4:鬥,此處爲隋鬥,重量與唐鬥近。每鬥約爲現在的12市斤,半鬥爲6市斤。

第2章 西顧(一)第2章 逐鹿(二)第4章 采薇(一)第1章 賭局(三)第3章 賭局(七)第2章 鶯柯(七)第2章 逐鹿(四)第3章 浮華(四)第1章 問鼎(三)第3章 東門(六)第4章 賭局(七)第2章 逐鹿(一)第3章 飄絮(三)第4章 紅塵(五)第1章 冬至(二)第4章 騰淵(六)第2章 崢嶸(一)第1章 秋分(五)第4章 恩仇(一)第1章 問鼎(六)第2章 黃雀(五)第4章 恩仇(四)第3章 東門(九)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飄絮(五)第3章 東門(五)第4章 功賊(三)第3章 折柳(四)第1章 城南(十)第5章 采薇(五)第3章 賭局(一)第2章 黃雀(六)第2章 西顧(一)第3章 折柳(二)第1章 冬至(一)第4章 紅塵(三)第1章 問鼎(二)第4章 騰淵(二)第4章 紅塵(一)第1章 秋分(七)第3章 賭局(一)第4章 故人(四)第1章 冬至(六上)第1章 冬至(四)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東門(八)第1章 問鼎(六)第1章 秋分(二)第2章 逐鹿(二)第1章 問鼎(三)第6章 功賊(六)第3章 東門(四)第3章 朝露(五)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折柳(二)第2章 逐鹿(三)第3章 朝露(十)第1章 賭局(四)第2章 鶯柯(六)第3章 朝露(十一)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冬至(五)第3章 朝露(八)第1章 冬至(六上)第3章 賭局 五(下)第3章 飄絮(四)第4章 采薇(四)第4章 浮沉(五)第4章 紅塵(四)第3章 賭局(一)第4章 采薇(一)第2章 黃雀(三中)第1章 城南(六)第1章 城南(十)第4章 采薇(一)第4章 采薇(四)第4章 騰淵(一)第4章 浮沉(三)第2章 黃雀(六)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飄絮(六)第1章 問鼎(五)第4章 采薇(一)第1章 問鼎(七)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東門(六)第2章 黃雀(五)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賭局 六(上)第2章 黃雀(七)第1章 城南(六)第1章 秋分(六)第4章 功賊(四)第1章 城南(二)第3章 朝露(五)第4章 紅塵(一)第1章 賭局(八)第3章 東門(五)
第2章 西顧(一)第2章 逐鹿(二)第4章 采薇(一)第1章 賭局(三)第3章 賭局(七)第2章 鶯柯(七)第2章 逐鹿(四)第3章 浮華(四)第1章 問鼎(三)第3章 東門(六)第4章 賭局(七)第2章 逐鹿(一)第3章 飄絮(三)第4章 紅塵(五)第1章 冬至(二)第4章 騰淵(六)第2章 崢嶸(一)第1章 秋分(五)第4章 恩仇(一)第1章 問鼎(六)第2章 黃雀(五)第4章 恩仇(四)第3章 東門(九)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飄絮(五)第3章 東門(五)第4章 功賊(三)第3章 折柳(四)第1章 城南(十)第5章 采薇(五)第3章 賭局(一)第2章 黃雀(六)第2章 西顧(一)第3章 折柳(二)第1章 冬至(一)第4章 紅塵(三)第1章 問鼎(二)第4章 騰淵(二)第4章 紅塵(一)第1章 秋分(七)第3章 賭局(一)第4章 故人(四)第1章 冬至(六上)第1章 冬至(四)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東門(八)第1章 問鼎(六)第1章 秋分(二)第2章 逐鹿(二)第1章 問鼎(三)第6章 功賊(六)第3章 東門(四)第3章 朝露(五)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折柳(二)第2章 逐鹿(三)第3章 朝露(十)第1章 賭局(四)第2章 鶯柯(六)第3章 朝露(十一)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冬至(五)第3章 朝露(八)第1章 冬至(六上)第3章 賭局 五(下)第3章 飄絮(四)第4章 采薇(四)第4章 浮沉(五)第4章 紅塵(四)第3章 賭局(一)第4章 采薇(一)第2章 黃雀(三中)第1章 城南(六)第1章 城南(十)第4章 采薇(一)第4章 采薇(四)第4章 騰淵(一)第4章 浮沉(三)第2章 黃雀(六)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飄絮(六)第1章 問鼎(五)第4章 采薇(一)第1章 問鼎(七)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東門(六)第2章 黃雀(五)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賭局 六(上)第2章 黃雀(七)第1章 城南(六)第1章 秋分(六)第4章 功賊(四)第1章 城南(二)第3章 朝露(五)第4章 紅塵(一)第1章 賭局(八)第3章 東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