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問鼎(五)

“也只能如此了!”石瓚就像一顆泄光了水的豬尿泡,低頭耷拉腦袋的嘟囔。二人又小聲議論了一下當晚的值夜安排,然後草草吃了頓晚飯,各自去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天色還擦着黑的時候,石瓚就爬了起來,將手中僅有了百餘騎兵全派了出去,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探聽全部軍情。

見石瓚忙得團團轉,程名振也敢閒着。命人叫來伍天錫、王飛和韓葛生等,分別給他們指派任務。“葛生,你派幾個身手好的弟兄,每人三匹快馬,火速趕到平棘,讓段清把監視平棘的騎兵全撤下來,沿着官道大張旗鼓向北插。沿途能攜裹多少人就攜裹多少熱,把聲勢造得越大越好!”

“嗯!”韓葛生向來話不多,上前接過令箭,轉身而去。

沒等他離開。程名振又將目光轉向王飛,“你立刻點一千弟兄,去把拉車的牲口翻撿一遍。只要能騎着跑的,無論是騾子是馬還是驢子,全都單獨挑出來!”

王飛答應了一聲,也去執行命令。程名振咬了咬下脣,又將頭轉向伍天錫,“情況比咱們出征前預想的還糟糕。恐怕接下來即將有一場惡戰。老雄受了傷,他麾下的長槊手就全歸你指揮。再加上你的陌刀手,把咱們事先準備好的盔甲全穿上,到這個時候了,也沒必要隱藏實力了。能平安脫身才是正經!”

“嗯!”伍天錫用力點點頭。“開路的事情就交給我好了。寧可拼着性命不要,我也給大夥殺出一條血口子來!”

“還不光是爲咱們洺州營拼命的事兒!”程名振搖頭苦笑,“等王飛挑選完牲口,把最結實的牲口也全歸你。陌刀手和長槊手每人兩匹,一匹自己騎着,一匹馱兵刃。遇到敵軍,先快速衝到跟前,然後下馬而戰。”

“好!”伍天錫再度點頭,然後擡起眼睛來追問道:“不光爲了咱們洺州營,還爲了誰?石將軍的弟兄麼?讓他跟在咱們身後好了!”

“恐怕還得去救老竇!”程名振站起身,輕輕按了按伍天錫的肩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老竇若是死了,下一個恐怕就是咱們。況且你我都是老竇之臣,也不能眼睜睜看着他被人困死……”

話剛說了一半,外邊突然傳來一陣喧譁。二人同時扭頭,看見石瓚頂盔貫甲,氣急敗壞地跑了進來,“完蛋了,完蛋了,老竇真的敗了。被羅藝和李仲堅兩個聯手……”

“退向哪了?還是被人困了起來?”程名振立刻迎了上去,抓住石瓚的胳膊問道。

“這麼快,我怎麼可能知道。”石瓚疼得呲牙咧嘴,“趕緊鬆手,你小子怎麼突然變得這麼有力氣。我派出的斥候剛出城沒多遠,就遇到了一波逃難的嘍囉,是徐元朗手下的。據他們說,老竇昨天就敗了。連帶着高開道、楊公卿等人的兵馬全都搭了進去。他們這些人當時正在戰場外圍收集糧食,見機得快,才……”

“該殺!”伍天錫猛然恨恨地插了一句,嚇了石瓚一大跳。

轉頭看看伍天錫那幅結實的身板,石瓚很自然地收住了火氣。這個時候,他可不想因爲一點兒言語上的誤會再跟洺州營起了衝突,“的確該殺。但也虧了他們,才讓咱們及時得到了消息。具體老竇那邊敗到什麼程度,是僅僅兵敗潰退,還是已經丟了腦袋,他們幾個也不清楚。我已經命斥候再向北查探,不管五十里還是一百里,得到老竇的確切消息後立刻接力回報!”

“沒關係,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關鍵時刻,程名振反倒比石瓚這老江湖更有定力。“石大哥先坐下,在我這吃了早飯。等具體消息傳回來後,咱們再一起行動!”

“不了,不了,我得趕緊去準備準備!”石瓚立刻連連擺手,看到伍天錫臉上閃過了一絲輕蔑,他笑了笑,慚愧的解釋,“你們兩個別覺得我膽小。我得回去鎮住場子。如果這個時候不見了我,弟兄們肯定得亂起來。不過二位兄弟儘管放心,老石頭我肯定不會丟下你們自己逃命!”

“多謝石大哥高義!”程名振躬身,輕輕施了一禮,“危難時刻,大夥共同進退,活命的機會總是多些。廢話我就不多說了,請石大哥安撫好隊伍。一會兒如何行動,咱們商量着辦就是!”

“嗯,嗯!”已經完全亂了方寸的石瓚連連點頭。憑着過去的經驗,他本能地選擇了將自己的未來與程名振綁在一起。不爲別的,只憑着當年程名振敢領軍硬挑桑顯和的舉動,就值得他這樣做。在此前和此後,河北綠林道窩裡斗的情況多,公然對抗官軍的舉動卻少之又少。

此刻的永樂城內,竇建德兵敗的消息已然傳開,士卒、民壯很快就亂成了一鍋粥。誰都知道竇建德兵敗的消息意味着什麼,誰卻都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有機靈一點兒的民壯和心思不穩的嘍囉,便結夥偷了乾糧、兵器,衝向城門準備自尋出路。而守城門的士卒卻因爲沒得到上頭的將令,死活不肯放人離開。雙方面對面擠在一起,劍拔弩張。虧得石瓚和程名振的親兵聞訊及時趕到,纔在慘劇發生之前制止了這場內訌。

“奉石將軍命令,不是當兵的,儘管拿了乾糧離開。東城門已經打開了,都從那邊走!但是……”負責整頓秩序的是石瓚麾下一名親信,名叫石重,跟了他許多年,軍中素有一定威望。“吃糧當兵的,這個時候就別給老子耍奸。要麼面對面死在敵人刀下,要麼被綁了死在老子刀下,兩條道,你們自己選!”

“民壯可以離開。士卒迅速歸建,否則,以逃兵罪論處!”洺州營的軍官說話更爲直接,冷冰冰地丟下一句,然後便從腰間抽出了橫刀。

亂擠在一起的人羣見了如此陣仗,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吵嚷了片刻,慢慢散去。整整一個上午就在惶急不安中渡過,正午過後,兩支兵馬都做好了撤退準備。石瓚和程名振各帶心腹將領,聚集到了廢棄的縣衙內,以此爲中軍,共同商量下一步行動計劃。

根據斥候送回來的最新情報,竇家軍雖然受到了重大打擊,卻沒有全軍覆沒。因爲王伏寶突然拼死殺向了李仲堅的後背,牽制了博陵軍的一部分兵力,給竇家軍創造了一絲機會。善於審時度勢的竇建德就藉着這稍縱即逝的機會,毅然丟棄了在虎賁鐵騎踐踏下苦苦支撐的大半弟兄,帶着幕僚和後軍兵馬逃過了淶水。

將虎賁鐵騎甩開一段距離後,竇建德立刻命親信四下傳令。命所有隸屬於竇家軍的兵馬不惜一切代價,前往河間與他匯合。石瓚派出的斥候就是在一個半時辰前遇到了其中的某個傳令兵,才把竇家軍戰敗之後的詳細情況接力送了回來。

“王伏寶將軍呢?他情況怎麼樣,老竇的人說了嗎?”斥候剛剛彙報完了軍情,程名振立刻出言追問。

“好像也衝出來了。也可能是李仲堅故意放了他一條生路。反正王將軍現在正跟竇王爺一起,匆匆忙忙往雄縣方向撤!”斥候想了片刻,低聲迴應。

“王大哥沒事就好!”彷彿跟程名振心有靈犀般,石瓚輕輕鬆了口氣。“如同他有個三長兩短,我老石頭也沒臉再活下去了。竇王爺手中還有多兵力?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渡過滹沱河?”

“兵力大概還有五、六萬吧。據傳令的人說,竇家軍基本實力尚在!”斥候又猶豫了一下,臉上表情明顯露出了不相信的意味,“小的沒敢多問。小的估算,他們那個樣子,差不多需要兩天時間才能趕到雄縣,然後着手準備渡河。如果老竇什麼也不顧,獨自騎馬逃命的話,半天時間也就夠了!”

“行了,你下去休息吧!”石瓚擺擺手,命令斥候退下。然後將目光轉向程名振,“程兄弟……”

“恐怕還得再等等,派往南邊的斥候一直沒消息傳回來!”程名振搖了搖頭,不想倉促做出決定。

按照常理,派往南方查驗退路的斥候應該比派往北方打探消息的斥候更早一步回來纔是。他們到現在還沒有音訊,恐怕不是什麼好兆頭。石瓚心裡也很明白這個道理,點點頭,閉上眼睛苦等。

時間在煎熬中烏龜一樣慢慢爬過,又苦等了一個多時辰,外邊終於想起了一陣喧譁聲。“來了!”程名振和石瓚兩人同時睜開眼睛,站起身向門外張望。只見幾個洺州營弟兄攙扶着一個泥人,跌跌撞撞地滾了起來。不是石瓚派出的斥候,而是洺州營派往趙郡給段清送信的一名弟兄。

“南歸道路已斷。李老嫗麾下兩萬兵馬,正沿官道殺向清苑!”那名弟兄十分乾練,只用了一句話,便稟明瞭大夥急需的全部軍情。

“給段將軍的信送出去了麼?其他弟兄們呢?敵軍由何人領兵?”程名振三步兩步衝上前,扶住信使的手臂追問。

全身是泥漿的信使看了他一眼,難過地低下頭,喘息着道:“沒!弟兄們爲了掩護我,全戰死了。仇人姓李,打着隋左翊衛大將軍的旗號!”

“柴紹,他不是在山南麼?怎麼到河北來了!”話音剛落,石瓚也騰地一下竄了過來。作爲竇家軍高級將領之一,他多少對周邊勢力有所研究。而李淵麾下的另外一名得力臂膀,左翊衛大將軍柴紹,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人物。此人素以狡詐機變著稱,李家軍南下攻取京師時,曾經先與劉肇基合力破宋老生,然後又與史大奈一起擊敗桑顯和。風頭一時無兩。

按照竇家軍所掌握的情報,柴紹此刻應該正在隴西抵禦付吐谷渾人才對,誰曾想到李淵情急之下,居然拼着隴西不要,把這個殺星給調到了河北來!

“輿圖!”沒理會石瓚的咋呼,程名振拍了下信使的肩膀,然後低聲喝道。

左右親信聞令,立刻在地上展開一張羊皮地圖。程名振蹲下身去,抓起一支炭條,慢慢勾畫。很快,就連石瓚這從來不看輿圖的人都明白了,竇家軍眼下正處於什麼樣的惡劣態勢!東北側,李仲堅、羅藝二人節節進逼,將已經瀕臨潰敗的竇家軍一步步往滹沱河方向趕。而柴紹這支奇兵的目標,就是搶在竇建德渡河前一步,堵住通往河間郡城的退路。將竇家軍剩下的幾萬殘兵徹底困死在滹沱河、濡水之間的三角地上。

如果不能平安渡河,竇家軍唯一可以逃命的地方就是狐狸澱。而已經多年無人居住的狐狸澱,藏千把人可以,卻絕對養活不了幾萬大軍。一旦竇建德帶領殘兵敗將退進去,無糧無援之下,就很可能再也走出不來!

“這廝,好狠的心腸!”看完輿圖上的態勢,石瓚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以他的人生經驗可以預測,即便竇建德僥倖能從狐狸澱的沼澤地裡脫身,等他鑽出來的那一刻,李仲堅和羅藝、李淵三人早已重新瓜分完了河北。沒有任何憑依的竇建德,這輩子只能繼續做一個打家劫舍的流寇。哪天倒黴遇到了官軍,便會像張金稱一樣被一個無名之輩生擒活捉,成就對方的封侯之路!

“我要是李淵,也會這麼辦!”伍天錫走上前,低聲插了一句。“教頭,恐怕咱們的計劃還得變一變!”

“變,怎麼變?”石瓚聞言一愣,皺着眉頭詢問。沒得到南歸道路被封之前,他還在猶豫是否趕往雄縣與竇建德會師。三方兵力合攏在一處,平安撤回河間的把握會更多。而如今,敵軍包圍之勢漸成,會師等於去一起等死,不抓緊時間走,更待何時?

“嗯!”程名振皺着眉頭沉思。即便現在大夥押着糧草趕去與竇建德匯合,恐怕也難逃全軍覆滅的命運。但丟下竇建德獨自逃生,大夥也未必能多掙扎幾天。想要平安脫身,如今恐怕只有一個辦法。雖然危險,卻好過束手待斃。

“石兄,能否再相信我一次!”擡起頭來,他向石瓚鄭重請求。“咱們向這兒,也許還是一條活路!”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章 城南(二)第1章 秋分第4章 功賊(三)第3章 折柳(四)第4章 浮沉(四)第3章 浮華(四)第4章 騰淵(四)第3章 折柳(五)第4章 恩仇(二)第1章 城南(一)第3章 朝露(七)第3章 浮華(一)第1章 冬至(六中)第1章 賭局(一)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東門(八中)第1章 城南(三)第1章 問鼎(五)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秋分(五)第2章 逐鹿(四)第4章 浮沉(一)第1章 城南(十)第2章 崢嶸(二)第3章 東門(六)第1章 問鼎(三)第1章 秋分(中)第3章 飄絮(七)第2章 紫騮(二)第4章 騰淵(八)第4章 恩仇(五)第4章 恩仇(二)第4章 浮沉(五)第2章 紫騮(四)第1章 賭局(七)第1章 問鼎(八)第4章 采薇(一)第4章 采薇(一)第4章 騰淵(三)第3章 飄絮(二)第4章 采薇(三)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東門(四)第4章 浮沉(二)第1章 秋分(五)第2章 西顧(一)第4章 騰淵(一)第4章 采薇(三)第3章 賭局(二)第2章 崢嶸(二)第4章 紅塵(三)第3章 折柳(五)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朝露(十一)第5章 功賊(五)第2章 黃雀(七)第3章 浮華(五)第1章 問鼎(二)第4章 采薇(四)第2章 崢嶸(三)第4章 采薇(二)第4章 騰淵(四)第3章 飄絮(二)第3章 朝露(四)第2章 黃雀(五)第4章 浮沉(一)第1章 問鼎(一)第4章 功賊(一)第3章 賭局(五)第3章 朝露(八)第5章 采薇(五)第1章 問鼎(三)第2章 鶯柯(五)第2章 鶯柯(一)第1章 問鼎(三)第1章 城南(三)第1章 問鼎(五)第3章 浮華(五)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故人(三)第3章 朝露(七)第3章 折柳(三)第2章 紫騮(七)第2章 黃雀(三)第3章 朝露(二)第2章 黃雀(五)第1章 秋分第3章 東門(八中)第2章 逐鹿(二)第3章 賭局(一)第3章 賭局 六(上)第1章 冬至(七)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朝露(十)第4章 恩仇(八)第2章 黃雀(一)第2章 鶯柯(二)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飄絮(六)
第1章 城南(二)第1章 秋分第4章 功賊(三)第3章 折柳(四)第4章 浮沉(四)第3章 浮華(四)第4章 騰淵(四)第3章 折柳(五)第4章 恩仇(二)第1章 城南(一)第3章 朝露(七)第3章 浮華(一)第1章 冬至(六中)第1章 賭局(一)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東門(八中)第1章 城南(三)第1章 問鼎(五)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秋分(五)第2章 逐鹿(四)第4章 浮沉(一)第1章 城南(十)第2章 崢嶸(二)第3章 東門(六)第1章 問鼎(三)第1章 秋分(中)第3章 飄絮(七)第2章 紫騮(二)第4章 騰淵(八)第4章 恩仇(五)第4章 恩仇(二)第4章 浮沉(五)第2章 紫騮(四)第1章 賭局(七)第1章 問鼎(八)第4章 采薇(一)第4章 采薇(一)第4章 騰淵(三)第3章 飄絮(二)第4章 采薇(三)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東門(四)第4章 浮沉(二)第1章 秋分(五)第2章 西顧(一)第4章 騰淵(一)第4章 采薇(三)第3章 賭局(二)第2章 崢嶸(二)第4章 紅塵(三)第3章 折柳(五)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朝露(十一)第5章 功賊(五)第2章 黃雀(七)第3章 浮華(五)第1章 問鼎(二)第4章 采薇(四)第2章 崢嶸(三)第4章 采薇(二)第4章 騰淵(四)第3章 飄絮(二)第3章 朝露(四)第2章 黃雀(五)第4章 浮沉(一)第1章 問鼎(一)第4章 功賊(一)第3章 賭局(五)第3章 朝露(八)第5章 采薇(五)第1章 問鼎(三)第2章 鶯柯(五)第2章 鶯柯(一)第1章 問鼎(三)第1章 城南(三)第1章 問鼎(五)第3章 浮華(五)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故人(三)第3章 朝露(七)第3章 折柳(三)第2章 紫騮(七)第2章 黃雀(三)第3章 朝露(二)第2章 黃雀(五)第1章 秋分第3章 東門(八中)第2章 逐鹿(二)第3章 賭局(一)第3章 賭局 六(上)第1章 冬至(七)第4章 恩仇(二)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朝露(十)第4章 恩仇(八)第2章 黃雀(一)第2章 鶯柯(二)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飄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