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問鼎(六)

無論如何不能讓竇建德逃走!一邊督促着麾下弟兄抓緊時間趕路,左翊衛大將軍柴紹一邊在心裡對自己默默地講。無論對於李家軍,還是對於他自己而言,這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殺掉竇建德,李家則可以在原有博陵六郡的基礎上,一舉拿下整個河北。與此同時,他柴紹也可以得到一塊完全聽命於自己的封地,就像羅藝和李仲堅二人那樣,凡事自己做主,不用再仰人鼻息。?

天地良心爲證,柴紹沒有擁兵自重的打算。可目前這個不尷不尬的地位,也忒煎熬人了。同樣爲將,羅藝手中握着幽州的戰馬,李仲堅手裡握着博陵六郡的稅賦,即便是唐公的另外一個侄兒李孝恭,眼下也握着半個山南之地,要風有風,要雨得雨。唯獨他柴紹,論家世、名頭、戰功一樣也不比上述三個人差,卻連一塊可以自己養活自己的地盤都沒有,一切全得聽憑岳父李淵調撥。雖然說從起兵開始到現在,岳父老大人一直沒虧待過他。可畢竟有些話說起來很不好聽啊。人家都認爲,柴大將軍能有今天的地位,是夫憑妻貴,而不是憑着自己的真本事。\雖然他在李家起兵後曾經數次血戰,一幢幢功勞都是明擺着的,可偏偏那些喜歡嚼舌頭根子的傢伙都視而不見。?

想起某些人的嘴臉,怒火就在柴紹心裡邊燒。想當年,柴某人也是堂堂的世襲郡公,長安子弟眼裡的長眉大俠,監國太子身邊的千牛備身,怎麼就夫憑妻貴了?如果不是岳父李淵偷偷地造反,估計用不了太長時間,執金吾的職位便要落在自己身上。可惜,世事無常。正好好地過着日子的時候,岳父反了,作爲女婿的他除了逃離長安外別無選擇。屬於自己的功名富貴全都成了過眼雲煙。待新的富貴到手時,卻完全變得味道。?

被自己在逃難路上拋下的妻子,成了二十萬娘子軍的統帥,從此與自己形同陌路。岳父李淵和妻舅建成、世民沒少替雙方撮合,終是起不到任何效果。曾經有幾次,柴紹準備衝進娘子軍去重振夫綱,可看到妻子麾下將士們那一雙雙充滿鄙夷的眼睛,他又瞬間失去了全身的勇氣。?

是自己拋棄的婉兒,對不起自己的大俠之名。所以沒有權利再責怪婉兒什麼。可自己雖然曾經對不起婉兒,卻對得起整個李家!起兵以來,那一幢幢戰功就是明證。\爲了證明自己對李家有用,也爲了挽回妻子的心,柴紹幾乎改掉了身上所有的壞習慣。打起仗來像婉兒麾下那些綠林豪傑一樣不畏生死。可沒等他再度得到跟妻子面對面把話說清楚的機會,娘子軍已經不復存在了。?

面對着長安城外李家陵墓中的那座衣冠冢,柴紹才真正明白自己失去了什麼。先前李婉兒活着的時候,無論夫妻雙方是否形同陌路,無論外邊的人如何風言風語,他柴紹都是李氏家族的核心成員之一。即便沒任何功勞,即便天天混吃等死,也會隨着李氏家族的發展高升而平步青雲。而如今,他能憑藉的只剩下自己了。雖然李淵依舊對他十分寬厚,雖然建成、世民、元吉三兄弟已經拿他當好親戚,可柴紹知道,從現在開始,他必須學會選擇,學會站隊,學會與人爲善。一旦自己把握錯方向,下場也許連李家看門的的奴僕都不如!?

所以,他開始用盡一切手段積攢實力。用盡一切辦法表現自己。只要有戰鬥,便奮不顧身。光奮不顧身還不夠,羣雄逐鹿時代,有的是拿性命換取功名富貴的主兒。要想在幾十數百員將領中脫穎而出,不但要勇於作戰,而且要打得巧,打得有特色,打得駭人聽聞。\?

上述這些,柴紹全努力做到了。吐谷渾趁着李家主力受損時過來打秋風,他命屬下打開城門,躺在門口的氈子上看胡姬在萬馬軍前翩翩起舞。嚇得吐谷渾統帥不知所措,轉頭後退數十里。悍匪張弘降而復叛,他只帶着二十騎闖入張弘軍中,出其不意而斬之,舉其首而收其衆。還有去年彌勒教黃子皮作亂,半月內聚衆數萬。他隻身帶一壺箭前去平叛,連續三箭射翻三名據說有“金剛不壞之身”大佛,叛亂頃刻而平。?

這一幢幢,一件件帶有他柴紹特色的功勞,別人模仿不了,而掩蓋不掉。令他在李淵面前身價再度回穩。但柴紹不敢稍有懈怠,他收拾起世襲郡公的傲氣,與房玄齡、李靖、長孫無忌等區區小吏人平輩論交。他不顧對方的冷眼,跟劉肇基、李孝恭、慕容羅等人稱兄道弟。他甚至放棄了追究李婉兒爲何會戰死的念頭,從心裡到外表把娘子軍的覆滅當做是突厥人的罪孽。只爲了爲自己經營一套好人脈,以備將來之需。?

但這一切,依然不能令他感覺安全。\握在自己手裡的東西纔是最真實的,有本之木,總比水中浮萍更經得起風浪。所以,這次河北遇險,柴紹又主動向李淵請纓,帶着麾下將士千里迢迢地趕了過來。不爲別的,只爲李淵曾經答應,無論誰能擒殺竇建德,都會授予其一個清河大總管的職位。按大隋舊制,大總管可以自行開府建衙。取得了大總管之位,他就不必再處處受制於人。此外,一旦能代替李家統治河北南部各郡,他就可以與李仲堅重新建立彼此的關係,在朝野中互相引以爲支援。?

所以,竇建德必須死。他的腦袋非但關乎李家的帝王基業,還關係着柴紹自己的功名富貴。爲此,柴紹不惜在穿過井陘關後,督促麾下士卒以一日七十里的速度急行軍。只用了三天,就從太行山下一直殺到了博陵郡治所鮮虞。然後用一日一夜時間攻破城牆,屠盡竇建德留下的守軍。緊接着,就馬不停蹄地沿着官道殺向清苑,誓不肯讓竇建德的腦袋落入他人之手!?

“大將軍,弟兄們都走不動了,您看……!”歸德將軍史大奈策馬上前,附在柴紹的耳邊低聲請示。?

“誰說的?!哪個帶的頭?”柴紹眉頭一擰,瞬間從沉思中驚醒。\“來人……”?

饒是自幼見慣了殺伐,奚族特勤史大奈對着柴紹依然有種脊背生寒之感(注1)。發覺頂頭上司語氣不善,趕緊換了一幅討好的笑臉,低聲解釋:“沒人帶頭。但弟兄們真的走不動了。從五天前到現在,大夥就沒正經休息過……”?

柴紹看了他一眼,咬着牙下令:“來人,傳令下去,讓弟兄們互相攙扶着趕路。擅自離隊者斬。偷奸耍滑,耽誤行軍的者,斬。叫苦叫累,大聲喧譁者,斬!胡言亂語,擾亂軍心者,也斬!”?

“諾!”傳令兵從柴紹手中接過令旗,飛馳而去。轉瞬之後,隊伍中就響起了軍紀官的大喊聲,“互相攙扶着趕路。擅自離隊者斬。偷奸耍滑,耽誤行軍者,斬。叫苦叫累,大聲喧譁者,斬!……”?

“大將軍!”史大奈登時氣得臉色鐵青。雖然他是奉命來給柴紹做副手,可他以往的戰績半點不比對方差。如果不是因爲自己出身於塞外,而對方是唐王的女婿,左翊衛大將軍的位置還說不定由誰來坐呢?可這世道,偏偏是小人容易得志,連自家的老婆都要丟棄的主兒,偏偏爬到了很多真豪傑的頭上。\身邊還有一大堆人天天郡公長,郡公短,大拍此人馬屁,好像只要出身好些,無論做什麼齷齪事都是應該的般。?

“慈不掌兵!”柴紹猜到史大奈會不高興,笑了笑,沉聲提醒,“如果能及時趕到高陽,把竇建德堵在滹沱河以西,他們這幾天受的罪,老子肯定會有所補償。可如果讓今天探路那夥人搶了先手,非但他們免不了傷亡慘重,你我估計也少不了要親自提刀陷陣!”?

提起上午時遇到的那夥來歷不明的流寇,史大奈心中就是一凜。追隨唐王起兵以來,他也曾經歷過許多大陣仗,卻從沒見過那麼不怕死的人。僅僅是十餘騎,居然敢在兩萬大軍面前且戰且退。如果不是柴紹斷然命令他的親衛營出手,估計一時半會兒還真拿不下他們。可儘管如此,也讓其中一個人逃了出去。按正常戰馬奔跑速度估算,那個漏網之魚此刻已經逃到了百里之外,早就將自己所在這支“隋軍”的消息送到了敵人之手。?

由於沒能逃走的流寇都力戰而亡,所以至今大夥還不清楚這些流寇是誰的部下。\對方此時駐紮在哪,手裡有多大實力,是不是跟竇建德一路,這些詳細軍情也一概無從得知。唯一讓史大奈清楚的就是,腳下的官道不會再是一條坦途。敵軍隨時都可能在前方殺出來,隨時都可能阻斷自己的去路。?

想到這兒,他心中的火氣漸漸熄滅,衝着柴紹拱了拱手,低聲說道:“謝大將軍指點。屬下愚鈍,一時沒想到那麼多!”?

“你懂得愛護士卒,也是好的!”柴紹笑了笑,換了幅柔和的口吻說道,“但我麾下這些弟兄,與你麾下那些弟兄略有不同。這幾年仗打下來,他們已經都習慣了我的風格。所以,你和你的弟兄還是遷就我一下。等打完了這仗,我再親自把盞向大夥賠罪!”?

一個巴掌加一個甜棗,打得史大奈一點兒脾氣都沒有,只好又拱了拱手,笑着迴應:“大將軍客氣了!既然調到大將軍麾下,理應接受大將軍節制纔對。”?

“什麼節制不節制的。你我俱在唐王麾下稱臣,話說得那麼見外做什麼?”柴紹在馬背上伸了個懶腰,非常隨意地說道:“我也就是沾了祖上的光,得了唐王賞識,所以才讓你暫時屈居我的帳下。\往後老哥你指日高升,說不定哪天我還要給你做副將,聽你號令呢!”?

“嗯,不敢,史,末將不敢!”史大奈彷彿全身上下的衣服都被人剝了個精光,滿臉通紅,在馬背上長揖施禮,“大將軍真的言重了。能在大將軍帳下奔走,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真的?”柴紹伸出手中皮鞭,只是輕輕一託,就托住了可史大奈胳膊,望着對方的眼睛追問。?

史大奈本是胡人,肚子裡哪有世家子弟那麼多彎彎繞。臉色登時愈發紅潤,頂着着滿腦門的汗珠迴應道:“真的,十足十的真。如果史某,不,如果屬下今後敢有半點對大將軍不敬之處,就請大將軍拿我正軍法。屬下肯定不敢反抗,也肯定沒有怨言!”?

“那倒不至於。你老史乃唐王的臂膀,我可不敢隨隨便便拿你怎樣!”柴紹笑着一收胳膊,登時把史大奈又閃了個趔趄。“但咱們兩個既然有幸爲袍澤,就要生死與共。如果柴某有做的不妥的地方,煩勞史兄給擔待一二。當然,如果你史老哥有什麼麻煩,做兄弟的我也肯定給你兜着!”?

“那是,那是!”史大奈連聲迴應,心裡再不敢對柴紹有半點輕蔑之意。\甭說對方這顆百孔玲瓏心讓他又敬又畏,就憑對方剛纔輕描淡寫間流露出來的高明武藝,也讓他史大奈不敢不低頭拜服。奚人以狼爲神,狼羣中以強者爲尊。武藝高強,心機又足夠深沉的柴紹,無疑是這兩萬多人中的最強者。所以,他史大奈理當受對方差遣。?

談笑間壓服了史大奈,柴紹心情非常舒暢。用手向不遠處奔騰的濡水河指了指,笑着補充道:“人的潛力幾乎是無限的。剛纔不還都喊累麼?你看,馬上就要渡過濡水了,也沒一個人掉隊!只要過了前面這條河……”?

話說了一半,他突然靜了下來。兩眼直勾勾地盯住河對岸,一眨不眨。但是,此刻對岸什麼都沒有,只能看見河畔的蘆葦在風中搖曳。或疏,或密,高高低低,與遠處的藍天白雲遙遙相映。?

“柴秀和,帶騎兵靠近河岸,沿岸搶佔渡口和橋樑!”沒等史大奈看出端倪,柴紹扯開嗓子發出一聲吶喊。?

走在隊伍前面的兩千多名騎兵立刻抖動繮繩,風馳電掣般衝了出去。\騰起的煙塵遮天蔽日,嗆得行進中的步卒們幾乎無法呼吸。煙塵中,淒厲的號角聲猶如龍吟,“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然後是柴紹身邊傳令兵的齊聲吶喊,“全體加速,沿着河岸般急行。掉隊者在史大奈將軍旗下集結,慢慢追趕主力。加速,搶佔渡口和木橋,敵軍就在河對岸!”?

整支大軍轟然而動,就像一支巨大的百足蟲般呼嘯着前進。數以千計的士卒從隊伍中掉了出來,茫然不知所依。待周圍的煙塵慢慢消散後,他們才發現官道旁邊豎起了一面將旗。歸德將軍史大奈滿身黃土,站在將旗下,望着河對岸一動不動。?

河對岸有什麼?掉了隊的士卒們這纔想起柴紹的命令全部內容,舉着脖頸向對岸張望。透過搖曳的蘆葦,他們也看到一道煙塵騰空而起,幾乎與自己這邊騎兵同樣的速度,由西向東,沿着河岸飛奔。?

“是流寇!”有人低聲驚呼,一邊叫喊,一邊用手揉自己的眼睛。?

的確是流寇。所有人都看見了。一夥不知道從何而來,隸屬於誰麾下的流寇,正在河對岸與李家軍並肩而行。很顯然,在柴大將軍發現他們的同時,他們也發現了李家軍。所以,人和馬都壓榨出了最後的潛力,唯恐落後對岸半步。轟隆隆,轟隆隆,馬蹄聲距離河岸越來越近,隔着一條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轟隆隆,轟隆隆,在兩岸騎兵的交相擠壓下,原本平靜的河水猛然竄起一道道波浪,半空中相互撞擊,飛花碎玉。?

“他們去阻擊柴大將軍了!”有人繼續低聲驚呼。在有限的行伍歲月裡,他們從沒見過任何流寇居然有如此大的膽子,敢於跟官軍面對面硬撼。雖然眼下他們這支官軍也只是聽奉李家號令兒不是朝廷。可訓練、裝備還有將領的本事,無一爲流寇能比!?

“他們速度可真快!”有人不顧身邊耳目衆多,悄聲讚歎。這樣膽大,這樣行動迅速的流寇,他們都是第一次見。心中充滿了驚詫和佩服。?

聽着周圍亂七八糟的議論,史大奈心裡猛然騰起了一股無名業火,“嚷嚷什麼嚷嚷,趕緊整隊。柴大將軍已經去搶渡橋了,讓老子來管你們這羣廢物。今天就是爬,你們也給老子爬到橋上去!否則,休怪老子不客氣!”?

也許是被對岸的流寇激起了心中的血氣,掉隊的士卒們雖然捱了罵,卻沒人敢跟史大奈喊冤。在幾名低級軍官的指揮下,乖乖地整成了兩隊。然後跟在史大奈身後,小跑着去追趕主力。?

無奈大夥的體力畢竟有限,氣喘吁吁的跑動中,他們看到主力留下的煙塵越去越遠。他們看到對岸騰起的煙塵漸漸消融。他們看到前方的天空中,無數野鳥被兩岸的兵馬驚飛,呼啦啦遮斷整個天空。?

很久很久之後,他們聽見了一聲嗚咽的號角,然後看見頭頂滿天的雲朵,被身後的殘陽染得通紅,通紅。?

注1:史大奈出身於塞外,據說爲奚族。亦有一說爲突厥族。在投靠李淵之前,擁有阿史那家族授予的特勤封爵。?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4章 騰淵(一)第2章 黃雀(七)第2章 崢嶸(一)第1章 問鼎(九)第1章 秋分(五)第3章 飄絮(六)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逐鹿(四)第2章 崢嶸(四)第1章 賭局(六)第3章 折柳(一)第2章 紫騮(六)第4章 浮沉(一)引子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飄絮(四)第1章 問鼎(四)第1章 賭局(六)第3章 朝露(八)第1章 城南(二)第3章 朝露(十)第1章 城南(八)第1章 冬至(七)第2章 黃雀(三)第3章 朝露(三)第4章 功賊(二)第4章 紅塵(四)第1章 冬至(六上)第3章 東門(八)第4章 采薇(二)第4章 騰淵(六)第2章 黃雀(三)第1章 賭局(三)第4章 騰淵(一)第2章 黃雀(七)第2章 鶯柯(五)第1章 問鼎(四)第3章 東門(七)第2章 西顧(四)第3章 東門(四)第4章 采薇(四)第2章 故人(二)第3章 朝露(十一)第1章 賭局(三)第3章 東門(二)第2章 紫騮(四)第4章 紅塵(三)第3章 東門(九)第4章 恩仇(四)第1章 賭局(五)第3章 浮華(四)第3章 東門(六)第3章 東門(七)第4章 浮沉(二)第1章 秋分(五)第1章 冬至(一)第3章 東門(二)第1章 城南(五)第3章 朝露(六)第4章 騰淵(七)第1章 冬至(六)第3章 浮華(六)第4章 紅塵(一)第5章 采薇(六)第1章 賭局(二)第2章 鶯柯(五)第1章 問鼎(七)第4章 恩仇(三)第3章 飄絮(二)第1章 問鼎(九)第4章 浮沉(一)第3章 朝露(二)第1章 秋分(一)第4章 恩仇(一)第2章 紫騮(一)第1章 秋分(一)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采薇(二)第3章 東門(九)第3章 飄絮(三)第3章 朝露(六)第2章 黃雀(三)第3章 賭局(三)第2章 紫騮(二)第3章 東門(七)第4章 浮沉(四)第1章 問鼎(七)第1章 賭局(六)第4章 故人(四)第1章 秋分(一)第2章 逐鹿(五)第3章 朝露(八)第1章 秋分(中)第4章 采薇(一)第3章 飄絮(六)第3章 朝露(一)第2章 逐鹿(二)第1章 秋分(二)第1章 問鼎(四)第2章 崢嶸(二)
第4章 騰淵(一)第2章 黃雀(七)第2章 崢嶸(一)第1章 問鼎(九)第1章 秋分(五)第3章 飄絮(六)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逐鹿(四)第2章 崢嶸(四)第1章 賭局(六)第3章 折柳(一)第2章 紫騮(六)第4章 浮沉(一)引子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飄絮(四)第1章 問鼎(四)第1章 賭局(六)第3章 朝露(八)第1章 城南(二)第3章 朝露(十)第1章 城南(八)第1章 冬至(七)第2章 黃雀(三)第3章 朝露(三)第4章 功賊(二)第4章 紅塵(四)第1章 冬至(六上)第3章 東門(八)第4章 采薇(二)第4章 騰淵(六)第2章 黃雀(三)第1章 賭局(三)第4章 騰淵(一)第2章 黃雀(七)第2章 鶯柯(五)第1章 問鼎(四)第3章 東門(七)第2章 西顧(四)第3章 東門(四)第4章 采薇(四)第2章 故人(二)第3章 朝露(十一)第1章 賭局(三)第3章 東門(二)第2章 紫騮(四)第4章 紅塵(三)第3章 東門(九)第4章 恩仇(四)第1章 賭局(五)第3章 浮華(四)第3章 東門(六)第3章 東門(七)第4章 浮沉(二)第1章 秋分(五)第1章 冬至(一)第3章 東門(二)第1章 城南(五)第3章 朝露(六)第4章 騰淵(七)第1章 冬至(六)第3章 浮華(六)第4章 紅塵(一)第5章 采薇(六)第1章 賭局(二)第2章 鶯柯(五)第1章 問鼎(七)第4章 恩仇(三)第3章 飄絮(二)第1章 問鼎(九)第4章 浮沉(一)第3章 朝露(二)第1章 秋分(一)第4章 恩仇(一)第2章 紫騮(一)第1章 秋分(一)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采薇(二)第3章 東門(九)第3章 飄絮(三)第3章 朝露(六)第2章 黃雀(三)第3章 賭局(三)第2章 紫騮(二)第3章 東門(七)第4章 浮沉(四)第1章 問鼎(七)第1章 賭局(六)第4章 故人(四)第1章 秋分(一)第2章 逐鹿(五)第3章 朝露(八)第1章 秋分(中)第4章 采薇(一)第3章 飄絮(六)第3章 朝露(一)第2章 逐鹿(二)第1章 秋分(二)第1章 問鼎(四)第2章 崢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