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采薇(一)

天一直是陰沉沉的,稀稀拉拉雪粒順着風飄下,沒完沒了。

土地還沒有完全被凍透,寒氣和地下積蓄的熱氣攪在一起,讓田野間黑一塊,白一塊,斑斑駁駁。白的地方,自然是沒有完全融化的積雪。而在雪野中呈黑褐色的地方,卻不僅僅是泥潭。偶爾是被燒焦的房屋,偶爾是被拋棄的帳篷,最多的,則是凍死的屍體。

那些屍體不僅僅來自被洗劫一空的難民,還有極大一部分,是掉了隊,沒人收攏的嘍囉兵。半個月前,他們曾經在這片土地上肆意縱橫,而如今,他們卻都成了喪家的野狗,無論哪支勢力碰到,都恨不得上前痛打一番。

郡兵、鄉勇還有地方豪強的莊丁。原本跟綠林好漢們稱兄道弟的,或曾經被綠林好漢們殺得望風而逃的,一下子都變得勇敢起來。成羣結隊,神出鬼沒,想盡一切辦法對潰退下來的嘍囉兵們盡心劫殺。而綠林好漢們卻不敢停下來迎戰,在北方那淺灰色雲層後,總好像隱藏着一股武裝到牙齒的官軍。他們騎術精湛、訓練有素。他們催枯拉朽般將張金稱麾下近二十萬大軍殺得聞名喪膽,他們讓江湖豪傑們再也不敢向北迴頭。

實際上,當日跟隨張金稱一道被擊潰的嘍囉只有其嫡系的六萬多衆。其他的當時要麼被張金稱派往別處攻城掠地,要麼現風緊立即扯呼逃走。但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他們都沒膽子再跟張金稱匯合了。

“傻瓜纔會跟程小九似的!”從渝縣潰敗下來的老江湖雷萬年向泥坑中吐了口濃痰,罵罵咧咧地道。他這回可是被張金稱給坑苦了,本來帶着兩萬多人馬前去投奔,以爲至少能撈個大將軍噹噹。誰料大將軍沒當成,麾下的弟兄卻因爲聽說了張錦程潰敗的消息,呼啦啦連夜逃走了一小半。混亂之際,渝縣縣丞黃仁恭又帶領麾下的鄉勇和鄰近幾個堡寨的莊丁主動出擊,打得雷大當家從漳北逃到了漳南,一直奔高唐才停下來喘氣兒。

一回頭,他現自己手下的弟兄只跟上來兩千多。剩下的要麼在逃亡途中卷着財物偷偷溜走了,要麼被各地豪強自組織起來的鄉勇給活捉了去。眼下得到博陵大總管李旭撐腰的豪強們可不像半個月前那樣爭先恐後地上門來拍“好漢爺們”的馬屁。凡是落在他們手裡的嘍囉,要麼臉上被刺了字,做一輩子奴隸。要麼一刀砍死,將腦袋送到博陵大總管手裡邀功。據說狗屁皇帝楊廣爲了酬謝李大將軍的救命之功,光沒添名字的官職告身就批給了姓李的厚厚一疊。砍幾個流賊的腦袋交上去,想當文官就能當文官,想當武將就能當武將。反正,李仲堅那人厚道,肯定不會給上門投奔的人什麼虧吃!

這些江湖傳言不可盡信,但雷萬年也不敢完全不信。據他在潰敗路上打聽到的小道消息,棗強縣四楞山的二當家喬小鬼兒,就是聯合身邊的幾個親信,砍了大當家王九德的腦袋,親手送到博陵軍中做了投名狀。而姓李的不但非常大方地赦免了他們幾個以往犯下的罪行,並且保舉喬小鬼兒做了致果校尉。那可是貨真價實的正七品啊,比雷萬年老家的縣太爺還高半級呢!據說除了賞金之外,喬小鬼兒等每人還得了六十畝的職分田。不但徹底洗白了身份,這輩子和下輩子的花銷都用不愁了。

自從得到這個消息後,雷萬年就覺得身邊的那幾個親信看向自己的目光總是怪怪的。論江湖上的地位和名頭,他雷老虎可是比王叫驢高出了不止一點半點兒,倘若把腦袋交到李仲堅手裡,恐怕至少能換個六品校尉做吧?再往上爬幾步,就是遊騎將軍了。這年頭,誰要是穿身將軍衣裳回家,他的祖墳上都得冒青煙。

每當想到自己這條命的價值,雷萬年就又是恐懼,又是自豪。他不願意自己成爲別人向上爬的投名狀,所以睡覺時都緊緊地抱着刀。冰冷的刀鋒和與刀鋒同樣冰冷的心情令他夜夜輾轉反側,以至於每天早晨都恨不得自己在睡夢中已經死掉,從此不必再受這分煎熬。但經歷了一整天的長途跋涉後,到了晚上,他又開始珍惜生命的可貴。於是,刀鋒又成爲他唯一信得過的同伴,抱着它,繼續承受生命的煎熬。

都是被怪張金稱這個不長眼睛傢伙給害的!睡不着覺的時候,雷萬年一遍遍總結自己落入困境的原因。每總結一遍,他現自己對張金稱的恨意就加深一層。相反,他倒不恨朝廷派往河北坐鎮的李大將軍。雖然小半個月以來,已經風聞有十幾支響噹噹的綠林綹子,直接或間接毀滅在此人手裡。

雷萬年之所以恨張金稱,是因爲他覺得張金稱不長眼睛。你說你好端端的招惹誰不成,幹嘛非要去招惹那個李仲堅。據說那位爺曾經單槍匹馬在高句麗人的百萬大軍中殺了個幾進幾齣,一個人救下了三十萬東征將士。你張金稱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麼德行,居然敢去撩撥人家李大將軍虎鬚。這回美了吧,不但把自己麾下的弟兄全搭了進去,還把河北道的幾十家綠林好漢也全給坑了。

至於張金稱是不是事先得知李仲堅到了信都?是不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雷萬年不想去考慮。他的道理很簡單,既然你張金稱想做河北道綠林的總瓢把子,還要面南背北,就得承擔起替大夥指條正道的責任。既然你張金稱這回把大夥都給帶到溝裡去了,那麼,啥廢話也不用講,你張金稱肯定不是當皇帝的命兒,咱也不跟着你一條道走到黑。從此各過各的,誰也別說認識誰。

懷着與雷萬年類似想法的綠林豪傑不在少數,跟他遭遇類似的綠林豪傑也不在少數。總之,自從信都一戰潰敗後,河北道綠林豪傑的命運,就像大夥頭頂上的天氣般,要多悽慘有多悽慘。部衆們紛紛逃走,各地郡兵藉機追殺,偶爾停下來喘口氣,還要時刻提防着自己手下人會不會承受得住升官財的誘惑。大夥唯一可以慶幸的是,此刻張金稱沒跟自己走在一起。否則,李仲堅一旦追上來,誰有本事擋得住他傾力一擊?

當然,沒跟張金稱走在一起,同時也意味着大夥失去了砍下張金稱的人頭,取而代之,或將其賣給李仲堅的機會。不過,令人非常詫異的是,那個平時並不受張金稱待見的程小九,居然到現在還沒將張金稱給做掉。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李仲堅明知道張金稱此刻就躲在程名振的洺州軍中,居然沒有派兵追殺。任由着程名振從信都一路退到了經城,又從經城向鉅鹿縣退去。

由鉅鹿縣再向東,可就進入了鉅鹿澤範圍了。此地乃張金稱的老巢,一旦其回到巢穴中,可就是虎歸深山,龍入大海。說不定,幾年之後便能再拉起一支像模像樣的隊伍,屆時,很多人就不得不爲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付出代價了。

但事實總是出乎人的意料,在鉅鹿縣逗留了三天後,張金稱居然沒有直接回澤地,而是跟程名振等人一起,緩緩向平恩縣轉進。“程小九準備挾天子以令諸侯?”“程小九不怕引火燒身?”聽到傳言,江湖豪傑們再度議論紛紛。誰也無法猜測到那個行事低調的年青人,心裡到底藏着什麼打算。

“聽說張金稱對程小九有救命之恩!”也有個別豪傑爲程名振的作爲挑起大拇指。但他們旋即給自己招來了一堆白眼。這年頭,救命之恩值得了幾個錢?豪傑們嘴巴上不說,心裡卻誰都明白,所謂江湖義氣,所謂同生共死的誓言,都是說着糊弄人的。真正以義氣爲先的傢伙,在綠林中絕對活不過兩年以上。大夥都經歷過單純的時候,大夥的眼睛和心臟早就被江湖中的血雨腥風染得漆黑。

到了十二月底,也就是年根兒上,終於有人打聽到了程名振收留張金稱的真正原因。搶在張金稱回到鉅鹿澤之前半步,高士達大當家派往鉅鹿澤的心腹,也就是鉅鹿澤八當家盧方元突然難。憑着及時從戰場中撤下來的殘部,他驅逐了澤地中支持張金稱的親信,重新豎起了大旗。而張金稱自從敗給李仲堅後,便日日嘔血不止。聽聞老巢被佔,當場又吐血盈鬥,旋即昏迷不醒。程名振和郝老刀等人無奈,只好先帶着張大當家回平恩修養。期待着等張金稱的傷勢恢復了,再重新尋找奪回鉅鹿澤的機會。

但李仲堅爲什麼沒有追殺張金稱呢?江湖上還是沒有確定答案。一說是當日他跟張金稱有舊,所以看在往日的交情上特地放了張金稱一馬。一說是他到了博陵後,根基不穩,所以暫時顧不上繼續找綠林豪傑們的麻煩。還有一種讓人非常氣憤,但無可奈何的說法,那就是,李仲堅根本就沒把綠林豪傑們放在眼裡。他之所以向張金稱難,是因爲張金稱的實力足夠大,值得他出一次手。至於河北綠林道的其他英雄,人家李仲堅根本沒看上,派兵前來征剿的話,不怕豪傑們跑得快,而是怕對不起自家的名頭。

第3章 飄絮(二)第3章 賭局(四)第1章 冬至(六中)第3章 飄絮(三)第2章 逐鹿(三)第2章 紫騮(五)第1章 問鼎(八)第2章 黃雀(七)第4章 恩仇(三)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賭局(二)第1章 秋分(五)第4章 騰淵(四)第2章 鶯柯(二)第3章 折柳(一)第5章 采薇(五)第1章 冬至(三)第2章 逐鹿(一)第3章 折柳(三)第1章 冬至(四)第1章 問鼎(九)第3章 飄絮(三)第3章 折柳(二)第2章 崢嶸(一)第2章 紫騮(六)第1章 冬至(四)第4章 紅塵(五)第4章 恩仇(七)第1章 冬至(五)第1章 冬至(七)第4章 功賊(三)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朝露(二)第3章 朝露(九)第3章 東門(五)第4章 采薇(二)第4章 紅塵(五)第1章 冬至(二)第4章 恩仇(四)第2章 逐鹿(四)第1章 冬至(二)第3章 東門(七)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折柳(四)第1章 城南(八)第1章 賭局(二)第3章 賭局(一)第2章 黃雀(六)第2章 黃雀(三中)第2章 鶯柯(七)第3章 飄絮(三)第1章 冬至(二)第3章 賭局(三)第4章 恩仇(二)第2章 紫騮(二)第3章 東門(三)第1章 問鼎(六)第5章 采薇(五)第2章 黃雀(二)第1章 城南(十)第1章 城南(一)第2章 黃雀(六)第1章 城南(三)第4章 恩仇(七)第4章 騰淵(八)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朝露(四)第1章 城南(十)第6章 功賊(六)第4章 采薇(三)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黃雀(三中)第1章 秋分(二)第2章 紫騮(一)第2章 黃雀(七)第3章 朝露(三)第1章 冬至(一)第2章 崢嶸(二)第3章 東門(十)第2章 鶯柯(三)第3章 朝露(一)第1章 秋分(四)第3章 折柳(三)第2章 朝露(二)第4章 恩仇(四)第1章 冬至(四)第3章 賭局(二)第3章 飄絮(三)第1章 秋分(六)第2章 西顧第2章 逐鹿(五)第2章 逐鹿(三)第3章 浮華(一)第1章 問鼎(三)第4章 采薇(二)第3章 折柳(一)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賭局(五)第4章 功賊(二)第3章 東門(九)
第3章 飄絮(二)第3章 賭局(四)第1章 冬至(六中)第3章 飄絮(三)第2章 逐鹿(三)第2章 紫騮(五)第1章 問鼎(八)第2章 黃雀(七)第4章 恩仇(三)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賭局(二)第1章 秋分(五)第4章 騰淵(四)第2章 鶯柯(二)第3章 折柳(一)第5章 采薇(五)第1章 冬至(三)第2章 逐鹿(一)第3章 折柳(三)第1章 冬至(四)第1章 問鼎(九)第3章 飄絮(三)第3章 折柳(二)第2章 崢嶸(一)第2章 紫騮(六)第1章 冬至(四)第4章 紅塵(五)第4章 恩仇(七)第1章 冬至(五)第1章 冬至(七)第4章 功賊(三)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朝露(二)第3章 朝露(九)第3章 東門(五)第4章 采薇(二)第4章 紅塵(五)第1章 冬至(二)第4章 恩仇(四)第2章 逐鹿(四)第1章 冬至(二)第3章 東門(七)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折柳(四)第1章 城南(八)第1章 賭局(二)第3章 賭局(一)第2章 黃雀(六)第2章 黃雀(三中)第2章 鶯柯(七)第3章 飄絮(三)第1章 冬至(二)第3章 賭局(三)第4章 恩仇(二)第2章 紫騮(二)第3章 東門(三)第1章 問鼎(六)第5章 采薇(五)第2章 黃雀(二)第1章 城南(十)第1章 城南(一)第2章 黃雀(六)第1章 城南(三)第4章 恩仇(七)第4章 騰淵(八)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朝露(四)第1章 城南(十)第6章 功賊(六)第4章 采薇(三)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黃雀(三中)第1章 秋分(二)第2章 紫騮(一)第2章 黃雀(七)第3章 朝露(三)第1章 冬至(一)第2章 崢嶸(二)第3章 東門(十)第2章 鶯柯(三)第3章 朝露(一)第1章 秋分(四)第3章 折柳(三)第2章 朝露(二)第4章 恩仇(四)第1章 冬至(四)第3章 賭局(二)第3章 飄絮(三)第1章 秋分(六)第2章 西顧第2章 逐鹿(五)第2章 逐鹿(三)第3章 浮華(一)第1章 問鼎(三)第4章 采薇(二)第3章 折柳(一)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賭局(五)第4章 功賊(二)第3章 東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