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

在糜暘回到大廳內後,他便轉身對着身後的丁封言道:

「讓樊醫前去診治李嚴。」

丁封聽到糜暘的話後,明顯的愣了一下。

丁封日夜不離糜暘身邊,他當然知道糜暘口中說的樊醫指的是誰。

那人正是華佗高徒樊阿。

原本樊阿是關羽身邊的貼身醫官,關羽病死後,糜暘便將樊阿招到身邊引爲侍奉。

作爲華佗的高徒,樊阿以善鍼灸聞名於世,但這並不代表他治療外傷不在行。

只是相比於師父華佗,他在這道上自謙「不精通」而已。

丁封是知道樊阿的醫術及他在糜暘心中的地位的,糜暘願意派樊阿去救治李嚴,這就說明他並不想李嚴死。

可要是不想李嚴死的話,剛纔糜暘爲何要下那麼重的手呢?

糜暘見丁封呈現一副cpU燒了的遲滯模樣,他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不過他也沒向丁封多做解釋,只是進一步催促道:

「還不快去!」

在糜暘的催促下,丁封這纔對着糜暘一拜後,趕緊朝外走去。

當丁封離開大廳中後,還跟隨在糜暘身後的,就只剩下了鄧芝、陳到、丁奉、石苞、州泰幾人。

他們剛纔也是聽到了,糜暘對丁封的吩咐的。

只是嘛,他們心中透明,臉上卻當做沒聽到一般。

隨後待衆臣落座後,坐在主座上的糜暘,就笑着說道:

「昨日孤收到了兩個情報。」

「其中一個情報,是從長安送來的。

情報中說,衛將軍已經率軍抵達玉門關。

而就在衛將軍剛剛到達玉門關時,就有一些西域小國派使者來,表達出願意內附的想法。」

聽完糜暘說的情報後,廳內的衆人臉上都流露出笑意。

他們齊齊起身對着糜暘言道:

「爲大司馬賀,爲大漢賀!」

糜暘所說的第一個情報,無疑是關於西征的最新進展的。

而還未等趙雲的西征大軍進入西域,就有一些西域國家表達出要投降的意願,這足以預示出漢軍接下來的西征行動,會比預期中更順利上不少。

不過衆人祝賀歸祝賀,臉上卻沒有多少豔羨的神色。

畢竟相比於開疆擴土的事業,他們正在做的一統天下的大業,更能讓人心潮澎湃。

在衆臣慶賀完後,糜暘笑着擺手讓他們重新坐下。

待衆臣坐下後,糜暘讓廳內的侍從,拿出一份奏報輪流給在座的衆臣觀看。

最先看到那封奏報的,正是鎮東將軍陳到。

而隨着目光在那份奏報上的流動,陳到原本沉穩的神色消失不見,他臉上浮現了震驚的神色。

不止陳到如此,就是鄧芝,石苞,丁奉等人看完奏報中的內容後,他們的神色也大多是以震驚爲主。

震驚之餘,下意識間鄧芝就脫口而出道:

「莫不是有人泄露了機密?」

鄧芝的推斷,很快引起衆臣的深思。

可糜暘在聽完鄧芝的推斷後,卻搖搖頭說道:

「非也。」

這份奏報究竟是什麼內容呢?竟會引得衆臣有這麼大的反應。

原來這份奏報的內容,是關於陸遜那一日在建鄴大朝會中的獻策。

最重要的是,就在幾日前,糜暘纔剛剛跟衆臣商議,初步定下了東征的方略。

那個方略,主體可概括爲八個字:「積蓄國力,恩澤人心。」

對於糜暘的這條東征方略,鄧芝等人之前可是都

讚不絕口的。

可讓鄧芝、陳到等人沒想到的是,這方略還未開始真正的實施呢,就出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大變故。

陸遜的獻策,條條都在針對預防着糜暘的東征方略。

就像是陸遜提前知道了糜暘的想法一般。

這詭異的一點,足以引起鄧芝等人的震驚,也足以引起鄧芝等人的懷疑。

不過糜暘卻知道,陸遜能有那番策略,絕不是有人泄密的緣故。

原因有二。

第一個原因是糜暘之所以會知道陸遜獻策的全部內容,乃是有着周魴在。

而周魴也在密信中說的很清楚了,陸遜的獻策早於糜暘蒞臨江陵的時間。

第二個原因嘛,說起來就更簡單了。

身爲穿越者的糜暘,比當世人任何人,都瞭解且相信陸遜的能力。

以陸遜的才能,他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得出對東吳來說最佳的策略的。

當然在鄧芝等人面前,糜暘說明的肯定是第一個原因。

而在聽完糜暘的解釋後,鄧芝等人更加感到震驚了。

若是在被泄密的情況下,陸遜有着針對性的方略,那是說明自身內部出了問題,這一點倒不算棘手。

好好搜查下,總能找出那個內鬼。

可實際情況並不是。

這就在無形中證明了一點:陸遜與糜暘所見略同。

只是糜暘是誰?

多年來百戰百勝,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將大漢捧上覆興軌道的名將。

能與糜暘所見略同,看來陸遜這人,能力定不可小覷。

想到這時,在座的衆臣臉上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

沒想到自周瑜死後,江東還能出這等英傑,那孫一舟運氣的確可以。

不過陸遜或可稱爲英傑,然在座的衆臣,又豈是碌碌之輩乎?

鄧芝率先反應過來,對着糜暘進言道:

「大司馬,今陸伯言既有所針對,那我等是否要相應的轉變下方略?」

雖說陸遜的見識超出了鄧芝的意料,可鄧芝知道,一味的擔憂是沒用的。

既然東吳方面有所防備,那他們也應該相應轉換下策略。

鄧芝的進言,引起了陳到、丁奉、州泰等人的贊同。

因爲鄧芝所言,是正常情況下的應對方法。

可衆臣中,卻有一人當衆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不可!」

一道堅定的聲音,吸引了鄧芝等人的注意。

他們紛紛將目光投向那人,發現那人正是石苞。

糜暘也被石苞的這聲反對給吸引,他眼角帶笑的看向石苞問道:

「仲容有什麼想法,儘管說來。」

得到糜暘的允許後,石苞直接站起身來,對着鄧芝問道:

「敢問刺史,當初刺史爲何會同意大司馬的東征方略?」

石苞此話一出,鄧芝瞬間一怔。

他望着身前面容姣好的石苞,思索了一番答道:

「自是因爲大司馬之東征方略,上合天時,中體國情,下迎人心之緣故。」

鄧芝不解石苞,爲何會問出一個這麼簡單的問題。

而讓鄧芝更不解的是,他察覺到石苞在聽完他的回答後,臉上露出了笑容。

「然也!

大司馬之東征方略,可謂最佳。

然既是最佳,又爲何要更改?

只是爲了,不讓陸伯言得逞乎?」

石苞的反問,瞬間將鄧芝給噎住。

同時也讓

鄧芝,思索了起來。

見到鄧芝的思索之色後,石苞趁熱打鐵的說道:

「何謂大略?

大略者,爲國立足之本也。

一國立足之本,最應該考慮的是,當是本國的國情,絕非是敵國是否有所防備。

況且敵國愈加防備,就愈說明,他們懼怕大司馬的東征方略。

若我等貿然捨棄上佳方略而不用,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損失,也會讓敵國白白得一大利!

誠然,在敵國有所防備下,大司馬之東征方略,要想收到效果會比預期中難上許多。

可世間事,本難多易少,況一統之事乎?

我少年時曾爲打鐵匠,聖人之言我知道的並不多。

但我卻知道,凡是愈難鍛造的鐵器,一旦打磨出來,卻越是銳利!」

石苞的話音剛落,大廳中就傳來一聲讚賞。

「說的好!」

發出這聲讚賞的,正是一直未明確表露態度的糜暘。

糜暘毫不掩飾地,用欣賞的目光看着石苞。

在章武初年,石苞就從鄴城南下投奔他。

鄴城至荊州,何止千里之遙?

而石苞對自己的心意,又何止千鈞之重呢?

只是可惜的是,在過去的幾年間,石苞一直未曾得到過什麼立功機會。

這讓石苞的名聲一直不顯。

要知道石苞的好友鄧艾,現今都已經是一郡太守,折衝將軍了。

而石苞別說與鄧艾比了,他的名聲,地位就是連州泰都比不上。

換做常人,心中也許會有所怨言。

但石苞並沒有。

石苞不僅沒有怨言,反而是愈發盡心盡力的,爲糜暘辦好每一件差事。

石苞這樣的態度,糜暘一直看在眼中。

「聽聞北人多言:「石仲容,姣無雙。」

但孤今日要將這句話,修改一下了。

石仲容,量無雙!」

「石仲容,姣無雙」這句讚語,說的是石苞英俊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而糜暘修改後的讚語,卻是在形容石苞的器量,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步。

相比於兩句讚語,很明顯糜暘的那一句,更讓石苞感到欣喜及受寵若驚。

石苞連忙欠身表示不敢接受糜暘的讚譽。

只是糜暘這人有個毛病,與劉備是一模一樣的。

那就是他要是喜歡一個人,那就會特別喜歡。

糜暘起身來到石苞身前,指着他對着在座的衆臣說道:

「爾等名望,地位俱在仲容之上,可爲何就沒有仲容的這般見識?

當年我率數千士卒守備公安時,都尚且不懼江東的十萬大軍。

更何況現在情勢,乃攻守易形也?」

「陸伯言這個人,孤是知道他很有能力的。

你們以爲,孤與陸伯言之間,尚未開戰嗎?

孤今日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孤與他之間的戰爭,在今日孤揮舞藤條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孤倒要看看,他接下來會如何出招!」

...

「大將軍!」

一聲驚呼,將陸遜從滿是案牘的案上驚醒。

當陸遜清醒過來,發現是朱桓在案前呼喚着他。

「休穆,發生什麼事了?」

陸遜看到朱桓的臉上,有着焦急的神色,他便下意識地問道。

而朱桓在看到陸遜一臉疲憊的模樣後,他的眼神中有着不忍之色。

自從孫權將吳國的軍政大權,都交到陸遜的手中後,陸遜秉着殫精竭慮的態度,一刻都未曾放鬆下來過。

繁多的雜務,讓陸遜多日來一直處於勞累的境況中。

只有在偶爾的間隙,陸遜纔會趴在案上小憩會。

朱桓是知道這一點的,而按照以往的情況,朱桓通常不會選擇在這種時候打擾陸遜。

只是今日的事情有些緊急,讓他想着要趕緊彙報給陸遜。

對着陸遜一拜後,朱桓開口說道:

「荊州內,那些與我軍有利益往來的將率,竟在短短數日之間,全都掐斷了與我軍的聯絡渠道。

我軍的好些使者,還被荊州的將率斬殺,以示來日不相聯繫之態度。」

聽到朱桓的稟報後,陸遜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他有些狐疑地問道:

「是全部?」

面對陸遜的疑惑,朱桓果斷的答道:

「是全部!」

朱桓的這句話,讓陸遜思索一番後,笑了出來。

「是糜子晟出手了嗎?」

「嗯。」

輕應一聲後,朱桓就將他打探到的情報,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朱桓說的正是,糜暘當衆鞭打李嚴,及與荊州衆將約法三章之事。

聽完朱桓的彙報後,陸遜的笑意越來越盛。

「好個糜子晟。」

「竟以一招約法三章,就破壞了我的數年苦心經營。」

陸遜口中說的數年經營是什麼呢?

正是他通過利益,與不少荊州將率暗中來往之事。

陸遜是江東的世家大族,當年糜芳與江東衆世家「合作共贏」之事,陸遜不可能一點都不知道。

而在公安之戰後,陸遜也通過一些證據,反推出那一夜一些江東將領的異常原因所在。

同爲世家大族,陸遜做不出舉告的行爲。

但以陸遜的聰慧,他很快就想出了一個更好的辦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世上又哪裡有聖人在呢?

是人都有私心。

藉助着這一點,加上江東的國力支持,數年來陸遜通過利益,與不少荊州的臣子,將率有着利益上的牽扯。

當然當初爲了不讓張飛發現,對於這一件事,陸遜一直是採取的循序漸進的方式。

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陸遜是知道的。

而按照原本的進度發展下去,再過數年,就是陸遜收網的時候了。

可沒想到的是,糜暘來到荊州還未多久,就通過一下下鞭打,將陸遜數年的謀劃給鞭的煙消雲散。

朱桓見陸遜還能笑得出來,他不由地急道:

「大將軍,這都什麼時候了,我們不能讓數年的經營,白白毀於一旦呀!」

似乎是朱桓急切的語氣,影響到了陸遜,陸遜點了點頭說道:

「那就開戰吧!」

陸遜此話一出,朱桓本要脫口而出的「好」字,直接被堵在了喉嚨間。

開戰?

大將軍是要攻打荊州嗎?

這......

大將軍不會是沒睡醒吧!

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章 糜暘獻策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8章 關羽之憂第22章 出獄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章 父子對質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章 江陵城中第10章 三駁潘濬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4章 父子對質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
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章 糜暘獻策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8章 關羽之憂第22章 出獄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4章 父子對質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章 江陵城中第10章 三駁潘濬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4章 父子對質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