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

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

許都,皇城中。

鎮西將軍曹真率領着上千虎豹騎,正在皇城中四處御馬信步。

漢建安元年,曹操以“洛陽殘破”爲由力主天子劉協遷都於許縣,自那以後許縣改稱許都。

許都分爲內外兩城,內城,專供天子劉協及宮妃居住,因此許都內城又稱爲皇城。

而在內城之外,曹操又增建了外城,作爲文武官員的居住地。

隨着曹操勢力的不斷擴張,許都亦在不斷擴建中。

在曹操定魏國王都於鄴城之前,許都經過擴張後,外城是內城的五倍。

而內城中亦修建了許多宮殿,例如景福殿、承光殿、永始臺、毓秀臺等。

在曹操多年的擴建之下,許都面貌大變,已經完全具備帝都的氣派。

但是曹真看着眼前經過曹操擴建後的許都皇宮,他腦海中總是不自覺的回想起,去年他所見過的雒陽宮殿。

相比於雒陽城中的宮殿,饒是許都皇宮經過多次擴建,亦遠遠不能與雒陽城中的宮殿相比擬。

甚至許都整座城池與雒陽相比,亦是遠遠不如。

太小了。

中國自古有兩都,能與雒陽相比擬的只有長安而已。

而唯有定都在這兩座城池之中,才能稱得上華夏王朝正統。

怪不得大王在稱帝后,想遷都雒陽。

在曹丕繼承魏王之位後,他當即任命曹真爲鎮西將軍。

本來曹丕是打算讓曹真都督雍、涼諸軍事的,但考慮到稱帝在即,中軍需有人掌管,所以他便暫時沒有讓曹真前去上任。

在這種情況下,曹丕才任命夏侯楙爲安西將軍,以作權宜之計。

曹丕知道夏侯楙沒有軍略之才,但夏侯楙有治生之才。

在曹丕的構想中,西北軍事以後的格局將會是以曹真爲主帥,統率大軍直面益州的劉備大軍。

而夏侯楙就負責坐鎮長安,籌集糧草軍械,保證前線的軍需充足。

曹真與夏侯楙二人都是他的心腹,而且這副安排又能互補長短,是曹丕最理想的西北格局。

在上千虎豹騎的護衛下,曹真肆無忌憚的在皇城中四處打量着。

在以往曹操在世時,因爲名義上曹操還是漢臣,所以以前在曹真入許都覲見天子劉協時,曹真只能面子上保持着,對漢天子劉協的“敬畏”與對皇城的“恭敬”。

但如今,曹丕改天換日之舉已經進入流程之中,曹真無須再隱藏他對大漢的真實態度了。

看着皇城四處插着的大漢絳紅色旗幟,曹真眼神中流露出不屑一顧的態度。

這天下的紅色,他已經看膩了,早該換一換了。

在上千虎豹騎中,因爲他們都是魏臣,所以打的都是“魏”的旗幟,而“魏”的旗幟乃是黃色的。

在曹丕漸漸有稱帝之意流露出來後,特別是“九品官人法”開始放到明面上討論之後,許多名儒大臣紛紛私下向曹丕進言。

他們建議曹丕可以仿照唐虞舊例實行禪讓,並且建議曹丕按照五德終始理論,魏朝應該選擇土德。

曹丕自幼熟讀經書典籍,代表朝代更替的五德相生相剋之說,他自然也知道。

所以在收到那些名臣大儒的上奏後,曹丕深以爲然。

雖然目前還未改朝換代,但既然曹丕已有稱帝之意,那麼相應的一切準備亦已經提上日程。

例如這一面面黃色的“魏”氏旗幟。

土德尚黃。

或許這一切都不被記載在史書當中,但當歷史走到這一步時,那麼一切的發展與準備,其實都在順理成章的暗中進行着。

皇城之中,不僅有曹真及上千虎豹騎,還有着許多衛戍皇城的甲士,以及忙碌的宮娥小黃門們。

但他們在看到與皇城中的一片紅,格格不入的那一抹黃色時,他們全都嚇得低下頭,不敢直視,更不敢有所聯想。

在許都中,會對這大逆不道的一幕進行阻止的人,他們的鮮血在多年以前就已經灑在了,目前曹真馬蹄下的宮道之上了。

建安五年、建安十四年、建安二十三年的三場大屠殺,就在劉協的寢殿景福殿外進行。

在那三場大屠殺之中,無數忠於漢室的大臣,紛紛死在這景福殿的宮道上。

在景福殿之外的衛士與宮娥小黃門中,還有不少當年大屠殺事件的親見者。

甚至他們的腦海中,有時依然會迴盪起那句無數大臣臨死發出的怒吼:

“曹操,汝此舉與董賊何異!”

無數忠臣喪命在天子劉協眼前,無數熱血灑在天子劉協的腳下。

這一幕幕慘狀早就將天子劉協的所有反抗心理都擊碎,更爲曹真今日的舉動提供了底氣。

曹真望着眼前的那座景福殿,他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希望你能識相!

在幽深靜謐的景福殿之中,有一些臣子正跪在天子劉協的身前,向劉協闡述着利害關係。

當今天下名義上的主人,漢天子劉協看着眼前他往日之中都不認識的小臣,面目一片淡然。

劉協出生於光和四年,今年四十歲。

劉協於建安元年爲曹操迎至許都,自此他在許都中度過了二十五年的生活。

雖然說劉協少時遭亂,幾乎身隕,但他自從被曹操迎至許都以來,生活條件已經得到改善。

這二十五年來,劉協美酒佳餚不缺,錦繡服飾有餘。

但就是在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下來,年紀方纔四十的劉協反而已經滿頭銀髮,猶如一位老者。

這是因爲劉協長期生活在,精神高度緊繃的環境中。

在以往的歲月中,劉協甚至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被曹操一刀斃命。

在這樣的精神壓力下,劉協的心力已經枯竭了。

那些跪在劉協身前的小臣,還在喋喋不休的爲劉協分析着當今的局勢。

但在分析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察覺御座上的劉協一句迴應都沒有,他們的臉上顯露了憤怒之色。

他們不再掩飾,直接站起身來,其中一位小臣直接趨步至劉協身前,用手指着他的鼻子問道:

“陛下何意?不願禪讓乎?”

這位小臣的臉上浮現了憤怒之色,好像劉協不是天子,是他犯了錯的子侄一般。

劉協坐在御座上,看着眼前這位他甚至都不知道名字的臣子,竟然敢手指着他質問,他的臉上依舊是一片淡然。

在往常,這樣身份低微,名聲淺薄的臣子甚至都沒有覲見他的資格,但可惜現在不是往常了。

劉協知道曹丕派這些無人知曉的小臣來,是爲了給自己留條退路。

一旦他威逼禪讓的舉動有什麼意外發生,那他可以將一切的責任都推到這些小臣身上,怪他們擅作主張,將自己完全從這件事中摘出去。

這位小臣的憤怒,並沒有讓劉協動怒或者懼怕。

在以往的歲月中,曹操的憤怒與殘忍他都見識過多少了,這時他豈會懼怕這位小臣的威脅呢?

儘管不懼怕,但劉協亦沒想着反抗。

他以前試着反抗過。

建安五年時,他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

董承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

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株連者無數。

後來有議郎趙彥曾爲他陳述時局對策,曹操聽說後就將趙彥殺死。

那些事件,讓他對曹操發出了一句質問:

“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

建安十九年時,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誅殺曹操的密謀敗露。

曹操要挾他廢黜伏皇后,並代他寫好了廢黜伏皇后的詔書。

接着曹操派御史大夫郗慮拿着詔書,同尚書令華歆一起帶兵包圍皇宮搜捕皇后。

伏皇后藏到宮中的夾牆裡,被華歆硬生生拖出。

伏皇后披頭散髮赤腳走出,向他哭訴求救道:“不能復相活邪?”

那時他就看透一切的說道:“我亦不知命在何時!”

隨後伏皇后被活生生幽禁而死,他與伏皇后所生的兩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殺,伏氏宗族百餘人被處死。

也許自那日起,他就開始在等死了吧。

至於皇位,是他能決定的嗎?

面對着小臣的咄咄相逼,劉協回想起當年有一位大臣,恭敬地跪在殿中寬慰着他:

“陛下,有臣在一日,大漢就不會亡。”

可是現在,荀公不在了呀。

腦海中回想起那人的忠貞謙讓,劉協臉上第一次動容,他望着空曠再無旁人的整座大殿,終於開口說出了他的第一句話。

“魏王可自爲也。”

在劉協說出這句話後,大殿中的這幾位小臣大喜。

他們趕緊朝着殿外跑去,將這個好消息稟報給殿外等候的曹真。

隨着那幾位小臣的離開,劉協想站起身來,但因爲心神的動盪,他腳下一滑,重重跌坐在了御座之下。

劉協知道當他說出那句話時,代表着大漢四百年的國祚就要在他手中斷絕。

但他能有什麼辦法!

他身旁的侍中、尚書、謁者全都是忠誠曹丕的人,就算他不同意,這些人亦能用他的口吻寫一封華麗的禪位詔書傳檄天下!

曹丕派人來詢問他的意見,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就算他哪怕是死了,曹丕亦有辦法讓他的死訊在成功禪位之後再公佈。

隨着身軀撞擊到御座上的憑几,劉協口中不禁發出聲聲嗚鳴。

劉協的內心不如他表面那般平靜。

因爲不讓殿外的人聽到有異常,劉協很快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他怕自己發出哭聲,被殿外監視他的人所察覺到。

縱算在自己的寢殿之中,劉協都不能隨意的宣泄着自己的情感。

因爲他只是曹操父子的玩物,玩物是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的。

但隨着劉協的雙手掩蓋,劉協嗚鳴聲在大殿之中還是不可控制的響起。

因爲劉協內心中的悲憤與痛哭是無法控制的。

儘管這一天他早有預料,亦做好了所有準備,但當這一日真的到來時,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還是一瞬間侵襲了劉協的心扉。

在劉協坐在御座上哭泣的時候,殿外走進一位相貌靚麗的宮裝婦人,她是劉協的皇后曹節。

曹節是曹操的女兒,在伏皇后被曹操處死後,曹節就在曹操的安排下成爲了劉協的皇后。

只是儘管曹節雖然是曹操的女兒,但自從她成爲劉協的皇后後便對劉協忠心不二,完全盡到了一位妻子的責任。

在曹節進入殿內後,她看到劉協坐在御座上掩面而泣,她趕忙上前關心地詢問劉協發生了何事。

在曹節的詢問之下,劉協將剛剛發生的事告知給了曹節。

“朕,朕要成爲劉氏的罪人了!”

曹節在知道剛纔發生了什麼事後,她靚麗的臉上瞬間浮現怒色。

怪不得剛剛曹真要特地將她支開,原來是爲了這大逆不道的事。

曹節憤怒之下就要出去找曹真理論,但她的身軀卻被劉協緊緊攔住,劉協雙目通紅,他看着曹節搖頭說道:“我不想再有人爲我這個廢物喪命。”

“死的人已經夠多了。”

劉協的眼神中似有哀求,看到這一幕,曹節心中同情大盛,她暫時打消了離去的念頭。

曹節緊緊握住劉協的手,她想說出一些安慰的話,但想了半天,她一時之間什麼話都沒說出來。

斷絕她夫家社稷的是她的親兄長,這讓她能怎麼寬慰。

看着劉協淚流滿面的樣子,曹節最後只能柔聲說道:“漢中王還在,陛下無須太過憂心。”

在聽到曹節提起劉備後,悲哭萎靡的劉協好似一下子來了精神,他讓曹節取來一件衣服。

見劉協要一件衣服,曹節會意,她取來了她的一件內服。

在曹節取來她的內服後,劉協連忙接過這件內服,這件內服上有着他往日中視作生命的東西。

只見劉協在取來曹節的內服之後,他將內服展開放在御座之上。

而後他看起上面的一篇表文,這片表文正是劉備的《漢中王勸進表》。

建安二十四年秋,劉備手下衆臣勸諫劉備進位漢中王,並上表天子,請他批准。

曹操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並沒有阻止劉備的上表,因爲他覺得這封表文,正好可以讓劉協認清劉備的真面目。

但與曹操想像不同的是,劉協在得到這封表文後,他並沒有發怒。

他不介意劉備稱王,反而他在看到劉備的勢力越來越大後,他有的是開心。

因爲這代表着,漢室還有希望。

只是當時在看完這封表文後,劉協擔心引起曹操的忌憚,便將《漢中王勸進表》抄錄在曹節的內服之上,而後將那封劉備親自上奏的表文,還給了曹操的使者。

之所以要抄錄在曹節的內服上,乃是因爲曹操的人,不敢搜查曹節而已。

劉協跪坐在御座上,他的手指在身前的這封表文上不停滑動。

看着《漢中王勸進表》中的每個字,劉協的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

當劉協的手指劃到“董齊六軍,糾合同盟,掃滅凶逆”這十二個字上時,劉協的眼中再次留下了淚水。

劉協淚水一滴滴落在那幾個字上,瞬間將那幾個字浸溼。

皇叔,朕無能。

大漢的天下,就要靠你了。

務必,務必要守護住大漢的赤色!

(本章完)

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4章 父子對質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請假一日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
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25章 于禁跪伏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4章 父子對質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請假一日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