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

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

屯田制分爲軍屯、民屯和商屯三種。

屯田始於漢武帝時西域屯田,那時爲軍屯。

但漢武帝乃至漢靈帝時期的屯田,都只限於避免從異地長途運輸糧食,解決邊境守備軍隊之需,並不作爲一種正式的經濟和社會制度。

最早提出將屯田當做一種社會與經濟制度的是曹操麾下的棗祗,此外還有韓浩。

早在隨曹操鎮壓黃巾軍餘部時,棗祗就對亦戰亦耕、兵農合一的做法產生了極大興趣。

建安元年,曹操擊敗了潁川汝南的黃巾軍,奪得了一大批耕牛、農具和勞動力。

棗祗建議曹操利用這些農具,在許昌一帶開墾土地,實行屯田,以解決糧食問題。

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任命他爲屯田都尉,全權負責屯田事宜。

棗祗首先將荒蕪的無主農田收歸國家所有,將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軍隊的編制編成組。

由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

屯田實施的第一年,就得糧食百萬斛。

曹操於是下令郡國各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後來又接受棗祗的建議,下令軍隊屯田,屯田制從此得到廣泛推行。

曹操不斷整合軍屯與民屯,在各地設立田官專門負責屯田。

屯田制逐步確立後,成爲了北方政權的錢糧收入來源,同時也解決了屯田軍民本身的生計。

但是屯田制亦有着極大的弊端,屯田制的剝削極重,屯田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則更加艱苦。

曹操後期,屯田剝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達官 8 民 2 的程度,這還是明面上的數據,實際上的數據更爲令人心寒,這引起了大量屯田民的逃亡和反抗。

最重要的是,大量屯田土地不斷被門閥豪族所侵佔,大量屯田客因爲不堪辛苦,依附於衆多門閥豪族。

爲經歷過戰亂洗禮的中原門閥士族的壯大,提供了堅實的土壤。

歷史上司馬師能陰養三千死士,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這屯田制。

這也是爲何政略大才諸葛亮,一直不在荊州與益州如曹操一般,大規模推廣屯田的原因之一。

而身爲屯田戶一員的鄧艾,雖然他往日裡辛勤勞作,但因爲官府及世家的剝削,導致他一年中收入的糧草極少,僅僅堪堪保證他與鄧母不餓死而已。

因爲沒有多餘的糧草,他沒有辦法將糧草當做錢財,引來醫者爲他母親治病,所以他先來尋負責襄城屯田一切事宜的典農都尉。

屯田戶不入正常戶籍,所以曹操特地設置典農都尉掌管屯田區的生產、民政和田租,即爲該區的行政長官。

襄城的典農都尉名郭達,乃是潁川郭氏的一名世家子弟。

因門蔭關係,他受到一些潁川士族的推舉,成爲了負責襄城一地的典農都尉。

典農都尉的官署真正是在襄城的縣城中,但爲了管理方便,所以在襄城外的屯田區中,亦有一種簡易的官署讓郭達辦公。

因爲春耕將近,所以郭達近日來都在屯田區中的官署中辦公。

郭達從一名丞相僚屬中接過蔣濟代曹操發的命令,他在看完後心中立馬有了大概的人選。

只是數千屯田戶的籍貫,在襄城縣城中的案牘中存放,具體的名單他還得回襄城中後才能整理出。

既然暫時整理不出名單,郭達就在襄城外的官署中與蔣濟派來的丞相僚屬一同飲酒。

郭達出身潁川陽翟郭氏,而這名僚屬亦是出身北地士族,士族與士族之間,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

就在郭達與這名丞相僚屬相談甚歡的時候,門外的小吏來報,說是鄧艾請求接見。

郭達見小吏說鄧艾來了,他下意識的眉頭一皺。

之前有一位縣中長者,推薦鄧艾擔任典農都尉學士。

但郭達卻覺得鄧艾出身貧寒且有口吃,故而將其派去看守稻草。

在鄧艾擔當看守稻草的小吏以來,一直勤懇任事,但郭達還是天然的對其不喜歡。

今丞相府徵召汝潁一代的原先屬於荊州的屯田戶南下,鄧艾一家已經在郭達的名單中。

只是今日丞相府的命令一下達,鄧艾就來請求接見,難不成他是提前得知了這個消息前來求情的?

郭達陰沉着臉,令小吏喚鄧艾進來。

陽翟郭氏出身的郭達自小學習律法,御下嚴酷,他亦知道曹操乃是嚴法之人。

若是鄧艾今日真爲此而來,他必須要好好懲治一番,好在這名丞相僚屬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沒準就會獲得一個進身之階。

鄧艾焦急的等在門外,見小吏出來告知他可以入內了,擔憂鄧母安危的鄧艾也不等小吏帶路,立馬就着急忙慌的衝入了官署之中。

鄧艾輕車熟路來到郭達的辦公場所,他剛一進門就發現此刻在郭達身邊,還有一位衣着不凡的文吏。

但他這時憂急鄧母病情,也沒心情思考那人來歷,他到郭達身前後,就立馬跪倒在郭達身前,口中求道:

“艾,艾,拜見都尉。”

“艾,艾想向都尉藉助些錢財,醫治老母。”

因爲心情焦急,鄧艾甚至不依照尋常禮儀,不等郭達主動詢問,他便將自己的來意直接道出。

而郭達旁的那位丞相僚屬,見鄧艾衣衫破爛,他心中已經起了幾分輕視。

他又聽到鄧艾竟然有口吃,而且還是爲了借錢而來,他心中對鄧艾不禁更加鄙夷。

一聲來自他口中的哂笑傳到郭達的耳中。

這讓郭達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尷尬起來。

剛纔小吏稟報鄧艾求見時,已經言明瞭鄧艾的典農都尉學士的身份。

典農都尉學士算是郭達的直屬僚吏,今這名丞相僚屬對鄧艾進行嘲笑,不也是在嘲笑他郭達無識人之明,竟然讓鄧艾這樣的人擔任典農都尉學士一職嗎?

好面子的郭達因爲羞怒,他氣的一手拍在身前的桌案上,對着鄧艾大喝道:

“你不好好看守稻庫,反而擅離職守來吾面前求取錢財,真是肆意至極!”

面對郭達的喝問,鄧艾並沒有被嚇到。

他跪在地上向郭達繼續求道:“家母病重,還請都尉伸以援手。”

“今日所借錢財,艾日後必百倍償還。”

聽到鄧艾這麼說,因爲他磕磕絆絆的話語,加上他所說的大話,令那名丞相僚屬臉上的嘲笑之意更濃。

這是哪裡來的庶民,也太自視甚高了。

鄧艾纔不管別人是否在嘲笑他,反正他已經習慣了。

他只是面容焦慮,滿懷期待得看向郭達。

但在貴人面前被拂了面子的郭達,哪裡會去管鄧艾老母的安危,他對着鄧艾繼續厲聲言道:

“方纔魏王已經下達鈞令,命當初從荊北遷來的爾等,立即再啓程返回荊北。”

“汝回去收拾一下,剋日出發吧。”

聽到郭達如此說,鄧艾猶如晴天霹靂。

他的老母還在染病當中,怎麼能再次承受千里跋涉之苦。

因此他爲了老母安危,低下了他的頭顱,對着郭達不停叩首道:“還請都尉開恩,老母病重,不宜遠行。”

“若要我返回荊北,還懇請都尉等家中老母痊癒之後再說。”

因爲心中的焦慮擔憂,鄧艾這時的言語更加磕絆,而早就對鄧艾心有不滿的郭達,哪裡還會再聽鄧艾言語。

郭達充滿寒意的聲音傳到鄧艾耳中。

“這是大王下的鈞令,難不成你想違抗不成?”

“速速退下收拾,莫要耽誤行程,否則吾必以軍法治你!”

本來還在不停叩首的鄧艾,滿面求情之色的他,在聽到郭達的這句話後,他瞬間止住了叩首的舉動。

他放在地上的雙掌因爲心中的憤怒,逐漸握緊在一起。

鄧艾想起了這麼多年以來他所受的欺壓,羞辱,想起了每次分發糧食時都尉的剋扣。

要不是郭達之前剋扣糧食,以他往日的勤勉,哪裡他會缺糧!

他雙掌已經握成了雙拳,手指上的指甲因爲他的用力,已經陷在了他掌心的肉中。

掌心傳來的疼痛,令鄧艾保持着最後一絲的冷靜。

他的雙眼從地上擡起,看向了眼前那高坐在臺階上的郭達,郭達鄙夷的眼神落在了他的眼中,他又看向了,郭達身旁的那名臉帶嘲笑的丞相僚屬。

他們總是這麼高高在上,他們總是這麼衣冠楚楚,他們總是這麼冷漠無情。

就因爲自己現在無權無勢,就要如螻蟻一般任由他們拿捏嗎?

他已經將他母親的情況詳細告知了,爲何不能通融?

他們是在逼他的母親去死。

想到此,鄧艾心中的憤怒已經達到頂點。

但他這時看到了郭達身邊的衛士,他強壓住內心的憤怒,他讓自己保持着最後一絲理智。

鄧艾也不再求郭達,也沒有做出什麼衝動的舉動,最後他只是默默起身,他拖着沉重的腳步朝着外面一步步走去。

郭達看着鄧艾離去的背影,雖然鄧艾的衣衫依舊那麼破舊,但他的身軀卻突然好似挺拔了起來。

郭達從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絲危險。

只是這種荒謬的想法,很快被他驅散。

一介口吃庶民,能有什麼本事對其造成危險?

這次南下,他能不能堅持到荊北還不一定。

數日後,一支被郭達挑選出的民衆隊伍開始南下,這支隊伍中,大多都是老弱婦孺。

屯田戶中,不是沒有青壯,只是大部分青壯,都被潁川的世家暗中瓜分了而已。

在這支南下的隊伍中,鄧艾找來一輛小車,親自推着他染病的老母,蹣跚南下。

在邁出潁川地界之後,鄧艾扭頭看向了那代表華夏正統的中原之地。

他眼中流露出了恨意。

當年要我北,今日要我南,總有一日,我要爾等南北俱失!

在襄陽城外的一處曠野之上,糜暘正與關平、張苞幾人正在大批的北下民衆當中尋找兵源。

不久前,法正的兒子法邈從蜀中趕來,將法正的棺槨親自護送回蜀中。

守靈結束的糜暘暫息悲哀之心,將精力都放在正事之上。

而目前對糜暘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儘快補齊他的士卒。

之前糜暘被劉備任命爲偏將軍,可轄兵一萬,且允許糜暘隨意徵召兵源。

一萬大軍的兵源並不好找。

在公安時,那些跟隨糜暘浴血奮戰的公安士卒,糜暘是肯定要加入自己的麾下的。

因爲那些士卒,經歷過嚴酷的戰火洗禮,又因爲跟隨糜暘共同守衛公安,糜暘的威信已經深深映入了他們的心中。

這樣的士卒對糜暘來說,是他最好的嫡系人馬。

只是原先的公安士卒,經過連番大戰,損失不小,剩下的一半又原本是關平的士卒,所以最後能夠真正從屬於糜暘的,不過千餘之數。

還剩近九千的兵源,需要糜暘自己去尋找。

因爲目前在荊北,所以糜暘將目光放在了這次南下的衆多民衆當中。

不得不說,爲了置換回那數萬魏軍俘虜,曹操這次下的血本夠大。

就在這段時間內,魏軍就陸續押運着不少民衆南下,前後幾次加起來,足有數萬之衆。

而按照與馬良交接的蔣濟的說法,後續還有不少民衆正在南下中。

那數萬民衆在漢水進行交接後,就由漢軍押到襄陽城下。

數萬民衆在記錄好戶籍之後,就在馬良的安排下,有的開始內遷,有的就留在荊北。

全部打亂處理。

這一點是防止魏軍居心不良。

看着那烏泱泱面黃肌瘦的人口,馬良的臉這幾日都一直很紅潤。

有了這數萬人口,又正好都在春耕時分到達,若能利用的好,今年年底,荊州境內的糧食產量就會大大增加。

這還只是先期的。

只是在憑白多了數萬人口之後,無疑讓漢軍的後勤壓力一下子加大了。

雖然從長遠來說,有了數萬人口的補充,對荊州絕對是一件利國利軍的好事,但短期內存在的糧食壓力,愁的讓馬良的眉毛又白了幾根。

這段時間內,馬良一直愁並快樂着。

而因爲劉備的信譽天下皆知,所以魏軍是先把每支民衆隊伍交給漢軍,而後再接受漢軍押解來的魏軍俘虜。

至於每次的兌換比例並不一樣,看魏軍交給漢軍的民衆隊伍中的青壯比例。

比例最高的是十比一,最低的五比一。

畢竟漢軍拿來交換的都是經過訓練的戰兵,對於這樣的兌換比例,蔣濟雖有不滿,但還算可以接受。

如今在漢水兩岸匯聚的官員,都是曹操與劉備勢力中的大多精英。

他們都是當世頂尖的政務之才。

所以雖然兩軍交換人口一事很是繁大複雜,但這兩方精英的共同努力下,一切還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只是這些政務之事,不在糜暘的職務之內,他現在要做的便是尋找兵源。

更新時間:12 18 24 。

好的差不多,就開始正常更新了。

(本章完)

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番外:亡國之恨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章 此路不通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2章 出獄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訂婚啦
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番外:亡國之恨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章 此路不通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2章 出獄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訂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