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

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

大怒之下的劉備當即下令王駕回轉成都,並且派人提前一步去召集成都中衆臣。

後在半路上的劉備覺得王駕行走太慢,索性之下,他命人牽來一匹駿馬,隨後在親衛軍的護衛下,急不可耐的朝着成都城而去。

劉備這副急切的模樣,更是讓隨行圍獵的那些益州大臣面面相覷。

哪怕是當年漢中之戰時,他們也沒見過劉備如此急切的樣子。

荊州到底出什麼事了?

也不怪這些益州本地臣子不知道。

自從劉備取得益州之後,就將政權中重要緊要的位置,大部分都給了元從派與荊州派中的大多成員。

剩下的再給東州派中的臣子。

對於益州本土派的臣子,劉備一直就奉行一個原則:尊奉虛榮奪其實權。

要不是沒什麼實權,今日隨行劉備出遊的又怎麼會是他們呢。

那些有實權的臣子,都在成都官署中忙碌不已。

成都城中,也就他們就閒了。

但很快的,他們又齊齊在心中泛起了苦水。

劉備是馬上君王,騎術甚佳,一會兒就在衆人眼前消失了。

但這些益州臣子,大多平日裡養尊處優,只會談經論道,騎術早就荒廢許久了。

如今要他們快速地駕駛駿馬狂奔,加上他們大多年老體衰,這可差點要了他們老命了。

但他們又不想稍事歇息。

有着政治野心的他們,不想錯過一場這麼重要的議會。

當劉備緊急傳召各位大臣的檄令,傳到王宮中時,王宮中的鼓聲就應聲響起。

而當那雄壯的鼓聲響起後,王宮中的衛士牢記着劉備的命令,分成數十隊。

他們直接騎着高頭駿馬,奔馳在成都各處街巷之中。

劉備恐嫌鼓聲召集羣臣太慢,便令王宮衛士直接前往各處官署,各處府邸,去召集成都中的所有重臣。

當全身精甲,頭插紅羽的王宮衛士,駕馬奔馳在成都中各處時,他們的行動將本來熱鬧非凡的鬧市,給破壞成一副慌亂不已的樣子。

成都百姓本想本能的吐槽幾句,但看到是王宮衛士在四處奔馳傳達王命之後,他們就又全都自覺地閉上了嘴。

整個偌大的成都城,因爲劉備內心的急切,瞬間變得如燒開般的開水,沸騰了起來。

在劉備的各種急命之下,在成都城中的各位重臣,全都往王宮中趕去。

許多大臣甚至還在處理公務當中,他們的手上還沾染着墨水的痕跡。

但因爲劉備的急命,他們甚至好好先梳洗一番都做不到。

在這樣的王命急召下,成都中的衆臣腦海中不禁齊齊浮起一個疑問。

是大漢的天要塌了麼?

最終在劉備的急召下,終於在劉備回到王宮之前,成都中的各位大臣,大多都已經聚集到了王宮的朝德殿中。

而一身王服的劉備,因爲急速狂奔,他臉上也一臉疲憊之色。

畢竟他也不再年輕,是將近六十的老人了。

但他在看到成都中重臣都已經到大殿中時,他的臉色纔好看了些。

在劉備一出現在殿門口,殿內等候的諸臣就齊齊將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他們都不理解是何事,讓劉備如此急切。

劉備高大的身軀雖已年老,但不曾顯露佝僂之態。

在羣臣的注目之下,他昂首挺胸的走進了大殿之中,坐在了王座之上。

而後急於議事的他,甚至都提早止住了殿中羣臣行禮的舉動。

他讓一直跟隨他身後的劉巴,向殿中的衆臣說明了荊州的緊急軍情。

Wωω⊙ тт kǎn⊙ ¢ o

這封軍情乃是關羽親筆書寫的。

雖然早前糜芳也曾寫過一封求援軍報,送往成都。

但幾乎他的這封軍報,與關羽的同時送到尚書檯中。

身爲尚書令的劉巴,選擇了將關羽的那封軍報當做彙報的主材料。

劉巴站在大殿之中,此時他的面色有些潮紅。

是累的。

他也知道軍情緊急,故而他還不來不及緩上一緩,就對着殿中羣臣開口說道:

“荊州前將軍急報:江東孫權欲趁吾荊州大軍北伐之際,偷襲荊州。”

“上庸孟達,劉封二將屢不奉前將軍之令,不出兵支援前將軍。”

在關羽的奏報中,當然不僅短短說了這兩句話。

但如今是羣臣議事,所以劉巴挑了其中最緊要的兩點彙報。

而在劉巴說完後,滿殿百餘位臣子,臉上盡布駭然之色。

在這百餘位臣子之中,唯有寥寥幾位臣子,臉上很快恢復了冷靜之色。

能被劉備召來王宮中議事的,都是智謀之輩。

在聽完劉巴所說的緊急軍情之後,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了,劉巴這簡簡單單兩句背後,所代表的影響是多麼大。

大到足以顛覆如今的劉備政權!

幾乎在劉巴剛一彙報完軍情,殿中羣臣就開始了密密麻麻的討論聲。

如今正是劉備勢力處在上升期的時候,殿中羣臣亦大都是公忠體國之輩。

因此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他們紛紛義憤填膺不已。

這特麼都是第二次了,誰能忍的了!

看着殿中羣臣都懷抱着義憤填膺的態度,劉備心下甚慰。

這些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如今他勢力中充滿朝氣與希望的一代,果然沒有令他失望。

但就在這時,劉備的目光卻突然轉冷。

出兵支援是一定要的,但有些人的錯誤他也要讓他付出代價。

特別是其中一人,令其感到十分痛心。

劉備用威嚴的語氣對着殿內羣臣問道,“孟達、劉封二人屢抗軍令,拒不出兵援助雲長,該當何罪!”

當劉備此言一出之後,整個大殿中瞬間安靜了下來。

若討論孟達罪當如何,那自然有許多人建議。

但當談論到劉封時,衆人都很識相的保持了沉默。

劉封雖不是劉備親子,但他也不是義子,而是繼子!

論名義,劉封是劉備的長子。

這樣的身份,令一時間摸不準劉備下一步打算的臣子,都不敢妄自出言議論。

見羣臣盡皆默然,劉備臉上流露痛惜之色,他言語中充滿悲怒地說道,

“孫權雖與孤有同盟之好,但畢竟與孤同爲當世諸侯,其背盟攻孤,孤雖憤怒,但亦不悲痛。”

“然封兒!他是吾兒,爲何不尊王命!”

“孤在雲長出兵北伐之時,早已賜予其假節鉞之權。”

“假節鉞者,如王親臨。” щшш ●ttκǎ n ●C○

“他與孟達二人,在孤還在世時,就敢如此不尊王命,那來日呢?

孤如何能容乎!”

(本章完)

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章推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
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章推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