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

戰場的局勢總是千變萬化的,這一點姜維表示理解。

可他不能理解,爲何當馬超出現的那一刻,數千羌氐之士的軍心便立即動盪起來。

從姜維之前聽到馬超率軍入武都後,所做出的種種應對策略來看,姜維的確稱得上聰慧二字。

包括他今日在意外遭遇梁州軍後,當機立斷地採取進攻的策略,也可以看出姜維對局勢的判斷之精準。

只是膽大如斗的姜維卻忘記了一點,天下間的人,不是都如他一般膽大。

馬超領軍縱橫關中時期,姜維多是聽聞馬超的神勇事蹟,從旁人的敘說中得知馬超的事蹟,難免會讓姜維覺得馬超的事蹟多有誇大。

但數千羌氐之士不同,曾幾何時,他們都受到馬超的召喚,加入他的“討曹大軍”中。

凡是關西的羌氐之士,誰曾經沒見過馬超的神勇?

曹操難以爭鋒又如何,魏軍精銳難匹又如何,他們都曾經在馬超的神勇之下落荒而逃過。

“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阻二華據河渭,驅率羌胡,齊鋒東向,氣高志遠,似若無敵。”

“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

“氐、羌率服,獯鬻慕義。信着北土,威武並昭。”

一句句評價或是馬超的敵人,或是馬超的盟友說出,可不管是何人對馬超作出評價,他們總繞不開談一句馬超在關西的威名。

評價馬超的這些人,俱是當世英豪,他們的評價難道會出錯嗎?

不會錯的,馬超很快用他的實力證明了這一點。

當將攔在身前的數位魏軍橫掃出去後,馬超並未停下他手中的動作。

馬超繼續驅使着胯下的駿馬一路上前,儘管因爲他所處的這塊地域,乃是兩軍交戰的核心地帶,讓他不能完全發揮出胯下戰馬的機動性。

但這並沒有讓馬超有絲毫猶豫。

周圍沒有空間,那便自己掃出一片來。

馬超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

不是沒有魏軍在姜維的指揮下,想用手中的長槍阻擋住馬超前進的步伐。

可那些魏軍手中的長槍,在還未觸及到馬超身上的時候,就已經被馬超手中的長槍,給狠狠地擊飛出去。

作爲當年聞名天下的騎將,馬超的武器乃是由馬槊改造而來,他比軍中的制式長槍更長更重。

這樣的武器,對使用者的氣力有着很大的要求,而就算是一般的大力者,也通常無法使用這樣的武器太久。

但現在使用的可是馬超呀!

更重更長的長槍,雖對使用者有着很大的要求,但若是使用者能完美符合這種要求,那麼原本這種桎梏,就會轉變爲使用者在戰場上巨大優勢。

因爲這樣的長槍,在戰場上發揮出的威力,絕不是尋常兵刃可以比擬。

許多魏軍很快用他們的血肉之軀,證明了這一點。

不管是穿有鐵甲的軍中將校,還是僅僅只有布甲裹身的尋常士卒,在他們的身體被馬超手中長槍擊中的那一刻,身上都會留下一個巨大的血洞。

而不知道馬超是不是要故意加深魏軍心中的恐懼,他並沒有使用長槍常規的殺敵方式,他幾乎將手中的長槍當做長刀來用。

長刀是如何使用的?

橫掃劈砍而已。

隨着馬超的不斷前進,到後面不再是一位位的魏軍倒下,而是數名魏軍一起被馬超手中的長槍給橫掃擊飛。

並且還有許多魏軍,直接被馬超手中雙面開刃的長槍,給硬生生削去頭上的首級。

於是在馬超進入兩軍呈焦灼態勢的槍林中後,令人膽寒的一幕在不斷上演着。

許多魏軍的血液夾雜着肉沫,形成了一片懾人的血霧,在兩軍陣前不斷飄蕩着。

在那一大片血霧中心,很快就被人爲形成一大片真空區域。

而造成這片懾人血霧的,並非是一支精銳的軍隊,是一位頭髮發白,身軀雄偉的虎將。

在那位虎將之前的,是一座由魏軍屍體堆積起來的小山。

濃稠得快要化不開的血腥味,就好似一陣陣毒霧不斷飄進魏軍的鼻中,並且化作絲絲恐懼開始縈繞在魏軍的心頭。

這一刻,在那位神威天將軍的周圍,哪裡還有什麼魏軍?

這一刻,又有哪位魏軍不膽寒於馬超的神勇?

如此神勇,又豈是凡人武將能做到的,唯有天將軍纔可以吧。

什麼叫“鋒刃所至,似若無敵”,這便是!

及至最後,任何魏軍看向馬超的目光都充滿了畏懼。

而姜維在看到這一幕後,他瞬間就意識到了情勢的嚴重性。

他一開始就錯估了馬超的神勇程度。

當傳說在眼前親自演變爲現實之後,姜維心中受到的震撼,一點都不比尋常士卒低。

但姜維也知道,馬超能壓得整個魏軍的陣列無法上前,憑的不僅僅是他的一人之力。

在馬超出現在兩軍陣前之後,人數佔據魏軍大部分的羌氐之士,就開始有意的後退起來。

畢竟哪怕馬超在羌氐之士中有着再高的威望,但若說憑他一人的威望,就可以直接嚇退數千羌氐之士,那也是誇大之語。

不過馬超想要的本來就不是達到這種效果,他要的就是以個人在羌氐之士中的威望,來最大程度上干擾他們的軍心,讓他們的鬥志漸漸喪失。

這樣一來,等於是直接斬斷了姜維的一大強援。

對於羌氐之士的退縮,姜維哪怕得到了強端的支持,也沒辦法制止住。

甚至羌氐之士的退縮,是得到了強端的默認的。

當世異族皆畏威輕德之輩,要想讓他們感恩戴德是極難做到的。

可一旦他們恐懼某種事物或者某個人,那麼這種恐懼可能會一輩子存在他們的心間,並且極大程度上干擾着他們的鬥志。

在大多數羌氐之士都無心戀戰之後,姜維接下來能靠的就只有他的本部三千魏軍。

但是別忘了,對面也有數千梁州軍在與他所率的魏軍不斷糾纏着。

所以當下的戰場局面已經演變爲,馬超率領着三千梁州軍,與姜維率領的三千魏軍,在戰場中不斷廝殺着。

當明面上的實力變爲對等之後,天下強軍與世之虎將搭配出來的效果,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反正用來擊潰當前的姜維所部魏軍,是已經足夠的了。

姜維也正是意識到這一點,纔會感到焦慮。

按戰場中的這種情勢發展下來,魏軍最後一定會潰敗。

在心中的焦慮之下,膽大的姜維第一反應想到的不是撤退,他在強端詫異的目光之下,手持長槍駕駛着駿馬從魏軍的陣列中躍出,直接一躍來到了馬超的陣前。

馬超本來正要一鼓作氣,憑藉着現在的巔峰氣勢,一舉衝破魏軍的前軍陣列。

豈不料就在他駕馬上前之際,從魏軍的陣列中跳出一員年輕將率,挺槍躍馬對着他高聲呼喊道:

“馬超,汝見天水姜維乎!”

姜維的高喊一下子吸引了馬超的全部注意力。

對於姜維的突然出現,馬超是有着一瞬間愣神的。

因爲已經好久以來,沒有人敢在他的面前與他單獨相對了。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但馬超在稍微愣神之後,臉上就立即浮現冷意,他駕駛着胯下的戰馬朝着前方的姜維急速衝去。

周圍空間已經被馬超清理出來,這時候他可以發揮一些胯下戰馬的速度。

而對於馬超的衝鋒,姜維卻絲毫畏懼都沒有。

他舉起手中的長槍,就在馬超的長槍快到觸及到他的心臟的時候,他格擋住了馬超這勢大力沉的一擊。

只是雖然擋住了馬超這致命的一擊,可馬超的氣力實在是太大了,在馬超的衝擊之下,坐於馬上的姜維身形不穩,堪堪就要落下馬來。

幸虧姜維憑藉着高超的騎術,沒有讓這件事發生。

但手中虎口傳來的劇痛感,還是讓姜維的眉頭不斷緊蹙。

馬超在一擊不成之後,馬上駕駛着胯下駿馬迴轉身形,再次直面着姜維。

姜維能擋下他的一擊,這讓馬超又高看了姜維幾分。

現在姜維在馬超眼中,足以稱得上文武雙全這一美譽。

於是乎馬超當即驅動胯下馬匹,朝着姜維再次衝殺而去。

在親身嘗試到馬超的氣力之後,面對着馬超的再次衝鋒,姜維的眉頭愈發緊擰,可他卻絲毫無畏懼之色。

一則是姜維的性情如此,二則是他知道,現在若因爲畏懼馬超而逃避,不說他身後的魏軍要落敗,恐怕他自己也將死在此處、

既然選擇出來與馬超對戰,那就斷然沒有畏縮的道理。

姜維沉着冷靜的手持長槍守在原處,他知道他與馬超相比,長處在於年輕。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他能憑藉着正處巔峰的精氣神,做好嚴密的防守,那麼只要等馬超氣力耗盡之時,也許就是他反擊之時。

可惜的是,馬超接下來的一擊,讓姜維真正見識到馬超剛纔根本就沒使出全力。

兩根長槍在空中猛烈相撞,而在這猛烈的相撞之後,姜維這一次不再是身形不穩,是他胯下的戰馬都在這次猛烈的相撞中,連續退了好幾步。

這時姜維的虎口已經流淌出鮮血。

鮮血不斷的從槍柄流到槍尖,最後順着槍尖一滴滴地滴落在大地上。

這一擊,馬超只用了七分氣力。

可就是這七分力氣,已經讓姜維快堅持不住。

最重要的是,馬超在這一擊之後並沒有駕駛駿馬迴轉,而是繼續揮舞着長槍不斷朝着姜維刺去。

馬超嚴密的攻勢讓姜維一刻休息的時間,就舉起手中長槍不斷防守着自身的要害。

姜維知道要是在這次防守中,若有一絲一毫的大意,那他便會直接死在馬超的長槍之下。

姜維能被稱爲幼麟,除去他本身有着不俗的智謀之外,還因爲他在涼州一地,也以擅長武藝聞名。

從小學到的武藝,在這一刻成爲了姜維最大的保命技術。

儘管馬超的攻勢愈發兇猛,但姜維總能依靠高超的技巧,堪堪守住馬超突刺來的槍刃。

這一刻兩軍的混戰還在繼續,但因爲馬超與姜維二人的身份特殊,所以他們的交戰還是引起了兩軍中不少人的注意。

由於是旁觀者,魏軍不能體會姜維現在的艱辛。

從他們的視線中看去,他們就只看到姜維面對着勇冠天下的馬超的迅猛攻擊,竟然還能堅持下來。

能在馬超的手中撐過數回合,這足夠讓姜維吹噓許久了。

這對魏軍來說,是一種士氣的提振,也是姜維之所以出來單獨迎戰馬超的原因。

而在與馬超交手數回合之後,姜維也生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想法,他的精神倍長。

對面的馬超很快就察覺到姜維的精氣神正在上漲着,這讓馬超對眼前的姜維愈發欣賞起來。

隨後他想起方纔姜維自報來歷時,提起過他是涼州中人,這讓馬超心中起了愛才之心。

如此俊才,若能擒下獻給糜暘,那麼以後他死後,馬岱在大漢也不至於毫無依靠。

想到此,馬超不再執意取姜維的性命,他在虛晃一槍之後,就以姜維無法阻擋的速度,將手中的長槍朝着姜維的大腿刺去。

姜維應對馬超的攻擊,本就力不從心,馬超的變招更加出乎了姜維的意料之外。

於是毫無意外地,姜維的大腿被馬超的長槍刺中。

一陣劇痛從大腿上傳來,這劇痛讓猝不及防的姜維從馬上跌落。

見到這一幕,本就心中浮現起一些希望的魏軍,頃刻間心態就崩了。

將爲一軍之膽,現在膽都落馬了,那這仗還怎麼打。

在軍心渙散之下,魏軍的陣列開始散亂,而指揮梁州軍的馬岱在察覺到這一點後,立即讓梁州軍朝着魏軍的陣列發動猛烈的攻擊。

幾次猛烈的衝擊之下,魏軍的陣列徹底崩亂,大量魏軍開始慌不擇路地朝着後方逃去。

魏軍敗了!

至於落下馬來的姜維,則是隱藏在亂軍之中,快速的朝着後方逃去。

只是由於腿部受傷,嚴重遲緩了姜維的舉動,而姜維後方的馬超則越來越逼近姜維。

就在姜維即將要被馬超所擒的時候,一支冷箭朝着馬超的心口飛速射來。

這支冷箭就像一直在等着一般,特地挑馬超注意力都放在姜維身上的這一刻朝着他射來。

來速之快,常人難擋!

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
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