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

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

糜暘是梁州牧,名義上是在場所有人的州君。

正所謂君憂臣辱,所以當糜暘說出他爲何憂慮後,場中的絕大多數人臉上都浮現羞愧之色。

在爲主分憂的觀念下,有的州臣開始出言寬慰糜暘,有的州臣則是開始開動腦筋在想對策爲糜暘解決煩憂。

宴會中的氣氛,因爲糜暘的態度轉變,從旖旎轉變爲沉重。

在那越來越沉重的氣氛中,一道目光正緊緊的看着坐在主座上的糜暘。

這道目光來自於吳懿。

吳懿看着糜暘臉上不似作假的憂慮神色,他嘴角帶着一絲冷笑。

果真宴無好宴!

吳懿與其他人不同,他是個善於分析局勢的人。

糜暘突然在衆人面前袒露他的擔憂,難道他爲的僅僅是發牢騷嗎?

君憂臣辱,既然君主在臣下面前袒露他的擔憂了,那麼身爲臣下的他們,今日無論如何也要想出對策爲糜暘解除煩憂。

否則的話,世人清議皆會批判他們無能。

而一旦這種清議形成,本來就佔據名義的糜暘,就更加可以肆無忌憚的排斥異己,安插心腹。

從而徹底讓梁州成爲他的一言堂。

這便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而若是不想擔上無能的名聲,那在座的臣子就必須想出一條爲糜暘解決煩憂的對策。

這個對策很難嗎?

一點都不難,吳懿幾乎是頃刻間就想出來了。

但那條對策對於吳懿來說,也是同樣無法接受的!

當明白糜暘的所有用意之後,吳懿感覺心中似有憤怒的情緒在起伏。

那樣東西怎麼可以交出去!

在吳懿心中有着不甘的時候,宴會中的局勢在一些人的帶領下繼續變化着。

方纔倒不是沒有臣子向糜暘提出對策,只是人的見識有高低之分,或者說有些人懷抱私心,始終不將心中最好的那個對策說出。

所以不斷有對策被法邈、呂乂等人所否決。

在接連有獻策被否決後,宴會中一下子陷入沉靜當中。

衆人皆知法邈與呂乂是糜暘的心腹,他們不同意就代表着糜暘的態度。

所以在接連被否決之下,宴會中的大部分臣子都不知道怎麼辦起來。

州牧要的到底是什麼?

在羣情皆惑的時候,身爲州臣之首的法邈見時機成熟,他便從坐席上起身來到大廳當中,對着糜暘一拜後進言道:

“臣以爲要想爲州牧解決擔憂,首要便是要盡收梁州兵權,繼而精裁諸軍!”

儘管法邈的聲音並不高,但他的這番進言卻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一般,在整個宴廳中引起了極大的波瀾。

場內大多數人的臉上都浮現震驚之色,其中以一衆掌握兵權的州臣,臉上的震驚之色最爲濃厚。

就連屬於糜暘嫡系,之前卻不知道糜暘今日用意的張嶷、孟達等人也是如此。

也不怪他們有這種反應,實在是法邈的這個進言太直接太突然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衆人皆知道法邈的意思,很可能就是糜暘的用意。

當然相比於絕大多數人的震驚,吳懿這時卻顯得更爲憤怒。

果然不出他所料!

他眼眸間的不甘與冷意,這時也已經不加掩飾。

在衆人不經意之間,吳懿快速地與臉帶震驚的吳班不斷交換着眼神。

梁州兵權最重者,無非他兄弟二人。

糜暘要盡收梁州兵權,從利益上受到最大損害的,便是他們兄弟二人。

但不管吳氏兄弟這時的心情如何,在法邈進言完後,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已經聚集在糜暘的身上。

或許法邈的進言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糜暘的看法。

但只要糜暘這個州牧不明確表達態度,那麼進言就始終是進言,無法成爲一道正式的命令。

可就在衆人各異的目光聚集在糜暘身上的時候,糜暘看着出來獻言的法邈,他的臉上流露出笑意言道:

“善。”

當糜暘這個善字說出來後,一下子就讓宴會中的氣氛沸騰起來。

因爲糜暘的這個善字,盡收兵權,精裁諸軍自此就已經成爲梁州的國策了。

而這一點怎麼能不讓宴會中的一衆州臣感到議論紛紛,特別是那些手中有着兵權的州臣。

糜暘履任不過一月,竟然就開始想要收回屬下的全部兵權,這也未免有着激進了。

不解,不願,憂慮等種種情緒瀰漫在衆人的心頭,這代表着糜暘的這個想法大大觸動了衆人的神經。

現在衆人哪裡還不知道,方纔宴會中發生的一切,可能就是糜暘與他的嫡系大臣一起演的一齣戲。

而現在就是這齣戲到達高潮的時候了。

吳懿不動聲色的坐在原位上觀察着衆人的神色,他發現場中如他一般不想被收回兵權的將領不在少數。

這也正常,大多數人都是追逐權力的,怎麼可能會甘心白白交出手中的權力。

見有不少人與他有一樣的想法,吳懿的心中不免浮現些許安定。

衆怒難犯。

若是衆人都抗拒糜暘的這個做法,糜暘難免會心有顧忌。

在這種想法之下,吳懿用觀察的目光看着糜暘。

至少在這時候,吳懿的心中還有一些期望。

但是吳懿心中的期望很快就被一人的舉動所擊散。

那人正是一直衛戍在糜暘身後的丁奉。

在宴廳中議論聲越來越大的時候,在衆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糜暘身上的時候,丁奉主動的從糜暘的背後走出。

全身穿戴甲冑的丁奉在行進之間,全身上下發出一陣陣鐵片的響聲。

這陣陣響聲讓衆人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

衆人都不知道丁奉這時走出是爲了什麼。

但很快的他們就知道了。

丁奉在來到糜暘的身前後,他恭敬的對着糜暘一拜,然後他主動對着糜暘言道:

“奉願上交手中一切兵馬。”

在丁奉說完這句話後,他便從懷中掏出一塊精緻的令牌,放到糜暘身前空着的食盤內。

丁奉上交的這塊令牌,是當初他別領一營時,糜暘賜給他的信物。

現在他在衆人面前將這代表指揮權的令牌交還給糜暘,無疑是在用實際行動證明他交出一切兵權的行爲。

而當丁奉快速的做完這一切後,衆人才剛剛反應過來,丁奉這一行爲代表着什麼。

可就是在反應過來後,宴會中的氣氛更爲躁動起來。

很多人並不想主動上交兵權的,這並非是他們有着異心,而是他們的私心在作祟。

他們本來以爲別人也是與他們如此的,哪怕是糜暘的嫡系將領也不例外。

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糜暘的語音剛落下還沒一會呢,當世猛將丁奉就馬上迫不及待地主動交出手中的兵權。

是丁奉傻?

還是州牧對他的嫡系將領,有着絕對的掌控力?

衆人在想起丁奉過往的事蹟後,心中的猜測很快偏向第二種。

而且丁奉並不是一般的將領。

他可是被譽爲大漢新興將領中的佼佼者,在場的手中握有兵權的人,就算是吳懿單單論戰功都要遜色於丁奉。

他這樣功勳在身的大將,無疑比在場任何一個人都有資格抗拒交出手中的兵權。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樣的人卻是在場第一個主動乖乖上交兵權的。

這種強烈的反差,不禁讓在場的人心中都浮現起一個自問:

丁奉尚且如此,那他們呢?

就在這種自問浮現在所有人心頭的時候,在丁奉的榜樣作用下,張嶷、孟達、鄧艾、傅僉等糜暘的嫡系大將,紛紛如丁奉一般將懷中的令牌印信,上交到糜暘身前的食盤中。

就連坐在坐席中的魏延也下意識地伸手朝着懷中探去,但在摸索一會後,他卻發現他的懷中空空如也。

這時魏延才反應過來,他的兵權根本還未被糜暘授予呀!

不一會兒後,糜暘身前的食盤中已經有了不少兵符印信。

而這一幕,無疑在繼續衝擊着在場衆人的心神。

一言出而諸將從,足可見糜暘在那些大將心中的權威有多深重。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許多將領想起他們在進入州牧時看到的那些精兵。

那是糜暘故意讓他們看到的,同樣的現在諸多大將主動上交兵權的行爲,也是糜暘故意讓他們看到的。

但就是這種故意,悄然之間透露出糜暘對他麾下精兵強將的掌控力有多強。

當這種想法不斷在心中加深後,很快就有其他將領開始如丁奉等人一般,主動朝着糜暘身前的食盤中上交出手中的兵符印信。

當有一個人出現後,就會有第二人。

隨後越來越多的非糜暘嫡系的將領,紛紛主動向糜暘交出手中的兵權。

幾刻鐘後,糜暘身前不大的食盤上已經裝滿了各種兵符印信。

這代表着目前宴廳中的絕大部分將領,都已經將手中的兵權自願交出。

一衆精兵強將都如此擁戴糜暘,他們就算不願又能如何呢?

更何況私心不等於異心,他們沒必要爲着內心中的私心,來公然違逆大勢。

只是隨着絕大部分人都將手中的兵權交出,全場中還有兩人並未有所動作。

那兩人便是吳懿與吳班。

在幾乎所有人都交出手中兵權的情況下,吳懿與吳班二人遲遲不動作的行爲,無疑是一種異類。

既然是異類,那當然會引來許多人帶着審視的目光。

這目光中自然也包括糜暘。

糜暘用手指摩擦着手中外表光滑的酒杯,他用一副饒有意味的目光看着吳懿。

糜暘雖然與吳懿並未有過深交,但縱觀吳懿的發家史,糜暘不難推斷出吳懿這樣的人,是很懂得政治投機的。

吳懿過往的所作所爲,乃是標準的當世士族的作風。

有這種作風的吳懿,在權力的漩渦中就像一條光滑的泥鰍一般。

他的光滑程度與糜暘現今手中酒杯的光滑程度或許不相上下,這讓人很難抓到他的痛腳。

只是很難不代表不可能,至少現在糜暘就牢牢把玩着他手中的酒杯。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糜暘很想知道吳懿究竟會怎麼做?

不止糜暘想知道這點,就連一向以吳懿馬首是瞻的吳班,也焦急地在等待着吳懿的決斷。

被衆人審視的感覺,是很不好的。

Www .ttKan .CO 但是隨着時間的過去,吳懿始終都還未有所反應。

見到這一幕,在座的孟達當先用陰陽怪氣的語氣對着吳懿問道:“徵北將軍是要耽誤梁州的大政嗎?”

孟達的這句話一出來,許多人看向吳懿的目光變得危險起來。

在糜暘有着決斷,且絕大多數人都服從糜暘決斷的情況下,吳懿身爲梁州的二號人物卻遲遲未曾有所動靜,這已然算是一種抗命的行爲。

而身爲臣下卻公然違抗上官的命令,這可以視爲對上官的一種藐視。

正所謂君憂臣辱,君辱臣死。

剛纔君憂臣辱的行爲已經發生在宴席當中,現在難道要進行君辱臣死這一步了嗎?

想到這裡,甲冑齊全的丁奉最先做出反應。

他不禁伸手緊握腰間的佩刀,然後一雙怒目朝着吳懿望去。

他的這番作態代表着,要是吳懿再不有所反應的話,那他就要有所行動了。

而丁奉的這副舉動,在被吳懿注視到後,亦讓他從沉思的狀態中醒轉過來。

在醒轉過來後,吳懿看着無數雙聚焦在他身上充滿審視的目光,他只能無奈的發出一聲苦笑。

從糜暘邀請他赴宴開始,一切就都是糜暘的陽謀。

但是明知道是糜暘的陽謀,明明十分不想交出手中的兵權,現在吳懿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陽謀之所以令人無法抗拒,在於陽謀往往依據大勢而發,在大勢的影響下,陽謀會讓人無力的臣服在施策者的旗下。

糜暘梁州牧的身份是大勢,精兵強將的擁戴也是大勢,甚至乃至於現今場內所有人對他的審視,也是糜暘特意營造出的一種大勢。

在這層層大勢的威壓下,什麼徵北將軍,什麼外戚身份,又有什麼用呢?

逆臣的名義,吳懿自認擔不起。

在明白這一點後,吳懿有點顫抖地伸手從懷中掏出一塊製作精良的虎符。

身爲梁州軍方的二號人物,身爲手中握有數萬大軍的徵北將軍,他的兵符乃是象徵着崇高地位的虎符。

只是現在他要將這塊虎符,主動交給糜暘了。

吳懿手持掏出的虎符朝着糜暘一步步靠近。

吳懿越靠近,糜暘身前那道裝滿各類兵符印信的食盤他就看的越清楚。

或許現在那衆多代表着權力的兵符印信,在糜暘眼中,只是他今夜可隨時品嚐的一道主菜而已。

吳懿與糜暘的距離並不遠,他很快就來到了糜暘面前,然後將手中的虎符雙手奉送給糜暘。

見吳懿終於願意交出他的虎符,糜暘的臉上露出笑意。

自此之後梁州之中,他便是唯一的主宰!

(本章完)

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推兩本書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
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推兩本書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