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

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

關平只是缺少急智,但他不是愚笨之人,他知道糜暘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關平此刻臉上的阻止之色,已經沒有那麼堅定了。

但出於對好友的關心,他還是心中不願糜暘孤身入城。

見關平臉上的阻止之色已經有所動搖,糜暘繼續說道,

“若是坦之你入城不會被士仁所疑,以你之勇武,我亦不會阻止你入城。”

“而如今伱爲何又要阻止於我呢?”

“你我皆大王之子侄,乃漢室純臣,

自你我出生之日起,就應當時刻做好爲大王基業獻身的準備,你有這種忠心,我亦不缺。”

“當今之際,唯有派我入城爲使,纔能有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公安的可能。

既如此,坦之爲何遲疑,是在疑我之赤膽忠心乎!”

說道最後,糜暘的臉上,已經帶有怒色。

關平見狀,當即言道,“自然不是。”

“既如此,坦之就不該阻止我入城。”

“一切爲了大漢,吾無悔。”

糜暘的話語中充滿了堅定與豪氣。

見糜暘都這麼說了,爲了劉備的基業考慮,關平只能默認了派糜暘入城的這個事實。

在敲定了這個事實之後,糜暘先讓關平前去讓行進中的士卒停下來,先在公安城外一里外駐兵。

免得太過接近公安城,會刺激到士仁那脆弱的神經。

而在關平走了之後,于禁駕馬來到糜暘身旁,他對糜暘問道,

“你方纔說的話,有幾分是真的?”

聽到于禁會突然這麼問,糜暘有些驚訝,但隨之他就很快了然。

于禁可不是關平這樣的年輕人,他久居官場多日,且還在曹魏那種權謀亂舞的官場中。

在這種染缸中成長起來的于禁,當然會天然對糜暘剛纔的話語表示懷疑。

畢竟曹魏勢力中的人,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季漢中人的理想與抱負。

而且於禁與糜暘現在,其實是相互利用的關係,故而於禁與糜暘之間的對話沒有那麼多顧忌。

糜暘見於禁懷疑自己,他當即淡笑着說道,

“自然十分都是真的。”

糜暘之所以想孤身入城,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他心中也是存在着爲劉備守住基業的心思的,

否則的話,縱使糜芳與士仁之間的事東窗事發,

有糜竺在,糜暘大不了下輩子只能在益州養老就是了,

他又何必一定要毛遂自薦入城呢?

但于禁可是親身經歷過糜暘手段的人,他不覺得那樣玩弄人心的糜暘,會真如他今日表現出來的那般,忠肝義膽。

于禁自然不知道糜暘心中真正的顧忌是什麼,

他認爲糜暘之所以敢冒着巨大的危險孤身進入公安,

更多的是一場豪賭,賭一場光明的未來。

在曹魏中,大部分人都是這麼做的,嘴巴上滿嘴仁義,背地裡都是勾心鬥角,

于禁見慣了這種人,所以下意識的也將糜暘當成了這種人。

抱着這種心理,于禁在聽到糜暘的回答後,忍不住笑了一聲,

他得笑聲中滿是質疑。

面對于禁的質疑,糜暘懶得解釋,他只是自語道,

“今與水火相敵者,曹操也。

操以急,吾以寬;

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

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耳。”

這句話是劉備經常教導原身的一句話,劉備期待他的子侄輩們也成爲像他一樣的人。

原身被劉備教導的很好,他繼承了劉備很多優秀的品質,往日中的做事信條更是以仁義爲本。

在自從糜暘穿越過來後,受到後世人觀念的影響,糜暘卻覺得,要想真正平定這亂世,

劉備的仁義,以人爲本的理想必不可少,而曹操的權謀,詭譎的手段亦不可缺。

對信奉權謀之輩,他糜暘以後就以權謀對之,例如他對於禁

對崇尚仁義之輩,他糜暘以後就以仁義報之,例如他對關平,

這纔是他新生糜暘的人生信條。

至於于禁的質疑,

做人處事論跡不論心,只要他所作所爲無愧於心就好。

一旁的于禁看着面對他的質疑,而一臉淡然的糜暘,

他想起糜暘對其施展的手段,他心中突然閃現出一個念頭,

如果將來被此人執掌大權,那對天下來說,到底是福是禍呢?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這頭麋鹿到底所求爲何?

糜忠先大軍一步來到公安城的城門口。

因爲在戰時,雖然公安不在前線,但對江東一向有戒心的關羽,曾下令士仁令其要加強防備,

故而公安一直以來都是處在戒嚴的狀態的。

何爲戒嚴,即四門緊閉也。

正因爲如此,糜暘與關平纔對如何進入公安一事這麼煩惱。

當糜忠來到公安城的北門時,他的蹤跡當即被守城的士卒發現,城門上的士卒施放箭矢令糜忠止步,而後大聲對其喝道,

“來者何人?”

面對城門上士兵的查問,糜忠取出糜暘給其的糜芳信物,對着城門上大喊道,

“吾乃南郡太守使者,有要事見士將軍,請代爲通傳。”

糜忠對着城門上連喊三聲,以保證城門上的士卒能夠聽到。

而在聽到糜忠所言後,城門上開始騷動起來,不久後一個吊籃緩緩從城門上放下。

見此,糜忠嘴角露出笑意,

同時,他得心中正在不斷回憶着糜暘對其的囑咐。

公安城內的縣署內,有一間密室。

此刻在這密室之內,有一位身材臃腫的富態老者正在其中。

密室並不大,但就在不大的密室之中,卻放着數十口大箱子。

這些大箱子將整間密室擠得密不通風,但這位老者似乎卻一點也不在意他腳下的狹小的環境,

此刻他正站在一口敞開的大箱子面前,一臉陶醉的捧着一塊金子不知在想着什麼。

而那敞開的大箱子之中,所盛放的赫然是許多金銀珠寶。

想來,其他的箱子裡的物品,應該也是這些。

這位體態臃腫的老者,正是如今的公安守將士仁。

士仁字君義,幽州廣陽郡人,乃是劉備從幽州起兵之時就跟在劉備身邊的一位將領。

正因爲如此,在劉備離開荊州之時,他纔會屬意士仁爲其鎮守公安。

士仁之前因爲常年征戰,體態並不臃腫。

但自從鎮守公安後,他整日裡養尊處優,這些不僅磨滅了他的壯志,更令他的體態變得豐滿了起來,

與之前的他相比,簡直是判若兩人。

而就在士仁手握珠寶正在陶醉的時候,密室之外突然傳來一聲彙報,

“將軍,江陵城中有使來訪。”

突然被打斷陶醉狀態的士仁,本來還有些惱怒,

但在聽到是糜芳的使者來了之後,他當即睜開了已經被臉上的肥肉擠成一條縫的雙眼,

他的眼中閃過難以抑制的喜色。

他以爲這次如往常一般,

錢來了。

但士仁不知道的是,這次來的是勾魂使者。

(本章完)

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推書《三國之銀狐》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7章 駐守公安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24章 屠殺?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14章 接班人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
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推書《三國之銀狐》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7章 駐守公安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24章 屠殺?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14章 接班人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