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

姜維看出了滿寵心中的猶疑,但他卻並未因此而感到擔憂。

因爲在他出發之前,糜暘曾告訴過姜維,他手中有着一項挾制滿寵的籌碼。

有那個籌碼在,就不擔心滿寵會出賣大漢。

只要知道這一點,姜維心中就沒有太大的憂慮。

不然的話,哪怕有些不敬長輩,但姜維倒也是一位果決的人。

姜維不動聲色地看了眼腰間的佩劍,然後便仰靠在一棵大樹上閉目養神。

此番出使,爲了掩藏行跡,姜維與滿寵都未帶太多人隨同。

當下在密林中除去姜維與滿寵外,也不過只有數名姜維的死士在周圍巡視而已。

隨着日光的偏移,已然閉目養神許久的姜維突然聽到身邊有着響動。

聽到這窸窣的響動後,姜維立即睜開了眼睛。

隨後他便見到了自己的一名死士正在朝他走來。

死士見姜維睜開眼睛後,他又加快了幾分腳步,來到姜維身旁耳語了一番。

聽到死士的稟報後,姜維的臉上流露出喜色。

他略微鬆了下筋骨,便來到滿寵的身前對他邀請道:

“滿君,可往城內一行也。”

死士的回來,以及姜維神色的變化,一直在滿寵的觀察中。

與姜維形影不離的滿寵,自然不難猜出死士向姜維稟報的是什麼事。

在到達略陽城外之後,姜維一方面讓人通過特殊渠道向城內的謝牽送信。

另一方面派出一名死士守在密林外,爲的就是看城內的謝牽,會不會派人出城。

現在死士回來稟報的能讓姜維喜悅的事,想來就是謝牽果然派人出城來了。

派人出城將姜維接入城內,是姜維信件中提及的事。

而謝牽若真是大魏忠臣的話,面對姜維送來的信件,應該原封不動地送往前線交給曹彰裁定纔是。

但謝牽並未如此。

他反而打開了信件按照姜維說的做,這個舉動就已經證明了謝牽當下對姜維到來的態度——勸降一事有戲!

內中關由常人雖難懂,但對滿寵來說,卻是瞬息時間就能領悟的。

因此當姜維前來邀請他入城後,滿寵也不遲疑地起身跟隨在姜維的身後,朝着密林外走去。

果不其然在走出密林之後,滿寵果然看見有幾名奴僕打扮的人,正在四處張望着尋找着姜維的蹤跡。

而那幾名奴僕在看到姜維的身影后,本就認識姜維的他們,臉上有着喜色浮現。

幾名奴僕快速上前,對着姜維一拜,就想着將姜維接引入城內。

可他們在看到步步緊跟姜維的數名死士後,他們的臉上流露了遲疑之色。

很明顯,他們不想冒風險,帶閒雜人等入內。

姜維看到那幾名奴僕的神色後,他心中也瞭然他們爲何遲疑。

張郃既有提前派兵守衛糧道,那就說明略陽縣當下並不是謝牽可以隻手遮天的時局。

幾名奴僕因擔憂消息走漏,而有所遲疑很是正常。

況且打算入城的姜維,也不覺得憑藉數名死士,就能成爲他安全上的保障。

想到此姜維主動讓數名死士暫且離去,然後他便帶着滿寵一同跟在謝牽奴僕的身後,稍微喬裝一番後朝着不遠處的略陽縣走去。

在經過城門時,姜維發現略陽縣的守衛,比一般的縣城更多,更爲警惕。

觀那些守衛的裝備與身形,斷然不是尋常的縣兵。

幸虧有謝牽奴僕的遮掩,他與滿寵才能順利入城。

姜維在經過城門時,與滿寵對視了一眼。

二人眼中都流露出了警惕的神色。

在謝牽奴僕的帶領下,姜維與滿寵最終安然無恙的抵達縣府之中。

而縣府之內的謝牽早已經等候多時。

謝牽是在一處密室內,見到姜維與滿寵的。

看到姜維的第一眼,謝牽的神色是很複雜的。

若按照以往的關係,這時他該稱呼姜維一聲賢侄。

但謝牽現在卻怎麼也叫不出那兩個字。

倒是姜維記得往日恩情,對着謝牽口呼叔父。

而在看到姜維身旁的一位老者時,謝牽的臉上卻流露出好奇的神色。

謝牽與滿寵雖同爲大魏臣子,可滿寵與謝牽的身份不可相提並論。

身份地位的巨大差距,再加上滿寵一直在中原任職,謝牽是沒見過滿寵的。

但謝牽也知道,姜維能帶一老者與他同來,想來這位老者的身份不簡單。

一時間謝牽的心中諸多猜測一一閃過。

就在謝牽想着滿寵是漢軍中某位大臣的時候,姜維對滿寵的介紹,差點沒讓謝牽一口氣沒順上來。

“這位乃是滿君,滿伯寧。”

滿伯寧?

以滿寵在曹魏的地位,哪怕謝牽地處邊疆,但也是聽過滿寵的名字的。

正因爲如此,謝牽纔會在聽完姜維的介紹後,眼神中流露極大的震撼之色。

滿寵在大魏是什麼身份?

在中央,滿寵是距離三公之位僅一線之隔的柱石之臣。

在地方,滿寵是除去曹氏宗親外掌握兵權最多的封疆大吏。

由這兩點可見,滿寵在曹魏是處於政治核心圈的。

可就是這樣的一位國家樑柱,現在卻站在他一微不足道的縣長的身前,來爲漢軍充當說客。

這種身份與立場上的極大反差,讓謝牽被驚得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強烈的震驚之後,謝牽的臉上浮現了狐疑之色。

名滿天下的滿君,當不會如此沒有氣節吧!

看見謝牽臉上的狐疑之色後,滿寵默默地拿出了隨身攜帶的印信璽綬。

似滿寵這般地位的人,他的印信璽綬都是經過特殊手段製造的,極難仿製。

而在看到滿寵足可證明身份的事物後,謝牽整個人都不好了。

滿君,竟真的如此沒有氣節!

謝牽是知道滿寵被漢軍俘虜的事情的。可滿寵被漢軍俘虜一事,並未過去多長時間,誰能想到在這不長的時間內,滿寵竟然就投了呢?

最重要的是,連滿寵這般身份的人都投了,那他一區區縣長,還在堅持着什麼呢?

種種想法,不斷地衝擊着謝牽的腦海,讓他將本就是強裝起來的鎮定給徹底驅散。

這便是糜暘答應滿寵爲使者的原因之一。

在糜暘看來,滿寵的身份地位算不上什麼。

但對一般的魏國臣子來說,滿寵的身份地位,可就是一記重錘了。

看着謝牽頗爲凌亂的神色,姜維立即趁熱打鐵道:

“我聽說《詩》頌揚君主之德,《樂》歌詠帝王之功。經書不同,意思卻相同,都是爲了表明功業的崇高偉大。

往日梁州一戰,曹真逃竄藏匿在水窪中,如烏龜一般,與鳥魚同處。

今日隴西一戰,魏軍聽聞我軍北伐,又驚慌震恐,抽調遠軍,致使淮南被吳軍所佔。

這兩件事,不都是我大將軍暘功業偉大的體現嗎?

以前大漢正朔不能達到略陽,曹操仰仗個人武略,迫使涼州歸附於他。

但曹操惡政,終究不得人心,否則章武以來,西北何故多事也?

曹魏兵馬,一向以屠殺爲樂,與禽獸同類,可謂是虎狼一樣的心,好似上天都不能使他們畏懼。

可我大將軍暘揮戈,魏軍就隨即膽寒;

我梁州精銳舉旗,隴右三郡就願聽從漢朝的教化。

現在大漢的天子恩澤沐浴北方,漢朝威勢暢達涼州。

若以此類推,整個涼州重新歸入大漢,那一日又會有多遠呢?

天數者,不可不察。

叔父也是飽讀經書之人,難道不知道當今天下的天數,在哪一方嗎?”

姜維對着謝牽,苦口婆心地說出了這番話。

而謝牽在聽完姜維的勸說後,他的情緒反倒慢慢穩定下來。

他看向眼前的“賢侄”,口中語帶別般意味的問道,“你今日是來做漢之終軍的嗎?”

聽到謝牽的話,姜維身旁的滿寵臉色頓時一凝。

謝牽口中提及的終軍,乃是孝武帝時期的一位少年俊才。

終軍年少時好學,以辯博能屬文聞於郡中。後來年紀輕輕就被選爲博士弟子,在郡府與太守結交,得到引薦進入長安。

因爲終軍的博學善辯,在長安的他名聲越來越大,最後終於得到孝武帝的賞識,被孝武帝拜爲謁者、給事中。

若按部就班的發展,終軍日後的成就定然不會低。

但終軍是個熱血的年輕人。

在進入長安第五年時,終軍就自請出使匈奴,孝武帝賞識終軍的膽識,又拜他爲諫大夫。

又過了數年後,終軍奉孝武帝令到南越出使,因爲終軍出色的口才,南越王舉國臣服,內屬大漢,孝武帝遂令終軍留駐南越。

可惜那時南越相呂嘉不願內屬,後來孝武帝派兵二千入南越擒呂嘉,呂嘉反叛,率兵殺南越王及漢使終軍等人。

終軍死的那一年,不過二十餘歲。

儘管終軍很年輕就死了,但他的事蹟卻流傳下來,數百年來激勵着無數熱血的大漢青少年。

當下謝牽將姜維比作終軍,一方面是在讚賞姜維的膽氣,但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在威脅姜維呢?

別忘了,不管姜維如何口吐蓮花,但他與滿寵現在的生命,卻系在謝牽的一念之間。

可就在滿寵爲姜維擔憂,想着爲姜維出言緩解氣氛的時候,姜維卻直接直視謝牽言道:“若叔父無智,我爲終軍又如何?

就算我死,能讓數萬漢軍退卻嗎?

還是說,會讓曹彰能夠擊敗我大將軍暘?

我可爲終軍,但亦可爲傅介子!”

姜維的兩句反問,說的謝牽剛剛鼓起的膽氣盡喪,眼神更加流離。

因爲姜維說的是事實。

而姜維話語最後提起的傅介子,更讓謝牽投鼠忌器。

傅介子西漢時期的涼州人士,因此相比於終軍,傅介子的事蹟在涼州流傳更廣。

傅介子與終軍一樣,皆是西漢時期的著名使臣,但與終軍不同的是,終軍出使以巧舌爲利刃,而傅介子是真的攜帶利刃。

傅介子出使西域時,因爲匈奴使者從中作梗,破壞大漢在西域的主權,傅介子直接率隊截殺了匈奴的使者。

在完成這一件事後,傅介子覺得這樣還不夠樹立起大漢的威嚴,於是他向大將軍霍光請求前去刺殺樓蘭王。

在傅介子的謀劃之下,他及他的部下成功斬殺樓蘭王。

而面對着得知樓蘭王死訊不斷趕來的衛兵,傅介子面不改色地在他們面前留下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話:

“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

就是這麼一句話,傅介子恫嚇住數百衛兵,然後在數百衛兵的畏視下,大搖大擺的離開了樓蘭國。

可世人都知道,那時候恫嚇住數百衛兵不敢動彈的,不是傅介子,而是站在他背後的,武威煊赫當世的大漢。

而儘管當下姜維並未有想刺殺謝牽,但當他提起傅介子的名號後,謝牽還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傅介子留下的那句名傳千古的話。

那句話再配上糜暘爲大漢帶來的煊赫武威,成功讓謝牽感受到了畏懼。

這一刻謝牽才意識到,站在他身前的姜維,雖未攜帶大量的隨從。

但他的背後實際上有着一支百戰百勝的漢軍在爲他撐腰。

因爲姜維的背後是漢大將軍糜暘。

有糜暘在,謝牽敢動嗎?

在想到這一點後,謝牽如同泄了氣的皮球一般,他看着身前的姜維,久久說不出話。

見謝牽成功被他說的話打亂心神,姜維上前一步,對着謝牽最後勸說道:

“叔父與楊公關係匪淺,來日曹叡可能會對叔父株連,難道叔父就不考慮這一點嗎?

而相比於曹叡,我大將軍天性仁愛,對有功之臣從不吝嗇獎賞。

如小侄我。

我初投大將軍不過半年,卻能得此重任前來勸降叔父,這一事足以體現大將軍的心胸。

加之涼州的局勢叔父亦當清楚,當下兩軍正處於對峙之中,魏軍最後若勝,叔父不但不會有功勞,反而會遭到清算。

但一旦叔父能夠協助大將軍取勝,那麼無論自身安全,還是來日功名利祿,叔父都會得到保障。

叔父出仕多年,又豈可不明白這個道理呀!

今我將大好機會送到叔父的手中,難道叔父還要猶豫嗎?”

當姜維語重心長地說完最後一句後,謝牽的身體徹底癱軟在坐席上。

“我願降!”

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6章 此路不通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章 江陵城中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3章 誅心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4章 屠殺?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
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6章 此路不通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章 江陵城中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3章 誅心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4章 屠殺?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