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

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

糜暘看着沉思的劉備,並沒有打算說出他的看法。

饒是他知道歷史上曹操這段時間就會逝世,但這件事一旦說出來,太過匪夷所思,不會有人相信的。

曹操雖然年事已高,但其去年的時候,還生龍活虎的能帶領魏軍四處征戰。

他的身體狀況,至少在大部分人看來,還是十分硬朗的。

況且一旦糜暘說出他的看法,他必要拿出證據來證明他的論點。

而曹操可能已經病重的事情,他根本無法證明。

這本來就是專屬糜暘一人才知道的事。

不同於當初在公安時,公安時他是主將,所以有些事他不需要解釋,只要命令發出,自然會有人照做。

但現今若沒有足夠的理由支撐自己的論點,縱算劉備再如何看重他,他立下的功勞再如何大,劉備也會以爲他是在夢中囈語。

面對曹操的這樣一個對手,沒有人敢掉以輕心。

而劉備也沒有就此事深究的意思。

畢竟當今他還有許多事要處理,一直專注於一個流言反而會耽誤其他事務的處理。

隨後劉備看向身後的張飛,令其將劉封、孟達二罪將押解進來。

張飛在領命後,大步跨出帳外,很快就帶領着部下將劉封與孟達二將押了進來。

自從張飛在上庸城中擒拿住劉封孟達二將後,他便將這二罪將帶在軍中一同來到了這襄陽城外。

他知道劉備到達襄陽城外後,一定很想見這二人。

在張飛將劉封與孟達二人帶入大帳中後,糜暘等諸臣就見到了這二人如今的慘狀。

劉封本是羅侯寇氏之子、長沙郡劉姓人家的外甥。

劉備投靠荊州刺史劉表後,暫時安居於荊州,因爲當時劉備未有子嗣,於是收劉封爲養子。

從當時劉備收養劉封的目的來說,他一開始是將劉封當做他事業的繼承者的。

建安十八年,劉備召諸葛亮等將入蜀。

劉封當時年僅二十餘歲,但已武力過人,於是率軍隨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溯流西上進攻益州,所過之地戰無不克。

後來,劉備任命劉封爲副軍中郎將。

劉備給他部下每位將率起的雜號,都是經過精心構思的。

他給劉封的副軍二字,便有巨大的含義。

副軍者,主帥之副選,這個名號在當時便是在暗示,劉封還是劉備心中的繼承者之一。

任命劉封爲副軍時,劉備的親生長子劉禪方纔不過七歲。

七歲幼童在古代很容易因爲生病夭折,所以當時劉備任命劉封爲副軍中郎將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沒想到身爲劉備長子的劉封,原來漢中王儲位的有力競爭者,竟淪落到如今成爲階下囚的地步。

只見這時劉封與孟達二人,披頭散髮,衣冠不整,滿臉胡茬,雙目中充滿了血絲,一副狼狽至極的樣子。

劉備在看到劉封這副樣子被押進來後,他眼神中閃過不忍。

他對劉封是寄予厚望的。

去年他繼位漢中王時,已經任命漢中王太子爲劉禪。

在儲位已定的情況下,他給劉封的副軍名號並沒有剝奪,反而還將其提升爲副軍將軍。

這並非是他不知道其中厲害。

只是他想用此舉告訴劉封,雖然他不是漢中王太子,但在他劉備百年後,他依然可以憑藉他劉備長子的身份,成爲漢中王國中的二號實權人物。

這既是劉備對劉封的寵愛,亦是劉備對劉封的期待,更是他對劉封的一種補償。

但令劉備沒想到的是,他一向看重的長子劉封,竟然會做出這種事。

劉備怒劉封不爭氣,他從帥座上起身,而後來到劉封身前,看着他問道:

“你是吾兒,爲何要不聽王命?”

“你從漢中出發之時,吾千叮萬囑,令你務要協助雲長共擊襄樊,伱爲何遲遲不發兵?”

在劉封面前,劉備並沒有用王的自稱孤,而是自稱吾。

就猶如當初他在新野時因劉封不聽話,教育劉封一般。

劉備的臉上充滿了不解的神色。

他顛沛流離,受盡冷眼大半生,早已見識過太多人心詭譎。

但他萬萬沒想到,劉封有一日竟然會背叛他。

聽着劉備那充滿失望,痛心的語氣,劉封擡起頭看向他的父親。

因爲多日的階下囚生活,令劉封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很差,但他的眼神依舊充滿了桀驁。

只是他那桀驁的眼神,在看到劉備時,就逐漸被愧疚與敬愛所替代。

劉封跪在地上,對劉備叩首答道:“兒子從未想過背叛父親。”

“兒子亦不是有意要害前將軍,兒子只是沒想到荊州的局勢會轉變如此之快。”

“等兒子想發兵時,漢水上游已經被魏軍所封堵。”

見劉封還想狡辯,劉備更加生氣。

“吾已授雲長假節鉞之權,戰時他之軍令等同吾王令。”

“他數次派使者催促你發兵相助,你屢次違抗他的命令,這難道不是在背叛吾嗎?”

“再者,魏軍並無強力水軍攔截漢水。”

“吾給你的俱是精兵,舟船亦不缺,你領軍居上游,順水而下,破之不難。”

“你又何必以這理由推脫?”

“再者,你身爲三郡之督,上不能奉吾王命,下不能穩定民心,卻反而去搶奪孟子度之鼓吹,你還有一點爲主的體統與氣量嗎?”

劉備越說越生氣,到了最後他心中的失望與痛心都轉變爲了慍怒。

但面對着劉備慍怒的語氣,當聽到劉備的那最後一句話時,劉封卻突地自嘲笑了幾聲。

自嘲聲中充滿了不解與不甘。

他擡起頭看向劉備,口中用悲傷的語氣說道:“這便是父親選擇禪弟的原因嗎?”

“因爲我無人主之量。”

“但父親給過我機會嗎?”

“當年在荊州時,我尚年少,我仰慕父親之仁名,由長沙時常孤舟涉水而上新野,就爲一睹父親風采。”

“後來父親收我爲養子,那是我一生中最開心的日子。”

“爲了父親,我可以捨生忘死,我可以不顧一切。”

“我今日一切皆是父親所賜,父親從來沒虧欠我什麼,至於儲位,乃父親一人所定,無論給誰,皆是王命,我從未有半分怨言。”

“但父親爲我想過嗎?”

“我爲父親名義上的長子,又擔當副軍名號,若將來父親百年後禪弟繼位,他會容的下我這個副軍長兄嗎?”

“我承認,我當初不發兵是報有擁兵自重的心思。”

“但我不是想反,我只是想自保而已。”

“現今大錯已經鑄成,我已經不想再申辯什麼。”

“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

“封只求,在封死後父親不要革去封的劉姓,封願足矣。”

說完後,劉封對着劉備深深的磕了三個響頭。

這是劉封最敬愛的父親,值得一向桀驁的劉封爲其叩頭。

當劉封說完後,帳中羣臣資歷淺的,全都嚇得俯下了頭,劉封說的都是大大的誅心之語呀。

而資歷高如關羽、張飛等人,他們雖然沒俯頭,但臉上也全都浮現了驚訝之色。

原來劉封是這麼想的。

至於糜暘,心中也對劉封說的原因感到有所感慨。

每個人犯錯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是事出有因。

但劉封卻忘了一件事,那便是他因爲自己的私心而犯下大錯,差點導致劉備的大業功虧一簣,那他對得起劉備嗎?

人人都有私心,但何曾見過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人因爲自己的私心,而枉顧恩主大業的?

劉封之罪情有可原,但法不容赦。

當劉封的話語傳到劉備耳中後,他的臉上浮現了不可思議的神色,他沒想到他一直器重的長子,心中懷抱的竟然是這種誅心之念。

他擔心劉禪將來會對其下手。

一向以真誠待人的劉備,因爲心中的難以置信,不禁身形不穩,向後退了幾步。

那種詭詐之想,誅心之念,是什麼時候開始侵蝕他的孩兒的。

這時劉備想起了他曾就劉封一事,問諸葛亮以及法正的看法。

諸葛亮與法正的看法都是殺。

當時劉備還不理解,爲什麼他最倚重的兩位謀臣,給出的建議都是這個。

現在劉備明白了。

諸葛亮與法正並無私心,他們會作出如此建議,是因爲劉封的身份太過特殊。

劉封既是劉備名義上的長子,又是他曾經的嗣子。

且劉封的拒不發兵的行爲,已經透露出他已經開始擁兵自重。

在這種事實之下,若將來劉備及諸臣百年之後,依劉封剛猛的性格,再不受到任何人制衡的他,很可能會起兵作亂的。

到時候以劉封的能力,加上他那特殊的身份,可能會讓劉備打下的天下,陷入一場巨大的內亂中。

畢竟相比於已經步入老年的劉備及諸臣,劉封春秋正盛。

劉備看着眼前這個向其叩首的長子,腦海中不停回想起諸葛亮與法正的建議。

感情告訴他,不能殺,理智告訴他,要殺。

就在劉備腦海中正在天人交戰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人。

一個最近異軍突起,並且比劉封更年輕的人。

有他在,足以制衡劉封。

最後劉備看向四周羣臣,他下達了他的王命:“劉封擁兵自重,屢抗王命,罪不可赦。”

“但念其往昔戰功,特免一死。”

“今剝奪其所有官職,送回成都拘押在府邸,非王詔不得外出。”

在處罰了劉封之後,劉備看向孟達。

孟達見劉備看向自己,頓時嚇得連連叩首。

從明面上的罪過來看,孟達身爲劉封的副將,聽劉封之命行事的他,身不由己。

在張飛兵臨上庸後,孟達主動負荊請罪,打開城門迎接張飛大軍入城,也算是將功補過。

況且當初能拿下東三郡,孟達居功至偉,因此劉備下達王命道:

“孟達貶爲軍司馬,歸糜偏將軍帳下聽用。”

孟達原來爲太守,是兩千石的高官,現在被劉備貶爲一個小小的軍司馬,處罰已經算重了。

只不過這是相對於在季漢中來說。

這要是在曹魏或者江東那裡,劉封得車裂,孟達至少得斬首。

劉玄德終究還是仁慈的,輕易不會下死手。

但重要的是,爲什麼要將孟達這個反骨仔扔給我?

糜暘一臉錯愕,他全程都在吃瓜的狀態,這也能跟他扯上關係。

但孟達這時聽劉備留他一條命,他當即對劉備感激涕零的叩拜起來。

在叩拜之後,孟達立馬來到糜暘身後站好。

隨着時日的遷移,糜暘大敗吳軍的事已經人盡皆知。

人人都知道糜暘的未來不可限量,所以孟達對劉備將其貶爲糜暘帳下的軍司馬,心中並無多少怨言。

而且最重要的是,孟達原本便是法正的小跟班,現在成爲了法正愛徒的小跟班,好像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只有糜暘滿頭黑線。

他偏將軍的小團體還沒搭建完畢,就已經混進來了一個頭生反骨的人物了。

但劉備的王命又不能違抗,糜暘只能默默接受這個現實了。

在處理完劉封與孟達的事後,劉備已經有些疲憊。

於是他命帳中諸將都出去,他要一個人休息一會兒。

但在諸將都離去之時,劉備連關羽張飛都沒留下來,卻叫住了糜暘,單單留下了他。

這一幕映照在帳中諸臣的眼裡,他們心中對糜暘的看重程度,又不禁往上提了一個檔次。

不一會兒後,偌大的帥帳中,只剩下了劉備與糜暘二人。

劉備讓糜暘上前,而後對其問了兩句話。

“孤與諸卿百年之後,你保的住劉封嗎?”

“又鎮的住他嗎?”

對於自小看着長大的糜暘,劉備並不拐彎抹角。

父母之愛,必爲之計深遠。

但劉備的這兩句問話,卻讓糜暘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這兩句話的信息量很大。

在對岸的魏軍大帳中,魏王的王帳外保持着一副如常的樣子。

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常人無法看到的地方,魏王的王帳四周已經佈滿了數百處暗哨,而魏王的王帳中亦佈滿了虎豹騎。

外鬆內緊,便是現今魏王王帳的情況。

在王帳之中,曹仁正在曹操的牀榻旁親自照看着他。

整個王帳中,瀰漫着一股濃烈的藥味。

自從魏王曹操於高臺之上暈倒之後,雖然他不是一直保持着昏迷的狀態,但每次甦醒的時間都不久,而且並不固定。

往往曹操甦醒過來沒一會兒,就會又陷入沉睡之中。

曹仁現坐在榻旁爲曹操揉捏着手腳。

看着曹操那越來越蒼白的面孔,曹仁的眼睛已經通紅。

魏王生命垂危,魏國將來何去何從?

按均訂情況,這本書馬上精品了。

希望這段時間,大家不要養書,追一追,能在下月前入精品就好了。

這樣這本書,就算活了,作者菌拜求!

今天還有的,我繼續碼字。

最近有讀者反應,更新太少太慢,其實吧雖然更新時間不穩定,但基本每天也是保持日萬的。

至於更新時間,月底月初本職工作量巨大,所以沒辦法穩定。

請讀者大大們理解一下哈。

(本章完)

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番外:亡國之恨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2章 當爲班超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24章 屠殺?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16章 幼時情誼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3章 先斬後奏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32章 小心有詐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
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番外:亡國之恨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2章 當爲班超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24章 屠殺?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16章 幼時情誼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3章 先斬後奏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32章 小心有詐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