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

聽着下方孟達繪聲繪色的描述,再低頭看了看身前書案上堆積如小山的喜報,糜暘的眼中有着異彩。

糜暘倒還好,在座的諸位漢將的反應更加直接——一聲聲驚歎接連從他們的口中發出。

軍帳內的氣氛在孟達的不斷敘說下,顯得越來越熱鬧,這一點與魏軍軍帳中的氣氛,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不要說曹真事先沒有想到,就是當下的糜暘在聽完楊彪與關西世家所走的每一步後,他的心中也感覺到有些難以置信。

在事前糜暘最多想到,楊彪可能會利用他的影響力,來鼓動關西世家背反曹魏——就像他在涼州之戰時做的那般。

可誰能想到,楊彪竟然會用最壯烈的行爲,來徹底引爆關西世家這個火藥桶。

而當關西世家這個火藥桶被引爆後,以蘇則爲首的一衆關西世家所做出的激烈行爲,也讓糜暘頗有些刮目相看。

奪城佔縣倒是正常,可不留餘地地直接逼死扶風王曹袞,這一步的確給了曹魏一個沉重的打擊。

也讓近幾日發生的這場關西之亂,血腥程度陡然上升了好幾個層次。

不是糜暘大驚小怪,實在是主要生活在南方的糜暘知道,要是換做是益州與荊楚世家,他們是決計不會逼殺曹袞的,他們最可能會做的是將曹袞先關押起來。

但驚訝之後,糜暘再仔細想想,便也對關西世家這狠厲的做法表示了理解。

關西世家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劉邦開國時分封的功臣,要知道四百年前的關西世家爲了自身利益,就連少帝都能奮起殺之。

至於關西世家的後身更加不得了了——締造數朝輝煌的關隴集團瞭解一下。

孟達很快就敘述完這幾日的親眼所見,可當敘述完後,孟達臉上的自豪與激動之情還是久久不能散去。

關中舉義浪潮如此洶涌,身爲關西世家一員的他,感到與有榮焉。

最重要的是,在引發這股浪潮的過程中,他可謂是居功至偉。

孟達之前不顧危險深入洛陽,爲的不就是想在事成後享受巨大的功勞嗎?

現在大事已成,孟達自然會難以抑制住內心的激動。

孟達的神情,被坐在上首的糜暘清楚地注視到。

在注視到孟達的神情後,糜暘也大致猜出了孟達心中的想法。

而糜暘知道的是,眼下有這種想法的絕不止是孟達一人,參與這次舉義的關西世家都在等着他的下一步態度。

他接下來的態度如何,將會直接進一步影響關中的局勢。

知道這點的糜暘,讓自己的臉上流露出驚歎的神情,同時他更是起身來到孟達身前,握住孟達的手言道:

“子度爲大漢奔走東西,不避斧鉞,微子度,豈有今日我軍之大漢局面乎!”

說完這句話後,糜暘用眼神示意了下一旁的黃權。

得到糜暘眼神示意的黃權,立即會意的請出一道詔書。

在諸將漢將的面前,黃權大聲朗讀出了詔書中的內容。

這道詔書是劉備親筆寫下的一道封賞詔書。

在這道詔書中,孟達被劉備大筆一揮,直接拜爲鎮東將軍,賜爲綿陽侯。

至於主導扶風起義的蘇則,也一下子由一介白身成爲大漢的雍州刺史、後將軍、景亭侯。

不僅孟達與蘇則二人得到了劉備的重賞,凡是參與這次起義的世家家主,皆按各自功勞大小得到了相應的封賞。

當聽完詔書中的內容後,孟達臉上充滿着欣喜。

或許他的官位看起來沒有蘇則高,但他的爵位卻是縣侯,今漢開國至今,又有幾位大臣能得到縣侯爵位的封賞呢?

從這一點來說,自己能獲得縣侯爵位的封賞,是一件頗爲光榮的事。

況且相比於大漢官方的官職,孟達更在意的是糜暘之前答應他的那件事。

而糜暘又怎麼會讓孟達失望呢?

在孟達期待的目光下,糜暘握住孟達的手高高擡起對着帳內的諸位漢將高聲言道:

“今日起,子度爲孤府中司馬也!”

糜暘的話讓帳內的一衆漢將,瞬間變得不淡定了起來。

豔羨!

毫不掩飾的豔羨之情浮現在諸位漢將的臉上。

糜暘的權勢在大漢如日中天,能成爲他幕府中的軍司馬,不僅能讓自己掌握着頗多實際性的兵權,還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着許多難以想象的好處。

旁的不說,孟達一旦成爲糜暘幕府中的屬臣,只要他將來不犯下罪責,那麼將來成爲重號將軍,乃至於三卿九公,都可以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因爲從此以後,孟達的身上就深深打上了糜暘的私人印跡。

背靠大樹好乘涼。

孟達有着糜暘照拂,將來什麼樣的榮華富貴得不到?

可相反的是,縱算蘇則眼下能一躍成爲大漢的重號將軍、地方大吏,可在大漢朝廷沒有根基的他,將來是走不了多遠的。

甚至他眼下獲得的官職,將來也不見得能一直掛在他的身上。

兩相一對比,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望着帳內諸位漢將看向自己的,那濃郁到化不開的豔羨之情,這一刻孟達內心慾望得到了大大的滿足。

糜暘並沒有食言。

他之前一切的付出,也得到了令自己最爲滿意的回報。

對醉心於功名利祿的孟達來說,這一點纔是他最看重的事。

由於內心中強烈的滿足感,孟達激動地想對着糜暘下拜,可他的身體卻被糜暘用手托住:

“今日一切,是子度應得的。”

糜暘的話落入孟達的眼中,直令他熱淚盈眶。

感覺沒有跟錯人的孟達,這一刻只想再爲糜暘“無私”地奉獻自己。

很快孟達就主動自薦道:

“大將軍,眼下我軍應當趁賊軍人心惶惶之際,對五丈原發動猛烈攻勢。

臣願爲大將軍爲大軍前鋒,效死向前!”

孟達的話音剛落,立刻就引起了帳內諸位漢將的爭相起立。

他們一邊用哀怨的眼神看着孟達,一邊忙不迭地拱手向糜暘自薦,想着與孟達爭奪那先鋒之職。

大帳內的氣氛,一下子就被點燃了起來。

諸位漢將熱烈請戰的氣氛,讓糜暘的臉上流露出笑意。

武將不怕死,這是大漢即將復興的徵兆呀!

可面對着諸位漢將的踊躍請戰,糜暘在回到主座上讓諸將先坐下後,卻出言否決了他們。

糜暘的否決讓大帳內的氣氛一下子冷靜下來。

迎着諸將不解的目光,糜暘出言解釋道:

“當賊軍着急往後方撤退時,纔是我軍大舉出擊的時機。”緊接着糜暘又說道:

“賊軍當下分兵渭水兩岸,儼爲掎角之勢,加之兩岸賊軍各有營壘、地形爲憑,強攻之舉對我軍來說並不利。”

“眼下我軍出擊,或許可獲得一些戰果,但定然無法獲取擊潰賊軍的戰果,反而會平白增添我軍的傷亡。”

當糜暘說完後,諸位漢將激動的心情漸漸冷卻下來。

糜暘的話,讓他們回憶起前段時間的作戰。

在孟達勾連關西世家的時候,糜暘並沒有閒着,畢竟身爲一位統帥,不可能將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之前糜暘在觀察地圖後,發現渭水的水域並不如長江寬廣,加上郭淮手中的兵力也不多,不可能做到在渭水沿岸處處設防。

於是糜暘便派出趙雲這員虎將,繞路西行,從渭水的某處上游越過渭水。

糜暘的這個舉動,的確避免了漢軍遭受被半渡而擊的險境,但就算漢軍渡過渭水了,還是未能順利拿下魏軍在渭水北岸佈置的營壘。

郭淮是有才能的,趙雲的數次猛攻都被他所擊退。

這是前不久才發生的戰事,帳內的每位漢將都清楚的很。

聽完糜暘的話後,每位漢將的臉上都流露出思索之色。

還是黃權最先出言答道:

“賊軍是想憑藉地勢,與我軍比拼韌性!”

黃權的判斷,讓糜暘出言贊同道:

“然也。”

本來糜暘想的是,當關西世家大量起義後,擔心後方有失的曹真很大可能會着急撤軍。

這樣一來,漢軍的機會就來了。

這不僅是糜暘的想法,因爲目前諸葛亮與糜暘相距不遠,糜暘還特地寫信與諸葛亮探討過五丈原的戰事。

探討之後,諸葛亮是認同糜暘的判斷的。

但可惜的是,魏軍中有個大大的漢奸——劉曄。

在魏軍中糜暘是有探子的。

從探子彙報的情報中,糜暘得知了是誰力勸曹真不要貿然撤軍。

糜暘也大致知道了,劉曄那一日在曹真帳內獻上的計謀。

不得不說,劉曄奸歸奸,但他的眼光的確是十分毒辣。

不過糜暘在得知這件事後,也並沒有太過遺憾。

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魏雖江河日下,但人才還是有不少的。

短暫的沉默之後,性情急躁的魏延率先按捺不住,他拱手問糜暘道:

“大將軍,難道我軍接下來,只能繼續坐等良機嗎?”

魏延的話語中,有着能讓人容易察覺的憋屈。

本來魏延還以爲當關西世家大舉起義後,漢軍能一鼓作氣擊敗魏軍,可按照糜暘所說,眼下他們好似還是隻能如之前一樣坐等。

這樣的話,那關西世家起義不起義,對他們來說又有什麼用呢?

魏延性情直爽,他說的話容易引起人的不喜,但同樣的是,他的話也讓不少漢將深以爲然。

看着魏延那一臉憋屈的樣子,糜暘的臉上卻絲毫沒有焦急之色。

“關西世家舉義的意義,不在於讓我軍可直接拿下五丈原。

他們舉義的意義在於,讓關中的萬里疆域,成爲我軍可以縱橫的地帶!”

當糜暘說出這番話後,魏延先是一愣,隨後又脫口而出道:

“可我軍目前無法越過五丈原進入關中。

就算我軍今日派出大軍返回南鄭,再從子午谷出軍奇襲長安,時日上也是來不及的。”

魏延精通軍略,他自然懂得糜暘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可正如他所說的那般,想要做到糜暘心中打算的那一點,總得有支漢軍能繞到魏軍的背後吧。

魏延的話讓帳內諸位漢將,也產生了與魏延一般的疑惑。

而糜暘見魏延到了這一刻,還心心念念想着他的子午谷奇計,他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難道我軍就只能從祁山道與子午道進入關中嗎?”

“要想讓賊軍糧道不安,上躥下跳,從褒斜道出兵是最佳的。”

糜暘的話讓帳內諸位漢將更加不解,從褒斜道進入關中,的確是對戰局最佳的方案,可重點是。

重點是?

大將軍爲何會在當下着重提起褒斜道呢?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帳內諸位漢將紛紛用震驚且期待的眼神看向糜暘。

若他們沒記錯的話,在北伐戰爭之初,糜暘承擔着吸引敵軍主力的任務,率領着一萬漢軍進入褒斜道。

難道?!

在看到諸位漢將難以置信的眼神後,糜暘張開嘴角,露出了他那一口雪白的牙齒:

“當初孤奉詔從褒斜道前往街亭之時,率領的只有五千兵馬。”

一語驚起千層浪,糜暘的話讓帳內每位漢將的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

帶一萬兵馬從南鄭進入褒斜道,離開褒斜道時,卻只率五千兵馬離開。

那還有五千兵馬呢?

“若路上沒有耽擱的話,孤派出的傳令信使現在已經到達褒斜道內。

想來就在這兩三日,我五千精銳便可由褒斜道進入關中,直插賊軍糧道心腹之處也!”

糜暘的話很好的解決了帳內諸位漢將的疑問。

同時糜暘的話,也再次將大帳內的氣氛引爆。

諸位漢將皆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他們紛紛從座上再次起身,然後來到糜暘身前,充滿崇拜的對着糜暘深深一拜:

“臣等拜服也!”

在一陣陣響亮的拜服聲中,還夾雜着魏延肆無忌憚的大笑聲。

跟着大將軍打仗,真是痛快!

眼下魏軍能打的主力都在五丈原,加上關中各地起義頻繁,魏軍是沒辦法再派出兵力拱衛綿長的糧道的。

這種情況下,五千訓練有素的漢軍正兵出現在魏軍後方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在衆將的拜服聲之下,糜暘猛地一拍桌案,他的眼神閃露出嗜血的寒意:

“賊軍不是要與我軍比拼韌性嗎?

孤倒要看看糧道淪喪,他們還怎麼韌!”

五丈原一定是漢軍的,曹操復生也留不住,糜暘說的!

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2章 出獄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
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2章 出獄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