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

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

當宦官宣讀完對關羽的封賞之後,他便接着繼續宣讀劉備對其他大將的封賞。

“拜左將軍馬超爲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享食邑千五百戶。”

“拜右將軍張飛爲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享食邑千五百戶。”

劉備對於張飛與馬超的封賞,亦在羣臣的猜測之中。

在原本的四方將軍中,後將軍黃忠已經於上個月去世。

而如今身爲四方將軍之首的前將軍關羽成爲大將軍,那麼相應的作爲當初身份地位稍遜關羽一籌的張飛與馬超的官職,肯定也不會太多低。

在兩漢傳統的重號將軍中,大將軍品秩最高,在大將軍之下按照品秩分別爲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方將軍。

衛將軍已經是于禁,所以按照常理驃騎將軍與車騎將軍只會在馬超與張飛二人中產生。

而相比於張飛的車騎將軍,無疑馬超的驃騎將軍品秩更高。

這也很容易理解。

馬超在投奔劉備前本就是一方諸侯,他的身份在劉備的一衆臣子中,是特殊且敏感的。

這層身份讓馬超在劉備的臣子中,地位會更加超然一點,所以劉備將馬超任命爲驃騎將軍,軍職在張飛之上。

但是這並不代表馬超手中的職權會超過張飛。

因爲驃騎將軍與車騎將軍雖然是身份地位很高的將軍,但是這兩個軍職不像大將軍一般有天然的開府之權。

沒有開府之權的將軍,若是手中再沒有節權的話,那麼他的權力是不大的。

所以說馬超與張飛手中掌握的權力有多大,完全來源於劉備對他們的信任有多大。

雖然馬超的軍職比張飛稍高一籌,但是馬超的另一個職務是涼州牧,而張飛兼領的職務是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始置於漢武帝徵和四年。

司隸校尉初設時的職權有很多,但武帝初設司隸校尉最大目的是使其“持節,從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蠱,督大奸猾。”

《北堂書鈔·設官部》記載:“司隸校尉,武帝初置,後諸王貴戚不服,乃以中都官徒奴千二百人屬。”

“糾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國,無所不統。”

從以上的記載可知,司隸校尉手中握有節權,督察權,逮捕權、懲治權等。

這就是加強版的漢代錦衣衛指揮使。

到了東漢時,漢光武帝劉秀省去丞相司直,使司隸校尉獲得更大的權勢。

司隸校尉朝會時和尚書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專席,有“三獨坐”之稱。

東漢時的司隸校尉就連三公等高官都敢彈劾,故爲百僚所畏憚。

在東漢殘酷的外戚與宦官的鬥爭中,雙方常借重司隸校尉的力量挫敗對方,由此可見司隸校尉的職權都多重。

從此,司隸校尉成爲政權中樞裡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董卓稱之爲“雄職”。

李傕專政時自領司隸校尉。曹操在奪取大權後,也領司隸校尉以自重。

當然如今司隸並不在劉備的手中,所以按照慣例,張飛司隸校尉的職權範圍便是轉變爲帝都所在的益州。

擔任司隸校尉的張飛,以他的職權他甚至能直接逮捕三公九卿以下的所有官員,並且在證據足夠的情況下,直接將所逮捕的官員定罪。

而相比於張飛的司隸校尉,馬超的涼州牧一職雖然從品秩上略高,但現在涼州並不在劉備的治下,所以馬超的涼州牧只是一個遙領而已。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

在宣讀完馬超與張飛的封賞之後,宦官又陸續唸了許多在外統兵大將的封賞結果。

如進封翊軍將軍趙雲爲徵南將軍、中護軍,封爵爲永昌亭侯。

進封鎮遠將軍魏延爲鎮北將軍。

還有吳懿,李嚴,吳班等等。

但是羣臣卻遲遲聽不到關於一個人的封賞。

那個人便是糜暘。

羣臣的心中不禁起了些許疑慮,這不應該呀。

無論是公安之戰還是西城之戰,糜暘都立下了大功。

那兩場大功都足以名垂青史不說,甚至糜暘的西城之勝有着促成劉備登基稱帝的功效。

而且劉備對糜暘的信任與鍾愛,現在成都中哪幾個人不知道?

因爲信愛,劉備可以果斷的將漢中的兵權交予糜暘暫時指揮。

劉備與糜暘之間的關係,簡直就是當世的孝武帝與冠軍侯的翻版。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怎麼會忘記了糜暘的封賞呢?

就在羣臣心中狐疑的時候,祭壇上的宦官已經將手中的封賞名單快要念完。

但是就在他看到最後一個人的名字之後,他的眼神突然一凝。

這個人的名聲最近在成都中幾乎是無人不知。

而他更是在義子黃皓的講述下,對這個名字感到如雷貫耳。

因爲心中的敬畏,這名宦官在念到對這個人的封賞時,他提起他最大的中氣,將劉備的封賞給朗讀了出來。

“茲有漢將軍暘,數立功勳。坐鎮公安,敗殺呂蒙;出衛西城,吞魏六軍。

天造草昧,君子經綸。篤生我暘,爲漢勳臣。正值嘉會,威震益北。此等良將,孰繼後塵?

蓋古者任賢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勞大者厥祿厚,德盛者獲爵尊。故武功以顯重,而文德以行褒。”

“今朕追錄前後功勳,拜偏將軍糜暘爲左將軍、封冠軍侯,假節都督益北諸軍事!”

當這名宦官念完劉備對糜暘的封賞之後,他緩緩收起了劉備的封賞詔書。

他的這番舉動代表着,糜暘是劉備最後一個親自封賞的大將。

而當劉備的封賞傳遍武擔山上下之後,聽到糜暘獲得這番封賞的羣臣們,他們都不自覺的開始騷動起來。

羣臣紛紛擡起頭,用驚訝的目光看向劉備。

羣臣看到劉備的臉上流露着掩飾不住的笑意。

Wшw_Tтkд n_C〇

他們本來還以爲劉備是忘記對糜暘封賞了,原來劉備是將對糜暘的封賞放在了這裡!

羣臣之所以會在聽到劉備對糜暘的封賞後產生騷動,乃是他們萬萬沒料到劉備對糜暘的封賞會是這個。

早在之前在大殿之中時,羣臣就對糜暘的封賞有着激烈的討論。

在當時的討論之下,雖然糜暘的官職並未得到統一的結果,但是關於糜暘的爵位大家都有着一個共識,那便是糜暘此戰過後當爲列侯。

漢代的侯爵制度演變至今日,在列侯中就通常劃分有三個等級,分別是亭侯、鄉侯、縣侯。

例如剛纔于禁所獲得的義鄉侯,馬超獲得的斄鄉侯、張飛獲得的西鄉侯雖然食邑都很多,但其實都是鄉侯而已。

唯有關羽獲封的襄陽侯,乃是實打實的縣侯。

如今在劉備封賞糜暘的詔書中,並沒有點明糜暘冠軍侯的食邑,說明劉備對糜暘的爵位封賞乃是遙領虛封的形式。

但是冠軍侯這個名號只要是讀過史書的士子,都知道這個侯爵乃是縣侯!

冠軍侯,是孝武帝爲霍大司馬特創的一個爵位封號,取“功冠全軍”之意。

甚至孝武帝爲了讓霍大司馬的冠軍侯實至名歸,還特地割穰縣的“盧陽鄉”和宛縣的“臨駣聚”合起來建立冠軍縣作爲霍大司馬的食邑。

如今冠軍縣依然還存在南陽郡中,就離武當縣不遠。

冠軍侯的第一任主人是霍去病,因爲他帶給大漢人民驕傲,所以他讓冠軍侯這種稱號成爲一種榮譽。

現在劉備不僅封給糜暘比馬超與張飛等級更高的縣侯,更是將這種帶有特殊意義的爵號封給糜暘,怎麼不讓羣臣的心中感到震撼。

陛下是真把糜暘當做他的冠軍侯了呀!

只是羣臣在驚訝之後,卻不得不在心裡承認,糜暘獲封這個冠軍侯的名號,乃是實至名歸。

“功冠諸軍”,糜暘現在不就是嗎?

在兩漢四百年的歷史中,共有三人因戰功獲封過冠軍侯。

分別是霍大司馬、賈復、竇憲。

現在糜暘的戰功與霍大司馬與竇憲相比可能還有所不如,但是糜暘還很年輕。

當初孝武帝封賜霍大司馬爲冠軍侯,不也是因爲當時的霍大司馬年輕,漢武帝心中對他充滿了期許嗎?

當年大漢遭受匈奴騷擾,社稷不安。

孝武帝遂在霍大司馬初展露頭角之際,封他爲冠軍侯,希望他能再接再厲爲大漢擊敗匈奴,守護住大漢社稷的安寧。

現在大漢分崩離析,北方六州爲逆賊所佔據,宗廟偏居西南,大漢的社稷亦到了危急的時候。

劉備特地在重續漢統這日封賜糜暘爲冠軍侯,也正是希望糜暘能如當年的霍大司馬一般,爲大漢殲滅一切賊子。

而讓羣臣感到驚訝的,除了糜暘獲封爲冠軍侯之外,還因爲劉備給糜暘的官職。

左將軍雖只是四方將軍之一,品秩上不如驃騎將軍與車騎將軍尊貴,但是它畢竟是重號將軍。

糜暘今年纔多大?不過二十一而已。

二十一歲的重號將軍,實在令人驚歎。

之前羣臣所猜測劉備會給糜暘封賞的官職,無非是徵北、鎮北這一類的名號將軍而已。

而且最重要的是,世人都知道大漢左將軍官職的擁有者原來是劉備。

雖然于禁與馬超曾經亦擔任過左將軍,但他們本質上分別是魏王國與漢中王王國中的左將軍,與大漢的左將軍不是一個概念。

現在劉備將他稱王之前跟隨他十數年的左將軍官爵賜予糜暘,這其中肯定有着特殊的含義。

不然爲何劉備不拜糜暘爲前將軍,而單單拜他爲左將軍呢?

而這層特殊含義,想來是劉備希望糜暘能繼承他復興漢室的志向吧。

陛下,是真寵愛冠軍侯呀!

而作爲劉備給糜暘的最後一個賞賜:假節都督益北諸軍事。

益北指的是漢中郡與漢興郡。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劉備的這個封賞最爲豐厚。

但當劉備拜糜暘爲左將軍,封冠軍侯後,這個賞賜只是水到渠成的而已。

本來都督漢中軍事的是魏延,而糜暘是漢興太守。

所以這個封賞本質上,只是讓糜暘多了一層都督漢中郡軍事的權力。

魏延只是鎮北將軍,而且現在的魏延論戰功,根本就遠遠比不上糜暘。

糜暘被劉備遷爲左將軍後,身爲益北兩郡中官職、爵位最高的他,順便都督漢中郡軍事,乃是應有之義。

至於假節麼,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之前的關羽、張飛等人擔任四方將軍時,都有着假節的權力。

劉備給糜暘的三個封賞,雖然每個都讓人感到驚訝意外。

但是劉備是先將糜暘的戰功說在前頭,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給糜暘的封賞卻又給人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

以糜暘立下的戰功及他大勝後所帶來的的影響來說,他如今獲得這份殊榮與權力,乃是實至名歸。

剛纔羣臣還在擔心劉備將對糜暘的封賞給遺忘了,現在看來他們完全是多慮了。

章武皇帝不僅沒有忘記對糜暘的封賞,還特地將他的封賞放在最後當做壓軸激勵人心。

關羽與糜暘有翁婿之親,現在他們的封賞又頭尾呼應,這就是劉備精心準備的封賞詔書。

劉備高站在祭壇上,他看着下方的羣臣臉上先浮現詫異之色,然後又快速的恢復常色,他的眼中閃過幾絲笑意。

其實衆臣不知道的是,劉備的本意是打算如孝武帝一般,自創一個重號將軍的稱號給糜暘的。

但劉備考慮到現在他初登帝位,現在的他根基未穩,貿然去改變大漢官制是不合適的。

所以劉備將他的這種想法暫時壓在了心中。

但是來日一旦時機成熟,他一定會將他的這個想法實現!

在武擔山上封賞羣臣後,劉備便乘坐着天子車駕回到了成都中的皇宮中。

不久前有大臣建議劉備,應當對皇宮進行擴建修繕。

畢竟目前劉備的皇宮,乃是原來的益州牧府經過稍加擴建而來。

皇宮無論是格局還是壯麗程度,都不適合作爲天子的居所。

但是大臣們的這個提議被劉備斷然否決。

劉備不想勞民傷財。

況且若覺得成都的皇宮不夠富麗堂皇,與其大興土木進行擴建,還不如厲兵秣馬早日還於舊都。

長安城中的宮殿,纔是大漢天子真正的居所。

在返回皇宮中的當夜,劉備便召集幾位心腹重臣,開始商討一件事。

那便是在他稱帝后,對於與孫權之間的關係,他該如何拿捏。

這件事若是處理不好,會給今日剛剛建立的這個新興的帝國,帶來不小的隱患。

前文關於關羽的爵位,已經做了修改。

歷史上關於張飛的西鄉是縣侯還是鄉侯,有着很大的爭議。

我在查閱大量資料後,得出的看法是應該是鄉侯。

當然我不能保證我的一定是對的,因爲史料殘缺太多,但是我寫的肯定是有資料作爲支撐的。

還有趙雲爲何不在成都,這是一個伏筆,不是錯誤。

各位晚安。

(本章完)

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25章 于禁跪伏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9章 糜暘到了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
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25章 于禁跪伏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9章 糜暘到了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36章 麋鹿破槽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