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

在糜暘派人一路上的保護之下,朱桓與徐盛順利地回到了吳朝境內。

當朱桓的腳步踏在永安城外的土地上的時候,朱桓一路上一直懸着的那顆心才終於放下。

而江夏太守胡綜在得知朱桓歸來的消息後,連忙親自出城,將朱桓與徐盛二人迎入城內。

胡綜字偉則,原是豫州汝南郡人士。

胡綜自幼喪父,少年時因躲避戰亂來到江東。

在孫策初步平定江東時,胡綜因名聲成爲門下循行,是孫權的伴讀之一。

憑藉着這層關係,自孫權繼承江東基業後,他就開始重用胡綜。

孫權一開始先任命胡綜爲金曹從事,後又升遷爲鄂長。

赤壁之戰後,孫權將胡綜招至建鄴,成爲他身邊執掌軍政機務的秘書之一。

公安之戰後,孫權將沙羨改名爲永安。

而爲了讓「永安」城能夠一直成爲江東的屏障,孫權便拜心腹胡綜爲江夏太守,治永安城。

從胡綜前半生的履歷來看,他乃是孫權最信任的幾位心腹之一。

可是在見到胡綜時,朱桓卻沒給他什麼好臉色。

內中緣由除去朱桓自視甚高的性格外,還因爲胡綜隸屬於江北士人,在政治利益上,他與身爲江東士人的朱桓,有着天然的衝突。

胡綜自然也知道朱桓不喜他的緣由,只是礙於陸遜的命令,胡綜並未在明面上與朱桓起衝突。

牢記陸遜吩咐的胡綜,在將朱桓迎入永安城後,還特地爲他與徐盛舉辦了一場慶功宴。

爲了提振己方的士氣,陸遜早早地就將他寫給糜暘的戰書內容公之於衆。

因此在之前朱桓尚未回來時,吳朝中人大多認爲朱桓這一去,基本上是凶多吉少。

可讓許多人沒想到的是,朱桓與徐盛最後竟平安無事的回來了。

雖說尚不清楚,爲何糜暘在接受謾罵後,還能放朱桓與徐盛回來。

但既然朱桓與徐盛是擔着風險前去的,那麼他們最後能夠平安歸來,自然是一件大喜的事。

至少這件事稍一潤色,便可將朱桓與徐盛潤色爲不畏***的形象,這對吳軍的士氣是有着不小提升的。

既是喜事,那麼設宴慶祝,也是應有之義。

胡綜的想法是好的,不過他卻漏算了一點,這點便是朱桓的性格。

朱桓在回到永安後,發現城內的人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他,這一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朱桓本就自大的脾性。

自大的朱桓在赴宴時發現,他的坐席竟被安排在胡綜之下,這一點讓他的心中很是不喜。

憑藉陸遜的才能及家世,他的身份在自己之上,朱桓也就不說什麼了。

可胡綜身爲一倖臣,他又何德何能?

而隨着酒水的不斷下肚,半醉的朱桓竟發現了一件更讓他無法容忍的事。

渾身佈滿酒氣的朱桓,在環視了宴席一圈,確定自己沒看錯後,他便冷下了臉問上座的胡綜道:

「韓綜何在?」

聽到朱桓問及韓綜的去向,胡綜的臉上流露出些許尷尬的神色。

韓綜是韓當的長子。

韓當在今年初因病去世,韓綜就在東吳的慣例下,繼承了韓當生前的部曲。

而孫權在得知韓當去世的消息後,他因感於韓當是東吳三朝元勳的身份,遂下詔拜韓綜爲橫江將軍,與胡綜共同守備永安。

單單憑藉着韓當留下的遺澤,按理來說,韓綜在東吳的政治生涯,應該是很平穩的。

可事實上並非如此。

這不是孫權不體恤功臣之後,實在

是韓綜的作風太過惡劣。

韓當在世時經常領兵在外,久而久之,他就疏忽了對韓綜的管教。

家世不凡,長輩又疏於管教,這種情況下成長起來的二代,性格差點本也正常。

但在東吳那麼多二代中,韓綜的作風之惡劣都是能排進前三的。

早在韓當在世時,韓綜就以***不倫的醜惡行爲着稱——韓綜喜歡玩弄同族女性......

而在韓當去世後,繼承了大量部曲的韓綜,就更加無法無天了。

說實話,孫權能讓韓綜鎮守永安,這體現了他對韓綜的信任與期待。

可在得到這番任命後,韓綜是如何作爲的呢?

他竟然派部曲扮作強盜,搶劫長江上的過往商旅船隻。

不講行業規範的是,他不但奪財,還喜歡害人性命......

韓綜本以爲他做得這些事很隱秘,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做的這些惡事早就在江夏郡內流傳開了。

而也因爲害人奪財的事,韓綜與朱桓之間早有宿怨。

要知道吳郡朱氏,本就是江東的大富戶。

長江上來往的商旅船隻,有很多與吳郡朱氏有着密切的關係。

韓綜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今日他特地不出席宴會,免得在宴會上遇見朱桓,產生大的摩擦。

韓綜的顧慮,胡綜自是清楚的。

而韓當在世時,曾對胡綜有提拔之恩,故而哪怕心中不願,胡綜在尷尬後還是爲韓綜辯解道:

「韓將軍今日身體不適,還望休穆勿怪。」

身體不適?

朱桓不是傻子。

當他看到胡綜吞吞吐吐的樣子後,他就知道胡綜說的是假話。

「他在江上謀害百姓性命時,怎麼不曾身體不適過?」

朱桓藉着酒勁直接吐出了這句話。

而朱桓的這句話,直接讓宴席上的氣氛瞬間凝固起來。

朱桓口中的怨氣,任誰都能感覺的出來。

這也不怪朱桓。

先不提朱桓與韓綜之間早有宿怨,就說在自視甚高的朱桓看來,身爲吳國功臣的自己歸來,韓綜卻託大直接不來參與宴會。

這不是赤裸裸的不給自己面子嗎?

而朱桓見在自己表達出怨氣後,胡綜竟然還不想着亡羊補牢,這讓朱桓更覺得他被胡綜及韓綜輕視了。

這要是還能忍,那他就不是朱桓了。

醉意上涌的朱桓,氣的直接掀翻了身前的食案。

當食案上的酒水食物散落一地之時,眼睛通紅的朱桓看着胡綜身後象徵解煩兵兵權的節蓋,他語氣清冷地說道:

「大將軍曾答應吾,待吾歸來後,解煩兵吾當統之!

到時他就算病重在牀,吾也要他親來拜謁!」

說完這句狠話後,朱桓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宴席之中。

朱桓的決絕離去,出乎了宴席中衆人的意料之外。

看着朱桓離去的背影,他們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但同時他們的心中也浮現了一個疑問,朱桓剛纔說的話是真的嗎?

...

「什麼!

那朱氏小兒,真是如此說的?」

在永安城外的一處軍營內,一位面容冷峻的男子,氣的拍案而起,對着下方的親信喝問道。

這位男子正是韓綜。

面對韓綜的喝問,深知韓綜好殺生秉性的親信,是一點遲疑都不敢有。

「千真萬確!

屬下在宴席上親耳聽到的。」

聽到親信的回答後,韓綜臉上浮現了濃厚的驚惶之色,他不受控制地跌坐在了地上。

韓綜知道,縱使朱桓膽子再怎麼大,他也不可能假傳陸遜的命令。

解煩兵的前身,是先吳侯孫策的親軍。

而解煩兵正式設立的時間,乃是在公安之戰後。

自公安之戰孫權慘敗後,心中擔憂的他,便下令韓當以孫策留下的親軍爲基礎,再去丹陽郡招募敢戰之士,從而組建起解煩兵。

解煩兵的寓意是:「戰無不勝,能解糜危」。

自解煩兵成立後,就一直是韓當擔任解煩督,統率着這支勁卒。

而數年的統率下來,解煩兵漸漸的都快成爲韓當的私人部曲了。

這也不怪韓當有私心,實在是東吳兵制是私兵制,在這種制度下,化公爲私,幾乎是一件必然的事。

儘管在韓當死後,孫權下詔將解煩兵一分爲二,分別交由胡綜與韓綜統領。

可胡綜的統兵之才並不強,加上時日尚短,數千解煩兵身上還是牢牢有着「韓氏部曲」的印記。

韓綜深知,戰力強悍的解煩兵,是他在韓當死後安身立命的唯一依仗。

可現在,陸遜卻要將他安身立命的唯一依仗給奪走,這怎麼可能不讓韓綜感到驚慌。

特別是韓綜知道,他之前做的那些惡事,早就讓朝內的許多人都看他不滿了。

儘管孫權一直並未因那些事下詔責問他,只是韓綜怎麼能保證,孫權不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呢?

那個時機,或許就是他手中兵權被奪走的時候。

想起過往聽到的張昭淚灑大殿的傳聞,又想起孫權是怎麼對待孫登的,韓綜心中對孫權就實在難以抱起一絲期待與信任。

以張昭地位之重,以孫登身份之親,孫權都尚且能拋棄就拋棄,更何況自己與孫權非親非故呢?

就算孫權真的不想對他下手,可一旦他失去對解煩兵的控制,那麼沒有兵權護身的他,能抵擋的住那些仇人的陷害嗎?

這時候韓綜又想起了,方纔親信向他複述的朱桓的話。

不可能!

很快的韓綜就意識到,要是真讓陸遜奪走他手中的兵權,那麼他的未來,與一隻待宰羔羊無異。

韓綜想死嗎?

那肯定是不想的。

於是乎一個大膽的想法,漸漸地浮現在韓綜的心中——另投明主!

韓綜現身處永安,以永安的地理位置而言,他投降大漢或者曹魏都可以。

而這個明主,該選擇誰呢?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韓綜突然想到了朱桓平安歸來的事。

陸遜的戰書內容,韓綜是親眼見過的。

原本韓綜以爲,以糜暘以往在江東流傳的形象,他在看到那封戰書的內容後,肯定會忍不住怒氣殺了朱桓及徐盛泄憤。

但結果是並沒有。

這一點足以體現了,糜暘的形象在以往,絕對被惡意醜化了。

糜大司馬,是個有德之人呀!

試想想,面對送來謾罵戰書的人,糜暘都能大度的放過,更何況是有意撥亂反正的自己呢?

一旦事成,別說保有一條性命,恐怕***厚祿都不在話下。

另外現今曹魏與東吳是聯盟的關係,要是他投往曹魏,曹魏爲了聯盟大局,是有可能不接納自己的。

對於惡人來說,他們考慮利害關係,往往會有着額外的天賦加成。

幾乎是一瞬間,韓綜就在心中重新爲自己選擇了一個明主。

而韓綜也是個果斷的人。

韓綜立

即伏首在案,提起毛筆寫了一封真心實意的信箋。

當放下手中的毛筆後,韓綜又認真的檢查了一遍信箋中的內容。

不錯,夠舔!

韓綜對自己寫的內容,感到頗爲滿意。

見沒啥問題後,韓綜便喊來一位親信。

韓綜慎重其事的將手中信箋交到親信的手中,然後囑咐道:

「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封信送往襄陽。

記住,若是有幸能得見糜大司馬,態度一定要恭敬!」

聽到韓綜的吩咐後,他的親信卻沒半分驚訝的神色。

這不是因爲這位親信,不知道韓綜的行爲是在通敵。

是因爲這位親信,知道韓綜太多的秘密了。

韓綜連地方裝滿貢品運往建鄴的船隻都敢打劫,還有什麼事是他這位主上做不出來的?

親信小心地接過韓綜手中的信箋,對着韓綜鄭重一拜後,便快速離開了營帳之中。

望着親信離去的背影,韓綜在心中默默祈禱道:

「大司馬,您一定要信我呀!」

...

數日之後,江夏郡,夏口。

剛剛從建鄴返回夏口的陸遜,在第一時間召見了徐盛。

在徐盛到來後,陸遜問起了他跟在朱桓身邊,這段日子裡的見聞。

面對陸遜的詢問,徐盛一五一十地開始回答。

陸遜一邊聽,一邊批示着案上的文書。

在聽到糜暘面對他的謾罵戰書並未動怒時,陸遜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雖說糜暘並未中他的計有些讓陸遜遺憾,可陸遜心中又覺得,以糜暘的聰慧,他本該如此。

原本說完這些,徐盛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可爲了做到知無不言,徐盛漸漸談起了在永安宴席上朱桓的表現。

就是這一談起,讓原本淡定的陸遜猛然擡起了頭。

「你是說,休穆當衆談及吾要讓他擔任解煩督一事?」

徐盛不解陸遜爲何會對這事這麼看重。

畢竟朱桓此舉雖說有些孟浪,可他的性格一向如此不是嗎?

不過面對陸遜的詢問,徐盛肯定的點了點頭。

在看到徐盛的點頭後,陸遜手中的毛筆,徑直掉落在了地上。

「朱桓你個混賬!」

一向修養極好的陸遜,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動了怒。

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24章 屠殺?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33章 誰敢殺我?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50章 夜襲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7章 懾服徐詳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7章 懾服徐詳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章 當爲班超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63章 空城計
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24章 屠殺?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33章 誰敢殺我?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50章 夜襲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7章 懾服徐詳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7章 懾服徐詳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章 當爲班超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63章 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