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

當姜維做出繼續行軍的決斷後,很快就有幾名校尉表達了不解。

那幾名校尉不解的點在於,哪怕當下他們繼續行軍,可從情報中得知的許褚的行軍速度來看,他們很可能會比許褚晚到潼關。

畢竟相比於魏軍的輕裝簡行,他們則是攜帶了大量的輜重,而這些輜重勢必會拖慢他們的行軍速度的。

見幾名下屬有所不解,姜維進一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若攜帶輜重前行,自是會讓我軍被賊軍追上乃至超過。

故而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軍亦當拋棄輜重,輕裝疾行。”

當姜維說出他的打算後,那幾名校尉無一不大驚。

馬超給他們的任務是,儘快趕到潼關之下,若潼關有機可乘就趁勢攻之。

若無機可乘,也要爲後續的大軍第一時間搭好營壘。

而要是他們按姜維說的那麼去做的話,那麼馬超安排的任務,可就一個都完不成了。

姜維近來是在漢軍中儼有聲名,可與馬超相比,姜維畢竟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戰爭新手”。

再加上馬超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眼下當得知姜維新的命令,很可能會與馬超之前下令的軍令相背後,幾名校尉有所驚疑很是正常。

只是幾名校尉的驚疑,並未讓姜維改變。

“爲將者應當機立斷。

我軍出發之時,未曾預料到許褚會果斷棄營而走。

今我軍得知這情況後,若不根據時局做出相應調整,那豈不是與刻舟求劍一般愚蠢的行爲無異?

諸君莫要擔憂,來日驃騎將軍要是怪罪下來,我會一力承當。

而我料驃騎將軍當下定然也想改變軍令,只是距離尚遠新的軍令還未送到而已。”

姜維的話讓幾名校尉半信半疑,但他們見姜維態度堅決,加上有着姜維的擔保,於是他們也就不再勸說了。

幾名校尉後離開後,很快就將姜維新的命令傳達至全軍。

當得知姜維要己方拋棄輜重,急速前往潼關後,普通的漢軍倒是不覺得有什麼。

數千漢軍第一時間就忠實地執行起姜維新的命令。

不久之後大量的輜重被數千漢軍果斷拋棄於行軍途中,而在完成這一件事後,輕裝上陣的漢軍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至少這時漢軍的行軍速度,絕不低於許褚統率的魏軍。

看着全軍的行軍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姜維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他之所以要執意繼續率軍前往潼關,在於他比其他人看的更遠。

以姜維的智慧不難推斷出,當馬超得知許褚棄營而逃後,一定會率精騎追擊。

身爲涼州人士的姜維,深知羌氐騎兵一旦撒開歡行軍起來,那速度會有多快。

馬超追上許褚,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而以這種情勢而言,姜維要做的就是不能讓許褚在馬超追上他之前進入潼關。

許褚要是進入潼關,不僅馬超獵殺許褚的計劃會失敗,還會無形中增加來日攻打潼關的困難性。

因此他當下要做的就是,藉助着眼下的距離優勢,先一步率軍趕到潼關之下。

沒有輜重無法攻城不礙事,他可以列陣於潼關之外,讓許褚無法進入潼關之中。

這樣一來無須拖太多時間,想來馬超就會率軍前來支援他了。

至於方纔幾名校尉所提的原地阻擊,實際上是沒辦法做到的。

因爲以當下周圍的地勢來說,並無魏軍的必經之路,若不能列陣於魏軍的必經之路,就算有心阻擊又有什麼用呢?

既然無法在必經之路阻擊,那就在魏軍的必歸之地阻擊!

而兩相圍堵之下,許褚最後還能有生路?

除非他不是虎侯,而是鳥侯!

當姜維所部漢軍,急速朝着潼關前進後,若從天空俯瞰關渭大地的話就會發現,眼下在距離潼關外的關渭大地上,正有着三支一同朝着潼關進發的軍隊。

離潼關最近的軍隊是姜維那一支,離潼關最遠的那支軍隊則是馬超統率的精騎。

而被兩支漢軍夾在中間,猶如夾心餅乾的正是許褚統率的魏軍。

許褚一邊率軍朝着潼關趕去,一邊回想着不久前看到的滿地輜重。

許褚的臉色很是沉重。

從輜重上的旗幟來看,許褚不難分辨出那些輜重是屬於漢軍的。

而許褚在之前也知道,早在他棄營之前,就有一支漢軍正朝着潼關進發。

但之前不管是許褚還是蔣濟,他們都未曾對那支漢軍太過在意——大量輜重隨軍,行軍速度緩慢,又有何慮呢?

可在知道那支漢軍拋棄輜重的舉動後,許褚的臉色就一直很是沉重。

縱使許褚看不出那支漢軍的意圖,蔣濟又豈會看不出呢?

只是悲哀的是,眼下就算看出來那支漢軍的意圖,許褚也只能率領着剩下的魏軍繼續朝着潼關進發。

正如姜維所想的那般,潼關是許褚的歸路。

作爲一隻正在被追捕的猛獸,哪怕他知道自己的歸路有危險,又怎麼可能會轉變方向呢?

況且當下他也沒其他方向可以轉變了。

許褚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待他趕到潼關後,能借助着潼關守軍的幫助,一起前後夾擊將那支漢軍迅速擊潰。

在經過將近兩日的急速行軍後,騎在馬上的許褚終於隱隱可見潼關那雄偉的輪廓。

而隨着繼續前行,不止許褚看到了,就連他身後的魏軍也漸漸看到了潼關。

在看見屹立於崇山峻嶺之間,險峻異常的潼關後,有的魏軍不禁開始歡呼起來。過去的兩日中,許褚爲了激勵士氣,一直向魏軍灌輸着他們回到潼關就安全的觀念。

兩日來的不斷灌輸,早就讓這個觀念深入到每位魏軍的心中。

眼下潼關在他們眼中不單單是一座關隘,而是他們生的希望呀!

只是這種興奮還未持續多久,隨着數千魏軍越過一處高坡,眼中陡然出現的一幕卻讓許多魏軍感到震驚起來。

在高坡之下,潼關之外,有一支數千人的漢軍在一名年輕小將的帶領下,正靜靜地列好陣型等待着他們。

儘管那支漢軍沒有修築好營壘,但從漢軍嚴整有序的陣型足可以看出,這數千漢軍都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精兵。

而他們當下能擊潰眼前的這支漢軍嗎?

許多魏軍的心中不由得浮現起這個疑問。

在從潼關出發之時,他們也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精兵。

可在經歷過被馬超伏擊的戰役後,他們的能戰之兵僅剩一半左右。

除去這點之外,軍心上的萎靡纔是他們眼下對漢軍懼怕的根由。

勝敗乃兵家常事。

只是自己的主將卻會做出拋棄傷員的事,正所謂兔死狐悲,那一日許褚的狠辣早就讓跟隨他的魏軍心有餘悸。

心有餘悸之下,又有幾人會真心爲許褚效死呢?

有不少魏軍在看到早已經列陣好的漢軍之後,腳步不免變得退縮起來。

他們的腰間是有佩戴武器的,只是這一刻許多魏軍心中,卻沒有拔起武器應戰的勇氣。

許多魏軍的退縮,很快就被許褚察覺到。

察覺到這一幕後,許褚心中不由恨極。

生路就在前方,這種情況下卻起退縮之心,全都是膽小畏縮之輩!

要是在以往,性格剛烈的許褚不免要殺幾名退縮的魏軍泄憤。

可眼下許褚需要他們將自己護送進潼關內,於是不得已許褚只能高呼道:

“只要進入潼關,我軍便可得救!

潼關內尚有我軍數千守軍,他們會出來支援我們的!”

許褚的鼓勵話語落入衆多魏軍的耳中後,的確很大程度上挽救了魏軍漸漸頹喪的軍心。

衆多魏軍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潼關,他們許多人見到潼關城牆上是有着大量的同袍正在集結。

察覺到這一點後,數千魏軍終於穩住了軍心。

他們的腳步不再退縮,而是重新果斷地跟在許褚身後,齊齊朝着潼關衝去。

身後魏軍的軍心重振讓許褚大喜。

騎在戰馬上的他高高地舉起手中大刀,發出一聲怒吼之後便當先朝着前方的漢軍軍陣殺去。

許褚身形彪悍尚在馬超之上。

身形彪悍的他騎坐在高大的駿馬上急速奔馳,就宛若一頭勢不可擋的猛虎一般,登時之間殺到了漢軍的身前。

位於前列的漢軍連忙舉起手中的長槍刺向許褚,但從軍多年的許褚戰陣經驗早已經十分豐富。

豐富的戰爭經驗加上傲然當世的身手,讓他很輕鬆就躲開了朝他面門刺來的數杆長槍。

在躲過長槍後,反應迅速的許褚立即舉起手中的大刀,朝着那幾柄長槍的槍身劈砍而去。

作爲軍中的制式武器,漢軍手中長槍的槍身雖是木製的,但也經過特殊的工藝處理過,堅硬程度不能視爲尋常木頭。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許褚的大力劈砍下,那幾柄長槍的槍身竟然應聲而斷。

就宛若豆腐一般脆弱。

許褚的大力讓一衆漢軍感到震驚。

不僅如此當斷裂的槍桿落地之後,許褚手起刀落,乾脆利落直接將身前的一位漢軍給劈成了兩半。

從那名漢軍身體斷口處噴灑出大量的血液,而那些血液也不出意外的濺在了許褚的身上。

在大量血液的澆灌下,凶神惡煞的許褚宛若一位魔神一般,囂張無比,不可一世。

還未等其他漢軍從震驚中反應過來,許褚就提着手中的大刀橫衝直撞進漢軍的陣列之中。

每當許褚身前的刀光閃過,必有數名漢軍死於許褚的刀下,且他們的死狀都頗爲悲慘。

許褚的勇猛在擾亂漢軍陣型的同時,也大大激勵了他身後魏軍的士氣。

“虎侯”之稱,果名不虛傳!

而看着眼前如土雞瓦狗般的漢軍,許褚的眼中充滿着不屑的神色。

眼下張飛、趙雲、馬超皆不在,那我也只好所向披靡了!

豈不料在許褚睥睨當下的時候,一抹槍光如游龍般朝着許褚襲來。

在這抹槍光來至許褚身前之時,一聲厲喝炸響在許褚的耳邊:

“鼠輩!你可知天水姜伯約也!”

管你虎不虎,今日我只當你是鼠!

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50章 夜襲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
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157章 法正遺策 君臣同悲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50章 夜襲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