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

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

原先在曹仁領軍攻打西城之前,雖然他將南陽郡中大多的兵力都帶走,但是樊城一帶的所屬曹休的魏軍,他並沒有亦一併調走。

理由很簡單,因爲樊城是大魏守衛南陽郡的第一道防線,而且那時的關羽的威脅性大於糜暘。

所以哪怕曹仁所率的魏軍在西城之外遭到覆滅,曹休手中的兵力卻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傷。

而要想守住樊城這種地處平原,並無山勢作爲屏障的兵家必爭之地,曹休手中的兵力定然不會少於一萬。

實際上曹休原本手中的大軍有一萬五千左右,後來因爲孫禮的計策他抽調三千大軍給孫禮帶去偃城駐守,所以目前樊城中曹休能調動的魏軍有一萬二左右。

曹休手中的這一萬二魏軍,是通過當年曹操留在南陽的外軍擴編而成,戰鬥力自然不俗。

而之前曹休因爲孫禮的獻策,加上對關羽的忌憚,所以他一直率領着一萬二的魏軍龜縮在樊城中。

只是在現今僅存的曹氏宗親名將中,曹休的用兵風格特偏向暴烈的那方面。

之前雖然樊城外的數萬漢軍沒有對樊城發起進攻,但是被數萬漢軍包圍數個月,這本來就讓性格暴烈的曹休心中憋着一股氣。

更何況之前關羽還曾將戰死的,魏軍鐵騎的屍體擺放在樊城外過。

曹休曾經擔任中領軍,所以那數千具屍體之中,很多具屍體都是他的舊部。

關羽的這個做法讓曹休十分痛恨他。

於是乎在今日樊城中的曹休察覺到漢軍有撤圍的跡象後,他馬上在樊城中整頓兵馬。

而等漢軍大部從樊城的北圍率先撤退後,曹休立即率領着一萬大軍從樊城北門而出。

雖然因爲被圍困,曹休無法得到太多的情報從而去推斷漢軍爲何突然撤圍。

只是不管漢軍撤圍的緣由是什麼,善於把握時機的曹休都會立即領軍出城。

之前曹休之所以領軍龜縮在樊城中,是因爲當時樊城外並沒有魏軍的援軍,而他手中的兵力亦不佔優勢。

但是現在樊城外的不遠處,就有着張遼率領着的數萬魏軍中軍。

偃城與樊城相距不遠,被困在城中的曹休雖然沒辦法和偃城外的張遼實時聊天。

但張遼通過點燃烽火的方式,告知曹休一些事還是很簡單的。

在不遠處就有着強勁的己方數萬援軍在,曹休在漢軍撤圍之後,是肯定會選擇領軍而出的。

從兵法方面講,這個舉動可以與張遼的大軍互爲犄角。

從個人方面來說,曹休想着能不能在漢軍撤退之時找到破綻,從而來給漢軍一下狠的,以泄他這數月以來心中的憤懣之氣。

只是讓曹休失望的是,當他領軍從樊城中出來後,並沒有找到這種破綻。

正常情況下,步軍與後世的飛機有些類似。

飛機最容易發生空難的時候,就是起飛與降落的時候。

而古代步軍最容易被敵人所趁的時候,便是行軍與撤退的時候。

古代許多優秀戰術都是根據步軍的這個弱點衍生而出,例如“半渡而擊、圍點打援、以逸待勞”等等經典戰術。

嗯,一開始曹休也想來個類似於半渡而擊的戰術。

可是當曹休率軍從樊城外出來之後,他就馬上打消了這個想法。

雖然漢軍在關羽的命令下,率先從樊城的北圍外撤圍,但是漢軍的撤圍舉動好像並不慌張。

他們在撤離之前,有序的將可以再次使用的大量鹿角、拒馬運上輜重車,而對於那些運不走的物品,選擇就地焚燬。

於是乎當曹休領軍出來看到的一幕是:樊城北門之外一片狼藉,甚至許多處地方還燃燒着火焰。

那到處燃燒着的火焰,令樊城北門外的這一片空地,在這寒冷的冬季中卻顯得有些燥熱。

而因爲燃燒的物品大多都是木質的,所以在寒風的吹拂下,許多因燃燒產生的木材灰燼,大量漂浮在曹休及上萬魏軍所處的這片天地中。

甚至還有不少都落到了曹休的身上。

在這有些燥熱及不斷地飄着灰燼的樊城北門外,曹休看到剛剛從北門外撤離的漢軍根本就還未走遠。

樊城外乃是一片廣闊的平原,騎在馬上的曹休遙遙望去,上萬漢軍的後續部隊,甚至離他們不足一里。

這一幕讓曹休心中閃起了濃濃的狐疑。

撤離不都是應該儘快的嗎?

可是他看漢軍如今這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不像是在撤退,反而像是在誘敵。

最重要的是,曹休的視力極好,他居高臨下的朝前方望去,正好看到了目前率領着數千漢軍掩護前軍撤退的大將是誰。

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手中提着一支通體黝黑的精鐵長槍。

這人不是張飛又是誰。

在看到是張飛負責率軍押後後,曹休的眼睛不禁眯了以來。

這是他從軍多年遇到危險時,下意識的動作。

曹休第一次見到張飛,還是在十數年前。

但他與張飛第一次真正交手,乃是數年前的下辨之戰。

在數年前的下辯之戰中,本身沒有多少兵力的張飛,通過虛張聲勢的手段成功唬住了當時的魏軍主帥曹洪。

只是張飛的計策沒有瞞住曹休。

曹休猜測出張飛手中根本就沒有多少大軍,於是在曹休的建議下,由他親自率領虎豹騎急襲下辨。

那一戰,曹休陣斬雷銅、任夔等將,取得了下辨之戰的勝利。

那一戰,讓世人認識了曹休。

只是令世人不解的是,明明當時曹休已然判斷出張飛根本就沒多少大軍。

佔據優勢兵力的魏軍爲何不直取張飛所在,或者說在下辨之戰勝利後,繼續擴大戰果攻擊張飛所部呢?

要知道當時魏軍中有着曹洪、曹休、曹真、張既等名將,而張飛與馬超的首級可比吳蘭等人值錢多了。

這個原因別人不知道,曹休自己卻清楚的很。

無他,因爲他內心中對張飛的忌憚而已。

曹休對張飛的忌憚,源於十數年他第一次見到張飛的那一刻。

那一年曹休還歸屬於曹純統帥,屬於五千虎豹騎中的一員,跟隨着曹操在當陽追殺劉備等人。

曹休初見張飛的那一日,是在一座橋前,那座橋並不長,最多隻有十數步的距離而已。

而在五千虎豹騎的橋對面,只有張飛及二十位騎軍。

但就是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後來發生的一幕卻成爲五千虎豹騎一生的恥辱,乃至於曹操一生的恥辱。

一人據水斷橋,瞋目橫矛,對着五千殘殺百姓的虎豹騎怒吼道:

“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那一聲怒吼聲若洪雷,令五千虎豹騎盡皆膽寒。

而那時他們手中的長刀還在不斷流淌着,從十數萬百姓身上匯聚而來的鮮血。

這一幕亦深深映在了那時還年輕的曹休心中。

有些陰影,是永遠無法磨滅的。

可以說在關羽與張飛之間,曹休對張飛的忌憚心理是更強的。

當看到是張飛親自率軍壓陣後,本來風風火火而出,想着要領軍追擊漢軍復仇血恨的曹休,突然就打消了他的打算。

現在張飛與曹休的距離並不遠,不過一里而已。

而目前曹休手中握有的兵力,並不比張飛少,甚至曹休身後還有着城池作爲依託。

只是當年爲了安葬祖父,爲了投奔曹操,而輾轉華夏大地數千裡,被曹操譽爲“曹家千里駒”的曹休,今日卻連這一里的距離都不敢逾越。

千里易行,一里難越,這便是曹家千里駒嗎?

就在曹休率領着萬餘魏軍在看着漸漸遠去的漢軍時,正在撤退的萬餘漢軍亦看到了背後出城的魏軍。

本來在己方大軍撤退的時候,背後突然出現一支兵力不少於己方的敵軍,正在撤退的步軍是會感到驚慌的。

但是有着張飛在後壓陣,所以這正在撤退的一萬漢軍並沒有陷入這種情緒中。

而負責壓陣的張飛,亦看到了不遠處的曹休。

與曹休心中對着張飛有着深深的忌憚不同,張飛看着曹休的眼神倒是多了幾分玩味。

烏龜從烏龜殼裡出來了。

只是玩味歸玩味,以大局爲重的張飛並沒有想現在就與曹休對戰的想法。

他只是猶如閒庭信步一般,爲萬餘漢軍守護着背後。

而就在這雙方“對峙”的一幕發生時,孫禮所率領的一萬魏軍也趕到了樊城之外。

曹休的部將看到己方又有一萬大軍到來,馬上欣喜的對着曹休進言道:“將軍,我軍現在兵力倍於敵軍,可擊也!”

這名部將是不認識張飛的。

與這名部將的欣喜不同,曹休在聽完這名部將的話後,他的臉上閃過猶豫之色。

己方兩萬,敵方一萬。

己方整裝待發,敵方撤退之中。

從這明面上的種種對比之中,曹休感覺到他要是對這一萬漢軍發起進攻,勝算的確是頗大。

只是張飛向來有勇有謀,他今日此舉會不會是誘敵之計呢?

一向敢作敢爲的曹休,此刻卻陷入了思緒的掙扎之中。

在曹休思緒不斷掙扎的時候,孫禮趕緊騎馬來到曹休身前,對着他彙報了曹丕聖旨中的內容。

孫禮是擔心曹休一時衝動。

只是孫禮不知道的是,他的這番彙報卻讓曹休從掙扎中解脫出來。

曹休轉頭對着建言他進攻的部下言道:“既然陛下有令,那我軍就暫且按兵不動。”

在說完這句話後,曹休很自然地接過了孫禮的那一萬魏軍的指揮權。

然後他率領着兩萬魏軍,不遠不近地跟隨在那一萬漢軍的身後。

似在監視,又似在送客。

若從宛城行軍到偃城,步軍至少需要十數日時光。

只是對於彙報軍情的輕騎來說,不過數日他們就可從偃城之外來到宛城中。

數日後,在宛城中的曹丕順利得到了張遼彙報給他的消息。

在知道漢軍正在從樊城撤圍之後,曹丕是又怒又喜。

曹丕怒的是他以爲漢軍這個舉動,是想撤退回襄陽。

剛剛羞辱完他,就想逃跑,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要是真的讓這數萬漢軍毫髮無傷地回到襄陽,那他的臉面往哪裡放?

而曹丕喜的則是,隨着漢軍的撤圍,這代表着一直困守在樊城中的曹休順利脫困。

曹休手中可是還有着上萬魏軍的。

現在樊城周圍的魏軍大軍,已然七萬有餘!

在這又怒又喜的複雜心情之下,曹丕馬上做出一個決定。

他命人快速召來,剛剛抵達宛城的武衛將軍許褚。

在虎背熊腰的許褚到來後,曹丕來到許褚身前握着他的手言道:“接下來就拜託虎侯了!”

許褚在曹操去世之後,就被曹丕任命爲武衛將軍,負責總督洛陽中軍。

本來按照他的身份,他是不能離開洛陽的。

只是目前戰情需要,曹丕亦管不了那麼多了。

而身爲武衛將軍的許褚,當然知道曹丕特地將他召來宛城的目的是什麼,他亦知道曹丕剛纔對他說那句話意味着什麼。

許褚質重少言,在曹丕對他說完那句話後,許褚只是對着曹丕深深一拜。

他,願爲曹家世代赴湯蹈火。

在許褚對着自己一拜後,曹丕趕緊讓孫資寫好一道聖旨,曹丕將剛剛寫好的聖旨交到許褚,對着他下令道:

“去吧,爲大魏擊潰一切不臣之賊!”

在曹丕說出這句話後,許褚雙手恭敬的接過聖旨,然後就頭也不回地朝着外面走去。

看着狀若虎豹的許褚離去,曹丕的心中油然的浮現一股安定感。

論猛將,他曹魏豈會缺少。

爲了不讓漢軍逃脫,曹丕已然不想再等了,儘管他召集的其他大將還未到達,但機不可失。

只是當一個人過於專注一件事時,往往就會遺忘另一件事。

曹丕現在滿心想的只是殺敵雪恥,他卻忘記了他當初急召左將軍張郃,最大的目的是什麼。

或許曹丕記得,但強大的實力,讓他可以忽略這個因素吧。

漢章武二年元月,魏帝曹丕右遷武衛將軍許褚爲虎威將軍。

同月,剛剛抵達宛城外的許褚,便手持魏帝聖旨急速南下。

那是魏帝曹丕下達正式開戰的聖旨。

風起雲涌,便在此時。

今晚就一章。

前兩天熬夜熬太兇了,夫人有意見了。

我是沒有存稿的,寫一章發一章。

明天會把這個大劇情完結。

剛纔看到一些讀者一直在等更新,我看到後心裡有些感動。

只是身爲作者的我,可以適當熬夜更新,但是你們這些可愛的讀者呢,最好不要如此。

身體的本錢大於一切,我希望你們身體棒棒的。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訂婚啦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2章 出獄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
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訂婚啦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7章 懾服徐詳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22章 出獄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