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

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

漢延康元年七月底,從漢興郡中出發的一騎信使快速的奔入成都城中。

劉備在攻佔益州後,因爲感於蜀中交通落後,山路居多,來日不方便大軍遠途跋涉。

所以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在蜀中各交通要道上,開闢起蜀中的郵驛事業。

在諸葛亮的主持下,劉備在漢中設置了重要軍事關隘白水關,白水關周圍的山上佈滿了烽火樓。

從白水關到成都間設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館舍,以保障郵驛的正常運行。

在劉備與諸葛亮君臣的合力之下,蜀中的交通往來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甚至於蜀中與遙遠的北方溝通,亦變得快捷起來。

例如名士許靖就和他過去在北方的好友魏國大臣華歆、王朗等都不斷有書信往來,“申陳舊好”。

甚至於糜暘的伯父糜竺,就經常寫信問候魏國的一些徐州籍大臣。

在信件往來之中魏國大臣還祝賀糜竺,說東海糜氏出現了個了不得的後輩。

在諸葛亮主持建造下的,蜀中郵驛的特點是幾乎沒有車傳。

郵遞大部用驛馬傳送,從事此項工作的人稱爲“驛人”。

及至今年,蜀中的郵驛系統已經大致完善。

漢興郡中的信使在出西城之後,一路順水而下快速到達廣漢郡中。

在到達廣漢郡中後,藉助着完善的郵驛,漢興郡的信使不出數日就已經到達成都中。

信使到達成都中後,他當即來到成都中的尚書檯。

而後他出示一應身份證明,將糜暘寫給劉備的奏報送至尚書檯中。

因爲糜暘送給劉備的這封上奏,乃是以紅羽覆頂,這代表着糜暘的這封奏報乃是十萬火急的軍情。

所以尚書檯的屬吏在取到這封奏報後,一點都不敢遲疑,連忙進入尚書檯中尋找到劉巴。

劉巴字子初,零陵烝陽人。

劉巴年少知名,當年爲荊州牧劉表多次徵用推舉,劉巴均不應就。

曹操征伐荊州時,荊州士人多歸劉備,劉巴卻北上投靠曹操。

後劉巴受曹操命令招降荊南三郡,那時荊南三郡已經被劉備所得。

劉巴不能覆命曹操,遂遠至交趾,又輾轉進入益州。

劉備平定益州後,劉巴歸附劉備,爲左將軍西曹掾。

劉備稱漢中王后,劉巴遷爲尚書,在尚書令法正死後正式接任尚書令。

劉巴爲人清廉簡樸,從不治理家資產業,又自認爲不是一開始就跟從劉備,害怕受到猜忌嫌疑。

所以爲人恭順安靜、沉默寡言,朝堂之下從不和人私底下有交往,非公事不談。

但劉巴清高的性格依舊張揚不變。

張飛因爲愛慕士大夫,曾經專門到劉巴處就宿,劉巴卻不理會張飛,使張飛十分惱怒。

諸葛亮知道此事後勸諫劉巴道:“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

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

面對諸葛亮的勸諫,劉巴卻答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劉備聽說這事後,憤怒地說道:

“孤欲定天下,而子初專亂之。其欲還北,假道於此,豈欲成孤事邪?”

但是劉備憤怒雖憤怒,他知道劉巴的性格,所以事後他並沒有追究此事。

劉巴雖然性格清高,但他博學多才,見識卓遠,令諸葛亮都感到佩服。

劉巴爲劉備效力後,爲劉備解決入蜀後的財政困難問題,又與諸葛亮等共制蜀漢的法律文件《蜀科》。

當劉巴在尚書檯中聽到屬吏稟報說,漢興太守糜暘有上書至時,劉巴的眉頭不禁一皺。

這糜子晟怎麼就不能安分點。

在不久之前,申儀的上書曾先一步到達劉巴手中。

在劉巴收到申儀的上書後,他立即就將這封上書轉交給劉備。

劉備看完申儀的上書後便嘆息着說道:“申儀反矣”。

後來糜暘與魏延的上書接踵而至,證明了劉備的判斷。

可是當成都中的大臣,陸續得知漢興郡中的動亂之後,部分人認爲申儀情有可原。

甚至有一部分早就看不慣糜暘的蜀中士人,在成都中對糜暘進行非議。

他們認爲申儀之所以會反叛,乃是因爲糜暘囂張跋扈,擅自擒拿列侯申耽所致。

糜暘是漢興太守,出兵討伐申儀還說的過去。

但他在未得到劉備的命令之下,就擒拿身爲列侯的申耽。

從某些方面上,這有些逾矩了。

因爲成都城中的益州士人不少,所以這種言論一時間塵囂不已。

雖然非議糜暘所爲的人不少,但是支持糜暘的人亦不少。

糜暘的身份特殊,荊州士人及東州士人加上元從派的大臣,都是站在糜暘這一邊的。

所以兩方之間經常就此事展開辯論。

但後來隨着糜暘在平定漢興動亂之後,將申氏兄弟的所有罪證送至成都,這種爭論也就戛然而止。

單單是申儀那私刻官印的行爲,就直接將申氏兄弟釘在了罪不可赦的行列。

在面對着鐵一般的罪證時,當代士人還是要點臉的。

他們不像後世的儒家士人一般,會信口開河顛倒黑白,他們也知道事急從權的道理。

成都城中因自己行爲引發爭論一事,糜暘從糜芳的來信中亦知道,但他卻沒有太過在意。

就連諸葛亮那種品德高尚的人,他的所作所爲都會引發一些蜀中士人的非議,何況他呢?

只要他將流程走好,那麼一些非議就無法形成對他的威脅。

雖然之前關於糜暘所爲的爭論已經停止,但之前成都中那副兩派士人爭論的場景,還映照在劉巴的腦海中。

所以當他現在看到糜暘又有上書至時,他的心中就有些不喜。

性格清高的劉巴,是當初極少數荊州士人中不贊同糜暘做法的人。

但不喜歸不喜,公務還是要處理的,劉巴分得清輕重。

於是劉巴快速接過糜暘的奏報,而後看了起來。

當看完糜暘奏報的內容後,劉巴的臉上閃起了濃厚的震驚之色,他下意識的離座而起。

在離座而起後,劉巴將政務暫時委託給尚書楊儀,而後他便快速離開尚書檯,進入王宮尋找劉備。

尚書檯的官署就在王宮旁,所以劉巴沒有花多久時間就進入了王宮之中。

在進入王宮之後,劉巴展示官印,令王宮中的衛士將他帶往劉備所在。

劉備這時正在王宮中的一處後花園,教授劉禪爲君之道。

而劉備舉的例子正是前段時間在成都中鬧得沸沸揚揚的,糜暘擒拿列侯申耽一事。

劉備對着劉禪問道:“前段時間,朝中頗有非議子晟之言語,若是公嗣主政,應當如何處理?”

劉備對待臣屬大多都是仁慈的,對於兒子當然亦嚴厲不到哪裡去,所以他的語氣很是溫和。

而站在劉備身前的劉禪,在聽到劉備的詢問後,臉上浮現不平之色。

他微微昂頭看向劉備,而後語氣堅定地說道:“非議表,非議漢興太守之語,皆是誹謗。”

“要是孩兒主政,孩兒會下令斥責那些非議漢興太守之人,好讓朝中不再有誹謗之語。”

聽完劉禪的話語後,劉備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笑意。

朝中有非議糜暘的言語,乃是前段時日的事。

這說明自己對此事的處置,已經展現在劉禪面前。

但事實放在劉禪面前,劉禪竟然還能答出不一樣的答案。

只是雖然劉禪的回答不是劉備心中所期許的回答,但是看到劉禪這番維護糜暘的態度,還是令劉備心中有着欣慰。

或許劉禪沒有繼承他的英明,但是能繼承他待人以誠的一點,那也是好的。

劉備伸出手爲身前的劉禪整理了一下鬢角的髮絲,隨後對着劉禪言道:

“爲君者應當不偏不倚,縱使心中有所偏頗,也應該持中居重。”

“先前爲父雖然知道非議子晟言語大多是誹謗,但兼聽則明。

況且那些非議對子晟不會造成什麼傷害,既然如此,爲君者就應該暫時不表露態度,於朝中坐看事態發展。”

“如此亦可分辨朝中大臣之品性、才能、以及是否結黨。”

“若是以爲君者的權威過早介入臣下的爭論,一則對子晟並非好處,二則不利於爲君者看清朝中局勢。”

之前劉備面對成都中的爭論,並沒有明確表露態度。

在注重清議的當世,哪怕是君主的行爲都容易引起非議,何況爲人臣者。

他知道糜暘做得沒錯,糜暘做得一切都是爲了大局,正因爲如此,所以劉備纔不急於表露態度。

目前的成都局勢就像一面平靜的湖面一般,表面看似平靜,但內中不知道有多少暗流涌動。

而漢興動亂就像一顆巨石砸入這平靜的湖面中,在引起湖面劇烈震盪的同時,亦讓劉備看清了不少人的真實嘴臉。

這有利於他提前解決一些可能存在的亂流。

但是劉備的這番話落入劉禪耳中時,他臉上浮現疑惑之色。

有這麼複雜嗎?

看着劉禪這番複雜的神色,劉備臉上的無奈之色愈發濃厚。

但隨即劉備想到諸葛亮與糜暘,他臉上的無奈之色便驅散了很多。

垂拱而治,亦可成爲一代明君。

這時劉巴來到了後花園中。

當劉巴看到劉備後,他急忙上前。

正在教育劉禪的劉備,亦察覺到了劉巴的到來。

他見往日中鎮定的劉巴,現在一副着急震驚的樣子朝他走來,劉備立即察覺到是有要事發生了。

去年也是劉巴在射山處,告知他孫權偷襲荊州的消息!

劉巴雖然急切,但是他見此時劉備身邊還有不少閒雜人等,於是他強忍着心中的急切,沒有馬上開口稟報曹丕篡漢自立的消息。

在終於來到劉備身前後,劉巴俯身向劉備呈上了糜暘的奏報。

劉備看到那封奏報上的紅羽,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凝重。

他馬上接過劉巴手中的奏報看了起來。

糜暘的奏報一向簡潔,劉備幾乎是須臾之間看完了奏報中的內容。

當劉備看完奏報中的內容之後,他臉上瞬間浮現了憤怒之色。

他手持奏報的雙手一下子合緊,兩手猛然碰撞之間發出一聲巨響,映照着劉備內心的憤怒。

劉備的眼神中,這時已經充滿了冷厲。

曹丕!曹丕!

真當天下忠於漢室的人,都死絕了嗎?

之前在魏國衆臣向曹丕勸進時,就有不少探子將消息傳入成都中。

但那時劉備還以爲曹丕是在進行試探,加上因爲那時曹丕有意的隱藏部分消息,所以劉備得到的確切消息並不多。

讓劉備沒想到的是,方纔繼承魏王爵位不足一年的曹丕,膽子竟然真的這麼大,邁出了這大逆不道的一步。

劉備看向劉巴,冷聲言道:“召集城中所有重臣,立刻前往廣德殿中議事!”

劉巴得到劉備王令後,當即領命而去。

在劉巴離去之後,劉備率先帶着劉禪前往廣德殿中。

在劉備王令發出去之後沒有多久,王宮中的鐘鼓聲響起。

當這代表着緊急議事的鐘鼓聲響起之後,此時正在官署中辦公的各位大臣全都驚訝地擡起頭,看向王宮的所在。

發生什麼大事了?

類似的鐘鼓聲在去年響起過一次,那次是荊州面臨孫權偷襲的生死存亡之際。

如今這代表着有大事相商的鐘鼓聲再次響起,似乎映照着天下中發生了一件了不得的事。

在這莊嚴肅穆的鐘鼓聲的傳召下,王宮附近各處官署中的諸位大臣紛紛放下手中的事務,而後快速的前往王宮中。

就連今日休沐的大臣,亦在王宮衛士的上門通知下,馬上趕往了王宮中的廣德殿。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成都中的諸位大臣就已經陸續到達廣德殿中。

當各位大臣到達廣德殿中時,他們發現漢中王早已經坐在殿中的王座之上,他的臉上一片慍怒之色。

看到這一幕,諸位大臣心中齊齊一緊。

在成都中的大臣都到達後,廣德殿中響起了劉備充滿怒氣的聲音。

“漢興太守糜暘上奏,言曹丕於今月十五威逼天子禪位於他,正式建立逆魏!”

當劉備的聲音飄蕩在大殿之中後,初聽聞此事的一衆大臣臉上俱皆浮現了驚駭之色。

大漢亡了?

不久後,殿中諸位大臣臉上的驚駭之色,就都轉變成悲傷之色。

陣陣哭聲開始在大殿中響起。

他們的煌煌大漢!

(本章完)

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1章 江陵城中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
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1章 江陵城中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