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

江夏郡,永安城外。

在陸遜率吳軍主力進入荊州前,陸遜曾因擔憂後路被斷,讓呂岱統率兩萬餘吳軍精銳駐紮在永安城外。

在陸遜看來,只要呂岱這支兩萬餘吳軍精銳在,不管戰局如何,他心中都有着翻盤的底氣。

身爲東吳的老將,身上戰功累累的呂岱,自是知曉陸遜的深層用意。

因此等陸遜率吳軍主力離開後,哪怕自身年老體衰,但呂岱一刻都不曾放鬆過警惕。

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得到兩則噩耗的呂岱,他的心態卻不再那般平穩起來。

第一則噩耗,就是州陵失陷的消息。

當呂岱得知州陵失陷,潘璋戰死的消息後,他整個人是極爲驚愕的。

一霎那間,呂岱那時就想着率軍從永安出發,重新爲大吳奪回州陵。

可是在得知是糜暘坐鎮州陵的消息後,這個熱忱的想法,頓時被呂岱給拋到九霄雲外。

再多三倍的兵力,呂岱也不敢貿然衝擊有着糜暘在的城池。

幸虧後來呂岱亦一直未收到來自陸遜的檄令。

這代表着陸遜尚不想動用呂岱這支兵馬,亦代表着哪怕州陵失陷,陸遜憑一己之力也有辦法周旋。

在沒有陸遜檄令的情況下,呂岱只能“無奈”地一直按兵不動。

然而就在呂岱以爲局勢不會繼續糟下去的時候,一則更勁爆的消息傳到了呂岱的手中。

“丁奉率軍逼近柴桑,柴桑有危!”

得知這一消息時,呂岱驚的連續拔下了好幾搓鬍鬚。

呂岱想不通糜暘爲何在將陸遜困住後,還會有閒情逸致大老遠去圖謀柴桑。

可想不通歸想不通,相較於州陵失陷的消息,柴桑有危的軍情讓永安城外的一衆吳將瞬間坐不住了。

那是他們的後路!

這一衆吳將中,就包括了呂岱的兒子呂據。

呂據慌忙找到呂岱,對着他懇請道:“還望父親速速發兵。”

呂據的第一次懇求,並未得到呂岱的正面迴應。

在重新組織語言後,第二次呂據直接跪下懇請道:

“柴桑控扼長江中下游水道,位於我軍腹背之後,若柴桑一旦被漢軍所得,我軍軍心定然震恐。

再者,永安距柴桑不過百里之遙,我軍是柴桑附近戰力最強的一支精兵。

若我軍對柴桑有危一事罔聞,陛下知道這件事後,會怎麼想父親?”

呂據字字鏗鏘,希望呂岱能聽得進去他的建議。

只是哪怕呂據說的再有道理,可冷靜下來的呂岱卻始終不肯接受呂據的提議。

“糜暘圖謀柴桑,爲何要不惜路途遙遠從長沙繞路?

我軍在永安,就會是糜暘心中的一根刺。

只要我軍一日不動,糜暘一日就無法完全掌控戰局!”

呂岱氣憤的拍着身前桌案,將他心中的看法給說了出來。

要說呂岱能直接猜出糜暘的用意,那是有些不大可能。

可身爲宿將的呂岱卻有一種直覺,他本能的感覺到糜暘的用意,不像表面展現出的那般簡單。

出於內心中的擔憂,呂岱強硬的以自身威望,壓制下了任何的反對意見。

然呂岱亦知道,他可以壓得住帳下將率,卻壓不住孫權的那顆心。

果不其然,在即將邁入十二月的這一日,呂岱得知了孫權使者周魴到來的消息。

呂岱知道周魴是爲何而來,若有辦法選擇,他並不想見周魴。

但那不可能。

在百般不情願下,呂岱只能帶着永安城外的衆將,親自來到港口外迎接周魴的到來。

隨着一艘不起眼的小舟出現在港口中,不久後周魴便來到了呂岱的身前。

呂岱看到周魴的第一眼,臉上便浮現了驚訝的神色。

因爲在他的眼中,周魴及他身後的親隨,身上都或多或少帶着一些傷。

“使者,可無恙?”

呂岱下意識出於關心的問候。

沒想到呂岱的問候一說出口,周魴的臉色就變得鐵青起來。

“無恙?

柴桑城外水域,已陸續有着漢軍出沒。

要不是我生性機警,恐今日呂公就見不到本使者了。”

周魴的話,明白的表露了他身上的傷因何而來。

而周魴的話卻不止這些。

“我自入仕以來,歷任文職,自問從未掌過兵。

就算如此,我亦願意爲大吳甘入虎穴。

我本以爲身爲名將的呂公,與我是一樣的心志。

但沒想到”

說到這時,周魴看了一圈呂岱身後精神抖擻的諸位戰將,又轉眼看了一圈身後放在港口中快生鏽的衆多戰船。

“呂公擁精兵而坐望柴桑漢軍橫行,呂公是在等什麼呢?

等漢軍自斃嗎?”

身爲一代名士,周魴並不擅長罵人。

然要是論及陰陽怪氣,周魴的功力是十分深厚的。

特別是周魴還拿自身作爲比較。

當週魴的話說出來後,呂岱先不說如何,他身後的衆將臉上皆是浮現一片羞愧之色。

敵人都打到江東了,己方本可以救,卻一直遲遲不救。

這樣的行爲要是被人誅心起來,那可真是會有五內俱焚之感。

呂岱被周魴說的,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

爲了不讓周魴繼續曲解自身,呂岱快速解釋道:

“臣奉陛下命,歸於大將軍統領。

大將軍讓臣駐守永安,臣不得檄令,實在不可輕動。”

呂岱以爲他的解釋,會讓周魴的態度好一些。

可接下來他卻迎來了周魴更扎心的質問。

“荒謬!

戰局不同,豈可一概而論。

大將軍公忠體國,若他知道柴桑有危,豈會按兵不動?

況自古以來,勤王之事大於一切。

勤王靠的向來是臣子的忠心,不是拘泥於一紙命令。

呂公是以爲大將軍的命令,可以大過你的忠心嗎?

我一定會上奏參你一本!”

爲了駁斥呂岱,周魴直接拿出了“勤王”的名義。

事實上,支援柴桑的確可以看成勤王之舉。

在勤王的大義下,呂岱直接被噎的什麼解釋也說不出來。

而諸將看到周魴在那厲聲喝問的樣子,他們心中其實並不責怪周魴。

周魴的語氣雖嚴厲,但他的話句句在理。

另外看了看周魴身上的傷。

周魴不是光嘴巴會說,他是用行動在證明着他愛國。

相反己方呢?

一個愛國的大臣,會有什麼壞心思呢。

見自身的氣勢壓制住了呂岱,周魴也不拖泥帶水,他直接從懷中拿出孫權的詔書。

詔書中的內容並不長,主旨只有一個——讓呂岱率軍支援柴桑。

當唸完詔書中的內容後,周魴直勾勾的看向呂岱:

“呂公打算何時發兵?”

周魴的眼神看得呂岱心中有些發毛。

考慮到影響,呂岱將周魴單獨引至一旁,開口問道:

“陛下可有另外的話語,要使者告知老臣?”

身爲老臣,呂岱知道有些話孫權是不會寫在詔書內的。

一般這樣的話,只會通過使者之口宣傳。

望着呂岱那期待的目光,周魴臉色一正。

周魴這時的臉色,與當初在孫權面前時一模一樣。

“陛下對柴桑有危一事,很惶恐。

惶恐到陛下想殺人。”

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6章 幼時情誼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33章 誰敢殺我?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推書《三國之銀狐》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
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16章 幼時情誼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33章 誰敢殺我?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推書《三國之銀狐》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