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

儘管近來長安城內,討論關羽被追封爲王的輿論鬧得沸沸揚揚的。

但在大朝會召開之前,長安城內的許多人還是認爲這件事不會得到劉備的同意。

哪怕這件事得到了糜暘的支持。

因此當最後的結果傳遍長安城,乃至以極快的速度朝着長安外傳去之後,許多人都對這個結果感到大吃一驚。

許多人心中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知不覺間大將軍當下在朝野間,已經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了嗎?

而當這個想法浮現之後不久,又一個振奮的想法,激盪在他們的心中。

身爲華夏民族,光宗耀祖可謂是每個華夏子民心中共同的執念。

以往身爲大漢的人臣,無論立下多高的功勞,都只能止步於侯爵。

可從關羽被追封爲王的事例可以看出,劉備很明顯在向天下人釋放着一個信號:

只要你能爲大漢立下大功,那麼焉知下一個死後被追封爲王的不是你?

而侯爵與王爵相比,哪個更珍貴,哪個更能流芳百世?

有些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雖然劉備明確在詔書中提及,因大功而追封得到的王爵,不享食邑,更不能世襲。

但這就夠了,真的夠了。

在大漢收復長安之後,許多世人都意識到大漢三興絕不再是空中樓閣。

而在這種大背景下,得知關羽被追封爲王的世人,難道會去想着學習曹操嗎?

同樣是王,一個遺臭萬年,一個流芳百世,除去傻子外,大概沒有人會不知道怎麼選吧。

世人在得知這件事後,他們想成爲的一定是關羽!

如許多人預想中的清議沸騰並未出現,相反的是在一開始的喧鬧之後,長安城內竟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寧靜之中。

而在寧靜的氣氛之下,長安的紙張倒是不知不覺間變得貴了起來。

就是長安城內稍有些名氣的畫師,也早早被長安內的薄有家財的百姓請入家中。

百姓突然聘請畫師是何故?

爲的還不是想畫一張襄陽王的畫像貼在家中,好日日讓家中後輩瞻仰嘛。

今日起大漢境內,男兒誰不效忠武?

相比於大漢境內民衆沸騰的心思,當這個消息傳至淮南之時,孫權卻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給打懵了。

劉備追封關羽爲王?

孫權在剛聽到這個消息時,他的反應是難以置信。

劉備是漢室天子呀!

你怎麼能給臣下封王?

你給臣下封王了,我怎麼辦!

一時間孫權都不禁懷疑,是不是他要稱帝的消息流傳出去了,所以劉備特地準備了這一招來針對他。

不怪孫權疑神疑鬼,實在是這個消息傳來的時機太巧合了。

亦不怪孫權想的太多,實在是合肥城內動盪的人心,讓孫權變得慌張了起來。

孫權看着眼前的是儀,從孫權的目光中,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是儀的目光,正不斷地往他的案上的情報瞄來。

是儀的眼色中,有種叫做渴望的情緒。

是儀在渴望什麼,孫權怎麼會不知道。

爲了順利的稱帝,孫權近來不知道向江東衆臣許出了多少利益。

其中有一條就是,待大吳建立之日,大吳必不會如大漢那般“小家子氣”。

若大吳將來能一統天下,那麼大漢給不了的,大吳卻一定能給——就如封王一事。

孫權的許諾是有效果的,至少江東衆臣的情緒被他的許諾提振起來了。

畢竟在之前,誰也不會想到,劉備會做出追封異姓大臣爲王的舉動。

而當劉備做出這種舉動後,對孫權的衝擊可就非常大了。

相比於孫權的空口白話,劉備可是直接下詔天下了。

更重要的是同樣是王爵,四百年大義加持之下,大漢的王爵帶來的吸引力,是常人難以抗拒的。

這正是是儀臉有異常,而孫權心有慼慼的緣故!

孫權知道連他身邊的近臣都是如此,更別說當下合肥城內的其他人了。

而要是任憑這樣的情緒在他的境內流淌發酵,那麼誰能保證到最後,不會有人爲了那莫大的誘惑背叛他?

一想到這一點,孫權的心就拔涼拔涼的。當看完情報中的全部內容後,孫權得知了劉備爲何會突然追封關羽爲王。

糜暘!

你真是江東的剋星呀!

可哪怕心中再怎麼恨,孫權也知道當下他必須要儘快做出決斷。

孫權連忙讓是儀將陸遜召來。

突然被孫權所召,陸遜一開始還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但當看完孫權遞給他的情報後,陸遜的臉上顯現了莫大的驚色。

啊這?

那我?

震驚,嚮往,乃至於一些後悔的情緒,不可抑制地出現在了陸遜的心中。

這件事對陸遜的衝擊,會比其他江東臣子來的更大。

因爲陸遜對自己的能力有着充足的認識,他覺得關羽做得到的,他不一定不可以。

陸遜內心情緒的變化,瞞不住孫權的觀察。

在察覺到陸遜心中可能浮現了一些不好的想法後,孫權更不會再有所拖泥帶水。

“伯言,孤決意要提前稱帝之事。”

孫權的話將陸遜從複雜的情緒中拉了出來。

當恢復理智後,陸遜下意識地就對孫權勸道:

“至尊!

稱帝乃國之大事,凡國家大事者,必先請良期,定吉日。

況有許多典儀,臣尚未準備好。

若貿然更改稱帝之日,上不合天道,下有違人和,還望至尊三思。”

稱帝是孫權的畢生夙願,爲了讓自己的夙願完成的沒有遺憾,也爲了在天下人面前展示出江東的威勢,孫權本來決心要辦一場風風光光的稱帝大典。

既要做到風風光光,那麼需要準備的東西就有很多。

若按照原來的日期,時間是足夠的。

可要是貿然將日期提前,勢必會打亂許多安排。

到時候孫權得到的可能就不是一場風風光光的稱帝儀典了。

陸遜擔心的事,孫權又豈會不知道呢?

他比陸遜更想他稱帝之時,得到的是萬衆矚目,而不是不倫不類。

可局勢突然發生變化,人心也在悄然的變化着,當下他沒有其他選擇。

爲了杜絕最壞的情況出現,他必須要以最快速度稱帝,從而正式與江東衆臣定下君臣大義。

不然的話,孫權真的不知道糜暘下一步還會怎麼做。

不倫不類,總比衆叛親離好吧!

“孤意已決,去做吧。”

見孫權心意已決,陸遜只能領命離去。

在陸遜離去後,心神疲憊的孫權坐了下來。

而在孫權坐下來後,他眼角的餘光不小心瞥到了身前桌案的一處。

那一處並無棱角,正是之前孫權在華歆面前爲表決心,揮劍砍掉的地方。

原本孫權將這張殘缺的書案繼續留着,是爲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心中決心。

可現在在看到書案上那殘缺的一處後,他的眼睛卻突然像被針紮了一般,疼的他難受:

“快拿走!快拿走!”

孫權指着身前的書案,不斷咆哮着。

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訂婚啦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2章 魂斷鬱陵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2章 出獄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
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訂婚啦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2章 魂斷鬱陵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22章 出獄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