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

因爲一則早就該引爆的驚天消息,大魏太尉賈詡被驚死於病榻之上。

而賈詡的死難道會是開始嗎?

不,遠遠不夠。

大魏中虧欠大漢的人太多太多了,需要爲大漢還債的人也太多太多了。

今日對他們來說註定會是足以銘記一生的日子。

而大魏太尉賈詡的驚死,也僅僅只是個開端而已。

隨着朱旦等人的不斷前進,洛陽城內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長安失陷的事。

在一開始驚慌涌上街的百姓之中,士族子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

因爲他們比尋常庶民懂得更多,所以他們深知大魏丟失長安對當下的天下大勢來說,會有着怎麼樣的影響。

長安丟失的太快了,這種劇變理應要有個緩衝過程的。

可是糜暘並未給他們這個過程。

糜暘就是要用摧枯拉朽的方式來告訴天下人,大漢拿下長安是一件何等輕鬆的事。

唯有這樣,才能在根本上讓世人認識到,如今的大漢軍力有多麼強盛。

而對於早年就投靠大魏的士族來說,這樣的事實是他們無法接受的,至少當下不能。

誠然大部分士族都算不上大魏的死忠,對於他們來說再次改換門庭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可這一點只是時勢持續發展的結果,不能因爲這一點結果而忽略了痛苦的過程。

當年衆多士族爲了投入曹魏的懷抱,他們做出了多大的犧牲?

有許多士族的百年聲望受到重創,更重要的是爲了讓多疑的曹操放心,許多士族讓家族內的許多優秀子弟爲曹氏一族效力。

多年以來許多士族子弟早就在曹魏的方方面面佔據着要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許多士族的利益與現在的曹魏是不可分割的。

爲何衆多士族子弟,會倉皇驚慌地奔跑於街上?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曹魏丟失長安,對於他們的家族利益來說亦是一次重創。

多年的利益糾葛,多年的傾心扶助,多年的苦心粉飾,這其中耗費的心血是難以想象的。

可今日,他們的那一腔心血卻被長安城外的那把火燒了個乾淨。

這樣的痛,試問哪個士族能夠忍受的住?

漢室的重新崛起,本質上是天下權力格局的一次大洗牌。

權力的大洗牌,往往是殘酷的。

士族子弟的倉皇奔逐,引得洛陽城內的許多庶民也不明就裡的驚慌起來。

而就在洛陽城內的騷亂越變越大,幾乎要演變成一場洪流衝擊着曹魏根基的時候,司隸校尉高堂隆才堪堪帶着士卒擋在了朱旦等人前進的道路之上。

到達現場的高堂隆,看着朱旦後方那擁擠洶涌的人潮,耳邊聽着衆多百姓發出的驚哭聲,他的整張臉已經被氣的通紅。

高堂隆原爲曹叡的授業恩師,後曹叡掌權之後,爲了將洛陽牢牢掌控在手中,便提拔高堂隆爲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的主要職責,便是負責帝都洛陽的治安。

曹叡對高堂隆是寄予厚望的,可以當下的局勢而言,高堂隆是否完成了曹叡對他的期望呢?

高堂隆用充血的眼睛望着被他率兵攔下的朱旦等人,高堂隆知道哪怕他現在攔下了他們,但已經太遲了。

長安丟失的消息,已然在朱旦等人的大聲宣傳下傳開。

想來不用多久,這個消息就會傳遍整座洛陽城。

而到了那一刻,原本尚能保持穩定的洛陽會演變成什麼樣的局勢呢?

高堂隆想都不敢想。

高堂隆現在的胸腔之內,只充斥着激憤二字!

高堂隆一方面命身後的士卒上前捉拿朱旦等人,一方面他手指爲首的朱旦厲聲喝問道:

“爾等是不是瘋了!

是夏侯霸讓你們這麼做的嗎?”

在得知朱旦等人進入洛陽城做的事後,高堂隆的第一反應便是驚愕。

他實在想不通朱旦等人爲何會有膽子這麼做。

想不通的高堂隆,只能暫時將一切猜測放在夏侯霸身上。

畢竟身爲曹叡的心腹,高堂隆知道若無夏侯霸的將令,朱旦等人是不會有這個機會這麼做的。

面對着高堂隆的厲聲喝問,朱旦等人的臉上浮現了不屑的神色。

他們眼中的高堂隆,身穿華麗官服,華麗的官服爲高堂隆增添了不少氣勢。

但他們眼下是大漢的人,高堂隆身爲大魏的官,他的官威又豈能嚇到自己呢?

就是心中感覺有些可惜。

朱旦等人遙望了一下洛陽皇城的方向,他們原本的打算是最好能一路行進至皇城附近,這樣才能將他們今日的行爲,進行收益最大化。

可洛陽畢竟是大魏的帝都。

一開始出其不意的行爲,爲他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但隨着消息的傳播,這種環境是會很快被壓縮的。

朱旦等人知道,他們再難以向前前進半步了。

只不過看着周圍包圍上來的魏軍,朱旦等人的臉上卻並無懼色。

朱旦坐在馬上戲謔地看着高堂隆:“你很想知道爲什麼嗎?”

朱旦戲謔的語氣落入高堂隆耳中後,更讓他心中的怒氣難以壓制。

性情剛烈的高堂隆見自己帶來的士卒已然控制了局勢,他便大着膽子不斷向前朝着朱旦逼近。

一邊逼近,高堂隆一邊大喝道:“你死到臨頭,還不從速招來!”

高堂隆以爲他步步逼近的行爲,及他言語中的威脅,會讓朱旦等人就範。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看着高堂隆的步步逼近,朱旦等人卻大笑了起來。

下一刻在周圍數千人的注目下,朱旦及他身後的幾位信使,猛然將穿在身上的魏軍服飾脫下。

待外表的魏軍服飾被脫下後,露出的不是內衫,而是一抹鮮豔到極致的紅!

一開始由於遮擋,那抹赤紅尚未落入太多人的眼中。

可隨着朱旦幾人身上的魏軍服飾退盡後,那抹赤紅也就落入了在場數千人的眼中。

當看到那抹赤紅後,不僅是周圍圍觀的數千人羣中爆發出一陣慘然的驚呼,就是高堂隆不斷前進的腳步,也被那抹赤紅硬生生逼得停了下來。

在魏軍服飾之內,朱旦等人身上穿的赫然是專屬於漢軍的軍服!

大魏才建立幾年?

而大漢的軍服在天下間又存在了多少年?

屬於漢軍的軍服,天下間沒有人會不認識的。

正因爲認識,高堂隆的身體漸漸變得顫抖起來。

朱旦等人內穿漢軍軍服,無疑證明着他們身爲漢軍的身份。

可問題是,他們又怎麼可能是漢軍?

若他們是漢軍,手中怎麼會有着夏侯霸的通關文書。

若他們是漢軍,他們又怎麼可能通過潼關來到這洛陽。

這兩個疑問是高堂隆之前從未想到的。

在此之前,高堂隆對朱旦等人魏軍的身份從未懷疑過。因爲高堂隆深知,在曹叡之前下達的嚴格鎖關命令之下,漢軍是不可能順利連續通過潼關與函谷關兩道關卡的。

除非!

一個極爲可怕的猜想浮現在高堂隆的腦海中。

這個猜想讓高堂隆的身形不斷退後,讓他的嘴脣也不自覺地變的顫抖起來。

而周圍數千人中,難道只有高堂隆會想到那一點嗎?

就在諸多士族子弟也如高堂隆那般,爲自己心中的猜想而感到不可思議及懼怕時,一聲高高的顫音瞬間將現場的氣氛引爆:

“潼關丟了!”

“是潼關丟了!”

隨着一聲高昂的顫音響起,越來越多的驚恐呼喊出現在密集的人羣中。

而那些驚恐的呼喊,猶如一顆顆巨石一般砸入數千百姓的心中,將他們這時本就敏感脆弱的內心砸的血肉模糊。

也讓原本稍有些緩和的騷亂,徹底爆發開來。

潼關怎麼可以丟!

潼關丟了,洛陽可就危險了呀!

一聲聲震驚的喊聲出現在數千百姓的口中,這一刻哪怕高堂隆調來再多的士卒彈壓現場,但他都無法抑制恐慌的極速擴散了。

許多百姓衝開身前魏軍的封鎖,藉助着洛陽四通八達的街道,將他們得到的這個驚天消息給散播出去。

望着周圍不斷奔涌的人流,高堂隆呆滯且無力的看着。

不是他不想盡力控制住局勢,而是眼下的局勢他該如何控制!

難道要將整座洛陽城的百姓都殺光嗎?

可這有什麼用呢?

因爲這一刻,就連他心中也有着畏懼呀。

最後高堂隆只能勉強讓自己穩住身形,他用怨恨的眼神看着這時正在仰天大笑的朱旦。

在高堂隆的指揮之下,周圍的魏軍很快衝上去將朱旦等人圍殺。

當朱旦幾人的一腔碧血灑落在地之時,高堂隆沒注意到的是,人羣中正有一人眼睛中浮現了不忍之色。

這人正是前年來至洛陽的華安。

第一聲“潼關丟了”,正是從華安的口中發出。

爲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華安眼中的不忍之色一閃而過。

隨後華安將目光望向了遠處的皇城。

哪怕朱旦等人最後未能順利到達皇城之外,可華安知道,他們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縱使曹叡事後如何補救,他能用強權彈壓住普通百姓的恐慌,還能對抗整座洛陽城的世家不成?

不知怎麼的,曹叡覺得今日總有種心緒不寧的感覺。

不久前,曹叡剛剛收到夏侯霸送達的一則軍情——長安失陷!

在剛剛得知這個消息時,曹叡一開始的反應是暴怒。

曹叡下意識地打砸着眼中能看到的一切。

只是當整座殿內能砸的一切都砸毀了,無法繼續發泄內心憤怒的曹叡,心中卻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冷。

無助的曹叡癱坐在御座之下,將自己的身體蜷縮在一起。

曹叡覺得自他掌權以來,他一直殫精竭慮地想挽救着大魏的社稷。

但不管他怎麼做,得到的永遠都只有壞消息。

一封又一封失敗的戰報,幾乎要將曹叡的案頭堆滿。

而那麼多失敗的戰報,卻抵不上長安失陷這一消息,給曹叡帶來的創傷大。

曹叡是曹操一手調教出來的接班人,他十分聰慧,正因爲他十分聰慧,他才知道長安失陷一事對大魏的影響有多大。

第一次,曹叡的心中浮現了害怕的情緒。

以及無力。

得虧之前他曾下了一封密詔給夏侯霸,不然曹叡無法想象當長安失陷的消息,在洛陽城內傳播開後,會給當下的大魏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只是哪怕有做過這層佈置,但今日曹叡似乎心有所感,還是覺得頗爲煩躁。

就在曹叡惴惴不安的時候,尚書令陳羣求見的聲音響徹在殿外。

見是陳羣求見,曹叡沒有過多猶豫,就將陳羣從殿外召了進來。

曹睿掌權後曾提拔過不少心腹,但尚書令這一如此緊要的位置,曹叡始終都未有想法讓人去替代陳羣。

因爲曹叡知道,陳羣是他父皇的鐵桿心腹。

若是貿然將陳羣調離尚書令的位置,一旦被他父皇知道這件事,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不久後,曹叡就見到了疾步前進的陳羣。

見陳羣行色匆匆,臉有悲慼,曹叡的心中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烈。

可還未等曹叡出言詢問,陳羣就率先對着曹叡一拜道:

“殿下,陛下有請!”

一聽到這句話,曹叡登時從座上站起身來。

近來曹丕由於身體不適,一直在靜養中。

而爲了幫自己樹立威望,也爲了自己能有足夠的機會施展拳腳,曹丕在養病期間儘量不與外臣相見。

可當下曹丕卻主動讓陳羣來找他,這件事透露出的政治意味,由不得曹叡不慎重。

曹叡試着想問下陳羣發生何事了,但一想到陳羣對曹丕的忠心,曹叡也就慢慢打消了這個想法。

最後曹叡只能不發一言地跟着陳羣朝着殿外走去。

而當曹叡踏出殿外之後,他卻突然之間發現,宮中的守衛竟激增了一倍有餘。

一批又一批的魏軍,出現在宮中的各條巷道之間,似在防備着什麼。

這段時間以來,曹叡自問他已然將洛陽控制在手中,按照常理來說,宮中防衛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他不可能不知道。

除非是曹丕親自下達的詔令。

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就在曹叡心中疑惑的時候,他不知道的是,眼下的曹丕並不好受。

看着跪倒在地的高堂隆,滿頭白髮的曹丕上氣不接下氣,氣憤的他不斷拍着身前的榻沿,口中一直重複着一句話:

“該殺!該殺!”

而這時在曹丕的大殿之外,正滿滿當當跪着大量的魏國朝臣。

他們臉色慼慼,身形顫顫,宛若風中落葉,雨中殘燈。

朱旦等人引起的風暴,成功地席捲到了大魏皇城之中。

而這場風暴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壓榨着曹丕所剩不多的生機。

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請假一日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7章 魏王吐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63章 空城計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
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請假一日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37章 魏王吐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63章 空城計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