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

先立營,方能戰,這是當世任何大將都知道的道理。

當十餘萬魏軍將南鄭城包圍起來之後,曹真並未第一時間下達進攻的命令。

他剛纔讓十餘萬魏軍圍城的舉動,更多的是一種恫嚇的手段,曹真希望以此來擾亂、降低南鄭城中的軍心。

可惜曹真不知道的是,他的計謀在糜暘的嘲笑之下已然落空。

曹真不知道糜暘的應對,但這不影響他的下一步舉措。

一道紮營的命令,很快從曹真所在的中軍發出傳遍三軍。

在曹真的命令之下,十餘萬魏軍紮營的舉動開始有條不紊的行動起來。

攻城戰,一般情況下都是持久戰。

而當下的魏軍有采取持久戰的資本。

在下達完全軍紮營的命令後,曹真率先召來一部分心腹大將,開始商討接下來魏軍的進攻策略。

諸將之中,王雙率先發言道:

“糜暘率軍進駐南鄭,不是他要自尋死路,乃是他知道南鄭乃漢中根本,他必須親臨南鄭坐鎮穩定軍心。

當下我軍將糜暘圍困於南鄭,又讓驃騎將軍率軍隔絕來自益州的援軍,如此一來,糜暘當不會指望於救兵的到來。

接下來他必定選擇死戰。

南鄭城堅池厚,加之城中漢軍皆梁州精銳,若我軍強攻勢必死傷不小。

故而我軍當下不如採取圍而不攻的計策,讓賊軍自困於南鄭,待賊軍糧草耗盡之日,我軍再發起進攻,這樣一來南鄭城便可輕而易舉地拿下來了。”

王雙的進言很快引起許多魏將的贊同。

畢竟之前魏軍的戰略,便是如王雙所說的這般一直在進行着。

但曹真卻否決了王雙的提議。

“南鄭落於敵手,並非一朝一夕,屯聚糧食,完善城池守具,這是賊軍過去數年一直在做的事,糜暘入南鄭雖是無奈之舉,但以他之智慧,當也不是會自尋死路之人。

吾料糜暘此舉,乃是認爲南鄭以往囤積之糧草,足以讓他守住南鄭一段時間。

漢中缺糧,不代表南鄭缺糧,況南鄭再缺糧,數月時間又豈會無法堅守乎!

當下漢中十之八九爲我軍所有,糜暘必不會隨便突圍出走。

再者吾日前曾收到消息,諸葛孔明已平定南中叛亂,以彼之才能,若給彼數月時間,他便可輕易召集數萬精兵。

雖然吾派驃騎將軍屯駐於陽平關外阻擋益州援軍,可諸葛孔明並非不通兵略之人,加之數萬精兵在手,兩軍交戰,誰勝誰負尚未可知。

若諸葛孔明擊敗驃騎將軍,率軍從陽平關馳援南鄭,那麼我軍就無法再奪取南鄭了。

如今梁州精銳同在一個孤城之中,天意或許會讓他們來日滅亡,然兵爭之事豈可完全交託於天意?

我軍應當一鼓作氣,三面包圍,猛攻南鄭,再派一支騎軍遊曳於陽平關外,若敵人救兵至則可以騎兵抄略敵軍糧草,如此內攻外守,方是萬全之計。”

當曹真說出自己的看法之後,許多魏將又轉而支持起曹真。

當下的局勢魏軍絕對是處於上風,可這不代表魏軍處於萬無一失的境地。

正如曹真所說,諸葛亮已經平定南中叛亂,接下來逆漢朝廷要做的首要大事,必定是不計一切力量馳援梁州。

而在逆漢朝廷不計一切的馳援下,曹洪能夠保證阻擋住益州的援軍嗎?

就在數日前諸將剛剛收到來自劍閣的戰報——漢軍夜襲中路軍大營,致使中路軍損失慘重。

若說之前許多魏將還對曹洪的能力有着自信的話,那麼在收到這個消息後,許多人的心中都不免泛起嘀咕。

一方是取得南中大勝的諸葛亮,一方是爲敵軍小將所趁招致敗績的己方驃騎將軍,在拋去立場因素的影響下,不少魏將心中都覺得曹洪有可能不會是諸葛亮的對手。

不止是不少魏將如此覺得,就算是曹真對曹洪的表現也十分失望。

要不是當下正是奪取梁州的關鍵時機,擔心臨陣換將會影響軍心的話,曹真早就以一紙軍令奪去曹洪的兵權了。

而從上到下對曹洪的失望,導致了曹真方纔的那個擔憂,影響到了許多人。

在這種影響及對曹真的信服之下,曹真的看法很快變爲一道正式的軍令傳遍三軍。

哪怕當世許多將領都不想進行慘烈的攻城戰,但如果到了不得不進行這一步的時候,許多將領也會毫不猶豫的做出這個決斷。

在統一了內部的看法之後,曹真便讓諸將退下,按照今日所規劃的行事去了。

大部分魏將都退走之後,曹真發現劉曄還留在帳內。

劉曄地位再高,目前也只是曹真的一位軍事參謀,手中並無掌握一點兵權。

所以很明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各位魏將都會忙碌,而他卻會顯得十分輕鬆。

但劉曄卻不想讓自己在這樣一場大戰中毫無建樹。

曹真見劉曄似是有話要說,他便屏退左右,而後朝劉曄問道:

“卿有何看法,儘可直言。”

曹真本以爲劉曄是對他安排的作戰方略有着不同看法,但很明顯一向善於揣測上意的劉曄並非是爲此留下。

“大將軍之佈置可謂妥當至極,只要不出意外,半年內梁州必爲我國朝所有。”

劉曄一開口便是先肯定了曹真的安排,然後他才說出自己的看法:

“然曄以爲,我軍除去要兵圍南鄭以外,還需儘快將漢城拿下。

漢城控扼漢水,又居於陽平關與南鄭之間,若敵軍有援軍來,勢必會以漢城爲跳板。

而換言之,若真有援軍從陽平關方向馳援南鄭,只要漢城在我軍手中,那麼我軍就依然進退自如,不致有患。”

聽到劉曄的建議是這個,曹真不免顯得有些猶疑。

漢城的重要性他也知道,可正所謂打蛇打七寸,他當下調集重兵勢必要儘快奪下南鄭,在這種態勢下,再分兵奪取漢城意義還大嗎?

當然劉曄說的也有道理,奪下漢城有着不小的戰略意義,可奪取漢城的戰略意義,更多體現在預防益州的援軍方面。

而這在一方面,他已然調派曹洪數萬精兵防患,又何必再多此一舉呢?

儘管曹真是對曹洪沒有太多的自信,但這並不代表他要爲這層不自信,貿然將主力部隊調去攻打漢城。

曹洪再蠢,憑藉着數萬精兵當道下寨,守住陽平關外的通道不算難。

況且魏軍的戰略宗旨在於奪取南鄭,而不是防範益州援軍,豈可本末倒置。

劉曄見曹真臉帶猶疑,他便知道他的這條建議有被採納的可能,他打算再加一把勁。

可就在劉曄要再度進言的時候,帳外剛剛離去的王雙突然闖進帳來:

“大,大將軍,大事不好了!”

王雙的慌亂與稟報的內容,讓曹真騰得一下從座位上直接站了起來。

他沒有怪王雙的失禮,全因他腦海中浮現的反應讓他來不及在意這點:

難不成漢軍趁己方大軍立足未穩的時候,直接打出來了?

第7章 懾服徐詳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番外:亡國之恨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63章 空城計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463章 空城計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
第7章 懾服徐詳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番外:亡國之恨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463章 空城計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463章 空城計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