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

當劉封率着萬餘漢軍抵達街亭後,哪怕早已經在當地人的口中瞭解過一些街亭的地貌,但在真正親眼見到街亭的地貌後,他還是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只見從劉封的視角望去,他身處的街亭南北兩面皆被高山包裹,唯有東西向留有一條數裡寬的大道。

按照常理來說,南北兩側有崇山峻嶺作爲天然掩體,街亭應當算的上一處難得的易守難攻之地。

猶如在劍閣外隱匿在羣山中的山道一般。

可街亭與劍閣不同,劍閣外的山道大多狹窄崎嶇,大軍很難在這種情況下行軍乃至於發起進攻。

但街亭的道路雖亦有崎嶇彎折之處,卻在某一段有着寬達數裡的平坦地帶。

那處平坦地帶,便是整處街亭的咽喉之地。

立於高山之上的劉封,很快就俯瞰完了整片街亭的地貌。

而他正是在看到那處平坦的寬闊地帶後,眉頭纔不由得皺了起來。

若是街亭的道路與劍閣山道一樣狹窄的話,他可以通過當道下寨的方式,很容易就將魏軍堵截在街亭之外。

只要糧草供應不絕,他就能將魏軍一直堵着。

但街亭的地貌,偏偏卻有一處寬廣地帶。

要想成功阻截魏軍不讓他們越過街亭,那處寬廣地帶是必爭之地。

可由於地勢的平坦與寬闊,漢軍若是在那一處當道下寨的話,地利的優勢會被削減到最小。

最重要的是,要想在寬達數裡的要道上成功阻擋魏軍,那麼漢軍建造的營壘,就勢必要隨着地勢而橫向擴寬。

不能留有一處漏洞,被魏軍有機可乘。

若是手中兵力足夠的話,這一點倒是無妨。

可劉封手中的兵力,目前不過萬餘。

憑藉萬餘大軍在短時間內修建出一處橫跨數裡,固若金湯的大營,這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況接下來還要在這處綿延數裡的大營中,處處分散兵力阻擋着魏軍的猛攻。

任何一位宿將都知道,這件事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艱苦。

怪不得在離開之前,陛下曾對他說過:“街亭易守,卻也不易守。”

那時候劉封還不瞭解這句話的含義,但在看到街亭的真實地貌後,他懂得劉備爲何會對他囑咐這句話。

也明白了劉備爲何會給他一萬漢軍。

就在劉封皺眉往山下走着的時候,幾位梁州小將也一同登上了一處高山,看清了街亭的全貌。

丁奉、鄧艾、張嶷、姜維等四員小將,要麼是經驗豐富之輩,要麼是天賦異稟之輩。

他們自然也能一眼看出,街亭地貌給漢軍帶來的好處與壞處。

在心中浮現判斷之後,幾位小將便你一言我一語的商討起來。

丁奉率先言道:“我軍要立即當道下寨!”

丁奉在投效糜暘前後,充當的都是一個攻堅先登的角色,善攻者往往也善於找出守方的弱點。

在丁奉看來,要想守住街亭,有且只有的一個辦法就是當道下寨。

至於街亭道兩側的高山,丁奉正眼都沒怎麼看一眼。

哪怕兵書中有說:“憑高視下,所向無敵”。

但不會真有哪個傻瓜,會放棄當道下寨的策略,跑去將軍隊轉移至山上固守吧?

丁奉的話讓張嶷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然也。”

儘管張嶷也看出了當道下寨,並不是阻擋住魏軍的一勞永逸的辦法。

但這是街亭地勢所限的緣故。

況且就算街亭的地勢沒有劍閣那般險要,但已經幫了漢軍大忙。

例如兩側的險峻高山,儼然成爲了漢軍在南北的天然屏障。

若沒有這兩處天然屏障,要想靠一萬大軍守住寬闊的街亭道,這幾乎是不大可能的事,特別是在魏軍有騎軍的情況下。

街亭道的險峻高山爲漢軍堅守住街亭,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也沒必要要求太多。

畢竟天下像劍閣那般的天險,又有幾處呢?

況且街亭若真是劍閣那般的天險,他想魏軍也不會傻乎乎的率軍來街亭送死。

正因爲街亭地勢有可守及可攻之勢,漢魏兩軍纔會齊齊注視這個地方。

而在張嶷認同丁奉的發言後,鄧艾又緊接着做出推斷道:

“若敵將善戰,他來日必定會率軍左右猛攻,令我軍疲於奔命。”

鄧艾的語氣中有着凝重。

相比於丁奉的推斷,鄧艾的推斷更爲深遠,他已經提前一步預料到魏將來日可能採取的戰術。

而在聽完鄧艾的推斷後,丁奉與張嶷的臉色也不由自主地凝重起來。

鄧艾說的是,以點破面的戰術。

敵將若真能想出這種戰術,那對漢軍來說的確是很不利的。

凝重的神色之下,張嶷重重地吐出一口氣,再次贊同道:

“然也。”

張嶷的兩聲然也,讓丁奉與鄧艾齊齊將目光看向他。

你除了然也,就不會說啥了嗎?

而面對兩位同袍的注視,張嶷低頭沉思一番後,立即將目光看向姜維。

張嶷的目光中帶着詢問。

好似在說:丁奉與鄧艾都發表自己的看法了,那你呢?

張嶷早就醞釀好說第三聲“然也”的準備了。

當張嶷將目光看向姜維之時,丁奉與鄧艾也順着張嶷的目光,將眼睛對向了姜維。

突然之間,一下子被三位同袍注視,這讓姜維有些不知所措。

倒不是姜維心中沒有見解,只是在來街亭的路上,薑母曾多次告誡姜維,說他是一員降將身份敏感,一開始不要太過於表現自己。

薑母的告誡姜維謹記在心,但心中的確有着見解想着不吐不快,這種矛盾的心理讓姜維不知所措起來。

而姜維的不知所措落入三人的眼中,鄧艾先是輕蔑一笑後,轉而朝着山下走去。

張嶷與丁奉的臉上卻隨即浮現理解之色。

以色娛主之輩,哪裡又會有什麼真才實學呢?

是他們要求太高了。

而在鄧艾朝着山下走去後,張嶷與丁奉見也問不出姜維什麼,便也朝着山下走去。

看着三位同袍接連離去,姜維最後也只能跟在他們的身後朝着山下走去。

只是在朝着山下走去的同時,姜維卻一步三回頭。

姜維回頭的目光,一直注視在那綿連的山脈之中。

他心中不禁有個疑問:

爲何大家都只想着守,以攻代守,難道不行嗎?待梁州四小將都走下高山後,劉封的傳令官到來,將他們四人都召到了身前。

劉封看着到來的梁州四小將,他自是知道他們四人剛剛去做什麼了。

不過劉封卻不以爲意。

劉封知道劉備將丁奉幾人派爲他副將的用意是什麼,對於這層用意劉封並不牴觸。

因爲當年他自己,也是被類似的安排,一步步提拔起來的。

而儘管劉封不喜於糜暘之前破壞他成爲劉備副將之舉,心中也對糜暘的一些方面不服氣,但劉封還不至於去爲難糜暘麾下的人。

眼高於頂的劉封,對不在意的人往往不會投注太多精神。

瞄了一眼面前的四將後,劉封最後將目光集中在丁奉的身上。

丁奉是糜暘帳下,名氣最大的一員戰將。

劉封注視着丁奉,對着他說道:“當下賊軍雖還未到來,但街亭一地至關重要,想來至多不過一月,賊軍大部定然會出現在街亭。

而要想守住街亭,唯有當道下寨一途。”

說完這番話後,劉封轉身從身後的案上拿起一張營壘佈陣圖。

這張營壘佈陣圖,乃是方纔劉封實地探查完街亭的地勢後,回到大帳中畫出來的。

劉封將手中的陣圖交到丁奉手中,然後繼續說道:“你既我之副將,那這督促修建營壘一事,就交由你負責了。”

聽到劉封這麼說,丁奉連忙從劉封接過陣圖看了起來。

與此同時,丁奉及身旁的張嶷幾人,也看起了劉封所畫的陣圖詳情。

在看完後,梁州四小將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悄然放下。

介於劉封之前的壞名聲,在剛剛從山上下來時,梁州四小將心中其實都有個隱憂——那就是劉封爲了爭功,會不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呢?

幾人心中的這個隱憂,被劉封親手所畫的這張陣圖給悄然抹去。

從陣圖可知,劉封當道下寨的地方,正是街亭的那一處廣闊地帶。

並且劉封所畫的陣圖,從結構上看是很嚴密的。

從這兩點足以看出,劉封的確是經驗豐富的良將。

歷史上馬謖鎮守街亭前,諸葛亮也曾畫了一張陣圖給馬謖,可惜.

在大致看完陣圖的構造後,丁奉對着劉封抱拳言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面對丁奉的承諾,劉封只是瞥了一眼,並未做出迴應。

在劉封看來他都畫出陣圖了,丁奉要做的事乃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實在不需要再多說些什麼。

而在安排完給丁奉的任務後,劉封又將目光看向一旁的張嶷。

劉封對着張嶷說道:“聽聞你性格持重,我便將運送我軍糧草的重擔交予你。”

相比於對丁奉任務的解釋,劉封對張嶷講的話便十分言簡意賅了。

張嶷在聽完劉封對他的任命後,他便也會意的接下了這個任務。

運送糧草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而這件事也不是聽起來那麼簡單的。

哪怕當下天水、安定郡都在名義上臣服大漢,但兩郡內還是有不少縣城心懷曹魏。

在這種情況下,難保一些魏將不會隱藏在官道之旁,率軍襲擊漢軍的運糧隊。

就算目前沒有魏將敢這麼做,可等魏軍大軍到來後,這種危險是很可能發生的。

所以張嶷接下的,其實是保護漢軍糧道的重任。

在安排完給張嶷的任務後,劉封自覺沒有再疏漏的地方,便想讓丁奉幾人先下去。

可就在這時,鄧艾卻主動上前對着劉封一拜言道:

“將軍應謹防敵將來日,以騎軍的高機動性,來行以點破面之戰術。”

在聽到鄧艾的話後,劉封的眉宇不可避免的皺了起來。

這一點,倒是他之前沒有想到的。

不過劉封卻沒有對鄧艾的擔憂做出迴應,他只是下令讓鄧艾四人先行退下。

鄧艾見劉封好似不在意這件事,他本想再勸,但察覺到劉封臉色不太好的張嶷,暗中拉着鄧艾的衣袖,將他拉出了大帳外。

等鄧艾四人離開大帳後,劉封想着鄧艾方纔的提醒,他的眉頭皺的越來越深。

劉封不是馬謖,他當然知道鄧艾的擔憂有沒有道理。

可之所以他不立即對鄧艾的擔憂做出迴應,原因在於他對於這一點並沒好的應對措施。

守城方相比於攻城方,雖在地利上會佔據優勢,但凡事有得必有失。

在佔據地利的同時,守城方也等於基本放棄了機動性。

這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在沒有機動性的情況下,他又該如何預防或者反制這一點呢?

劉封頗爲苦惱的思考着這個問題。

在良久的思考之後,劉封還是沒想出一個妥善的策略。

不過劉封對於這一點,倒也不算太過憂慮。

原因在於就算敵將採取鄧艾所說的辦法,可要想借助這種辦法攻取下漢軍大營,耗費的時間也定然不短。

而劉備讓他來守備街亭,爲的只是讓他阻擋住魏軍援軍一段時日,並不是要讓他將街亭守的天長地久。

他只要撐到劉備攻下隴西郡就好。

在這點戰略意圖下,劉封選擇暫時不去過度擔憂這件事。

以不變應萬變,纔是當下最好的應敵策略。

鄧艾被張嶷拉着離開了大帳之外,等來到大帳外後,鄧艾氣呼呼地看向張嶷。

“伯岐何故阻我?”

面對鄧艾的疑問,張嶷反問道:

“士載可有應對之法?”

張嶷的這句反問,讓鄧艾語噎。

他是猜測到來日魏將有可能採取的戰術,但在目前的局勢下,鄧艾一時之間的確也沒有應對之法。

只是就算如此,劉封也不該對這一點隱患,一點表示都沒有呀。

“正因爲當下無應對之法,徵北將軍更應該集思廣益,積極尋求破敵之策纔是。”

鄧艾說的理所當然。

鄧艾的理所當然讓張嶷直翻白眼。

鄧艾是很聰慧的人,不然他不會提前注意到這一點,可惜他的情商實在不咋的。

從剛纔劉封的兩個安排足可以看出,劉封是喜歡獨斷專行的人,他需要的不是爲他參謀的副將,而是忠實執行他命令的副將。

這樣性格的劉封,又豈會像鄧艾說的那般,輕易進行集思廣益的舉動呢?

張嶷只能苦口婆心地對鄧艾解釋了一番,然後又與丁奉硬生生拉着鄧艾離開了劉封的大帳之外。

看着張嶷三人離去的背影,姜維眼光閃爍,不知在思索着什麼。

突然他靈機一動。

既然心中有惑,何不問於大將軍呢?

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24章 屠殺?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8章 關羽之憂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37章 魏王吐血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463章 空城計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章 先斬後奏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1章 江陵城中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
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24章 屠殺?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8章 關羽之憂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37章 魏王吐血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463章 空城計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章 先斬後奏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1章 江陵城中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