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

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

早在今年孫權採納了呂蒙奇襲荊州的建議後,他便命呂蒙暗中籌集大軍。

與關羽治下的荊州最接近的東吳軍事要點有兩個,一爲陸口,一爲夏口。

這兩個據點本就是魯肅在世時,爲了防備荊州所主持修建的兩個軍事要鎮。

本來籌集大軍到這兩個軍事要鎮中,乃是最方便的,也能最快速地對荊州發起突襲。

但這兩個江東的軍事要鎮距離荊州太近了。

呂蒙爲了保險起見,他先前暗中將大軍的集結地放在了廬江郡的尋陽城中。

尋陽雖相比之下離荊州較遠,但其城址亦是處在江邊。

呂蒙之前將此處選做江東大軍的出發點,屆時,他亦可以藉助水運之力讓大軍起到奇襲的效果。

而且尋陽城與建業城隔江相對,距離江東腹心更爲接近,在尋陽城中集結大軍更方便快捷,更能掩人耳目。

呂蒙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因爲糜暘的計策,他們江東浪費的時間已經太多了。

所以爲了把握時間,當日呂蒙在得到孫權委任其爲大都督的命令後,在他還沒動身前往尋陽時,

他便命令時鎮建業的武衛都尉孫桓,率本部兵馬以爲大軍先鋒,先期出發前往公安。

孫氏宗親大多性格驍勇,擅長快攻速戰。

將孫桓委任爲大軍先鋒,足以起到一往無前提振己方士氣的作用。

況且依呂蒙所料,糜暘在公安城中的兵馬絕不會多。

這樣的條件下,他大概率不會選擇出城與孫桓率領的先鋒軍直面相對。

所以呂蒙任命孫桓爲先鋒,也有着讓孫桓白白立功的意思。

而在得到呂蒙委任後,一直就想通過立功來證明自己的孫桓大喜。

在被呂蒙任命爲先鋒的當日,孫桓就緊急召集了建業城外的數百艘戰船,而後他率領着本部兵馬駕駛着這數百艘戰船朝着公安城急速而來。

現在雖在冬季,長江的水量並不多。

但由於孫桓軍中這次採用的戰船大多是艨艟,走舸這種體積小,速度快的戰船。

所以長江水量稀少,對孫桓的行軍速度的影響並不大。

而從建業出發一路向公安而去,一路上就勢必要經過關羽之前在沿江設下的烽火臺。

在孫桓從建業出發時,呂蒙就向其授計:

“可暗藏精兵於艨艟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可迷惑敵軍,出其不意拿下烽火臺。”

呂蒙想的是,雖然關羽一方早就知道他這方要進攻荊州。

但只要能順利拿下那些烽火臺,不說能起到讓關羽毫無防備的效果。

但至少也能讓關羽一方,大大降低知道他們具體出兵日期的概率,這也有利於他接下來的出征。

而孫桓在剛聽到呂蒙的這個計策時,頓時在心中將呂蒙贊爲天人。

在他出發之後,一開始他的確是老老實實按呂蒙的計策去做的。

他命軍中的部分先驅部隊,身着便服,未穿甲冑。

並且將他們駕駛的戰船都改裝作商船,而後再命令一部分兵士躲在船艙裡。

原本一開始還頗爲順利。

但豈料他的先驅部隊,在進入關羽所設置的烽火臺範圍內後,烽火臺中的關羽士卒,在看到他的先驅部隊那副裝扮後,當即就燃起了狼煙。

並且烽火臺中的士卒,還早有準備般的對他的先驅部隊放起了火箭。

猝不及防之下,孫桓的先驅部隊損失慘重。

當這一變故報到孫桓這裡時,他瞬間就目瞪口呆住了。

事情的發展超出他的預料,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令麾下士卒強攻烽火臺。

幸虧關羽在烽火臺中放置的士卒並不多。

雖一開始有所挫折,但在人數的壓制下,孫桓在往公安的一路上來,總算是有驚無險。

一路上關羽所設置的烽火臺也一一被他拔掉。

經過晝夜兼程數日的急行軍,現在孫桓已經站在了,關羽在沿江設置的最後一座烽火臺前。

孫桓繼承了孫氏家族優良的相貌基因,年紀剛二十許的他,身穿精甲,相貌堂堂。

這時他手持長劍,用一雙狹長的眼睛,盯着被他的士卒壓得跪倒在地的關羽士卒。

他用威脅的語氣問這名士卒道,“爾降是不降!”

在問出這句話後,孫桓便已經將自己的佩劍,架在了這名士卒的脖子上。

但不料孫桓在問出這句話,這名荊州士卒竟然大笑起來,他對着孫桓大罵道,

“吳狗,你等無故犯我疆土,我乃關公親兵,豈會降你這等卑鄙小人。”

這名士卒不止對孫桓口出辱罵之語,語氣中還充滿了對孫桓的鄙夷不屑。

孫桓自小養尊處優,高位者的羞辱他都沒受過,何況如今是一小兵口出狂言羞辱他。

孫桓一怒之下,就揮劍朝那名荊州小卒砍去。

一道碧血濺起,噴灑在了孫桓那充滿戾氣的臉上。

熱血映照在冷酷的臉上,顯得這時的孫桓更是煞人的很。

在砍殺完這名荊州小卒後,孫桓舉起手中長劍又朝着下一位走去。

他將劍架在了另一個荊州士卒的頭上,又問了同樣的一個問題。

但就算是面對這利劍懸頸的威脅,就算是面對着同袍就剛剛死在自己身邊的警示,這名荊州士卒面對着孫桓的勸降,依然是表示了明確的拒絕。

但這次孫桓沒給這名士卒辱罵他的機會,果斷的一刀斬下。

而後孫桓命令己方士卒,將俘虜的這些荊州士卒押起來,縛手成列。

孫桓接下來每斬一人,就會勸降一人。

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直到他將這十數位荊州士卒都殺完後,到了最後也沒有一人願意投降。

而更讓孫桓無法理解的是,這一路往公安而來,他至少擒獲了上百位荊州士卒。

而後那上百位荊州士卒,皆如今日他所斬的這些人一般,皆寧死不降!

這一幕,令就算是處於敵對立場的孫桓,心中都不禁起了些佩服之色。

這就是那個關公的魅力嗎?

只不過儘管對關羽有些敬佩之情,但出身不凡的孫桓,對躺在地上的這些軍中底層之人,卻絲毫沒有同情愧疚之情。

孫桓從腰間抽出一張布帛,而後細細擦拭起他的佩劍來。

剛纔被他親手所結束的十數人的性命在他心裡,還沒他的佩劍是否乾淨重要。

今日他之所以會親自勸降,並非是有多看重這些荊州士卒。

這些人在他眼裡,只是他任意踩在腳下的泥濘而已。

只不過孫桓見快到公安了,之前所俘虜的那些人,無一人投降,他便想着親自來勸降,沒準會有用。

後續在修改,馬上就發。

(本章完)

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章 先斬後奏請假一日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
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章 先斬後奏請假一日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