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

逆流伐清

陸軍強於海軍,這樣的推斷早就在陳霸的心中形成。但在實際的觀察之後,他又有些疑惑,並不敢確定自己的結論。沒錯,西南明軍在陸戰上是很強大,靠的是裝備上的優勢,已經完善的各種考覈獎勵機制、善後安置辦法等等,使將士們無後顧之憂,卻有奮發之心。

就算是一個小兵,只要你勇敢作戰,再下工夫學習文化,升遷的機會是很多的。即便沒那個學習的腦袋,士兵也有一等、二等、三等之分,軍餉也領得不同。再加上戰功獎勵,兩、三年便會有幾十畝土地,退役後至少算是個小康水平,甚至還有很大的希望得到配發的媳婦兒。

這已經是令陳霸感到驚訝的待遇,土地啊,對於只有金、廈彈丸之地的鄭家來說,是無論如何也沒有這樣的大氣。而岷殿下,似乎並不擔心以後會無法兌現承諾。

陸軍已經是這樣令人羨慕,海軍的待遇則更令人吃驚。就拿海軍陸戰隊來說,因爲既能海戰,又能陸戰,老兵的軍餉竟然比同等級的陸軍多拿五六成,而升遷的機會明顯比陸軍更多。因爲海軍的擴充比陸軍更猛,財政投入更多,海戰人才很容易便嶄露頭角。

如此發展下去,海軍之強勢必超過陸軍,陳霸對此感到很欣慰,也對岷藩的眼光更加欽佩。畢竟,他是海軍出身,水漲船高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前程遠大啊,對於陳霸來說,這句話或許是最能體現他的心情的。

“侯爺,末將覺得應該以水寨爲營,以抵擋敵軍可能的進攻。”一個軍官很恭謹地向陳霸提出建議。

“這正是萬全之策,便由你去安排吧!”陳霸回答得很客氣。痛快地將工作交給了屬下。

低調,謙和,這是陳霸要稟承的行事辦法。別看這些軍官都沒有他位高爵顯,可人家都是講武堂出身,可算是朱永興的學生,說是嫡系親信也不爲過。從陸軍到海軍。講武堂出身的軍官越來越多,朱永興對軍隊的掌控力度也越來越大。

其實,不光是新來的陳霸有些覺悟,原有部隊中的那些老將也逐漸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不同於新人,還要顧着臉面,沒有爭着搶着去講武堂。但朱永興也早有安排,消息已經放出,待到戰局放鬆的時候,講武堂將要開將校高級班。這樣一來。那些老將也自滿意,覺得朱永興念舊仁厚,不會那麼無情無義地用新人把他們這些老傢伙頂掉。

很高明的手段啊,一個書院,一個講武堂,但幾乎把文官、武將都握在了手中。陳霸把工作都交給了屬下的軍官,很是大度,卻也避免了因爲自己不熟悉明軍的戰術打法而露拙。

“陳侯爺。”楊彥迪帶着幾個親衛趕了過來。笑着說道:“戰陣廝殺還用得着您身先士卒?身爲指揮,這可是違反條例了。”

“楊將軍啊!”陳霸回身打着招呼。楊彥迪與他同是南海艦隊副指揮,還是剛剛授的伯爵,比他還差了一級,可人家是實打實替岷藩效力得來的,與他卻是大不相同,“我初來乍到。可要快點熟悉戰術打法。否則,這指揮一職,可是不敢勝任。”

陳霸說得客氣,楊彥迪卻也不是驕傲自大之人。各人有各人的長處,陳霸及帶來的鄭家兵將。對於東南海域的熟悉,可比他們要強很多。便是這奇襲潮州的行動,若沒有他們提供風向潮汛等信息,又哪來的如此順利。

“陳侯爺覺得潮州清軍會再前來反攻嗎?”楊彥迪很客氣地詢問道:“我軍是在岸踞守,還是在船上更穩妥?”

陳霸沉吟了一下,謹慎地說道:“許龍這個傢伙向來很小心,虧本的買賣不做。我覺得,就算是反攻,他也不會孤注一擲,而以試探爲主。若是稍有不順,我估計許龍便會知難而退。”

楊彥迪贊同地點了點頭,這是海寇通常的打法,撈一把就跑,儘量不打硬仗。許龍具有很豐富的海戰經驗,但陸戰卻很一般,且沒有與明軍作戰過,並不瞭解明軍的戰術。而明軍多層次的火力協同,會令多數清軍措手不及,無法適應。

“既是如此,那咱們便在岸上設置陣地,水師亦可以提供火力支援。”楊彥迪按照陳霸的分析做出了佈署,“便以一個團的兵力作戰,兩三倍的清軍也不足爲慮,另一個團在船上作爲增援。陳指揮,你看如何?”

“楊將軍佈置得周到。”陳霸附和着,“如此可攻可守,真乃萬全之策。”

楊彥迪傳令下去,又與陳霸聊了起來。對於陳霸的心思,他還是有些理解的。當初他一念之差,落了後手,被朱永興訓斥一番,也曾小心謹慎了一段時間,終於用實際表現挽回了印象。

………

廣州城外,劃拔的商館之地已經開始興工建造,最積極的當然是以鄭家爲首的商團。或許有人還擔心形勢有反覆而暫時觀望,但商團卻必須表現出信心,這是給朱永興捧場,就算是有所損失,也不能遲疑猶豫。

“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就那麼難找嗎?”易成和鄭昭達單獨走在一起,皺着眉頭問道。

“岷殿下眼界高,這個賞美的標準又有些獨特。”鄭昭達苦笑着解釋道:“前前後後也尋到過幾個,只是擔心殿下不喜,沒敢冒昧獻上。先生也知道,殿下對這採買女子之事並不熱心,暹羅、安南所獻的美女,已是絕色,他卻毫不動心,都打發安置——”

“異族女子,殿下不收,可能有別的考慮。”易成說道:“夢珠雖晉王妃,但正位虛懸,殿下還是留有餘地,只是苦無合適之人罷了。出身不高,知書答禮,溫婉賢淑,還有天足,相貌嘛,倒也不必傾國傾城。殿下是個知恩念舊的人,有了正妃,也不會冷落夢珠,不過是絕衆人之口。”

鄭昭達點了點頭,隨着朱永興越來越穩固權力和地位,這正室的事情也便需要儘快解決。

…………(未完待續。。)

第58章 新晉郡王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50章 伏擊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70章 正面決戰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39章 聖意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92章 無題第89章 勝利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260章 追擊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92章 舉棋不定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94章 相疑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28章 離心之象第54章 再退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14章 篡改聖旨?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95章 請兵助戰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章 高平莫氏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84章 失敗之源第39章 聖意第202章 總攻(二)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4章 有女名夢珠楔子第91章 川滇呼應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31章 段氏遺族第69章 軟實力楔子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217章 困局第273章 潰敗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92章 無題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113章 君臣閒談
第58章 新晉郡王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5章 正妃虛懸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50章 伏擊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70章 正面決戰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39章 聖意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92章 無題第89章 勝利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260章 追擊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92章 舉棋不定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94章 相疑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28章 離心之象第54章 再退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14章 篡改聖旨?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95章 請兵助戰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章 高平莫氏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84章 失敗之源第39章 聖意第202章 總攻(二)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4章 有女名夢珠楔子第91章 川滇呼應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31章 段氏遺族第69章 軟實力楔子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217章 困局第273章 潰敗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92章 無題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113章 君臣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