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困局

以海制陸的設想很早便有,朱永興也一直在做着準備。或是拉攏,或是聯合,或是購買,再逐步打擊敵人、壯大自己,在分別殲滅了廣東、福建的清軍水師後,趁着鄭家內亂的時機,水師的實力終於可以把計劃變成現實了。

三支艦隊分別在福建、浙江、長江展開,或襲擾,或直搗,有效地牽制住了東南各地清軍的力量,使得清廷增兵福建,抵抗明軍的意圖大半落空。

楊彥迪所率艦隊以舟山爲基地,不待休整便殺入杭州灣,一戰擊潰了清軍杭州水師,佯攻杭州;隨後又趁夜撤走,凌晨突然在金山登陸,攻破縣城,劫掠官庫後帶着上千自願跟隨的義民鄉勇及家眷揚帆而去;第三天,在舟山安置完民衆後,艦隊又出現在象山灣,登陸攻破寧海縣,又是象金山一般的如法炮製。

明軍水師倏忽來去、攻掠如風的打法使浙江沿海處處告急,遷界築起的土木長壘不堪一擊,負責守衛的清軍既分散且無戰鬥力,哪裡能抵擋三千裝備精良的陸戰隊。而沿海的空白地帶又給明軍登陸帶來了隱蔽性,往往是兵至土壘才爲清兵所發覺,多數清兵倉促間點燃狼煙便逃之夭夭,根本不敢與明軍接戰。

而明軍攻破長壘後,只需稍加宣傳,便有飽受苦難的百姓蜂擁而出,至海邊登船而走。舟山很快便有了五六千百姓,築城建屋,基地更加鞏固。

……

陳上川所率的長江水師繼續沿江而上,接連擊敗福山、楊舍、江陰、靖江、孟河、永生的沿江汛兵共兩千餘,進抵瓜洲。

張名振、張煌言的幾次入江作戰,使清廷也意識到了長江防務的脆弱。亡羊補牢,清廷派固山額真石廷柱爲鎮海將軍,領八旗兵駐防鎮江京口;又重新設立江南福山、楊舍、江陰、靖江、孟河、永生等各營沿江汛兵,並且把儲藏在江寧庫中的紅衣大炮移至京口。

但在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千艘戰船再入長江,將清廷苦心經營的江防工事砸了個稀巴爛。鄭軍連克瓜洲、鎮江,進抵石頭城下。雖然最後因輕敵而失敗,但清軍也損失慘重,在江陰、瓜洲、鎮江佈置的火炮悉數被毀或被鄭軍繳獲。

這幾年清軍又重建江防工事,但實力並未恢復到順治十六年的水平。特別是火炮,清廷財政一直緊張。沒有太多的資金鑄造,現在也只有當年的一半數量。

陳上川所率艦隊以西進爲主,並不上岸攻掠,只打擊江上的清軍,行進速度不謂不快。在瓜洲,長江水師迎來了一場大戰。面對清軍的江防工事。以及瓜洲與鎮江的清軍水師,長江水師火力全開,奮勇廝殺,戰況至爲激烈。

而明軍火器的優越性在江、海水戰中充分發揮,三百餘門大小火炮更遠超清軍。在一天的激戰中,長江水師截斷了清軍用鐵鏈、船隻連結而成的鎖江防線“滾江龍”,摧毀清軍江上浮營(又稱木城)三座。奪得譚家洲大炮數十門,並擊潰了清軍的兩支江上水師。

空氣中還殘存着硝磺的氣味,江風吹來,其中又混雜着燒焦和血腥的味道。江面上滿是殘破的木板碎屑,屍體或仰或趴,在水中載浮載沉,血色一縷一縷,在水中擴散。

“我軍沉沒八艘。重傷九艘,輕傷二十三艘,官兵傷亡六百餘。”

聽完粗略的戰報,陳上川輕輕嘆了口氣,一場大勝,卻也損失不小。長江水師共有兩百多艘艦船,作戰船隻一百三十餘艘。其他的都是運輸船。而損失的都是作戰船隻、作戰人員,由不得他不心痛。

“加緊善後。”陳上川有些沉重地下着命令,目光轉向瓜洲城,眼睛微眯。一點寒光閃過。

江上一片忙碌,明軍士兵換乘船隻,收斂遺體,將重傷難行的艦船上的火炮轉移。雖然船艦有所損失,但也繳獲了不少清軍的船隻,儘管多是小船,可也使明軍沒有缺船的擔憂。

“清軍連舢板都出動了,以後再無力阻擋我軍的前進。”一個參謀軍官見陳上川心情不悅,低聲在旁安慰道。

“是啊,鎮江的清軍也只能縮在城內了。”陳上川勉強一笑,重新振作精神,傳令道:“命令前鋒艦隊,立刻出發,不給清軍佈防準備的時間。”

突破了瓜洲,再有前面的鎮江,清軍的江防工事便被全部瓦解。雖然長江水師還不具備攻佔岸上目標的力量,但前進路上的阻礙已經很小。長江中游地區的沿江汛兵,以及各省的弱小水師,完全不是長江水師的對手。

一路坦途嗎?當時朱永興曾交代過,萬一遇挫便退回舟山,待鄧耀或楊彥迪的艦隊完成牽制任務後,再合力殺入長江。

現在,陳上川有信心達成戰略目的,但也未輕敵驕傲。前鋒艦隊早已出發,他卻等艦隊完全整頓好,纔在瓜洲城清兵的黯然注視下浩蕩向西。

………

明軍並未因爲鄭家內亂的退出而放緩攻勢,但閩省的陸上戰事卻似乎放緩了。攻城掠地,步步爲營,明軍不慌不忙地向福州逼近,趁着耿藩兵馬收縮,輕鬆光復了諸多縣城。

絞索慢慢收緊,耿精忠放棄四周州縣,蒐羅集結了近三萬人馬,龜縮於福州。而翹首以盼的援軍卻令人失望,浙江清軍已到達溫州,卻因爲楊彥迪艦隊的四處襲擾,被焦頭爛額的杭州將軍噶褚哈大部召回。江西在朝廷嚴旨下,倒是也派出了援軍,可一步三回頭,走得極慢。等到李嗣興所部一出梅嶺,佯攻大餘時,援軍又急速回頭,駐於贛州,再不動彈。

長江告急,南京要增兵;浙江沿海告急,也需兵防守。相比於福建,浙江對清廷來說更爲重要,財賦之地,糧米之鄉,漕運之始,那是萬不容有失的。

可憐耿精忠,盼星星盼月亮,卻只盼來了指手劃腳、逼他死戰的滿洲太君及隨從。這區區數百大爺,讓耿精忠欲哭無淚。

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72章 無題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45章 大包圍第65章 佈署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章 鬥熊救美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26章 初涉殺場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52章 血戰廝殺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24章 隨想第55章 滇緬戰事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124章 授課第99章 軍歌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145章 大包圍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71章 局部——大局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04章 報應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3章 宗室留守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48章 黯然收兵第81章 書院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36章 領悟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138章 反撲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47章 初勝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12章 兵潰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80章 京師大亂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55章 無題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8章 離心之象第86章 復臺建議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203章 總攻(三)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122章 水利部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04章 報應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2章 高平莫氏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3章 絕死一擊第81章 襲擾第112章 女考生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30章 無題第50章 伏擊第46章 合擊之前第24章 海外助力第87章 接戰(二)第17章 意外之難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6章 暹羅來使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
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72章 無題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45章 大包圍第65章 佈署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章 鬥熊救美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26章 初涉殺場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52章 血戰廝殺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24章 隨想第55章 滇緬戰事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124章 授課第99章 軍歌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145章 大包圍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71章 局部——大局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04章 報應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3章 宗室留守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48章 黯然收兵第81章 書院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36章 領悟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138章 反撲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47章 初勝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12章 兵潰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80章 京師大亂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55章 無題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8章 離心之象第86章 復臺建議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203章 總攻(三)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122章 水利部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04章 報應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2章 高平莫氏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3章 絕死一擊第81章 襲擾第112章 女考生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30章 無題第50章 伏擊第46章 合擊之前第24章 海外助力第87章 接戰(二)第17章 意外之難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6章 暹羅來使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