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總攻(二)

震耳欲聾的爆響,明軍的幾門大炮推到陣前,噴出濃密的煙霧,密如雨點的鉛子噴薄而出,不遠處的地面爆起大股煙塵碎霧,站在那處的清兵撲倒一大片。

前進,裝彈,射擊!前進,裝彈,射擊!火槍兵機械地執行着命令,重複着訓練和作戰時不知道重複了多少遍的動作,向着對面的敵人射出一顆顆鉛彈。在明軍的徐進射擊戰法前,清軍承受着頭頂炮彈的轟炸,對面子彈的激射,戰陣不可遏止地被粉碎,被擊退,終於陷入了崩潰的邊緣。

尖利的天鵝聲再次傳遍戰場,戰鼓拼命敲擊起來,激昂的聲音,震動四野,幾乎將炮火和槍擊的聲音完全壓制!

“上刺刀,衝鋒,殺敵!”無數軍官厲聲高叫,提醒着明軍士兵。

“前進!”

“衝啊!”

“殺啊!”

在無數的吶喊聲中,在密集的金屬洪流中,一片閃着光亮的刀尖直指向前,明軍發起了白刃衝鋒。

清軍前陣已經行將崩潰,一次衝鋒便能使他們喪失鬥志。只要把他們殺得潰敗,潰兵引起的反應便是連鎖性的,清兵有些混亂的後軍也會受到衝擊,或者可一鼓而破。

殺,殺,殺……無數刺刀向前刺出,噴濺出一股股的鮮血,狂飆突進的明軍給了清兵最兇悍的一擊。前陣的清軍終於潰敗了,無數面帶恐惶的清兵驚叫着轉身奔逃。

恐慌之下,混亂在擴散加劇。很多清兵摔倒在地,隨後被無數只大腳踐踏而過。他們發出大聲的慘叫,卻無人理睬。

挺着滴血刺刀的明軍士兵緊追不捨,將逃得慢的清兵一一刺死地上,慘叫和哀嚎更增加了他們的驚恐。無數驚惶的身影慌不擇路,在尖叫、痛哭、哀嚎聲中形成一股潰軍的洪流。

潰兵們此時的心理,就是往人多安全的地方去。衝擊後陣的結果,很多人哪還有這樣冷靜的念頭。爭先恐後逃命下,哪裡顧得上其他。

在火炮、槍射、刺刀的追迫下。潰兵的人流越來越大,直往後陣撞來,任由軍官咆哮喝斥也沒有用處,很多人更是一路尖叫,一邊將自己的兵器,盔甲等物扔得遍野都是,相互推擠之中。不時有人摔倒在地,倒黴的,就被後面衝上來的人活活踩死。

“敢衝陣者,格殺勿論!”穆裡瑪臉色猙獰,有些後悔沒有早派騎兵出戰,現在潰兵四處都是。騎兵要衝過這些障礙,也就沒有了速度。但後陣能夠穩定住的話,騎兵還有出擊扭轉戰局的機會。

江元勳等人接到命令也是啞口無言,主子都發話了,他們做奴才的。哪敢不聽?何況,潰兵衝亂大陣的後果。他們也是心裡清楚。雖然心中不忍,他們也只能下令士兵做好準備,心中祈盼前方潰兵知趣,能往大陣兩方繞到後面去,再收拾人馬。

只是在明軍的火力追打下,在明軍緊追的壓迫下,大部分潰兵還是撲向了自己的部隊,在他們心中,那是最近最安全的所在。

“弓箭手,射!”

一排箭矢飛出,便響起了一片的慘叫,一個個中箭的潰兵撲倒在地,以各種姿勢倒向地面,隨後痛苦地滾動掙扎。

沒想到對面友軍真的開弓放箭,那些潰兵一呆,有的人停住了,但大量擁擠的人流,在明軍驅趕下,仍炸窩似的向這邊奔來。

“再射!”眼見第一次阻遏的效果並不明顯,軍官毫不留情地繼續下達命令。

嚎叫混亂中,還有大波的潰兵衝來,後軍的清兵,又用弓箭射擊,更多的潰兵摔倒在地上,痛苦地滿地翻滾着,他們流出的鮮血,瞬間染紅了大地。

到了這個時候,很多潰兵己經回醒過來,有的人往兩邊嚎叫着逃去,有的人跪倒在地,放棄逃生,仍有一些失去理智的潰兵,踏着屍體尖叫着往後陣而來。

“轟,轟……”明軍的天威炮開始集火轟擊清軍的後陣,一團團黑煙升起,彈片激射中,正對付潰兵的清軍後陣也出現了不穩的跡象。

明軍的鼓號聲再度變化,明軍放慢了追擊的速度,隊列再度密集,刺刀在前,火槍兵開始裝填彈藥,準備用集火攻擊清軍的後陣。

“向前!”

“齊步……走!”

鮮紅翻騰的旗幟下,伴着激昂的鼓聲,密密的明軍火槍兵如牆而進。經過先前的戰鬥,傷亡在所難免,但經過後隊的補充,隊列依然密集而齊整。

戰陣整齊向前行進,火槍兵後方,炮兵們也緊急跟上來,特別那些佛郎機炮與轟天炮,便於機動。

在清軍將領的號令下,清軍銃兵、弓箭手列陣以待,第一層向前方黑壓壓的舉起手中鳥銃,吹燃火繩。在各部清軍中,裝備鳥銃最多的便是三藩的人馬,耿部藩兵自然也不例外。

雙方的戰陣越來越近,攻守易勢,現在該清軍抵禦明軍的進攻了。只不過,清軍在等待明軍進入射程的同時,還要承受着明軍火炮的轟擊。爲了維持戰陣的嚴密,只能不斷地補充傷亡。

“預備!”

“開火!”

剛至百步,清兵將領就迫不及待地喝令銃兵作戰,便是這個距離,有效射程或是破甲能力不強,他們也顧不上了。明軍的火炮還未就位,那霰彈的密集射擊和迎頭砸來的開花彈,給他們帶來的精神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排銃的聲音響起,硝煙瀰漫,震耳欲聾的銃聲中,對面稀稀拉拉地倒下了一些明軍。

“前列後退,第二列上前!”

連段擊的火槍射擊法,並不是什麼新鮮東西,耿藩的銃兵也經過這樣的訓練。

明軍火槍兵繼續前進,空出的位置立刻被補上,戰陣依然嚴密。

“射擊,放箭!”清軍軍官咆哮着,迎面而來的壓力讓他們的聲音都變了調。

傷亡在繼續增加,但明軍一槍不發,堅定地向前,向前,鼓號聲依舊激昂,在五十步上,一聲尖厲的哨聲,比清軍密集得多的槍口齊齊舉了起來,爆發出復仇的怒吼……

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69章 譏諷第202章 總攻(二)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9章 蠱神之誓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142章 會晉王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26章 無題第55章 滇緬戰事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89章 勝利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5章 正妃虛懸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4章 篡改聖旨?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38章 大海戰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91章 新氣象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57章 接駕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94章 思考方法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38章 大海戰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66章 無題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51章 渡河,渡河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4章 封賞,臺灣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0章 慷慨陳詞第92章 僞造,詭道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112章 兵潰第5章 破城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71章 流寇戰術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0章 大勝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78章 破路第69章 雨季之威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60章 歸藩之議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30章 宗室入滇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93章 棄城集軍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2章 無題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9章 決戰
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69章 譏諷第202章 總攻(二)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9章 蠱神之誓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142章 會晉王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26章 無題第55章 滇緬戰事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89章 勝利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5章 正妃虛懸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4章 篡改聖旨?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38章 大海戰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91章 新氣象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57章 接駕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94章 思考方法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38章 大海戰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66章 無題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51章 渡河,渡河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4章 封賞,臺灣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0章 慷慨陳詞第92章 僞造,詭道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112章 兵潰第5章 破城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71章 流寇戰術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0章 大勝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78章 破路第69章 雨季之威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60章 歸藩之議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30章 宗室入滇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93章 棄城集軍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2章 無題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9章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