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再赴下龍

在明末清初,抗清運動雖然一直沒有停息,但卻不能配合行動,更由於原來各有所屬,往往不能同心協辦。

把各支抗清武裝整合起來,形成互相呼應之勢,需要的不僅僅是朝廷的名義,還需要有廣闊的胸襟,更需要一視同仁的公心。

晉王李定國在蒙自逗留了四天,參加了三場小朝會,又與參謀部一起商議完善入川的各項戰略和政策。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岷殿下能維持目前的局面,實在是不易,已經是殫精竭慮,竭盡所能了。晉王李定國在啓程離開時,再回首遠望送行的朱永興及衆官員,由衷而欽佩地發出了感慨。

恢復戰亂之後的重建,維持軍隊的錢糧,擴大軍工生產,支撐政府各部門的運轉……各處都要花錢,朱永興確實是煞費苦心,手段之多樣,李定國是自認不如。他也基本上贊同了趙王白文選的說法,此時此際,如果朱永興撒手不幹,西南局勢很可能陷入危險。如果再有大批官員和兵將隨之而去,則西南一舉崩潰也是不出人意料的。

太平時論嫡庶,戰亂時講功績。這是古人曾經留下過的話,歷史上也曾經這樣發生過皇者更替。李定國想到在緬甸不歸的永曆,又看到朱永興的辛苦努力,不禁無奈地長嘆。

抗清大業已經離不開朱永興的經營和籌劃,官員、兵將逐漸傾心,連老百姓也越來越寄希望於朱永興能夠保住他們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李定國現在縱然無奈,也無法可想,只能選擇相信朱永興象是無意,又似是保證的話,“吾不會向自己人揮舞刀子。暴力和殺戮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

諸般事情都安排妥當,朱永興又要啓程遠行了。對與鄭成功的會唔,他是抱有極大希望的。畢竟雙方在面對清廷都處於弱勢,合則兩利,分利兩害。鄭成功雖跋扈自雄,但戰略眼光還是有的。而且他的實力也不足以自立門戶,只能繼續掛着永曆帝的招牌,做一個“明臣”。

“注意身體,別勞累,別生氣,別……”朱永興絮絮地叮囑着妻子,而夢珠則一絲不苟地做着妻子的本份,幫朱永興扯正衣服,繫好絲絛。

“嗯。也別光呆着不動,適當的運動,適當的啊,對你和孩子都有好處……”

夢珠抿嘴笑了起來,捧着朱永興的臉仔細看着,蹺腳親了一下,說道:“好了,殿下的話。妾身都記住了,一個字都沒落。嗯。是不是該妾身說了?”

朱永興輕輕撫摸着夢珠的秀髮,笑道:“你說,我也都記着。”

“路上多加小心,別可着自己的性子,少騎馬,多在車裡。”這回角色變了過來。夢珠象通常送別丈夫的妻子一樣,提醒着,叮囑着,“到了下龍,少去水裡玩兒。打仗的時候也別親自上陣。刀箭無眼……”

朱永興含笑聽着,心中涌起暖暖的感覺,直到妻子囑咐完,才把她摟在懷裡抱了一會兒。

“好了,該走了,外面都等急了。”結束了擁抱,朱永興不捨地又來了個深吻,才轉身出門。

三輛馬車已經在府門等候,朱永興微微搖了搖頭,走到中間一輛,鑽了進去。車輪滾滾,蹄聲雜沓,百餘名親衛保護着三輛馬車,昂然出了南門。

朱永興雖然不願乘坐沒有減震的車輛,但屬下的官員們卻對他騎着馬與親衛們一起來來去去感到擔心。身份只是一個小問題,安全卻是最重要的。朱永興要是出了事情,誰還能號令羣雄,令人欽服?

這三輛馬車的廂壁都加裝了鐵板,雖然不厚,但就目前的火槍和弩箭來說,卻是絕對能夠抵擋的。而且朱永興坐的哪輛車,事先都不透露,只在出門前才由親衛隊長楊國驤隨機安排,更增加了襲擊的難度。

車輛出了蒙自,來到野地後,朱永興便急不可待地出了車。在他想來,又沒打扮得跟孔雀似的,混在親衛當中,哪能把他認出來?但官員們的勸諫也是好心,他不勝其煩,只好虛應故事。

風兒拂面,田野泛黃,眼看又快到了收穫的時節。與鄭成功聯絡完,再消滅南阮水師,回來能趕上過年吧?朱永興再次計算了下時間,覺得還算充裕。

“殿下,等收完這一季糧食,老百姓的日子能好過些了吧?”兵部尚書張煌言將陪同朱永興前往下龍,因爲魯王在那裡,與朱永興的唔談有他在場,應該能方便很多。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點頭道:“軍糧應該能夠保證,便暫不借糧於民,讓百姓們過個好年。”

暹羅與大明的關係越來越好,每當有新產品出來,比如鏡子、墨鏡等,朱永興總要拿出一些送到暹羅,結交皇室近臣和帕碧羅闍。由於暹羅這幾年風調雨順,有大批的剩餘糧食能援助大明。朱永興又用滇省的雄黃、茶葉等商品加強了與暹羅的商業來往,可以從暹羅民間收購價格比較低廉的糧食。

湄公省自移民開發後,今年能夠收穫兩季,再加上占城的就近援助,糧食不僅可以自給自足,可能還會略有贏餘。

滇省佔領區和安南的農業生產情況也大大好轉,曾經荒蕪的田地重新開墾種植,再有蕃薯等高產作物的推廣。如果按照正常的賦稅來交,百姓們也能夠家有餘糧,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這樣計算的話,雖然朱永興還需要進口糧食保證軍隊的供應,但數量已經大大減少,能夠節省下不少金錢以作他用。

明年,如果湄公省開發得好的話,糧食進口也可以停止了。便能集中財力加強軍備,擴充軍隊,逐步開始反攻。哦,明年順治也該完蛋了,主少國疑,清廷恐怕要有一段時間的整頓適應,才能大舉興兵。

時間對朱永興來說,依然很寶貴,很緊迫。他要理順各支抗清武裝的關係,使他們能同心合力,協調行動;他要加強軍備,擴充軍隊,與清軍繼續戰鬥,並且光復國土;他要建立起自己的班底,建立起更高的權威,以與永曆和小朝廷抗衡……(未完待續。。)

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83章 北望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73章 小朝會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4章 篡改聖旨?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128章 拉英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60章 大結局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86章 接戰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90章 光復京師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97章 唯一生路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5章 琉球第188章 大調整第19章 景東會師第71章 慘烈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104章 報應第230章 暗戰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95章 無題第77章 突破,崩潰第51章 渡河,渡河第21章 柔情蜜意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80章 教士保羅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40章 兩隻重拳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33章 立威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55章 無題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93章 戰馬論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7章 意外之難第92章 無題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55章 無題第46章 火箭列裝第93章 三馬來會第69章 軟實力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
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83章 北望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73章 小朝會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4章 篡改聖旨?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128章 拉英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60章 大結局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86章 接戰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90章 光復京師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97章 唯一生路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5章 琉球第188章 大調整第19章 景東會師第71章 慘烈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104章 報應第230章 暗戰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95章 無題第77章 突破,崩潰第51章 渡河,渡河第21章 柔情蜜意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80章 教士保羅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40章 兩隻重拳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33章 立威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55章 無題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93章 戰馬論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7章 意外之難第92章 無題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55章 無題第46章 火箭列裝第93章 三馬來會第69章 軟實力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