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女名夢珠

“那個,你家在哪住?別人應該知道我說的村名。”朱永興伸手想捂住臉上的傷口,剛一觸碰,便疼得直吸冷氣,呲牙咧嘴。

夢珠又走近了兩步,看着朱永興受傷,她覺得得做點什麼,這個有些奇怪的男人救了她,殺掉了只金毛熊,解了寨子的困難,那可是讓她的寨子裡所有人都談之色變的惡熊啊,好幾個勇敢的小夥子結伴要除掉這個大害,反倒丟了性命!而且,他是不是大巫所說的人呢?

一陣清涼,然後有鬆軟的東西在小心的擦拭臉上的傷口。朱永興很疼,但看到那張象白玉一般的臉,特別是那雙瑩黑的眼睛,溫潤,綿軟,柔媚……他不由得動了動嘴角,用微笑表示感謝。

夢珠也報以一笑,眼波流動,把水葫蘆遞給朱永興。朱永興拔開塞子喝了兩口,他發現夢珠似乎是下意識地舔了下嘴脣,玫瑰含雪,嗯,這個詞非常貼切,他將水葫蘆又輕輕遞了過去。

洗淨了傷口,夢珠便起身在周圍找尋。不一會兒,她發出了歡快的叫聲,手裡握着幾根不知名的植物回到了朱永興的身邊。將這種植物放在嘴裡嚼成糊狀,夢珠便把藥糊抹在朱永興的傷口下。

藥味兒,還似乎含着少女的口脣清香,說不出來的怪異。而傷口先是溫熱,然後是清涼的感覺,好象不是那麼痛了。朱永興看了一眼夢珠,少女的嘴脣因爲潤溼而更顯鮮豔。

“夢珠——夢珠。”夢珠處理完畢,如釋重負地笑站,用手指點着自己的胸口。

原來你的名字叫夢珠。朱永興眨了眨眼睛,笑着點了點頭,用手指了指,重複道:“夢珠。”

夢珠很高興地連連點頭,伸手指了指朱永興。

“我呀?”朱永興猶豫了一下,不想報全名,也不想報假名,便用手指點了點自己的胸口,一字一頓地說道:“朱哥——朱哥。”說完,他伸手抓着樹幹,慢慢站立起來。

“朱哥。”夢珠生硬地叫了一聲,然後伸手指了指方向,“我帶你去寨子?”

朱永興點了點頭,在夢珠的引領下,緩緩走下山坡,向着流水聲走去。

沒吃東西,又流了血,還一陣折騰,體力消耗太大。朱永興感覺到頭昏、乏力,勉強穿過稀疏的樹林,眼前出現了一條只有五六米寬的小河。夢珠也覺察到了異樣,扶着朱永興坐在一塊石頭上,焦灼地望着朱永興,又用帶着奇異香味的腰帶給他擦汗。

“有吃的沒?”朱永興有氣無力地說道,肚子不爭氣地咕咕叫,他苦笑着拍了拍。

夢珠笑了起來,伸手從挎着的布包裡拿出一個水果,剝開,將果肉遞到朱永興嘴邊,大眼睛忽扇着。

這是個妖精,笑起來令人衝動,不對,應該是彷彿讓人自己置身在夢幻之中,而可以將自己心頭所蘊藏着的一切秘密,一切感情,向她傾吐。朱永興躲避似的低下頭看着水果,象是山竹,他張嘴吃了一口,味道甜美,確實是山竹,也不知道夢珠是從哪裡摘到的。

血紅的夕陽在散亂無章的雲朵和霞片中正徐徐下沉,薔薇色的餘暉,閃爍不定地蒙在西面的天際。

山竹所以稱爲‘果後’,除了本身味道甜美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古時東南亞醫藥中所擔當的角色。傳統上,山竹被用來控制病人發燒的溫度及防止各種皮膚感染。而且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後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連吃了幾個山竹,朱永興對夢珠搖了搖頭,伸手抹了下嘴巴,表示不吃了。傷口止了血,又敷了藥,肚子裡也有點東西,他的精神和體力恢復了一些。

夢珠沒吃山竹,只是不斷地遞給朱永興,還笑殷殷地看着他,彷彿小孩子見到了十分有趣的東西。

兩個人起身又向前走,走了不遠,便看見靠近河邊的樹蔭下,拴着一條船,確切地說,應該是一條獨木舟。濃密的枝葉向河水傾斜,給河岸搭起了一個天然的綠色天篷,被染成綠色的白霧若隱若現,如果不是近前細察,絕對看不清小船臥藏其間。

“夢珠。”朱永興伸手相招,叫着她的名字,等夢珠來到身邊,指點着說道:“船,是你的船嗎?”

夢珠用力點了點頭,伸手殷勤地扶起朱永興,向拴着船的樹蔭下走去。兩人上了獨木舟,夢珠划起槳用力一推,獨木舟便離開河岸,逆流而上,夢珠划船的技巧十分高超,船的去勢很快。

太陽落山了,水面上浮起一道月光,不停地流動,兩岸是繁密的綠樹,獨木舟劃過,將倒影在水裡晃亂成灰暗的一片,然後又在水面上顯現,一彎一曲的蠕動,再一會兒,在身後又回覆成清晰。

咚,咚,咚……一陣鼓聲從遠處傳來,很有節奏。朱永興看着夢珠臉上露出了笑容,似乎那鼓聲代表着某種語言,她一手操着槳,令船在水面上慢慢地轉着,一手敲起了獨木舟上的皮鼓。

原來是藉此傳遞信息,朱永興明白過來,卻又對會有什麼人出現感到不安,他睜大眼睛,靜靜地等着。

遠處的鼓聲變得歡快起來,也越來越清晰,一串亮點出現了,越來越近,越來越大,原來是一艘樣子很奇特的船上發出來的。再近了些,朱永興纔看清,那其實不是一隻船,而是十幾艘獨木舟頭尾串在一起,每艘獨木舟上都點着火把。

十幾艘獨木舟順流而下,夢珠停止了敲鼓,輕輕划着槳把獨木舟穩住,臉上帶着歡快的笑容,望着越來越近的獨木舟。

一串獨木舟駛到近前,當先的舟上站着一個年輕的男子,個子很高,很挺拔,赤膊短褲,在月光下洋溢着青春和力量的美。他大聲說着話,看樣子很生氣,夢珠扁了扁嘴,也站起來,象是不服氣地辯解着。

第2章 鬥熊救美第14章 篡改聖旨?第52章 血戰廝殺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200章 佔優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92章 無題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25章 山東攻略第271章 阻擊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60章 會趙王第28章 離心之象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27章 詐取緬關第51章 死地則戰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91章 軍隊建設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92章 舉棋不定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73章 人心散第245章 天變第92章 僞造,詭道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117章 斷臂?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91章 外交,內政第196章 鑑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88章 大調整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74章 東逃,後路第3章 安沛入甕第31章 故國風情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95章 難以逾越第93章 三馬來會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9章 緬甸,山東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31章 故國風情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57章 接駕第95章 初印象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59章 無題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01章 夜談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39章 聖意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56章 拒詔第70章 開路迂迴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72章 血戰第112章 女考生第200章 佔優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47章 初勝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4章 篡改聖旨?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5章 破城第186章 疍家女第63章 攻掠遼東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77章 突破,崩潰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
第2章 鬥熊救美第14章 篡改聖旨?第52章 血戰廝殺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200章 佔優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92章 無題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25章 山東攻略第271章 阻擊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60章 會趙王第28章 離心之象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27章 詐取緬關第51章 死地則戰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91章 軍隊建設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92章 舉棋不定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73章 人心散第245章 天變第92章 僞造,詭道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117章 斷臂?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91章 外交,內政第196章 鑑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88章 大調整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74章 東逃,後路第3章 安沛入甕第31章 故國風情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95章 難以逾越第93章 三馬來會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9章 緬甸,山東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31章 故國風情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57章 接駕第95章 初印象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59章 無題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01章 夜談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39章 聖意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56章 拒詔第70章 開路迂迴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72章 血戰第112章 女考生第200章 佔優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47章 初勝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14章 篡改聖旨?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5章 破城第186章 疍家女第63章 攻掠遼東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77章 突破,崩潰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