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廣國公

行進的隊伍中,廣國公賀九義微皺着眉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總兵李承爵終於有些忍不住了,和左右的雷朝聖、黃三元等交換了眼色,催馬上前幾步,開口說道:“國公,聽說岷殿下有意要廣西舊將前往相助,難道我等就帶着這幾百人馬投效?”

廣國公賀九義略帶詫異地看了李承爵一眼,不悅地說道:“是哪個如此大膽,竟敢偷聽長官議事,還散播開來,沒有規矩了嗎?”

李承爵咧了咧嘴,吭哧了兩聲,還是固執於剛纔的問題。作爲廣國公的親信將領,他知道賀九義不會真的處罰於他。

賀九義哼了一聲,沉默着走了一會兒,才緩緩說道:“岷殿下欲先在安南立基,然後入廣西作戰,是以向晉王請求派熟悉廣西風土地形的將領助戰。信中說得清楚,只要少數將領,不要大量兵丁,因爲糧草難以供應。”

“這恐是岷殿下違心之語。”總兵雷朝聖也湊了上來,很篤定地說道:“是怕晉王疑其有奪兵之意。”

賀九義沉吟着輕輕搖頭,說道:“這倒未必。騰衝大勝,岷殿下將趙王及一半兵馬留下,怕也真是糧草不敷。他給晉王的信中直點了吾名,至於你們,則是吾向晉王提出的。若是你們心中不願——”

“國公,非是我等不願,而是覺得投效已然遲了,再兵微將寡,恐不得重用耳。”李承爵實話實說,臉上露出了些許懊悔之色,“聽說騰衝大勝後,參與之衆將皆官升一級,俱有封賞,我等已錯過這個機會。”

“機會以後還有。”廣國公賀九義橫了李承爵一眼,沒好氣地說道:“岷殿下欲在廣西大展拳腳,又怎少得了廣西舊將的參謀贊畫、領軍衝殺?”

李承爵這才醒悟過來,剛纔的話中似有埋怨賀九義領導錯誤的意思,趕忙補救道:“國公,末將失言,還請恕罪。末將不是心中埋怨——”

賀九義擺了擺手,打斷了李承爵,停頓了一下,又語重心長地說道:“岷殿下能集各路殘軍戰勝清軍,不是有非凡之能,便是有過人手段,你等可不要以爲投效過去便能飛黃騰達,需時時凜懼,事事恭謹。”

“國公教誨,末將銘記於心。”李承爵和雷朝聖拱手應答。

賀九義輕輕點了點頭,繼續縱馬而行。把自己的舊將帶出來,一是讓他們能得岷殿下看重,更有高升得賞的機會;二來也是怕自己一走,他們留在李晉王軍中,遭到晉系將領的排擠打壓。

作爲孫可望的舊將,雖然在兩王內訌中站對了立場,但賀九義與李定國會合後,心中總有那麼點不安。再說者,他率領的兵馬實力超過了李定國,難免擔心李定國對其懷有戒心。

朱永興向李定國討要賀九義,可謂是兩家都歡喜。賀九義覺得朱永興的手下多是秦、蜀舊部,對自己應該沒有成見;信中提及他的名字,又顯然很是器重,前往投效,應該前途光明。而李定國則可以放心整合人馬,不必再擔心賀九義等將領掣肘。

要想使各部明軍具備重新出擊作戰的能力,就必須解決一些亂七八糟的內部問題。儘管這可能給某些人提供成爲軍閥的機會,但朱永興也絕不願看到軍隊因爲內訌而瓦解,反倒成爲清軍的一部分力量。

李定國、白文選,都是對朝廷忠心耿耿的人物。特別是李定國,對明朝的忠誠更是絕對沒有問題。儘管他們忠誠的對象不是自己,但在現在的形勢下,抗清大業還必須他們。以後,自己或許能夠慢慢地影響他們,使他們的忠誠不再那麼狹隘。

即便無法改變他們心中的執念,那也可以當作是抗清同盟軍。統一戰線,這個概念和理論,朱永興還是懂的。至於篡權奪位當皇帝,統一天下,那更是遙遠得看不到邊的事情,也有很多條路可以走,殺得血流成河,倒落了下乘。

……

就在李定國等人距離磨乃還有多半天路程,正行於道上的時候,朱永興卻蹲在客廳的地上,正拿着小錘子敲打着一砣發綠的硬東西。很醜,雜質很多,扔到地上也沒人撿,基本上就是個廢物,但應該不影響使用。他終於敲碎了一小塊,用手指捻着碎渣,作着判斷。

“還行,可用。”朱永興站起身,對着惶恐不安、手腳都不知往哪放的一個老頭兒笑着點了點頭,說道:“不必害怕,你弄出的玻璃合格了,有賞。”

“多謝,謝殿下。”老頭兒扎撒着手,趕忙跪了下去。

“起來吧!”朱永興也沒有親自去攙扶,向着旁邊的一個侍衛示意了一下,便坐回到椅子裡。

玻璃粉、銅絲、硫磺,這就能做出最簡單的拉發裝置,就能做出手榴彈和地雷。當然,明朝的地雷已經很先進,有燧石機輪的發火裝置。但那製造起來太過複雜,不可能大量地普遍使用。

“殿下,草民回,回去定當仔細琢磨,造出,造出可用的玻璃器具。”小老頭被侍衛扶起來,吭吭哧哧地向朱永興做着保證。

“不,不。”朱永興趕忙搖頭,等你弄出可用來賺錢的玻璃器具,還不知道猴年馬月呢,“一砣砣的,一塊塊的,能燒出來就行。”朱永興指着桌上的醜陋玻璃團說道:“要很多,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我會告訴你們的工房管事,給你配學徒,工錢也給你漲。”

老頭兒很迷惑,但也不敢多問,又跪下磕頭,然後被帶了出去。

唉,有幾個人能知道我的想法,穿越者的孤獨啊!朱永興感慨地搖了搖頭,拿出紙筆,開始畫發火裝置的示意圖。明火土炸彈可以淘汰了,有了木柄手榴彈,雨季作戰也多了個利器。

可惜好奇寶寶夢珠又跑去龍府和乾妹妹廝混去了,要是有她在側,一問一答,自己又能顯擺一下,更多了些樂趣。朱永興畫完圖紙,很是期盼地望着門外,希望那個輕盈的身影能夠很快出現。

………

;

第52章 縴夫,規矩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49章 烽火燎原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43章 保寧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8章 雙層爆破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46章 合擊之前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47章 初勝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0章 大勝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146章 撤退不易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52章 縴夫,規矩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59章 無題第46章 火箭列裝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97章 唯一生路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35章 阻擊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27章 攻城第84章 搶灘登陸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84章 搶灘登陸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85章 情動第145章 妥協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54章 赴廣東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17章 斷臂?第98章 我認得你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271章 阻擊第34章 石屏擾襲第87章 水西局勢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85章 急行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40章 兩奸計議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60章 會趙王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128章 拉英
第52章 縴夫,規矩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49章 烽火燎原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43章 保寧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8章 雙層爆破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46章 合擊之前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47章 初勝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0章 大勝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146章 撤退不易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52章 縴夫,規矩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59章 無題第46章 火箭列裝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97章 唯一生路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35章 阻擊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27章 攻城第84章 搶灘登陸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84章 搶灘登陸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85章 情動第145章 妥協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54章 赴廣東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17章 斷臂?第98章 我認得你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271章 阻擊第34章 石屏擾襲第87章 水西局勢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85章 急行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40章 兩奸計議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60章 會趙王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128章 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