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失敗,爭吵

“轟”一聲巨響,一點火星炸成一團火光,在黑暗中把清兵的眼睛晃得一片白亮,緊接着其他的火星閃亮,然後轟然炸響。

一陣急促的尖哨聲,土牆後一排排火槍頓時鳴響起來,更多的火星從空中掠過,砸向清兵。陣後一聲號角,清兵齊聲大吼,潮水般往山上衝去。

“爲何要衝?”赫託很是迷惑,已經暴露了,偷襲便失敗了,爲何要硬攻?

他的眼睛被晃花了,根本看不清東西,此時往側面滾開,好讓後面的人通過,這一番滾動下,他又被幾個沒有排除的鐵蒺藜刺中。

密集的人羣衝過幸納的身邊,山上連連丟下火把和火罐,將清兵的身影照亮,山頂響起明軍的喇叭音,他們也開始召集援軍。

火槍一輪輪的鳴響,清兵隊列中連聲慘叫,扔下的爆炸物接連爆響,衝鋒的清兵炸得血肉橫飛,後面的人還在繼續涌上,他們隊形混亂,爆炸的火光同樣讓他們炫目,很多人辯不清方向。

“不要衝!”赫託終於忍不住,用滿語大聲叫喊,藉着那些火把光,他終於能看到前面的清兵身影,那人的身下突然爆開一團火光,將他拋向空中,後面的清兵嘩嘩倒下一片。

又是地雷,進攻的號角還在吹着,一羣羣甲兵踩着同伴的屍體前進,短短時間他們損失過百人,但還不能阻止這些甲兵,因爲後面有同樣兇惡的巴牙喇,所有退後的人都會被殺死,又踩響兩個地雷之後,甲兵們衝到了那道壕溝底部,先下去的很多被裡面的鐵蒺藜刺穿了腳。他們嚎叫着用力砍伐裡面的尖木樁,隨後到達的甲兵開始想辦法攀爬。

兩側的火炮開始轟擊,清兵的隊伍中不斷有人倒下,但他們無法找到這形似棱堡的工事的死角。一排排登城梯架起來,甲兵們冒着火網向上衝擊,上面不斷扔下火罐灰罐。壕溝裡面煙塵瀰漫,不斷閃動着爆炸的火光。

山下的清兵開始牽制作戰,紅夷炮也在對明軍的土牆開火,最大的一場夜戰在蓋州東面三十多裡的一座山上展開。

殺聲震天,一架架登城梯被掀翻,然後架起來,清兵兵拼命往上攀爬,後面的甲兵開始用弓箭掩護,往明軍防線胡亂拋射。第一批甲兵攀上山上的土牆。明軍的刺刀在上面伸縮,被刺中的清兵慘叫着跌落下來。

後續的甲兵源源而上,壕溝中的甲兵越來越多,他們擁擠在裡面,上面卻遲遲沒有打開缺口,赫託心中一種危險的感覺越來越強,那道壕溝裡面絕對不會只有尖木樁。他希望撤退的號角響起,以便脫離這越來越危險的地方。

晚了。無數亮點劃破夜空,從前方、兩側飛向山坡上的清軍。落地後短暫的滾動後便是一連串的爆炸。一個接一個,彷彿永遠也不會結束。火光迸現,映照着清兵跌跌撞撞的身影,無數碎石、廢鐵在空中激射,慘叫和驚呼全都被掩蓋在震耳的爆炸聲中。

赫託被爆炸的氣浪掀了個大跟斗,趴在地上一時爬不起身。只覺得地在顫抖、震動,胸腹不斷受到衝擊,噁心、疼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他努力用胳膊支起半個身體,鮮血從口鼻中流出來。

鳴金聲終於響起。清兵三三兩兩地逃出煙火籠罩,倉惶地撤退下山。爆炸聲少了很多,但更密集的火槍依然讓他們膽戰心驚。

赫託拄着一根長槍,艱難地走着,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明軍越來越強大了,上一次的火炮似乎還沒有這麼多吧?

清軍營地中,大帳裡燈火通明,裡面圍滿了各級將領。卓布泰臉色鐵青,啪地一下將馬鞭扔在了桌上。身爲鰲拜的弟弟,他掌握着清軍中最大的一個集團,雖說位高權重,可也責任重大。

圍繞着蓋州,明軍與清軍已經打了三個多月,就在這片並不算寬闊的地域內,將近二十萬大軍布得緊密,你來我往,誰也奈何不了對方。當然,這是表面上看到的現象,但卓布泰卻清楚,就這樣耗下去,就如同任由對手把絞索套在己方脖子上慢慢收緊是一樣的結果。

而且,明軍正在越來越強大,不僅是武器裝備的加強,更有源源不斷的新兵由海路進行補充。所以,打到現在,明軍依然是原來的數量,而清軍則最多隻能保證缺十補三,建制仍在,但各旗、各牛錄的人馬已經沒有完整的。

可以說,明軍的穩戰打法固然呆笨,卻正掐住了滿清的命門。人力、資源,在與明軍的對峙中大量消耗,雖然還支撐着沒有失敗,但衰弱卻是不可避免的。

也正因如此,清廷越來越焦躁,越來越急迫,越來越希望結束這場對耗,暫時能夠休養生息,暫時能喘上口氣。

當然,鰲拜作爲清廷現在的掌權者,也深知軍隊對自己的重要性。那是自己日後安全的保障,拼光打盡也是不同的。所以,他給卓布泰下的命令是進行一場大的戰鬥,作扭轉戰局的嘗試。

但主攻的清兵部隊主要由白旗、鑲白旗組成,不管是勝是敗,鰲拜都起到了削弱反對派力量的作用。因爲兩白旗的旗主原是蘇克薩哈,因爲換地之爭,兩白旗對鰲拜頗有怨言。

現在,這場夜襲猛攻失敗了,損失也很大。也就是說,卓布泰想突破明軍防禦線的一個要點,導致明軍全線被動,不得不後撤收縮的計劃完全落空了。

惱羞成怒是必然的,但卓布泰也知道,經此一挫,短時間內再難組織起象這樣規模的突擊。因爲明軍並不是縮成一團被動挨打,雙方是互有攻守,清軍的兵力很窘迫。

“大帥,奴才無能!請大帥責罰。”梅勒章京碩哈跪在地上,他的部隊損失過半,很多連屍體都沒有搶回。

“你說他們壕溝裡面埋了那個,那個機關地雷?”卓布泰沉聲問道。

“是,路上的伏路暗哨都被悄悄殺死,鑲白旗的赫託已經摸到了壕溝三十步外,沒想到腳下踩響了機關雷,然後——”碩哈伏下了頭,還在爲失去了如此多的部下而痛心不已。

其他清軍將領都皺着眉頭,明軍有了這樣的新武器,那晚上摸營就幾乎變成不可能的任務。

“此次失利實是敵人過於狡猾,責罰暫且記下,碩哈,你起來吧!”卓布泰壓了壓心頭火氣,努力用平緩的語氣說道:“我不說,你們也應該清楚現在朝廷的困難。如果不能擊退敵軍,十數萬大軍每天耗費的錢糧無數,實在是難以支撐。敵人也是打着這樣的算盤,既不全力猛攻,也不退縮防守,就這麼與咱們耗着。唉,如之奈何?”

衆人面面相覷,都不知如何作答。能看出明軍的打算,但卻沒有什麼破解之道。什麼慣用的斷後路、截糧道,因爲明軍有強大水師而全都無用。而明軍不光是火器犀利,戰鬥意志也堅韌,攻守皆有章法,己方兵力實際上是處於劣勢的,想要戰而勝之,確實很難。

“都他娘*的是漢人誤事。”梅額章京阿濟根突然發狠罵道:“那吳三桂在雲南用兵,花費了朝廷多少錢糧,到頭來依然是反了。還有那些綠旗,拿着朝廷的錢糧,也一窩蜂地倒戈。若是省下這些錢糧,何至於現在捉襟見肘。”

卓布泰翻了翻眼睛,這商議辦法呢,你丫的說得也不是一回事呀,怎麼又扯到幾年前的事情。

事實上,阿濟根說得也有那麼點道理。滿清入主中原後,錢糧財政一直緊張,等到吳三桂在滇省用兵時,更是加稅加賦,全力籌措。而滿清最後撤到關外,不過是臨時撈了一把,劫掠所得是很有限的,所以才難以長期支撐。

“太祖曾言:管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章京史辛柱沉聲說道:“現敵人在寧遠,在寬甸,在蓋州,共是三處用兵,我軍分兵勢弱,若能集兵擊破其一路,則敵膽寒必退。”

“道理聽得象那麼回事,可該如何操作呢?”碩哈低聲說道:“若要集兵,便要放棄一處或兩處,錦州?恐怕不行;這裡?也不妥當;寬甸呢,那裡本來就沒多少兵,即便趕來恐怕也不濟事。”

史辛柱橫了碩哈一眼,強辯道:“那就把盛京的兵都調來,前線若敗了,那裡便守得住嗎?要是還不行,那咱們滿人男男女女都上陣,還打敗不了敵人,就都抹脖子得了。”

“對,全族動員,跟敵人拼個你死我活。”阿濟根蹦了起來,大聲說道:“僞帝不議和,咱們就把遼東這十幾萬明軍全殺光,看他還猖狂。”

“你能增兵,敵人就不能嗎?”碩哈微微低着頭,繼續用不大的聲音說道:“咱們是男女老幼都上陣,人家可是能調來幾十萬大軍。別忘了漢人有多少,拼人數,咱拼得過嗎?”

“膽小鬼。”

“怕死的軟蛋。”

卓布泰趕緊拍桌子,給突然熱烈起來的氣氛降溫,看着象鬥雞似的互相瞪眼不服氣的將領們,他無奈又無力地搖着頭,不耐煩地將衆人趕了出去。獨自在帳中思索了半晌,卓布泰拿起紙筆,開始給兄長寫信討主意。

…………(未完待續。。)

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60章 歸藩之議第245章 天變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71章 局部——大局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02章 轟擊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40章 兩隻重拳第6章 暹羅來使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章 北愁南喜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272章 血戰第73章 小朝會第82章 燧發槍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85章 情動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42章 會晉王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87章 接戰(二)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15章 被誤導了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77章 突破,崩潰第126章 無題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38章 三師相會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52章 縴夫,規矩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37章 李晉王第166章 無題第85章 急行第81章 書院第87章 接戰(二)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90章 俘虜處置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章 高平莫氏第138章 廣國公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
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60章 歸藩之議第245章 天變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71章 局部——大局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02章 轟擊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40章 兩隻重拳第6章 暹羅來使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章 北愁南喜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272章 血戰第73章 小朝會第82章 燧發槍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85章 情動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42章 會晉王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87章 接戰(二)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15章 被誤導了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77章 突破,崩潰第126章 無題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38章 三師相會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52章 縴夫,規矩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37章 李晉王第166章 無題第85章 急行第81章 書院第87章 接戰(二)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90章 俘虜處置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章 高平莫氏第138章 廣國公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