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緊急商議

如果能夠以最小的代價平定膠東,當然是清廷最理想的選擇。所以,在給祖澤溥的旨意中,雖未明確指示方略,但還是點明瞭智取爲上的策略。

情報很快被國安部所獲取,並以最快的速度轉到了山東站。在滿清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在明廷打擊光復區附逆官紳的威懾下,爭取北方漢官的工作進行得越來越順利,在祖澤溥身邊幕僚中便有國安部的耳目。

清廷本來是想不過於刺激於七,以免他先起兵造反。棲霞縣得到密令,以及督標三百人馬秘密抵達後,便計劃以宴會的名義召於七前來,然後突然襲擊把他抓起來。可惜,鴻門宴尚未開始,於七已經獲悉了陰謀,與顧應慧等人作出了緊急的商議。

“等啊等的,讓人火大,這回可能痛快地幹上一場了。”於九並不以自己打亂了既定的計劃而感到愧疚和不安,反倒是一副摩拳擦掌的模樣。

顧應慧的臉色有些陰沉,冷冷地掃了於九、於十一眼,強壓着火氣,沒有吭聲。

“我早就告訴過你們,少在外面惹事生非。”於七狠狠地瞪了兄弟一眼,斥罵道:“偏偏就是不聽,計劃全被你們打亂了,還在那沾沾自喜?朝廷若是怪罪,我可不保你們兩個混蛋。”

“大哥,您別生氣呀!”於十比較圓滑,趕忙陪笑道:“兄弟們也是沒想到,那姓宋的竟敢惹咱們?您的威名,咱於家的勢力,在膠東誰不知道啊!”

於七還待斥罵,顧應慧已經擡手打斷了他。沉聲道:“現在說什麼都於事無補,還是趕緊商議對策吧!”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於七想了想,冷厲地說道:“既然韃虜要剿除咱們,那就舉旗起義。我再傳檄給膠東的好漢們。讓他們一起舉事。哪怕朝廷沒準備好,咱們頂上一個多月,也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頂上一個多月,倒是可能。”李茂林搖了搖頭,說道:“但大軍登陸時,又要如何策應?先佔領登萊沿海。恐怕是守不了一個多月的吧?”

“怎麼守不了?我大哥結納的豪傑有多少,個個武藝高強;再鼓動百姓,一動起來,膠東少說也有數萬,打山東綠營還不是輕鬆。”於九大言不慚地挺着胸脯。

楊衍鋒微皺眉頭。見識了戰陣廝殺,以及明軍的戰術打法,他覺得那些會個三腳貓、四門斗的江湖好漢單對單那是沒話說,可要在野外列陣對敵,恐怕個人的武藝便不會有什麼施展的空間。至於百姓,沒經過訓練,恐怕也難擔大任。

“大當家的。”楊衍鋒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卑職覺得豎旗舉義有些倉促。傳檄各地的話,就提前暴露了目標——”

“那就等着挨宰呀?”於九不悅地瞪着楊衍鋒。

“等着並不是挨宰,而是先不輕舉妄動。”楊衍鋒淡淡地解釋道:“牙山易守難攻。咱們可以據險而守,不舉旗,也不投降,清兵來了咱就打,他不來,咱就裝作沒事。”

顧應慧輕輕一拍大腿。說道:“這也是一步棋。咱們一邊準備抵抗;一邊給各地頭領送信,讓他們也做好準備。等待行動命令;一邊給朝廷送信兒,請朝廷相機支援。沿海地區安插的耳目和人手暫時不動。讓清軍以爲咱們就躲在這牙山上不敢對敵。這樣,咱們既牽制了山東的清軍,又能在朝廷大軍登陸時,利用安插的人手接應。”

“緩兵計?”於七摸着鬍子思索了片刻,點頭道:“我覺得先不以牙山吸引清軍爲好。不如讓崑崙山、招虎山、岠嵎山、鰲山的好漢先舉旗,吸引清軍的注意。”

顧應慧、楊衍鋒和李茂林心中清楚,於七是捨不得那富麗堂皇的莊院,若是讓清軍把牙山附近作爲戰場,是被佔據,還是被摧毀,都會讓於七心痛不已。

“那棲霞城內的督標人馬怎麼處置?”於九心中不滿,但於七一發話,他也不敢反駁。

“雖然不過是三百多人,但離咱們這裡實在是太近了。”於七握緊了拳頭,近在咫尺啊,還都是騎兵,這個威脅需要解決,“顧大人,您看,是不是把這些清軍幹掉?”

顧應慧也覺得這個威脅需要解決,但弄得聲勢太大,卻又不是那麼合適。打進縣城,殺光督標人馬,這可就不是舉旗不舉旗的事情了。

“把他們引出城來,在外面解決掉。”楊衍鋒建議道:“縣城還讓那個狗官坐着,咱們先不攻進去。”

“嗯,拿下縣城造成的影響太大,確實有點問題。”顧應慧點頭贊同,“引出城來伏擊敵人,咱們的勝算更大。”

“那就容易了。”於七咬着牙說道:“那些清兵是個什麼德性?咱們派些人假扮強盜,劫掠近郊富戶,他們肯定會出來發財的。”

藉着剿匪輯盜的名義而大肆劫掠地方,是清軍慣用的手段。特別是對綠營官兵來說,這正是彌補餉銀不足的辦法。而對於官府來說,有油水的軍事行動,也不用什麼開拔銀,或者調拔太多的物資糧草。至於擾民不擾民,則不在考慮之內了。

“若是督標清兵盡出,有把握收拾掉他們嗎?”顧應慧忙於情報工作,軍事訓練一直交給楊衍鋒,初步計劃已定,他便要確認是否能夠取勝。

“伏擊應該是可以。”楊衍鋒說得謹慎,畢竟新兵還未經歷戰陣,他也不敢說得太滿。

“那咱們就這麼定了?”於七客氣地向顧應慧徵詢着最後的決定,“我再召集莊上的好漢,便更是萬無一失了。”

“那就以這個思路制定計劃吧!”顧應慧用眼角微不可察地掃了於九、於十,一股淡淡的隱憂浮上了心頭。

皇上的脾氣稟性,他是知道的,於九、於十這樣的草莽,如果不違法亂紀,還能夠被容忍。若還是以往的江湖習氣,擾民害民,恐怕連於七都要受到牽累。唉,自己做到仁至義盡,暗地裡提點於七幾句吧!(未完待續)

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88章 大調整第185章 情動第73章 小朝會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82章 無題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45章 險地——灰坡第91章 外交,內政第126章 無題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9章 景東會師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70章 正面決戰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92章 無題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45章 險地——灰坡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47章 大戰(一)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85章 急行第45章 險地——灰坡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36章 領悟第38章 突破方向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78章 破路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87章 接戰(二)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91章 新氣象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5章 破城第88章 毒蘑第31章 故國風情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68章 慷慨秦腔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217章 困局第199章 接戰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43章 保寧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200章 佔優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64章 計議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201章 總攻(一)第111章 轟擊,破陣
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88章 大調整第185章 情動第73章 小朝會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82章 無題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45章 險地——灰坡第91章 外交,內政第126章 無題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9章 景東會師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70章 正面決戰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92章 無題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45章 險地——灰坡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47章 大戰(一)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85章 急行第45章 險地——灰坡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36章 領悟第38章 突破方向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78章 破路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87章 接戰(二)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91章 新氣象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5章 破城第88章 毒蘑第31章 故國風情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68章 慷慨秦腔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217章 困局第199章 接戰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43章 保寧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200章 佔優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64章 計議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201章 總攻(一)第111章 轟擊,破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