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斯文一脈

卻說七個遼東人慌不擇路的逃出來,一出城也不知道哪是哪了,又累又困商量了下。商人抱着發財的目的而來,又受到了布政使司的委託,並不想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去。

大抵得找個落腳地歇息一宿,明天在進城去,他們相信官府一定能夠擺平暴民,這裡是治安良好的湖南。

大家都下了馬,牽着行走,年輕礦師說道:“此地百姓,恨得是我們這些北方人,若貿然前去借宿,恐怕不肯,便待如何?”

年長的商人說道:“此處離城較遠,城裡的事他們未必得知,都是大明子民,或者不至拒絕。”

“縱不至於拒絕,然而荒郊野地,鄉下人很少見過外地人,肯留我們住嗎?”

“應該沒問題,山裡民風向來有待客之禮,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

邊說邊走,進了一個小村子,走到一家門口,把馬拴在樹上,在門口聽了聽裡面沒有動靜,想是已經睡了,不好驚動。

又到了第二家門口,聽見裡面有兩個人在說話,商人伸手敲了幾下門。

“誰?”

“我們是走錯路的外地客商,想借宿一晚,還請行個方便。”

吱呀一聲門開了,這家裡是母子二人,很是熱情的請他們進來,商人們感激的道了謝。

年長商人說道:“我們出來做買賣,原想今日趕進城的,不料多走了路,迷失路途,不知離城還有多遠,所以要借你家這裡權住一夜,明天一早必有酬謝。”

“那倒不必。來者是客,快請進來吧。”兒子顯得很好客,招呼他們進屋歇息。

老太太則問道:“還有行李鋪蓋呢?”

商人說道:“早上出城。本來要傍晚回去,就沒有帶鋪蓋。只有小包袱一個。”

母子二人也沒做多想,又問吃飯了沒有,商人說道:“沒吃。”

當下母子倆忙着生火做飯,款待客人,那兒子出來淘米,就發現樹下一排拴着好幾匹馬,頓時心中一驚,心想這幾個人來路古怪。不要是什麼歹人闖到了我家?急急忙忙淘完了米,走到母親身邊,低聲說了出來。

老太太藉機也走到門外看了眼,見是真的,對兒子說道:“你聽這幾個人的口音,都是北邊的,現在又有幾匹馬,可別碰到了騎馬賊。我在家料理他們吃飯,你快到里長家送個信,如果真的可疑。趕緊把他們捆起來,省得受了害。”

“好!”

兒子應承下來,仍舊到屋裡招呼了半天。然後說要解手出門去了。六七個人圍着長桌吃飯,老太太招待的非常殷勤,要茶要水極爲周到。

吃完了飯準備睡覺,到底是人家的馬,一個個漠不關心,壓根沒想過要喂草喂料,還是老太太問了下:“幾位爺們的馬,也該喂一喂,可是我家裡沒有麩料。如何是好?”

“隨便喂上一把草就行了。”商人不假思索的道。

老太太更加確定他們是賊,自己的馬能這麼不愛護?一定是偷來的。轉身自去餵馬了。

這些人有的困了躺下就睡,沒睡的坐在一旁有一搭無一搭的聊天。都很感念母子倆的善心,說道:“如果不是碰到了這家人,今夜不定在哪裡過夜呢。”

聊了一會兒,一個個都漸漸睡了,那邊兒子找到了里長,說莊上來了馬賊,跑到了他家裡住宿。里長一聽,事關重大,立刻集合了二三十人,拿着鋤頭釘耙悄悄過來,老太太裡應外合幫着打來門,一擁而上,不費力就把人都給捆上了。

商人和礦師嚇個半死,也不敢分辨,乾脆沉默是金吧,大不了一死而已。

里長說道:“把行李都打開來看看,可有搶來的東西沒有?”

打開一看,不過是些換洗衣物,財不露白的道理都懂,銀子放在銀號裡,這一趟是公務,付賬的是布政使司,因此只帶了些寶鈔銅錢,金銀首飾什麼的一件沒有。

里長又說道:“搜他們的身上,看有傢伙沒有?”

鄉下人一起動手,除了用來走路的兩根柺杖外,其餘還是一無所有。

這下子大傢伙都有些猶豫了,忽然有人說道:“外頭四匹馬只有兩匹有鞍子,兩匹是光馬,一定是騎馬的強盜無疑,試問除了強盜,誰有那麼大的本事,能夠騎着光馬?再來他們是北方人,也只有北方的響馬有這能耐。”

這番分析也算合情合理,里長說道:“那把大車推來,用這馬拉着車,連夜把他們送到城裡,請縣老爺發落。”

遼東人一聽可謂是又驚又喜,驚得是連夜進城,可別落入了那些暴民手裡,喜則不消說了,乾脆聽天由命吧,彼此偷偷互相遞了眼神,當即一個個索性裝睡,任憑衆人搬動。

永順城內,王知府拿到了黃舉人,想睡也睡不着,坐在書房裡滿腹心事,他擔心遼東人有個意外,一旦徐灝遷怒於他可怎麼辦?

倒不是徐灝故意偏袒遼東人,而是模仿後世的改革開放,不管商人和資本家多麼貪婪狡詐,既然爲了發展經濟讓商人到處投資,那麼就必須保護商人的身家性命,營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

所以一旦地方無故死了外地商人,徐灝絕對不會放過當地官員,幾次殺雞儆猴,就給官場一個錯覺,徐灝非常在意遼東商人的性命。

楊昆也一宿沒睡,找了半天沒有頭緒,只好回來請知府大人幫着找。眼看就要天亮了,不便再勞動下面人,二人就在書房裡聊天,一切等天亮了再說。

不想天色剛剛亮起來,門子拿着一大把名帖,說是全城的鄉紳來拜。

王賢忙問道:“這是爲何?莫非是來爲童生們求情的?”

門子說道:“恍惚聽到是爲了黃舉人沒有革除功名,老爺就打了他的板子,所以大家不服,前來請示老爺。問問這個道理,倘若老爺不給個道理,他們就要上控”

王賢氣道:“這算什麼事?造謠生事還有理了不成?唉!快把人請進來吧。”

沒奈何。王賢也不能置氣,不得不帶着笑臉迎出來。而這永順城內,正八經富過三代、有名有望的鄉紳名儒其實一個也沒有,最有名望的是個退休的進士主事,其餘不是做過小吏,就是有些錢的讀書人家,總旗小旗之類的軍戶,總共不到二三十人,這次來了十幾個。

即使如此。那也是本地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了,王賢和他們互相見過禮,分賓主坐下,他先開口說道:“一早驚動了諸位。”

大夥說道:“昨晚令府尊受驚了。”

王賢嘆道:“本官德薄望淺,不能鎮撫黎民,雖在這裡爲官,實在抱愧得很。”

那位進士說道:“考生並不敢鬧事,不過府尊停考之後,他們誤會絕了功名,不免心生怨恨。一時衝動跟着做了錯事也是有的。至於真正煽風點火鬧事之人,還是地方上的無賴,而那些求名應考之人。斷斷沒有作惡的念頭。”

“這我曉得。”王賢滿肚子怨氣也散的差不多了,再想出氣也不能牽連太廣。

大傢伙一樣同時鬆了口氣,既然王知府高擡貴手那再好不過,畢竟永順就這麼大點,鬧事的童生裡面總有些沾親帶故的,他們倒不是怕王賢痛下殺手,諒他也沒這個膽量,而是怕爲此告上一狀,就算不大規模的革除功名。哪怕三五年之內不許科舉,豈不是生生耽誤了一輩人?

主事說道:“府尊如此通情達理。就是我們地方上的運氣了。但是有件事,何以昨夜又去捉拿了黃舉人?打了不算。還收在監裡?黃舉人平日人品如何,且不必講,但他也是一個一榜出身,照着大明律,雖說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然而也得革了功名,方好用刑。在下敢問他究竟身犯何事,竟打了板子呢?”

王賢不假思索的道:“是被他同夥供出來的。”

有個秀才佛然不悅的道:“設如被反叛咬了一口,說他亦是反叛,難道大老爺就不問皁白,拿他凌遲碎剮,滿門抄斬嗎?大老爺是兩榜出身,極應愛惜士類,方不愧斯文一脈。要說舉人可以打得,那我們這裡頭還有個把進士,同大老爺一樣出身,也要粟粟可懼了。”

王知府聽了這話,急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一句話也回答不出來。好半響,才說道:“這事兄弟還要親自審問,總有一個是非曲直,斷乎不能委屈了姓黃的。”

大傢伙滿意了,有這句交代,黃漢生就不會再捱打了,起身說道:“既然府尊肯替我們做主,那暫時告辭,明天再來聽信。至於昨日被打毀的大堂暖閣,事定之後,我們情願賠修。”

這就是赤裸裸的本地人偏向本地人了,一肚子苦楚的王賢還想傾倒下滿腹委屈呢,人家已經告辭要走了,氣得暗自咬牙也無可奈何。就和官官相護的道理一模一樣,每個階級都會自覺維護本階級的名譽和利益,不然又和平民百姓有什麼不同?尤其是此種窮鄉僻壤,秀才舉人就是神一樣的存在,絕對不能忍受特權被一朝打落凡塵,天大地大面子最大。

王賢把衆人送了出去,鬱鬱寡歡的剛回來,門子又拿着手本稟事,說縣令來了,那些遼東人找到了。

王知府聽了不禁大喜過望,這下子前程算是保住了,處不處置黃舉人等也沒什麼要緊了,賣個人情也不錯。

“人在哪裡?怎麼不早說?”

“他們被鄉民捆了送來。”

王賢大吃一驚,問道:“好端端的,怎麼會被鄉下人捆了?有沒有被打傷?”

“小的不知。”

“那就把縣首請來。”王賢吩咐道,又派人去通知楊昆。

等縣令進來,楊昆也匆匆趕來,王賢笑道:“恭喜!恭喜!人找到了。”

“怎麼找到的?”楊昆問道。

王賢說道:“你聽他講。”

縣令便說道:“下官剛從大人這裡回去,就有鄉下的里長來報說拿住了四個馬賊。下官很吃驚,因爲地方上一向平安,極少出過盜案,哪裡來的強盜呢?先叫人出去查問,下官也跟着出去觀望,一眼發現原來是遼東商賈,現在人留在下官那裡吃飯休息,等壓了驚後馬上護送過來。”

昨晚的經過總旗都說了,縣令又把被抓的經過講出來。王賢嘆道:“謝天謝地,這一頭有了下落,我放了一半心,還有那一頭,將來還不知如何收場呢。”

縣令來的時候,知道鄉紳們的來意,見上司有感而發,剛想追問下去,遼東人被送來了,皆是坐着轎子。

把人帶了進來,王賢起身誠摯說道:“抱歉抱歉,讓諸位受驚了。”

楊昆說道:“拿了一些人,已經打了一頓,等審問明白了,就好定罪。”

年長商人怒道:“王大人,你們貴府的民風實在不好!昨日考生鬧事,我們幾個險些沒了性命,逃到鄉下,他們鄉下人又拿我們當做強盜,真是豈有此理!想我們是貴布政使大人聘請來的,貴府就應該竭力保護,現在發生了這麼多事情,不但對不住我們,也對不住布政使大人。還有我們的行禮盤纏都已經丟失,所以這些鄉下人,還有昨日拿住的那些考生,都要重重法辦,必須出出這口惡氣,不然我等一定會聯名上告朝廷、英國公府、遼東郡主府。”()

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1030章 送終第1044章 巧婦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405章 結拜第718章 卜課第1296章 再約第1094章 狼狽而歸第862章 鐲子第575章 算打臉麼?第43章 長大了第713章 族會第823章 怪才第1191章 三截第101章 閨女第462章 何錯之有第787章 盜竊第185章 集體出走第302章 都督徐灝第1212章 報應第1231章 誤會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1181章 吃大戶第937章 漢王洲第230章 參禪第895章 麗人第1238章 花聖笑柳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881章 活神仙第1025章 傻二第1275章 二當家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529章 家暴第569章 茄鯗第832章 童年第634章 比賦第1141章 探病第1220章 吃飯沒帶錢第439章 反擊第632章 遊船第527章 秀春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690章 傳家寶第526章 大年夜第225章 放蕩不羈第1章 家第818章 紅**奶第234章 出氣第1111章 神仙日子第74章 心跡第902章 等候第908章 捉妖第391章 疆域第162章 歌舞第593章 請客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611章 醫院第266章 多事之秋第936章 拜堂第138章 青州第558章 洪熙大典第1170章 聽琴吟第46章 蕭家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550章 嚇人第986章 真真假假第1030章 送終第85章 氣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976章 禍從天降第290章 失望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312章 三戰三捷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1192章 梅庵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773章 腐儒第997章 抗議第1239章 最短也要五寸第703章 超戶第417章 逛院子第1265章 滿壇香第830章 不好不收第366章 綠哥第163章 恭送大將軍第450章 守財奴第240章 搶親第222章 狗血加身第177章 趕出家門第727章 沒有多餘第30章 逆轉第699章 紅而光第227章 番僧喇嘛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762章 復仇第401章 櫻桃嘴
第201章 招蜂引蝶第1030章 送終第1044章 巧婦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666章 月圓花好第405章 結拜第718章 卜課第1296章 再約第1094章 狼狽而歸第862章 鐲子第575章 算打臉麼?第43章 長大了第713章 族會第823章 怪才第1191章 三截第101章 閨女第462章 何錯之有第787章 盜竊第185章 集體出走第302章 都督徐灝第1212章 報應第1231章 誤會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1181章 吃大戶第937章 漢王洲第230章 參禪第895章 麗人第1238章 花聖笑柳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881章 活神仙第1025章 傻二第1275章 二當家第759章 民主愚昧第984章 古代的科員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529章 家暴第569章 茄鯗第832章 童年第634章 比賦第1141章 探病第1220章 吃飯沒帶錢第439章 反擊第632章 遊船第527章 秀春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690章 傳家寶第526章 大年夜第225章 放蕩不羈第1章 家第818章 紅**奶第234章 出氣第1111章 神仙日子第74章 心跡第902章 等候第908章 捉妖第391章 疆域第162章 歌舞第593章 請客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611章 醫院第266章 多事之秋第936章 拜堂第138章 青州第558章 洪熙大典第1170章 聽琴吟第46章 蕭家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550章 嚇人第986章 真真假假第1030章 送終第85章 氣第411章 尋釁滋事第976章 禍從天降第290章 失望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312章 三戰三捷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450章 準備削藩第1192章 梅庵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773章 腐儒第997章 抗議第1239章 最短也要五寸第703章 超戶第417章 逛院子第1265章 滿壇香第830章 不好不收第366章 綠哥第163章 恭送大將軍第450章 守財奴第240章 搶親第222章 狗血加身第177章 趕出家門第727章 沒有多餘第30章 逆轉第699章 紅而光第227章 番僧喇嘛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762章 復仇第401章 櫻桃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