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大宋!復活!

第476章 大宋!復活!

{所以說,張士誠恨朱八八不是沒有理由的。}

{但有一說一,普通人如果放到朱元璋的位置早就死幾百遍了。}

{智取天下可能達不到朱元璋的智,但是竭力提高的話,還是能夠得到一定地位的。}

{難繃,你是在現在混出頭了是嗎?}

{普通人……城門口都沒進去你就讓守衛當成奸細給砍了。}

……

大唐。

“其他暫且不說。”

李世民帶着幾分笑意。

“這起渾號他們倒是挺擅長。”

“二鳳、八八。”

“也挺生動活潑的。”

長孫皇后掩嘴輕笑。

“是呀,你是鳳。”

“當然生動了。”

李二鳳正襟危坐,微笑不語。

……

大明·嘉靖時期

“你們最起碼要有必要的尊重。”

老道士都能想到盤到自己時這幫人會如何編排自己了。

“還是想想怎麼解決成祖一事吧。”

“唉……”

殿內一片沉寂。

仁宗?

那不重要。

……

【朱元璋解除六合與滁州的燃眉之急。】

【他在滁州城被奉爲神一樣的人物,而作爲他的老岳父郭子興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而郭子興也明白了自己的造反理由】

……

天幕裡的郭子興拉着朱元璋開懷暢飲。

老朱看着滿桌子的好酒好菜自是不客氣。

郭子興看着吃的高興的女婿也是笑出滿臉褶子

他樂呵呵道:

“國瑞啊。”

“我想在滁州稱王。”

朱元璋伸出去的筷子停在半空。

他鼓着腮幫子看着老岳父那張油膩的老臉。

一時難以下嚥。

……

【成了四萬大軍的統帥,又連續擊退了元軍幾次進攻,郭子興志得意滿,動了稱王的念頭。】

【朱元璋立馬提出反對意見。】

【大意就是滁州無險可守,非稱王之地】

【我們現在只有一個孤城加上週圍幾個鄉鎮。】

【稱了王,得了一個好聽的虛名,卻樹大招風,會引起元朝朝廷的注意,勢必集重兵前來進攻】

【朱元璋反覆勸誡,郭子興聽後沉默不語,不過稱王的事,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

大漢。

“腦子進水了。”

劉邦十分篤定這人有病。

“你家又沒皇位要繼承,急個什麼。”

“還是這小朱有遠見啊。”

底下的劉盈不想自找沒趣,扭頭低聲問向小劉恆。

“四弟,你覺朱元璋會不會支持他?”

小劉恆驚奇的看着劉盈。

真的假的?

你不是又想晃我一下吧二兄?

“從參軍開始,朱元璋就一直保持着低調。”

“他始終躲在郭子興身後,小心翼翼地培育力量。”

“很明顯,在這個從苦海中摸爬滾打過來的人眼中,只有實力配得上名號時,纔可以樹立名號。”

“一味追求虛名,只會帶來災難。”

小劉恆一邊說着,一邊用餘光瞄着劉邦。

以退爲進,示之以弱

這朱元璋是把阿父那一套學的淋漓盡致。

……

大隋。

楊堅很想知道朱元璋要怎麼擺脫這個累贅。

雖然是他岳父不假,但這眼界太低了。

“元朝雖然日薄西山,但終究還沒真亡。”

“你現在要稱王,不是搔首弄姿,招蜂引蝶嗎?”

“況且,滁州是個山城,交通不便又沒山河險阻可做屏障,根本不是稱王的地方。”

“這人可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

……

後唐·莊宗時期

李存勖透過面具上的眼洞扣了釦眼角。

沉悶的吐槽從面具中透出。

“身處亂世,個個叫元帥,人人當將軍,一打勝仗就稱王。”

不過能從地理位置來分析作戰形式和戰略目標。

結合朱元璋的出身能想到這一點着實不易,證明他有天賦也在一直進步。

……

大宋。

趙匡胤想到自己的經歷。

人沒有實力時要低調。

即使有了實力,如果無法保證稱霸,那依然要低調。

樹大招風。

讓那些大樹去承受狂風的襲擊。

等狂風襲擊完大樹,筋疲力盡時,再去成爲大樹,這樣你就沒有競爭對手了。

不但沒有了競爭對手,整個天下也將爲你所有。

“等你真的能稱王的時候,不用你自己稱,別人自動就會把黃袍披在你身上了,”

趴在地上的趙匡義暗自撇嘴。

……

【當時郭子興的四萬多軍隊只困守滁州一城,佔地有限,糧食也非常緊張。】

【不但稱王不現實,生存都面臨危機。】

【朱元璋建議郭子興南取和州(安徽和縣)】

【“困守孤城,誠非計。今惟和陽可圖。”】

……

一身戎裝的朱元璋領着三千青衣兵行駛在土路。

四隻駱駝各自載着大包小袱,顛簸間露出點點珠光寶氣。

……

【朱元璋爲郭子興策劃了攻取和州的具體方略】

【以前在攻打地方義軍時,他繳獲了兩張號牌,叫“廬州路義兵”。】

【咱們可以照着樣子仿製三千個,派三千精兵,穿上服裝,胸前背後縫上這個號牌,僞裝成鄉團】

【用四隻駱駝帶上金銀財寶等獎賞物資,號稱是廬州義軍派使者去犒賞和州軍隊。】

【再派一萬人尾隨其後,等前隊入城後內外夾擊,一舉而下。】

【公元1355年正月,郭子興採用了這個計策,順利襲取了和州,將地盤擴大了一倍。】

【論功行賞,他升任朱元璋爲統率和州兵馬總兵官。】

……

一頂迎風招展的黃龍旗出現在天幕之中。

年輕的皇帝身穿龍袍坐在簡陋的車輦上。

旗幟開路,精兵相隨。

兩側的旗牌題着鮮明的聯語。

“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

【二月,劉福通派人在碭山夾河訪得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接到亳州,立爲皇帝,又號小明王,臣民稱爲主公。】

【建國爲宋,年號龍鳳。】

【拆鹿邑太清官木材,建立宮殿。】

【小明王尊母親楊氏爲皇太后,以杜遵道、盛文鬱爲丞相,劉福通、羅文素爲平章政事】

【杜遵道得寵擅權,劉福通不服氣,暗地裡埋伏甲士,殺杜遵道,自爲丞相。】

【不久改作太保,執掌軍政大權】

……

劉宋。

劉裕披着白袍吐了口吐沫。

“朕的宋纔是宋!”

要不自己還是改國號爲漢吧。

宋這個字自己都不想看到了!

……

北魏·孝文帝時期

拓跋宏不由自主的捂着胃。

“宋啊……”

不管哪個宋都看得他很胃痛。

但以趙宋最爲嫌惡。

現在還想把他復回來?

你們能不能看看唐朝?

……

大金·世宗時期

完顏雍嘬了嘬牙花子。

“何必呢,何苦呢?”

朕不介意你們打着金的旗號,真的,朕不介意!

“反元復宋……宋朝命真好。”

……

南宋·孝宗時期

你們心裡有大宋朕很開心。

但你們承的徽宗法統朕很不高興。

趙昚倒是能理解。

一是徽宗絕嗣容易頂替,二是做爲疆域鼎盛時的亡國之君,地盤上的法理能更大一些。

但他依然想說大可不必!

……

【三月,郭子興病逝,葬在滁州。】

【軍中軍務由郭子興之子郭天敘、婦弟張天祐和朱元璋共同商議】

【劉福通派人“至和陽招諸將入其黨”,大家推舉張天祐到亳州去受命。】

【四月,張天祐帶回來龍鳳政權的任命】

【以郭天敘爲都元帥,張天祐爲右副元帥,朱元璋爲左副元帥。】

【主帥新死,孤軍難立,郭張等人也沒有主意,不知道怎麼應付,因此凡事都是聽朱元璋的。】

【朱元璋雖位居第三,實際上卻成了都元帥府的主帥。】

【而久駐在和州也不是個長遠之計。】

【朱元璋決定打過長江,攻佔太平。】

……

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476章 大宋!復活!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9章 斷電了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745章 “儒家聖君”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
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476章 大宋!復活!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9章 斷電了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745章 “儒家聖君”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442章 金國滅亡國祚一百二十年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379章 國富 民窮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