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

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

【公元225年五月,諸葛亮見益州百姓生活安定,糧食儲備也已充足,開始出兵南中平叛。】

【大軍渡過瀘水,於七月,抵達南中,所到之處捷報頻傳。】

【南中反叛首領之一的雍闓很快被諸葛亮斬殺,但另一個反叛頭目孟獲收編了雍闓殘部,繼續抗拒諸葛亮。】

【諸葛亮知道孟獲在南中深得南蠻夷之心,隨即以攻心之計爲上。】

【不久後,諸葛亮首次俘獲了孟獲,諸葛亮讓他在蜀軍軍營中參觀,問他說:“此軍如何?”】

【孟獲:“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

【諸葛亮大笑,將孟獲釋放,要他再戰。】

【就這樣,諸葛亮把孟獲生擒七次,放回七次。】

【最後一次,孟獲留下不走了,他感念諸葛亮的威德,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

大漢,

劉邦看着天幕,目瞪口呆。

“不是,你有錢有兵也不能這麼打吧?”

“七次?!”

“你逗乃公呢?!”

呂雉也驚疑不定。

“這行軍打仗並非兒戲,把對方主將捉了放、放了捉,連續捉七次,放了七次,這……不可能吧?”

劉邦撓了撓頭。

“這個時期的人怎麼個個都這麼離譜啊?”

“你們比天幕都奇異啊!”

……

大唐,

李承幹磕絆的問向一臉欽佩的李世民。

“阿父,這……這是真的嗎?”

李世民看着天幕,悠悠道:

“伱是問七擒孟獲之事?”

李承乾點點頭。

“那朕不知道。”

“啊?”

李世民笑着道:

“七擒孟獲首見於《漢晉春秋》,其後《華陽國志》內也如此說。”

“裴松之注《三國志》也引的《漢晉春秋》”

“但有意思的是,《三國志》的原本里並沒有寫這件事。”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李世民突然笑出聲。

“重點是,南人的確永不復叛。”

“你可知道諸葛亮是如何做到的嗎?”

李承幹拱手行禮:

“請阿耶教導兒臣!”

李世民讚賞的看了一眼李承幹,思考片刻道:

“承幹,你要記住,兵法本於王制。”

李承幹不太懂。

“任何國家,都有軍事力量,只有迫不得已的時候,纔要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

李世民捻着鬍鬚。

“但,軍事只能是最後的手段,不能一上來就首啓戰端。”

“它是一個國家內政與外交的最後手段。”

“只有軍事是不能單獨解決問題的,只有依託於正當的制度,才能解決問題。”

“這就叫‘兵法本於王制’,這也是諸葛亮用兵之法的核心。”

李世民坐到凳椅上,示意李承幹也坐下。

拿起水壺倒了一杯水。

“七擒孟獲當然精彩,但其中蘊含的攻心之法、治國之術,卻被世人輕視。”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皆即其渠率而用之’,可懂何意?”

李承幹想了想,回道:

“渠率,是南中蠻夷首領,諸葛亮是讓他們自己治理自己?”

李世民將面前的茶杯推到李承乾眼前。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李承幹受寵若驚的捧起茶杯喝了一口,提出一個問題。 “可是,阿耶。南中都已經叛亂了,怎麼還敢讓他們自治呢?爲何不派官員呢?”

李世民給自己倒了一杯水,飲了一口。

“其因有三。第一,派出去的官員,南中人信不信你?”

“第二,既然留了官員,那要不要留軍隊?不留軍隊,如果反叛怎麼辦?”

“第三,留了軍隊,還要運送糧食,耗費太大了。”

“既然如此,諸葛亮所幸讓他們自己治理算了。”

“但這並不是說他就徹底不管南中了。”

“恰恰相反,諸葛亮定期從南中選拔優秀的人才到蜀漢去任職。”

“如孟獲,後來官至御史中丞。”

“還從南中抽調優秀的戰士,成立了擅長山地作戰的“無當飛軍”和擅長平原作戰的“虎步軍”。”

“同時,蜀漢也源源不斷的向南中投入資財、技術、制度和文化,幫助當地人教化。”

“蠻夷自治,互利互惠,這是諸葛亮政策的第一要義。”

李承幹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李世民看着他,笑了笑,繼續道:

“自治是根基,然後就要因地制宜,因俗設法。”

李承幹開口道:

“阿耶,是不是就是不要把中原的律法強加給地方蠻夷?”

李世民撫掌大笑:

“我兒聰慧!沒錯!”

“《華陽國志》有載:南中之人信奉鬼神,用對天發誓的方式來締結契約,用鬼神的力量保證誓言的效力。”

“諸葛亮沒有因此覺得他們不堪教化,而是尊重他們的習俗。”

“所以,諸葛亮也經常以對天發誓的方式和當地人締結誓約。”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諸葛亮,感嘆一聲。

“南中之人不識字,諸葛亮就用圖譜畫了天地、日月、君長、城池。”

“向他們傳達尊卑有序、國家社稷的思想。”

“又畫了中央官員巡視地方、安撫百姓,當地人向官員敬獻羊肉和美酒,以此宣傳漢夷和諧的思想。”

“因俗設法,是對他們文化的尊重。”

李世民扭過頭對李承乾道:

“諸葛亮的“攻心之戰”,功在當時,利在千秋。”

“至今,南人依舊思念於他。”

“以此等方式治國,何愁天下不能大同?”

……

【公元226年五月十七日,魏文帝駕崩。太子曹叡在洛陽即位,是爲魏明帝。】

【此時的曹叡壯志躊躇,想讓魏國在自己手裡統一!】

【但殊不知,一個讓他頭疼了一輩子的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

在兩漢皇帝的一臉不明所以,曹叡的嘴角抽動中。

天幕中射出一道金光!

金光中,

一隊隊威嚴肅穆的將士手持長矛,與山川險阻中穿行。

軍隊中央,一面三丈高的大旗迎風招展!

上書四個墨色大字!

『克復中原』!

大旗下,

一位頭戴通天冠,手持羽扇,身坐木車的矍鑠長者。

金光一斂,化作四個大字。

『北伐中原』!

……

【公元227年,得知曹丕病亡,魏國不穩。諸葛亮率領大軍北駐漢中,準備出師北伐曹魏。】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看錯,然後看向身邊的司馬懿。

“孤是不是眼睛出問題?”

“天幕上是不是寫的北伐?”

一旁的司馬懿也驚異的點點頭。

曹操頓時笑了。

“一州之地,就想北伐?”

“諸葛亮不智矣。”

……

諸葛亮,不好寫。

不好寫的原因在於,我不會情緒拉扯這東西。

所以,稍微寫點會的吧。

(本章完)

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38章 南園遺愛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547章 奪門之變!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39章 天不假年。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27章 帝國雙璧!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
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555章 李泌:吃飯睡覺罵李隆基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38章 南園遺愛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547章 奪門之變!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339章 天不假年。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47章 大業進行時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27章 帝國雙璧!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