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

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

【公元225年五月,諸葛亮見益州百姓生活安定,糧食儲備也已充足,開始出兵南中平叛。】

【大軍渡過瀘水,於七月,抵達南中,所到之處捷報頻傳。】

【南中反叛首領之一的雍闓很快被諸葛亮斬殺,但另一個反叛頭目孟獲收編了雍闓殘部,繼續抗拒諸葛亮。】

【諸葛亮知道孟獲在南中深得南蠻夷之心,隨即以攻心之計爲上。】

【不久後,諸葛亮首次俘獲了孟獲,諸葛亮讓他在蜀軍軍營中參觀,問他說:“此軍如何?”】

【孟獲:“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

【諸葛亮大笑,將孟獲釋放,要他再戰。】

【就這樣,諸葛亮把孟獲生擒七次,放回七次。】

【最後一次,孟獲留下不走了,他感念諸葛亮的威德,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

大漢,

劉邦看着天幕,目瞪口呆。

“不是,你有錢有兵也不能這麼打吧?”

“七次?!”

“你逗乃公呢?!”

呂雉也驚疑不定。

“這行軍打仗並非兒戲,把對方主將捉了放、放了捉,連續捉七次,放了七次,這……不可能吧?”

劉邦撓了撓頭。

“這個時期的人怎麼個個都這麼離譜啊?”

“你們比天幕都奇異啊!”

……

大唐,

李承幹磕絆的問向一臉欽佩的李世民。

“阿父,這……這是真的嗎?”

李世民看着天幕,悠悠道:

“伱是問七擒孟獲之事?”

李承乾點點頭。

“那朕不知道。”

“啊?”

李世民笑着道:

“七擒孟獲首見於《漢晉春秋》,其後《華陽國志》內也如此說。”

“裴松之注《三國志》也引的《漢晉春秋》”

“但有意思的是,《三國志》的原本里並沒有寫這件事。”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李世民突然笑出聲。

“重點是,南人的確永不復叛。”

“你可知道諸葛亮是如何做到的嗎?”

李承幹拱手行禮:

“請阿耶教導兒臣!”

李世民讚賞的看了一眼李承幹,思考片刻道:

“承幹,你要記住,兵法本於王制。”

李承幹不太懂。

“任何國家,都有軍事力量,只有迫不得已的時候,纔要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

李世民捻着鬍鬚。

“但,軍事只能是最後的手段,不能一上來就首啓戰端。”

“它是一個國家內政與外交的最後手段。”

“只有軍事是不能單獨解決問題的,只有依託於正當的制度,才能解決問題。”

“這就叫‘兵法本於王制’,這也是諸葛亮用兵之法的核心。”

李世民坐到凳椅上,示意李承幹也坐下。

拿起水壺倒了一杯水。

“七擒孟獲當然精彩,但其中蘊含的攻心之法、治國之術,卻被世人輕視。”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皆即其渠率而用之’,可懂何意?”

李承幹想了想,回道:

“渠率,是南中蠻夷首領,諸葛亮是讓他們自己治理自己?”

李世民將面前的茶杯推到李承乾眼前。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李承幹受寵若驚的捧起茶杯喝了一口,提出一個問題。 “可是,阿耶。南中都已經叛亂了,怎麼還敢讓他們自治呢?爲何不派官員呢?”

李世民給自己倒了一杯水,飲了一口。

“其因有三。第一,派出去的官員,南中人信不信你?”

“第二,既然留了官員,那要不要留軍隊?不留軍隊,如果反叛怎麼辦?”

“第三,留了軍隊,還要運送糧食,耗費太大了。”

“既然如此,諸葛亮所幸讓他們自己治理算了。”

“但這並不是說他就徹底不管南中了。”

“恰恰相反,諸葛亮定期從南中選拔優秀的人才到蜀漢去任職。”

“如孟獲,後來官至御史中丞。”

“還從南中抽調優秀的戰士,成立了擅長山地作戰的“無當飛軍”和擅長平原作戰的“虎步軍”。”

“同時,蜀漢也源源不斷的向南中投入資財、技術、制度和文化,幫助當地人教化。”

“蠻夷自治,互利互惠,這是諸葛亮政策的第一要義。”

李承幹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李世民看着他,笑了笑,繼續道:

“自治是根基,然後就要因地制宜,因俗設法。”

李承幹開口道:

“阿耶,是不是就是不要把中原的律法強加給地方蠻夷?”

李世民撫掌大笑:

“我兒聰慧!沒錯!”

“《華陽國志》有載:南中之人信奉鬼神,用對天發誓的方式來締結契約,用鬼神的力量保證誓言的效力。”

“諸葛亮沒有因此覺得他們不堪教化,而是尊重他們的習俗。”

“所以,諸葛亮也經常以對天發誓的方式和當地人締結誓約。”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諸葛亮,感嘆一聲。

“南中之人不識字,諸葛亮就用圖譜畫了天地、日月、君長、城池。”

“向他們傳達尊卑有序、國家社稷的思想。”

“又畫了中央官員巡視地方、安撫百姓,當地人向官員敬獻羊肉和美酒,以此宣傳漢夷和諧的思想。”

“因俗設法,是對他們文化的尊重。”

李世民扭過頭對李承乾道:

“諸葛亮的“攻心之戰”,功在當時,利在千秋。”

“至今,南人依舊思念於他。”

“以此等方式治國,何愁天下不能大同?”

……

【公元226年五月十七日,魏文帝駕崩。太子曹叡在洛陽即位,是爲魏明帝。】

【此時的曹叡壯志躊躇,想讓魏國在自己手裡統一!】

【但殊不知,一個讓他頭疼了一輩子的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

在兩漢皇帝的一臉不明所以,曹叡的嘴角抽動中。

天幕中射出一道金光!

金光中,

一隊隊威嚴肅穆的將士手持長矛,與山川險阻中穿行。

軍隊中央,一面三丈高的大旗迎風招展!

上書四個墨色大字!

『克復中原』!

大旗下,

一位頭戴通天冠,手持羽扇,身坐木車的矍鑠長者。

金光一斂,化作四個大字。

『北伐中原』!

……

【公元227年,得知曹丕病亡,魏國不穩。諸葛亮率領大軍北駐漢中,準備出師北伐曹魏。】

……

漢末·獻帝時期

曹操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看錯,然後看向身邊的司馬懿。

“孤是不是眼睛出問題?”

“天幕上是不是寫的北伐?”

一旁的司馬懿也驚異的點點頭。

曹操頓時笑了。

“一州之地,就想北伐?”

“諸葛亮不智矣。”

……

諸葛亮,不好寫。

不好寫的原因在於,我不會情緒拉扯這東西。

所以,稍微寫點會的吧。

(本章完)

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486章 洪武盛世!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146.第142章 祖逖!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432章 成吉思汗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8章 南園遺愛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完本感言。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11章 打賞獎勵。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
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486章 洪武盛世!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46章 寧遠大捷努爾病逝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359章 澶淵之盟!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146.第142章 祖逖!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432章 成吉思汗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8章 南園遺愛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完本感言。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11章 打賞獎勵。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